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吕仁和教授运用六对论治诊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仁和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和内分泌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学术带头人,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六对论治”的方法是吕仁和教授在长期诊治疾病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中医诊治疾病常用的六种方法,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化,其包括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高度概括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用于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现将吕教授用“六对论治”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易京红 《世界中医药》2014,9(3):340-342
"六对论治"是吕仁和教授在长期诊治疾病的实践中,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分期,总结创立的对疾病诊治的六种方法,该方法将"病-期-证-症"相结合,尤适用于临床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诊治。运用"六对论治"思路诊治糖尿病心脏病(Diabetic Cardiopathy,DC)可优化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可归属于"痹证"、"痿证"、"不仁"等病,病位在肺、脾、肝、肾,病机关键是正虚邪中,虚实夹杂,我们临床采用三期辨证法治疗该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指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大连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在试验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结果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俊美 《四川中医》2008,26(10):7-8
本文总结了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认为本病是一种复杂的虚实挟杂证,主张分期、分型、分候论证,强调采取综合措施,注重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8.
"六对论治"是吕仁和教授在长期诊治疾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常用的六种方法,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总体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化,它包括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证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这六种方法简称为"六对论治".现将吕仁和教授运用"六对论治"治疗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麻、凉、痛、痿四大特征。中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肝有着密切关系,从肝论治DPN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其病机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DPN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张宁教授继承吕仁和教授思想,以“消渴病痹痿病”为该病中医病名。张教授临床将该病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即麻木为主期、中期即疼痛为主期,晚期为肌肉萎缩期。早期主治以益气养阴,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物汤为基础方;中期主治以补益肝肾、疏肝理气止痛,常用方为知柏地黄汤、柴胡疏肝散、一贯煎;晚期主治以健脾补肾、清热除痰利湿,常选知柏地黄汤、四妙丸、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中,活血通络贯穿全程,补血活血并举,养血滋阴同用,并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灵活干预。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属于中医"血痹"范畴,依据血痹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上应用针灸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痿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1月~1999年1月,笔者自拟痿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且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发凉、麻木、末端束缚感或蚁行感,疼痛呈刺痛或钝痛,夜间尤甚,行走似踩棉絮,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和体征。临床出现气短畏寒,肢麻无力或疼痛,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细或沉涩,中医辨证为元气亏虚、痰瘀阻络型。 2一般资料选择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  相似文献   

13.
胡筱娟主任医师是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第二批名中医,临床研究及教学近40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诊治方面有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病痹病。消渴病日久,耗气伤阴,气血运行不利,血瘀形成。气虚血瘀,络脉瘀痹不通所致,运用自拟方芪龙通络汤治疗,病机有虚有实,以气虚血瘀为根本,临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吕仁和教授通过40余年的临床实践,创立了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机假说,提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形成是气阴两虚、痰热郁瘀所致,并总结出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一套综合防治方案——治疗糖尿病的3件宝:①二、五、八方案;②六对论治;③三字如意表。这是吕教授悉心钻研古训,努力博采众长,勤于临床实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李勤  王凡  吴瑞  郭丰年  倪青 《吉林中医药》2022,42(3):286-289
在病证结合新模式思想指导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以辨病为先,明确诊断,辨证为主,病症方药结合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根据肢体泌汗异常、麻木、凉痛、胀痛、痿软等不同的临床症状分类论治,根据糖尿病不同阶段的病程特点、病情轻重程度分期论治.中医处方中辨证选择具有降糖靶点的单味药,或中成药,或复方制剂,达到"辨病"与"辨证"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张爱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402-140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约占20%~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肢体麻木疼痛、动运障碍、肌肉萎缩,甚  相似文献   

17.
刘齐媚  翁炎婷  兰花兰 《光明中医》2022,(24):4514-4517
目的 探讨择时中药脐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70例DPN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均予一般治疗与常规护理,对照组予卯时糖痹贴穴位贴敷,观察组予辰时糖痹贴穴位贴敷,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CV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TC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卯时糖痹贴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DPN血瘀证患者的症状,提升运动及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延缓DPN进一步病变。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血瘀论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脉痹的范畴。在借鉴前人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研究进展 ,认为血瘀是本病发病的基点和主要病机所在 ,以祛瘀生新、活血化瘀治疗 ,用糖末宁治疗均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林兰教授作为"全国中医内分泌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有着自己独到的见地,并创立成体系的辨证理论及治疗方法。总结林兰教授的经验,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水平。林兰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血痹"范畴,以疼痛、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造成严重社会、经济负担。本病起病隐匿、病机复杂、迁延难愈,目前暂无能够完全缓解、治愈的药物,中国传统医学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林兰教授综合中医内外治疗法应用于临床,早期干预、标本兼顾,收效较好,并得到临床对照实验、现代药理研究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涛  张通 《光明中医》2010,25(7):1311-131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并发症,以肢体疼痛、麻木及感觉障碍等症状为特征。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DPN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成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西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