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乳腺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ABVS上浸润性导管癌的冠状面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以病理为金标准,对比ABVS与X线钼靶的诊断效能.结果 45例乳腺肿块,ABVS检出率为100%,乳腺钼靶检出率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钼靶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分别为91.1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钼靶诊断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度分别为95.0%、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冠状面上浸润性导管癌边界特征表现为太阳征、蟹足征、边缘细分叶等.结论 ABVS较乳腺钼靶具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诊断乳腺癌准确度与钼靶类似.掌握乳腺癌ABVS冠状面特征,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价值研究,为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预后及评估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患者共59个乳腺恶性病灶的术前ABVS和传统手段超声图像特征,分别观察ABVS及两者相结合的临床诊断效果。应用免疫组化法对ER、PR及HER-2进行检测,同时考察其基因表达与超声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58例乳腺癌患者59个乳腺恶性病灶中ER、PR及HER-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1.0%、64.4%、35.6%。ER、PR的阳性表达与冠状面汇聚征和边缘毛刺征相关(P<0.05)。HER-2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ABVS肿块内微钙化和形态不规则相关(P<0.05)。结论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及HER-2的表达与乳腺癌ABVS超声征象冠状面汇聚征、边缘毛刺征、肿块内微钙化、形态不规则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乳腺全容积成像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88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灶的内部回声特征,是否存在钙化现象,冠状面的特点及四周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中,微钙化76例,其中导管原位癌40例,略高于浸润性导管癌。所有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BI-RADS-ABVS分级为4a~5级,11例为0~2级。所有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中,6例出现冠状面"汇聚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例,高于导管原癌的例数。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癌的ABVS影像的表现存在一定的特点,片状较低的回声区,微钙化及冠状面"汇聚征"等都成为非肿块型乳腺癌较为重要的征象,关注此类征象的观察以及分析,能够降低这类乳腺癌病症的漏诊及误诊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系统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患者47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病灶在ABVS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47个IDC病灶中毛刺征47个(100%),恶性晕40个(85.1%),汇聚征31个(66.0%),导管征30个(63.8%),微小钙化29个(61.7%),脂肪组织改变35个(74.5%),Cooper's韧带改变30个(63.8%),乳房后间隙及筋膜改变25个(53.2%),声衰减18个(38.3%).不同直径的病灶在汇聚征、恶性晕、导管征、脂肪组织改变及Cooper's韧带改变5项声像图特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对IDC病灶的恶性声像图征象的检出有一定优势,有助于IDC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ABVS)与增强磁共振(MRI)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81例乳腺肿块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行ABVS及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ABVS与MR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证实,81例患者中共36例为良性病变,45例为恶性病变,其中良性病变者共发现54个病灶,恶性病变者中共发现65个病灶;ABVS、MRI及ABVS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86%、89%,93%、92%、93%、95%、94%、95%;乳腺良恶性病灶ABVS声像图形态、边界、纵横比、毛刺征、微小钙化、恶性晕、汇聚征、导管征、后间隙及筋膜改变、声衰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BVS与MRI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具有相似的应用效果,但其检查各具优缺点,两者相结合可有效弥补双方检查的不足,提高影像学检查在筛查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直接征象及肿物特征与免疫组化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验证术前根据X线摄影检查预测分子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对某院139例乳腺癌病例的X线摄影影像特征及其分子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有乳腺癌X线影像中,肿块所占比例最高,而在免疫组化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所占比例最高;乳腺癌影像特征和不同分子分型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的肿块边缘特征以及肿块有无伴有钙化与分子分型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1);三阴性型和Luminal A型乳腺癌大多数显示为肿块型,钙化罕见于三阴性型,边缘毛刺较多见于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的影像表现不尽相同。