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对VATS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拟择期进行VATS的患者80例,年龄18~80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40kg。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SPB组,n=40)和椎旁神经阻滞组(PVB组,n=40),分别使用30、20mL 0.375%罗哌卡因进行阻滞。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第1天的40项恢复量表(QoR-40)评分,次要观察指标是术后1、6和12h的NR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ESPB组和PVB组术后第1天的QoR-40量表评分(P=0.829)及术后1、6和12h的NRS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55、P=0.423、P=0.426)。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均无明显差异。ESPB组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033)。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加快VATS患者康复和术后镇痛方面与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相当。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技术对普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接受贲门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基于全身麻醉后行手术治疗;试验组基于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下接受贲门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术中麻醉用药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七氟烷控制浓度、术中追加舒芬太尼量、24 h内舒芬太尼追加量、呼吸机支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40±0.11)%比(2.12±0.11)%,(5.02±1.01)μg比(26.01±4.03)μg,(0.10±0.01)mg比(0.41±0.10)mg,(45±15)min比(100±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两组患者手术拔管后逐渐清醒,视觉模拟评分(VAS)呈上升趋势,试验组各时点VSA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和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技术对普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皮损区用0.2%布比卡因、泼尼松龙、弥可保浸润,同时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及椎旁阻滞。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S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2、3周两组VAS和SQS评分均明显下降(JD〈0.01),观察组治疗后VAS和SQS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显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显著疗效,但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均优于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4.
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防  周赞宫  王明山  宋力 《广东医学》2006,27(8):1212-1213
目的.比较椎旁神经阻滞(PVB)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叶切除的患者,术后镇痛随机分为椎旁神经阻滞组(A组,n=25)、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n=2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记录手术后4,6,8,12,24和48h的伤口疼痛程度。术后24h随访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静止状态VA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咳嗽时VAS评分在术后4,6.8和12h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较静脉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满意,且恶心呕吐的程度较静脉自控镇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崔英坤 《当代医学》2021,27(26):160-161
目的 探讨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段的疼痛评分、血压水平、心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实验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两组血压水平、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参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12).实验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在镇痛时间内减少不良反应,保持生命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麻醉恢复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与术前及术后1d、7d的认知功能评分(MMSE)。结果:试验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试验组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促进术后麻醉恢复,降低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宏宇  孟馥芬  张蕊  孙炤  刘伟新 《新疆医学》2016,(4):393-395,392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后急性、慢性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择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0例: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对照组(C组)。P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药物:罗哌卡因注射液100 mg~+曲安奈德注射液10 mg~+维生素B12 1mg~+生理盐水至30 ml,注射20 ml。麻醉起效后行全麻诱导。两组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启动。观察术后48 h的VAS评分、PCA药物消耗量及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电话随访术后2 m,4 m,6 m的VAS评分。结果 1 P组术后48 h内VAS评分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组PCA药物消耗量及按压次数均小于C组(P<0.05)。3 C组患者阿片类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P组(P<0.05)。4P组术后(2 m,4 m,6 m)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不仅可以改善开胸患者术后2 d内的急性疼痛、而且可以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无阿片麻醉联合腰方肌阻滞在后腹腔镜肾脏手术中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后腹腔镜肾脏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阿片药物麻醉组(opioid-free anesthesia, OFA组)和阿片药物麻醉组(OA组)各30例。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30min行超声引导下前路腰方肌阻滞。OFA组麻醉泵注右美托咪定,以丙泊酚、咪达唑仑、艾司氯胺酮、罗库溴铵进行诱导,以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七氟烷维持麻醉并间断推注艾司氯胺酮;OA组予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诱导,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烷维持。两组术后均予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术后2、6、12、24、48h的静息、运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QoR-40量表比较两组术后24h恢复质量,记录患者术后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及恢复情况。结果 OFA组QoR-40各项评分及总质量评分均高于OA组(P<0.05), OFA组术后疼痛、术后阿片药物消耗量、恶心、呕吐发生率、补救止吐人数、补救镇痛人数均减少(P<0.05),术后下床、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短(P<0.05)。结论 与阿片麻醉比较,无阿片麻醉联合腰方肌阻滞可以明显改善后腹腔镜肾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药物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需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试验组,n=3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n=30)。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行T_(6-7)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常规麻醉诱导,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均采用全凭静脉喉罩全身麻醉。手术完成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布托非诺+托烷司琼自控静脉镇痛,若VAS评分超过4分则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分别于术后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48 h(T_5)行VA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自控静脉(PCIA)泵的按压次数以及氟比洛芬酯的用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态VAS评分及各时间点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PCIA按压次数、氟比洛芬酯用量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疗效更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组)和常规全麻组(G组),每组25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及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术后12、24 h的VAS评分;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留置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T2~T4时点的MAP分别为(74.84±10.05)mm Hg(1 mm Hg=0.133 kPa)、(74.96±10.03)mm Hg、(74.72±9.18)mm Hg,均低于G组[(85.08±10.57)mm Hg、(89.16±10.00)mm Hg、(81.04±8.92)mm Hg,均P<0.05];P组T2~T4时点的HR均低于G组(均P<0.05)。P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  相似文献   

11.
许建峰  洪敏  胡建  邢凡 《河北医学》2022,28(2):287-291
目的:对比纳布啡辅助局部浸润麻醉与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拟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局部浸润麻醉组(L组)纳布啡辅助局部浸润麻醉组(N组)和腰方肌阻滞组(Q组),各50例.Q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行超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9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ET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1例。全身麻醉诱导前ET组在超声引导下接受单侧T4、T6椎旁神经阻滞及单侧T4竖脊肌平面阻滞,T组在超声引导下接受单侧T4、T6椎旁神经阻滞。术毕两组患者均接受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术后第1、2天的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比较术后0、2、6、12、24 h两组静息和咳嗽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比较两组术中药物用量及相关手术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用药量及术后0、2、6 h的静息及咳嗽NRS评分、术后镇痛补救例数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ET组术后第1、2天的QoR-15评分升高,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长,有效按压镇痛泵的次数少,术后12、24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股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疼痛管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需进行TKA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使用单纯注射股骨神经阻滞联合口服镇痛剂,对照组使用关节腔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口服镇痛剂。比较2组在术后6h、12 h、24 h VAS评分,吗啡类药物使用剂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尿潴留、眩晕的情况。记录患者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时关节最大被动屈伸活动度。结果 术后12 h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术后24 h吗啡类药物平均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48 h吗啡类药物使用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麻醉均适用于TKA术后疼痛管理,可根据医疗条件选择适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B型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辅助全身麻醉.比较2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究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镇痛,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镇痛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对比患者的VAS评...  相似文献   

19.
椎旁神经阻滞术(para vertebra lblock,PVB)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椎间孔旁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本文将此方法用于肺叶切除者术后镇痛并与传统的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比较,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指标为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度、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及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和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优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且不增加对产妇的危害,不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