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伴高血压患者磁导航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后应用缬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46例房颤伴高血压患者在磁导航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分为实验组(缬沙坦+氨氯地平)和对照组(氨氯地平),术后随访1年,记录心功能改善及房颤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1年随访,两组收缩压均较术前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9、0.68);术后3月时实验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5.8±1.8mg/L vs 7.9±2.5mg/L,P<0.01),房颤复发率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vs 10,P=0.060),左心房前后径(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术后1年时实验组LAD(36.1±2.9mm vs 38.2±3.3mm,P=0.02)、房颤复发率(2 vs 8,P=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房颤复发14例、术后1年复发10例,复发组患者的持续性房颤比例、术前LAD、随访时LAD均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结论 房颤类型、左心房大小是房颤伴高血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房颤的预测因子之一,缬沙坦可减少术后1年房颤复发率,特别是可以减少术后3个月CRP及术后1年LAD,其疗效独立于缬沙坦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容积及功能改变的评价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未发生房颤的其他心脏疾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研究组LAD水平(41.8±5.6)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0,P=0.001)。对照组在SEC方面的轻重程度分布情况显著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开口最大面积(maximum opening area,MA)水平为(2.8±1.3)cm、开口最大直径(maximum opening diameter,MD)水平为(3.0±0.4)cm、左心耳收缩末期最小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水平为(1.6±0.7)mL、左心耳舒张末期最大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水平为(3.3±1.1)mL,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水平为(59.1±15.2)%、及峰值排空流速(peak emptying velocity,PEV)水平为(67.5±15.9)cm/s;研究组MA水平为(5.1±2.0)cm、MD水平为(3.8±0.6)cm、ESV水平为(4.1±2.6)mL、EDV水平为(6.3±2.2)mL,EF水平为(40.2±13.0)%、PEV水平为(44.8±12.7)cm/s;研究组MA、MD、ESV及ED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EF及PE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对房颤患者可以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来观察其在左心耳功能及容积方面的变化,更加清晰的显示患者左心耳在生理方面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同期行迷宫Ⅳ(Maze Ⅳ)消融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596例心脏手术同期行Maze Ⅳ 消融的患者资料,依据术后1年内是否房颤复发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1年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房颤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596例患者术后1年内有150例复发(25.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右房内径(right atrium diameter,RAD)、既往起搏器置入、早期房颤复发是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房颤持续时间、LAD、早期房颤复发为独立危险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35(1.025~1.068),P < 0.001]、房颤持续时间[HR=1.003(1.001~1.006),P=0.003]、LAD[HR= 1.025(1.006~1.044),P=0.009]、使用铰链式消融钳[HR=3.269(2.083~5.130),P < 0.001]、术后早期房颤复发[HR=3.592(2.532~ 5.095),P < 0.001]与房颤复发显著相关。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年龄、房颤持续时间、LAD的截断值分别为59.5岁、9.5个月、51.5 cm。结论:Maze Ⅳ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较大的年龄、较长的 LAD、房颤持续时间会对消融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依据此结果构建的危险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AVF)成形术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及基于心脏超声的效果评价。方法 以笔者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拟行AVF术的62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吻合口直径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年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测量AVF吻合口直径、血流量、体重增长率。比较两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流量、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62例ESRD患者均顺利完成AVF术,未见任何相关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期内瘘通畅率均为100%。术后1年复查,两组LAD、LVEDV明显增大,B组EF、FS明显降低,A组EF、FS高于B组(P<0.05)。内瘘血流量与LAD呈正相关,与EF、FS呈负相关(P<0.05)。体重增长率与LAD、LVEDV呈正相关,与EF、FS呈负相关(P<0.05)。结论 心脏超声是评估AVF的重要手段,积极监测内瘘血流量、控制体重有助于延缓或逆转ESRD患者AVF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在老年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方法 选择拟行左心耳封堵术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S组,n=14)和右美托咪定组(M组,n=14)。S组腹股沟局部浸润麻醉,M组1%盐酸丁卡因咽喉表面麻醉2次,右美托咪定泵注负荷剂量0.5~1.0μg/kg 10min后改为0.3μg/(kg·h)泵注维持,铺巾后腹股沟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MAP、HR、SpO2)的改变,置入食管超声镜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VAS,Ramsay及BCS评分。结果 S组患者术中HR、MAP、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M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Ramsay及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中与术后VAS评分高于M组,Ramsay及BCS评分低于M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可以安全用于左心耳封堵术,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肢端肥大症合并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21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和(或)糖代谢异常分为A组(无合并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B组(仅合并糖代谢异常),C组(仅合并高血压)和D组(同时合并高血压及糖代谢异常),比较各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以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症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各组右心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超声参数结果显示:D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A组、B组,二尖瓣口舒张充盈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发生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左心室E/A比值异常的概率更高(OR=3.40,P=0.005;OR=4.14,P=0.009;OR=5.95,P<0.001)。结论 通过超声心动图能敏感发现且准确评估肢端肥大症合并高血压和(或)糖代谢异常的心脏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住院的ASD患者15例,分别应用RT-3D-TEE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测量缺损大小及各残缘长度,观察在2种方法引导下导丝及封堵器的显示情况,并分析上腔静脉侧残缘长度对手术的影响。结果 2D-TEE测量的上腔静脉侧残缘(8.00±2.33)mm较RT-3D-TEE测量的结果(9.93±2.71)mm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RT-3D-TEE更能直观的显示导丝和封堵器形态;上腔静脉残缘<10 mm的患者3例,其手术时间长于另外12例。结论 RT-3D-TEE在无DSA下也可安全有效的监护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魏璐璐  吉文伟  黄维平 《安徽医学》2020,41(10):1198-1200