结论 通过全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乳腺癌有助于鉴别其分子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并进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在新辅助化疗患者中,影像特征辅助分子分型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19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DCE-MRI影像学检查,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影像特征,联合乳腺癌分子分型建立预测乳腺癌生存的拟合模型,通过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对肿瘤预后预测能力的比较,评估DCE-MRI在预测新辅助化疗患者生存上的价值。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肿瘤分子分型、病理分期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影像特征,包括肿瘤像素强度的均值、背景强化的均值、肿瘤的毛刺征和双侧不对称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预测模型AUC=0.634(95%CI:0.580~0.688),合并影像特征后,预测模型AUC=0.711(95%CI:0.672~0.749),远大于分子分型的预测模型,ROC曲线比较计算z检验值为3.042,P=0.003。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预测模型χ2=479.436,AIC=-621.269,P<0.001,联合模型的χ2=578.134,AIC=-1173.040,P=0.004。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扫查系统(ABVS)与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11例(139个病灶)为观察对象,分别应用ABVS及UE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39个病灶中,恶性病灶58个,良性病灶81个。ABVS和UE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7.9%(51/58)、92.6%(75/81)、90.6%(126/139)、89.5%(51/57)、91.5%(75/82)和86.2%(50/58)、95.1%(77/81)、91.4%(127/139)、92.6%(50/54)、90.6%(77/85)。恶性病灶"汇聚征"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ABVS冠状面的"汇聚征"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44/58)、95.1%(77/81)、87.1%(121/139)、91.7%(44/48)、84.6%(77/91)。结论 ABVS和UE均能够对乳腺占位性病变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特别是ABVS冠状面的"汇聚征"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申俊玲  李婷  龚业琼  吴晓莉  李可基 《西部医学》2018,30(11):1675-1678,1685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其最佳诊断界点。方法 对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77例656个乳腺肿块的ABV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5个特征评分,用ROC曲线探讨其最佳诊断界点和诊断评估指标,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ABVS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5个特征均可作为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指标。对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1,以≥2分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界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89.6%、93.8%、93.0%、10.4%和6.2%。结论 ABVS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可成为诊断乳腺癌的一项新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提高超声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其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nue型、Basal-like型4组,观察不同分子分型的超声表现,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乳腺癌各分子分型的形态、边缘、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边缘毛刺与成角以Her-2/nue型多见(90.32%),微钙化在Luminal A型中多见(48.57%)。结论乳腺癌的超声征象与分子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N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274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NSLN状态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4例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NSLN转移92例(3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3)、脉管浸润(P =0.031)、SLN转移灶大小(P=0.002)、SLN(+)/SLN比率(P<0.001)、分子分型(P<0.001)与NSLN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OR=1.452;95% CI:1.020-2.068;P=0.039)、SLN微转移(OR=0.140;95% CI:0.030-0.663;P=0.013)、SLN(+)/SLN比率(OR=3.533;95%CI:1.834-6.806;P <0.001)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以Luminal A作为参考,Luminal B(OR=3.994,95% CI:1.961-8.131;P<0.001)和HER2过表达型(OR=3.252;95% CI:1.057-10.004;P=0.040)发生NSLN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三阴性乳腺癌发生NSLN转移风险并未明显增加(OR=1.560;95%CI:0.658-3.698;P =0.313)。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是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Luminal B和HER2过表达型更易出现NSLN转移。  相似文献   

12.
