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浆Visfatin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2DM患者和正常人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并在伴或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T2D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结果T2DM组的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伴颈动脉粥样硬化T2DM组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T2DM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浆visfatin水平升高主要受代谢综合征构成成份累积的影响而Logistic回归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会受到代谢综合征的构成成分、C反应蛋白和visfatin的影响并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C)密切相关。结论visfatin可能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方法: T2DM患者318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2组,对患者尿酸、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肌酐、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白细胞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其与年龄(P=0.001),收缩压 (P<0.05)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尿酸差异经血肌酐修正后相关性消失.尿酸等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血肌酐(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P<0.001),BMI(P=0.004),白细胞(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肾脏对尿酸清除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测值(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亚组,同期非高血压患者5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浆hs-CRP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hs-CRP均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血浆高hs-CRP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血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Ⅲ级患者的hs-CRP均值高于Ⅰ级和Ⅱ级者(P<0.05);高血压组hs-CRP均值、高hs-CRP检出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r =0.325,P=0.004;r =0.279,P=0.02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测值(OR =1.128,95%CI1.678~3.986,P<0.01)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测值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hs-CRP测值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翟斐  张新秀 《安徽医学》2019,40(11):1249-125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符合入组条件的T2DM患者147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组(40例)和非CAS组(107例)。分析T2DM患者C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脉压、血肌酐、SUA、Hcy均高于非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 304)、SUA(OR=41. 313)、Hcy(OR=5. 134)为CAS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T2DM患者的年龄、SUA及Hcy与CAS的发生呈明显相关性,对预测T2DM患者CAS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取空腹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测定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为内膜中层厚度(IMT)≥1.3 mm,根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IMT≥1.3 mm)和对照组(IMT<1.3 mm).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9.1%/9.8% X2=14.6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OR=2.011,P=0.03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对110例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查,以探讨T2DM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将检查结果与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110例中73例(66.36%)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中Ⅲ级病变17例(15.45%),对照组100例中颈动脉粥样硬化19例(19.00%),其中,Ⅲ级病变3例(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对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的测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高频超声是检测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血尿酸与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均为病例对照研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标准可分为两组,CIMT≥1. 0 mm组包括2 499名研究对象; CIMT≥0. 9 mm组包括1 469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T2DM患者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IMT≥1. 0 mm组WMD=58. 33,95%CI 49. 20~67. 47,P <0. 000 01; CIMT≥0. 9 mm组WMD=73. 87,95%CI57. 89~89. 86,P <0. 000 01],漏斗图和Begg's秩检验(CIMT≥1. 0 mm组P=0. 251; CIMT≥0. 9 mm组P=0. 917)显示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可靠性较强。结论高血尿酸与T2DM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十分密切,说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诊断的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根据有无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分为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组(78例)以及非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组(123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尿酮体、血气分析、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胰岛功能;颈动脉B超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①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以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占38.8%,其发病年龄平均为44岁,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为11.91%,其中男性患者占71.8%,超重/肥胖患者占57.7%,高血压患者占24.4%,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占55.1%。②与非酮症倾向T2DM患者比较,酮症倾向T2DM患者发病年龄较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馒头餐试验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较低,HOMA-β值也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酮症倾向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为55.7%,非酮症倾向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为62.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比,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酮症倾向T2DM患者的年龄较大,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新诊断的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高收缩压及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能够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HBp)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187例T2DM合并H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总结可能导致T2DM合并HBp患者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给予描述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共有82例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43.85%;形成组和未形成组在性别、BMI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组年龄>60岁、T2DM病程>10年、HBp病程>10年、HBp3级、HbAlc>7.1%、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同型半胱氨酸症、吸烟指数>400支年/天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未形成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T2DM病程>10年、HBp病程>10年、HBp 3级、HbAlc>7.1%、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指数>400支年/天均是T2DM合并HBp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51、3.074、3.123、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清中铁蛋白(SF)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6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2DM患者中,4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4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血清S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并分别比较两组间各相关指标有无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颈动脉病变组SF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2)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T2DM患者血SF水平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无显著相关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主要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SF的升高可能预示着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老年T2DM患者85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对惠者尿酸、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老年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为(378.25±83.61)μmol/L明显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285.78±79.3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n(HOMA-IR)和Ln ISI均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年龄,病程、收缩压、Ln(HOMA-IR)、Ln ISI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尿酸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代谢异常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GT),糖耐量减低(IGT)和/或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者33例作为糖尿病前期组(IGR).