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性心肌病(septic cardiomyopathy,SCM)是脓毒症休克初期所出现的可逆性心肌损伤,其主要特点为左心室扩大、射血分数降低及存活者心功能7~10 d可恢复正常。其在脓毒血症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也相对增加。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考虑是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钙离子失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针对SCM主要以纠正脓毒症休克为基础,以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为导向的支持性治疗。本文阐述了SCM相关研究的最新发病机制及具体治疗方案,旨在为SCM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莉娟 《重庆医学》2021,50(6):1068-1071,1078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众多易损的脏器中,心脏作为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脓毒性心肌病(SIC)是加剧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脓毒性心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相关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88-192
脓毒症(Sepsis)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并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常发生在烧伤、感染、多发伤等临床急危重疾病的基础上,也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之一[2]。脓毒症诱导的心肌抑制(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是导致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其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左西孟旦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钙增敏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4],在脓毒症中也得到一定的应用[3]。动物实验表明,左西孟旦有改善脓毒症动物心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肺动脉、改善胃肠功能等的作用[6]。由于肌丝钙敏感性降低在实验性脓毒性心肌病中已被反复证实[7],因此推测钙增敏剂也可能改善脓毒血症的心肌功能障碍。然而,钙增敏剂在脓毒性心肌病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彻底研究。因此,本文就左西孟旦对脓毒性心肌病动物模型心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脓毒性肺栓塞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性肺栓塞(septic pulmonary embolism,SPE)是肺栓塞中的一种少见类型,通常起病隐匿,诊断困难.除表现为肺栓塞的常见呼吸系统症状表现外,还常伴有发热、肺内浸润影及原发病表现等[1,2].SPE 发病时,导致肺血管梗死的栓子也含有微生物,可引起脓毒血症及局部脓肿.由于就诊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多为非特异性,因此常延误诊断.业已明确一些危险因素与SPE有关,如毒瘾静脉用药、盆腔血栓性静脉炎和头颈部化脓性疾病[3~5].  相似文献   

6.
休克是英语shock的音译,shock的原意是震荡或打击。1731年法国Le Dran首次将休克一词应用于医学,并认为休克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而导致循环及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危重状态。19世纪Warren对休克病人的临床症状经典地描述为“面色苍白或紫绀,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少,神志淡漠”。  相似文献   