目的 探究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血清与耳积液中白介素8(IL-8)、IL-10、IL-1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南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7例SOM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依据病程、临床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分为急性组(n=30)、亚急性组(n=33)以及慢性组(n=34)等亚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与耳积液、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各亚组患者血清中、耳积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分析血清及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8、IL-10、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耳积液中IL-8、IL-10、IL-1β水平高于观察组血清中水平(P<0.05);急性组SOM患者血清与耳积液中IL-8、IL-10、IL-1β水平低于亚急性组和慢性组,亚急性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M患者血清与耳积液中IL-8、IL-10、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病程之间均呈正相关性(r血清=0.856,0.763,0.925;r耳积液=0.776,0.849,0.927;P均<0.05)。结论 SOM患者血清中IL-8、IL-10、IL-1β水平异常上升,而这种异常上升状态在患者耳积液中更显著,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病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潘美华  孟刚  陈晶晶 《安徽医学》2017,38(10):1287-1289
目的 探讨弹力纤维(EF)及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病理形态特点及在临床TNM分期的意义。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胃腺癌手术切除大体标本90例设为胃癌组,另选正常胃组织标本(距癌旁>5 cm)20例设为正常组,应用EVG染色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EF及E-cad在胃癌组与正常组的表达,分析EF及E-ca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组EF数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在胃癌组癌周间质纤维组织、平滑肌组织内分布区域均有不同程度增多,纤维增粗,着色深,排列紊乱,部分呈团块状。EF随着病理组织分级增高,TNM分期增加、发生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高于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cad表达率呈减弱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EF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E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E-cad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EF、E-cad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TNM分期相关,EF及E-cad检测对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凤霞 《安徽医学》2016,37(12):1555-1557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各40例,设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糖尿病组,同期体检的40名老年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受检人员的Hcy水平,同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动脉斑块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Hcy水平为(6.45±2.48)μmol/L,高血压组为(14.26±3.43)μmol/L,糖尿病组为(17.33±3.35)μmol/L,高血压+糖尿病组为(23.85±4.45)μmol/L;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37.50%,高血压组为75.00%,糖尿病组为77.50%,高血压+糖尿病组为95.00%。对照组Hcy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的Hcy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低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r=0.561,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较老年高血压、老年糖尿病及老年健康人员明显增高,且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19):3416-3420
Background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rombus form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cently developed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RT3D-TEE) method in assessment of th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the LAA.
Methods  Ninety-six consecutive patients (58 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43.4±12.5) years) who were referred for 2-dimensional (2D)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 underwent additional RT3D-TEE. LAA morphology was visualized in multiple views. Orifice size, depth, volumes and ejection fraction (EF) of the LAA, were measured.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RT3D-TEE examination without complications. Ninety-two patients (95.8%) had adequate images for visualiz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AA. The LAA exhibited great variability with respect to relative dimensions and morphology. LAA orifice area was (3.8±1.2) cm2 with a diameter of (2.4±0.9) cm × (1.4±0.6) cm. The mean depth of the LAA was (2.9±0.7) cm. End-diastolic volume (EDV-LAA), end-systolic volume (ESV-LAA) and EF of the LAA were (6.2±3.7) ml, (4.1±2.8) ml, and 0.35±0.16, respectively. EDV-LAA, ESV-LAA and the orifice area of the LAA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were larger than those without AF, whereas the EF was smaller in the AF patients.

Conclusions  Defining LAA morphology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ize and function of the LAA with superior quality and resolution of images using RT3D-TEE is feasible. This technique may be an ideal tool for guidance of the LAA occlusion procedure. Determination of LAA volumes and volume-derived EF by RT3D-TEE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analysis of LAA function.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自发显影(SEC)与左心耳功能状态、心房纤颤及血栓形成的关系,作者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测量了117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径(LAD)、二尖瓣口面积(MVA)、左心耳最大面积(LAA-are)、最大充盈速度(LAA-Vpf)和最大排空速度(LAA-Vpe),并观察了左心房和左心耳血栓及SEC程度。结果:该117例患者中,窦性心律57例,房颤60例;无血栓者98  相似文献   

13.