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90例作为2型糖尿病组(T2DM),比较各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血压(DBP、SBP)水平的差异,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GR组和T2DM组的TG、Hcy、UA、FPG、HbA_(1c)、SBP、DBP值均高于NGT组(F=15.224、2.785、5.501、28.392、45.617、6.770、4.397,P<0.05),HDL-C低于NGT组(F=7.102,P=0.001),但IGR组与T2DM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性别、年龄TC、LDL-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不同情况的分布在3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9.604,P=0.000)。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cy水平与UA呈正相关(r=0.220,P=0.015),同时UA水平与HDL-C、HbA_(1c)呈负相关(r=-0.234、P=0.009、-0.181,P=0.045),与TG呈正相关(r=0.262,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G(OR=4.193,95%CI1.504~11.693)及HbA_(1c)(OR=0.247,95%CI 0.085~0.722)水平升高是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G、HbA_(1c)是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Hcy、UA水平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明显升高,同时关注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血脂、血压、血糖及Hcy、UA水平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茂  罗定兰 《四川医学》2021,42(12):1220-122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锌?α2糖蛋白(ZA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56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伴CAS分为CAS组和不伴CAS组(NAS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ZAG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2DM患者血清ZAG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CAS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ZAG水平对T2DM患者并发CAS的预测价值。 结果 CAS组血清ZAG水平低于NAS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ZAG水平与年龄、病程、体重、臀围、BMI、TC、TG、FPG、HbA1c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二元 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TG、HbA1c是T2DM患者并发CA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ZAG水平是T2DM患者并发CAS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ZAG预测T2DM患者合并CAS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临界值为50.21μ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5%、82. 6%。 结论 ?血清ZAG水平与T2DM患者C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ZAG水平检测对T2DM患者并发CAS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并发T2D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组50例,常规治疗组42例.2组均接受常规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TC、TG、LDL-C、HDL-C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T、斑块积分上升(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除HDL-C上升外,其余血脂指标、hsCRP、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hsCRP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成正相关(r分别为0.85、0.79, 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调节血脂、抗炎作用,改善高血压并发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30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和28名正常对照者血清esRAGE浓度,并检测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T2DM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esRAGE浓度较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2DM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年龄及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成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与esRAGE成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esRAGE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代谢综合征的潜在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206例,测定颈部血管B超,并根据颈部血管B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小斑块组、中大斑块组,测定25(OH)D.结果:(1)颈动脉中大斑块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颈动脉无斑块组、颈动脉小斑块组(P <0.001);颈动脉小斑块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颈动脉无斑块组(P<0.01).(2)颈动脉中大斑块组年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无斑块组、颈动脉小斑块组(P<0.05).结论:(1) T2DM颈动脉无斑块组、小斑块组、中大斑块组患者中,25(OH)D水平逐渐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2)25(OH)D、年龄、尿酸会对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与糖尿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确诊Ⅱ型糖尿病(DM2)并发CAS32例。对照组30例。采用微柱亲和层析法测定血浆Gly-LDL含量。结果DM2并发CAS组Gly-LDL水平为(8.89±2.50)%。对照组Gly-LDL水平为(4.05±1.08)%。DM2并发CAS组Gly-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颈动脉狭窄率与Gly-LDL含量呈正相关(P<o.01)。结论Gly-LDL水平与DM2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陈霞 《广西医学》2012,34(9):1162-116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测定313例T2DM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等生化指标,测量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女性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男性(P<0.01).(2)随着UA水平的升高,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也随之逐渐增高(P<0.05),但女性无此关系.(3)男性、女性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炎性反应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与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糖尿病导致外周血管病变的认识。方法对入选的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以判定是否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进行血清hsCRP定量检测。对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sCRP异常比例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P<0.01),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hsCRP异常率与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颈动脉斑块形成者比较血清hsCRP异常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②吸烟与非吸烟患者血清hsCRP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伴有高血压者血清hsCRP异常率与无高血压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按颈动脉IMT厚度将受试者分为正常和异常2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23,P=0.00)、hsCRP(OR=1.012,P=0.00)、LDL-C(OR=2.553,P=0.00)、HDL-C(OR=0.146,P=0.00)、高血压(OR=3.465,P=0.00)和吸烟史(OR=2.276,P=0.00)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血清hsCRP含量与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清hsCRP异常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患者,高血压对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估2型糖尿病(T2 DM)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T2 DM患者60例作为T2 DM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6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人员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血糖、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T2 DM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斑块发生率及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DM组斑块者颈动脉IMT、RI、FBG明显高于无斑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RI与FBG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评估T2 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对诊断及防治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