7.
严重脓毒症容易导致脓毒性休克,又称为感染性休克,是感染细菌产生的细菌毒素促发复杂的免疫反应中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是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的异常变化。宿主感染和氧代谢障碍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降钙素原、人肾上腺髓质素和心房尿钠肽。早期诊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努力控制血流动力学的平衡,可使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并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勇  朱红阳  刘田 《大家健康》2016,(4):165-165
目的:探究早期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严重脓毒(SIRS)症、脓毒性休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严重 SIRS、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N 末端-B 型钠尿肽水平、cTnI 水平、血乳酸及动脉血氧分压,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对复苏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早期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存活率为66.2%,其中存活患者24 h 治疗达标率(86.7%)及依从性(86.7%)均高于死亡患者(39.1%、65.2%),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早期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严重 SIRS、脓毒性休克,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气状况,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高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仍难以纠正的顽固性低血压通常被称为难治性休克。目前,儿茶酚胺类药物是改善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患者低血压、低灌注的一线药物。随着儿茶酚胺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加大,其相关并发症显著增高,影响临床疗效。针对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患者,在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临床治疗策略,以期改善该类患者低血压、低灌注状态是近年来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脓毒性休克系内、外科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现代医学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本文扼要介绍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与脓毒性休克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脓毒性休克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其调控机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作为“晚期”细胞因子的作用、白介素-18参与休克发生及组织损害的证据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病史、冠心病病史及乳酸值在脓毒性心肌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21例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脓毒性心肌病组和非脓毒性心肌病组两组。其中,脓毒性心肌病组23例,非脓毒性心肌病组98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预后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脓毒性心肌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脓毒性心肌病在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19.01%(23/121);两组患者在性别、心力衰竭、冠心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住院时间、入ICU时乳酸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力衰竭病史、冠心病病史和入ICU乳酸水平>4.0 mmol/L是脓毒性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脓毒性心肌病的几率较高,应特别加强对合并心力衰竭病史、冠心病病史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病例,监测其入院时及入院6 h的乳酸水平,计算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 ≤ 10%)组,比较2组病死率、初始乳酸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随访30 d,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结果: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初始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和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随访30 d后,病死45例,存活67例,存活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1)。存活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病死组(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2004年,全球11个专业组织的专家代表对感染与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发表了第一个被国际广泛接受的指南。指南代表了拯救脓毒症运动的第二阶段,即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及对脓毒症进行再认识。这些专家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应用新的循证医学系统方法对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进行再次评价,对指南内容进行了更新。2008年,专家在上述基础上对指南内容进行了重新修订。本刊特邀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周荣斌教授对指南进行解读,并由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华急诊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洪教授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5.
16.
脓毒性休克诊断的重点是早期识别、及时监测.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重症监护救治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儿科脓毒症(sepsis)的病死率从97%(1966)降至9%(1999),这一病死率水平远低于成人(28%)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分层分析影响不同生存期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08例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明确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总死亡率为53.7%,生存期<30 d,30 d~89 d,90 d~365 d患者死亡率分别为27.8%、24.4%与15.3%。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与降钙素原变化率(△PCT)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HR(95%CI)分别为1.105(1.066~1.146)、1.390(1.210~1.596)与0.996(0.995~0.997)。分层分析,生存期<30 d者,预后因素为APACHE-Ⅱ评分(HR=1.104, 95%CI:1.052~1.158)、CCI(HR=1.462, 95%CI:1.204~1.775)、△PCT(HR=0.992, 95%CI:0.989~0.995)与ICU住院时间(HR=0.893, 95%CI:0.841~0.949);生存期30 d~89 d者,预后因素为APACHE-Ⅱ评分(HR=1.102, 95%CI:1.026~1.183)与△PCT(HR=0.996, 95%CI:0.994~0.998)。生存期90 d~365 d者,仅CCI(HR=1.689, 95%CI:1.065~2.679)影响预后。 结论 APACHE-Ⅱ评分、CCI与△PCT为影响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对于不同生存期的死亡患者,其预后因素稍有不同,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吴智勇  贾杰 《海南医学》2002,13(4):81-82
目前 ,心血管病变已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传统观念认为 ,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主要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作为独立的疾病 ,是 1972年由Hamby等首先提出 ,但由于缺乏明确的临床及病理特异诊断标准 ,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1 ] 。本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常误诊为冠心病。1 流行病学Framingham流行病学研究[2 ] 发现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衰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2 .4倍 ,女性患者为 5 .1倍 ,当除外合并冠心病或风心病患者时 ,心衰发生率更高 ,男性为 3.8倍 ,女性为 …  相似文献   

19.
李腾  刘志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152-156
目的 评价早期目标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检索2016年3月5日之前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的文献。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象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结局指标为28天病死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采用Revman5.3软件对所提取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篇RCT,包含8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早期目标乳酸清除率治疗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天病死率(RR=0.73,95% CI:0.60~0.88,P<0.01),缩短ICU住院时间(WMD=-2.41,95% CI:-4.68~-0.14,P<0.05),但是对总住院时间无影响(WMD=-0.13,95% CI:-4.58~4.31,P=0.95)。结论 早期目标乳酸清除率治疗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天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但是不影响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高嵩 《医学综述》2011,17(18):2796-2799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患病率及病死率正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心肌病(DCM)危害性极大,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大幅升高。DCM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肌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心肌间质细胞改变、细胞膜功能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蛋白激酶C等多项机制。现就DCM的发病机制及对心功能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