蔡华 《医学综述》2014,(8):1517-151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与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力衰竭的78例患者分为房颤组(38例)和心律失常组(40例),另选取4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受试者BNP水平及其与心功能指标及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患者BNP、收缩末容量(ESV)、舒张末期容积(EDV)显著上升,而心脏射血分数(EF)水平显著下降,其中房颤组患者BNP、ESV、EDV水平显著高于心律失常组,而EF水平则显著低于心律失常组(P<0.05)。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深,ESV、EDV水平显著上升,而EF水平显著下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BNP与ESV、EDV成正相关,而与EF成负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深,其水平显著增加,且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付翠平  伍伟锋 《医学综述》2006,12(4):219-221
房颤患者具有很高的血栓栓塞的风险,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因此,从理论上讲封堵左心耳可减少房颤血栓的发生率。本文对左心耳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方法动态评价房颤时右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慢性房颤动物模型,采用声学定量方法(AQ)动态监测对照组(n=6只)和房颤组(n=8只)犬,起搏前、起搏1、4、8周时右心房容量-时间曲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起搏4周后,房颤组右心室收缩末期右心房容积(ESV),右心室舒张末期右心房容积(EDV),右心房快速排空期末容积(EREV)开始增加,右心房射血分数(EF),右心房管道容积(CV)降低(P均<0.05);起搏8周后,ESV,EDV,EREV增加显著(P均<0.001),而EF峰值、心房排空率(PAER)降低显著(P均<0.001),CV亦明显降低(P<0.05),余指标在起搏过程中无明显改变。与起搏前相比,房颤组起搏1周后右心房AQ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起搏4周后ESV、EREV、EDV增加(P<0.05),EF降低(P<0.05);起搏8周后ESV、EREV、EDV显著增大(P<0.001),EF和PAER降低(P<0.001);与起搏1周相比,起搏8周后ESV,EREV,EDV增大(P<0.01),EF和PAER减低(P<0.01);余指标在起搏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时右心房的助力泵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而储存器功能无明显改变;AQ技术为无创性评价房颤时右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的TE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M-TEE),对30例健康人和30例非瓣病房颤患者(NVAF)心底短轴切面测量了左心耳最大直径,同一心动周期内左心耳最大及最小面积及左心耳最大空速度,产将NVAF患者按照自发显影及血栓的有无分为2组。发现NVAF组左心耳增大,收缩力及血流速度均减低,且这种变化在有血栓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左心耳充盈排空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组织速度显像(TVI)技术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充盈和排空功能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和31例对照者(对照组),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条件下获取左心耳超声图像,应用TVI技术对左心耳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PDVE)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左心耳壁顶部PSV和PDVs高于其余节段(P〈0.05),房颤组左心耳壁各节段PSV和PDVE较对照组均降低(P〈0.01)。对照组心耳顶部PSV与左心耳面积变化率(LAA—EF)和左心耳充盈速度(LAA—EV)呈正相关(r=0.656、0.712,P〈0.001),房颤组心耳顶部PSV与左房腔内径(LADd)呈线性负相关(r=-0.66,P〈0.001)。结论:TVI技术可定量评价左心耳排空及充盈功能,左心耳顶部PSV是反映左心耳整体排空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耳流场向量、涡流及能量损耗(EL)的特点。方法 选取接受TEE检查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5例,包括阵发性房颤组20例和持续性房颤组15例,对照组为同期接受TEE检查的窦性心律者12例,采用VFM技术分析不同心律状态下左心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①房颤组与窦性心律组相比,心率、左房内径、左心耳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窦性心律组及阵发性房颤组收缩早期和舒张晚期左心耳向量分布规则均匀,收缩晚期和舒张早期向量稀疏、紊乱;持续性房颤组多数于整个心动周期出现规则均匀的向量,但向量方向持续变化。③窦性心律组及阵发性房颤组舒张晚期观察到左心耳开口处的小涡流。④窦性心律组和阵发性房颤组左心耳流场EL于收缩早期及舒张晚期出现峰值,持续性房颤组左心耳流场EL多数在各时相均维持较高值。结论 VFM技术可以清晰显示不同心律状态下左心耳的流场特点,为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心脏CT评估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结构以及功能状况,探讨其与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房颤患者心脏CT资料,根据病程中患者有无发生卒中分成卒中组和非卒中组。以图像后处理软件测量左心房和左心耳最大、最小容积,计算左心房及心耳的射血分数。根据心耳形态将其分成鸡翅型和非鸡翅型,并观察心耳内是否存在血栓或血栓前状态。对左房各项参数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221例中47例发生了卒中事件。卒中组患者的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均较非卒中组增大(P < 0.05),卒中组左心房射血分数较非卒中组下降(P < 0.05)。卒中组左心耳非鸡翅型的比例更高(P=0.006);卒中组左房内存在血栓或血栓前状态的比例高于非卒中组(P=0.01)。左心房容积、左心耳分叶结构及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状态是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CT获得的左房参数对房颤患者卒中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