许晓静  包凌云  朱罗茜  刘坚  许亮  王炜 《浙江医学》2013,35(19):1743-1745,I0001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冠状面图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其ABVS冠状面表现为边缘不光整,根据冠状面图像的特征分为边缘模糊不清、毛刺、成角、分叶4种,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边缘毛刺征82个,其中74个呈“火山口”征,“火山口”征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其余类型乳腺恶性肿瘤ABVS冠状面表现呈多样性,有成角、分叶、模糊不清。其中11个肿块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良性肿瘤。结论ABVS的冠状面“火山口”征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也有部分良性肿块冠状面呈不光整边缘,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客观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章文  王峰  王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20,34(3):246-250,257
目的:分析TRIM2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乳腺癌患者114例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TRIM28的表达,分析TRIM28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RIM2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IM28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P=0.013)、TNM分期(P=0.013)、分子分型(P=0.014)密切相关。TNM分期等级越高,癌组织TRIM28表达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评分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化评分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者相比,TRIM28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期(P=0.001)和无进展生存期(P<0.001)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子分型、TRIM28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子,TRIM28、HER-2表达、分子分型是影响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TRIM28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是预测乳腺癌不良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望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最长径≤2cm的乳腺癌在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ABVS)中的图像特征,对比分析ABVS与普通超声(US)对≤2cm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共128个≤2cm的乳腺结节术前进行US及ABVS检查,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病理结果 ,对比分析二者图像特征及对≤2cm的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ABVS对乳腺癌边缘成角毛刺、肿块内簇点状微钙化显示阳性率分别为95.5%、54.5%,显著高于US显示阳性率69.7%、22.7%(均P<0.05)。US诊断乳腺癌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84.8%、69.4%、77.3%;ABVS为95.5%、72.6%、84.4%;US与ABVS二者结合为97.0%、75.8%和86.7%。ABVS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US(P<0.05),US与ABVS二者结合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US(P<0.05)。结论 :ABVS较普通超声能提供更丰富、清晰的图像,ABVS对早期乳腺癌诊断敏感性高于US,可作为有效手段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标本的AIB1表达,并整理临床资料,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AIB1表达是否与乳腺癌生存具有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IB1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病理类型、绝经状态、生存时间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远处转移部位、是否三阴型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IB1不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OR=0.548,P=0.128),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是远处转移部位的多少(OR=1.526,P=0.002)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OR=1.813,P=0.034)。结论 AIB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AIB1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至2013年治疗的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144例,分析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结果  144例SLN宏转移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9.8±10.8)岁,平均肿瘤大小为(2.8±1.1) cm。中位阳性SLN数目为1枚(1~5枚),中位SLN数目为3枚(1~10枚),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枚(8~38枚)。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9.4%。单因素分析得出原发肿瘤大小、脉管侵犯、阳性SLN数目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原发肿瘤>2 cm(P=0.043,OR=3.421)、脉管侵犯阳性(P<0.000 1,OR=16.332)、阳性SLN数目≥2枚(P=0.007,OR=4.191)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分子分型尽管显示Luminal B型及HER2型NSLN转移风险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7)。  结论  对于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原发肿瘤>2 cm、脉管侵犯阳性、阳性SLN数目≥2枚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X线特征与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1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乳腺X线特征,根据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中的临床病理、乳腺X线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371例乳腺癌患者中73例(19.7%)Luminal A型,298例(80.3%)Luminal B型;病理SBR分级高、合并脉管侵犯者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P<0.05)。征象类别、腋窝淋巴结肿大在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块、钙化及肿块合并钙化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中(P=0.028、0.034、0.007),结构扭曲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P=0.005)。logistic回归表明病理SBR 2级、SBR 3级、伴钙化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病灶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病理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20 mm、微钙化、汇聚征、Ki-67>20%均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结论:基于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ALNM风险,为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CT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征象在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48例,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征象(钙化、囊变、咬饼征,动脉期包膜,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结节边界变化,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结节的CT值)的差异性,并对这些影像征象与恶性病变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8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病变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局灶性纤维化、钙化1例,腺瘤6例),恶性病变28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病变与恶性瘤变的组间年龄、囊变、静脉期相对动脉期结节边界的变化具有差异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囊变是发生良性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分别为OR=0.07 P=0.0009, OR=0.08 P=0.0011),静脉期相对动脉期结节边界的变不清是发生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OR=8.33 P=0.0023,OR=8.05P=0.0 049)。年龄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平滑曲线拟合发现,年龄与单发性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相关,50岁和65岁左右是结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影响因素及与颈动脉钙化斑之间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97例,采用DXA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低骨量组颈动脉钙化斑发生率高于正常骨量组(P<0.05).年龄(OR =4.47,P<0.05)、颈动脉钙化斑(OR=3.41,P<0.05)是男性患者髋部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4.19、32.99,P<0.01)、绝经年限(OR=11.98、36.81,P<0.01)、颈动脉钙化斑(0R=4.25、3.16,P<0.05)是女性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颈动脉钙化斑呈负相关,低骨密度患者发生颈动脉钙化斑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