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雪  徐雅 《江西中医药》2021,52(11):7-10
吴又可治疫治则扶正贯穿始终,注重祛邪早治,既病防变,因人制宜.在新冠肺炎分期治疗中,初期疏利膜原,祛邪不伤正;发展期邪实轻者,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邪实重者,侧重祛邪,邪实正气虚者,攻补兼施;恢复期,以扶正为主,佐以驱邪.吴又可主张开通胃气,一病一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李雪  徐雅 《江西中医药》2021,52(11):7-10
吴又可治疫治则扶正贯穿始终,注重祛邪早治,既病防变,因人制宜.在新冠肺炎分期治疗中,初期疏利膜原,祛邪不伤正;发展期邪实轻者,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邪实重者,侧重祛邪,邪实正气虚者,攻补兼施;恢复期,以扶正为主,佐以驱邪.吴又可主张开通胃气,一病一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雪  徐雅 《江西中医药》2021,52(11):7-10
吴又可治疫治则扶正贯穿始终,注重祛邪早治,既病防变,因人制宜.在新冠肺炎分期治疗中,初期疏利膜原,祛邪不伤正;发展期邪实轻者,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邪实重者,侧重祛邪,邪实正气虚者,攻补兼施;恢复期,以扶正为主,佐以驱邪.吴又可主张开通胃气,一病一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施荣伟  谷雨 《江苏中医药》2020,52(12):40-4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温疫”范畴,患者因感受“疫邪”而发病。“疫邪”致病特点包括直犯肺脾、耗伤气血、易致悲恐、常留伏邪等。目前,国内疫情早已获得有效控制,对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调治获得更多关注。结合“疫邪”致病特点,我们认为恢复期当注意恢复肺脾功能,重视调养脏腑气血,宁心畅志,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同时预防复感,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的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对于治疗后症状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吸收,但多次核酸检测阳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多归属于恢复期,病机关键为正虚邪恋,治疗原则为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其中肺脾气虚兼寒湿证,以补肺健脾兼化湿升阳为法,方选御寒汤加减;肺胃阴虚兼湿热证,以益气养阴兼透热化湿为法,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升降散加减;正虚邪伏、痰瘀阻络证,以益气化痰兼活血通络为法,方选黄芪赤风汤合升降散加减。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乏力、发热、干咳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缺乏特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在阻断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等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从现代医学及中医邪正盛衰理论介绍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对于恢复期或出院患者应予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恢复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阐述了中医药在增强黏膜免疫防线、调节免疫机制、修复组织损伤等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机理,针对恢复期或出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药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优势,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近百例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经验,探析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法方药。根据此次疾病特点,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居民体质的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当属中医"湿瘟"范畴;病因乃湿毒疫邪侵袭,病位主要在肺,弥漫膜原、三焦;病机关键在于湿毒疫邪侵袭犯肺、郁而化热,湿毒、郁热搏结,弥漫膜原、三焦,化燥伤津、耗气伤阴,部分重症患者可深入营血分、热陷心包。本病治疗当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疏利透达为关键治法,以尽早使湿毒之邪有出路。早期当化湿解秽、宣透疏利,若湿毒郁而化热当兼清郁热,若化燥伤津当顾护津液;中期当清肺泻热、宣肺通腑、透达膜原、疏通三焦,着眼于祛湿毒、清热毒、化瘀毒,及时截断病势、顾护阴津;危重期当及时提供重症支持治疗,以及开闭固脱之方药;恢复期当注意清彻余邪、益气养阴、瘥后防护。中医药干预本病重在尽早(初、中期)祛除毒邪,截断病势,改善患者症状,帮助恢复期调护。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结合根据山东地域特点制定的《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对新冠肺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预防等进行探讨。湿邪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始终,病位在肺,始于肺卫,进而波及脾胃、大肠。病机以湿、毒、热、瘀、虚为主,湿毒并感,始以湿证为主,继则毒盛于肺、湿蕴化热或致瘀。病变过程中需重视阴伤之病机。治则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祛邪采取宣肺泻浊、醒脾化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扶正重视益气、养阴、健脾护胃。重视初、中期治疗是减少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固本培元”为法,旨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期的良好恢复提出具有现实性的建议。方法:从饮食、调神、起居三个方面探讨恢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康复思路。结果:恢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外损内虚为基本病机,通过顾护脾胃,调节饮食;畅达情志,清心调神;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三个方面指导新冠肺炎患者后期的恢复。结论:恢复期的新冠肺炎患者重在调理脾胃,后天以固先天,扶助机体元气,扶正驱邪,促进自愈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小儿紫癜中医辨证治疗作用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80例小儿紫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作用疗效。结果: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总有效率达到92.5%,而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只达到57.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即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患者治疗后临床作用明显有效。结论:小儿紫癜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洋  胡连栋  唐星 《中草药》2009,40(2):228-230
目的 测定川芎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蛇床子素为内标物测定大鼠口服川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后藁本内酯的血药浓度,使用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_(1/2)(α)为(1.429±1.161)h,t_(1/2)(β)为(6.877±2.275)h,t(peak)为(3.401±1.951)h,AUC为(70.87±25.92)μg/mL·h.结论 以蛇床子素为内标,RP-HPLC法能够准确、灵敏地测定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相似文献   

13.
人工骨异烟肼体外及家兔体内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蜂蜡为阻滞剂包裹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wax)与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体外及家兔体内的释放度。方法:用RP-HPLC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体外及植入家兔体内的包裹或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中异烟肼的浓度。结果:包裹15%蜂蜡INH-PHA-wax,体外20 d释药66%;包裹25%蜂蜡INH-PHA-wax,20 d释药22%;未包裹蜂蜡INH-PHA,6 d释药97%。包裹25%蜂蜡INH-PHA-wax植入家兔体内,可持续释药达240 d,而未包裹蜂蜡INH-PHA持续释药仅60 d。结论:INH-PHA-wax可有效地控制药物的释放,对治疗骨结核可能是一有效植入式缓释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方法:通过中国人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CSHS-3),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东西南北中8个省市20~60岁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亚健康状态不同方面的职业特征及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及特点。结果:亚健康状态不同方面的职业特征存在差异;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其中亚健康状态总得分最高的是工人;躯体表现领域得分最高的是工人;心理领域学生得分最高;社会适应领域得分最高的是工人;性生活领域农民得分最高。结论:对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及特点进行分析,可为职业相关的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学遗传技术,具有快速、安全、高灵敏度及探针可长期保存等优点,在分子细胞遗传学、肿瘤生物学、产前诊断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从FISH与常规宫颈癌检测技术比较、荧光探针类型及标记方法和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彝族药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苷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5年来黄芩苷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状况,系统阐述了4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黄芩苷的应用,为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了较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辨证是中医的特色,然而辨证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量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了人体生命在时间空间中的规律。从时序的测定、时序中的周期性、地理位置的影响三方面论述五运六气理论时间与空间的问题,表明其理论既有固定的模式,又有灵活变化的思想,并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应当根据实际征象,灵活运用,从而论证五运六气理论的科学合理性,正确理解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