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常规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QLB组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阻滞完善后,在全麻下手术;C组患者在常规全麻后手术,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维持术后48 h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PCIA累计用量及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术后4、8、12、24、48小时的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相关并发症,包括瘙痒、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及QLB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QLB组和C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性别构成、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瑞芬太尼用量、48 h内PCIA累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可以提供有效镇痛,明显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降低明显镇痛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22-12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5~12 月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腰方肌阻滞组(Q 组)和单纯全麻组(C 组),每组各30 例。Q 组麻醉诱导前应用0.375%罗哌卡因各20 mL 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腰方肌阻滞,C 组不阻滞。两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后2、4、6、12 和24 h 时两组患者BCS 舒适度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 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补救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Q 组患者术后24 h 内各时点BCS 评分高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 组患者术后24 h 舒芬太尼用量低于C 组(P<0.05);与C 组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痛补救率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 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阻滞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股沟疝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腰方肌阻滞,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记录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有效率及麻醉操作前(T0)、麻痹实施成功之后10min(T1)、20min(T2)、30min(T3)时间点的MAP、HR、SpO_2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麻醉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T3各时间点MAP与观察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两组HR、Sp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手术,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5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n=25)和常规全麻组(GA组,n=25),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配置的患者自控镇痛泵,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术后0、2、4、8、12、24 h静息状态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氧血症(氧饱和度<9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GA组相比,QLB组患者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以及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减少(P<0.05);QLB组术后0、2、4、8、12 h VAS评分减少(P<0.05),24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能够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全麻,实验组给予组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比较两组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肌瘤剔除时(T2)、术毕(T3)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后24h镇痛泵用量及有效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可稳定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镇痛效果,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或腹横筋膜阻滞(TAP)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老年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腔镜直肠癌根治的老年手术病人,分成3组各30例:QLB组、TAP组、单纯全麻组(S组)。观察病人各项指标,记录术后4、8、12、24、48 h不同时点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病人术后4、8、12、24、48 h不同时点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记录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与S组比较,QLB和TAP在术后各时点舒芬太尼消耗量少于S组(P < 0.01);QLB和TAP在术后各时点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低于S组(P < 0.01)。与TAP组比较,QLB组在术后各时点舒芬太尼消耗量少于TAP组(P < 0.01);QL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时VAS评分低于TAP组(P < 0.01),术后4 h运动时VAS评分,QLB与T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TAP组和S组(P < 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QLB使病人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镇痛满意度优于TA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拟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对照组(n=25)行气管内麻醉,术毕前半小时应用非甾体药物镇痛;试验组(n=25)行气管内麻醉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12、24 h的疼痛程度并比较其术后24 h镇痛优良率和术后24 h补救性镇痛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2、12、24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24 h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补救性镇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非甾体抗炎药术前镇痛相比,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减少镇痛药的使用,降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预防性镇痛在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髋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防性镇痛组(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预防性镇痛联合腰麻)和对照组(仅腰麻),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指标、疼痛评分、术后加强镇痛用药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麻醉前、腰麻摆体位时、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镇痛组神经阻滞后4 h、腰麻摆体位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1天16:00及术后24 h、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CRP和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加强镇痛用药时间、加强镇痛用药使用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预防性镇痛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前,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急性疼痛状态,减少腰麻摆体位时疼痛...  相似文献   

9.
王全亮 《吉林医学》2023,(2):366-369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和腹横平面阻滞(TAPB)对开腹手术镇痛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泗洪县中医院60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QLB,对照组患者采用TAPB。记录并比较两组各时段静脉可控式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各时点VAS评分,镇痛满意度,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在0~6 h, 6~12 h, 12~24 h PCIA的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 12 h, 24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满意度明显更高,首次下床时间更早,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CD4+、CD8+和CD4+/CD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淮安八十二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8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超声引导下对照组行腹横筋膜阻滞(TAPB),观察组行双侧QLB。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睡眠质量[主观睡眠质量评分、24 h内镇痛泵总消耗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和不良反应及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0、T1、T2、T3的SBP、DBP、HR水平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22.396、15.403和7.676,均P =0.0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4.528、21.176和21.683,均P =0.000);③两组SBP、DBP、H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38.764、19.075和12.840,均P =0.000)。观察组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24 h内镇痛泵总消耗量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6、12、24 h的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4.635和20.754,均P =0.0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8.432和51.267,均P =0.000);③两组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8.416和22.763,均P =0.000)。观察组术后CD3+、CD4+、CD8+、CD4+/CD8+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术后止痛药应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312-315
<正>腰方肌阻滞(QLB)是一种超声波引导下局部麻醉阻滞技术,最早由BLANCO~[1]于2007年提出,因阻滞范围广、作用时间长~[2]而多用于腹部及下肢手术的围术期镇痛.本研究就超声波引导下QLB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 QLB的临床解剖学腰方肌位于后腹部,上界通过腱膜附着于第12肋骨的下缘,内侧通过腰方肌的肌腱附着于L1~L4的横突尖部,下界附着于髂腰韧带和髂脊内缘.腰方肌由腰大肌、竖脊肌及腹前壁肌肉通过各种筋膜和腱膜的联通、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QL)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下胰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4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胰腺癌手术的患者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分为QL阻滞组(Q组)和TAP阻滞组(T组),每组20例。患者术毕转运至麻醉后恢复室(PACU),Q组在PACU行双侧腰方肌阻滞,双侧分别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T组在PACU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双侧分别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后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1、6、12、24、36、48 h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补救镇痛情况等;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阻滞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局麻药中毒)。结果:术后1、6、12、24、36、48 h,Q组静息VAS疼痛评分和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均明显低于T组(P<0.05),两组补救镇痛、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和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超...  相似文献   

17.
庞西  谭颖  王丽  熊灿  万林灵   《四川医学》2021,42(7):659-664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LB)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产科剖宫产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84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周>37周),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QLB组((印)n(正)=94)和TAPB组((印)n(正)=90),两组均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术后在超声引导下分别行双侧QLB或TAPB,两组均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患者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24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术后首次排气、坐起、站立、普通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初乳时间,术后4、8、12、24和48 h患者的疼痛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记录术后过度镇静、恶心呕吐、尿潴留、眩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均未观察到QLB和TAPB相关并发症。QLB组产妇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晚于TAPB组(14.3±3.2 vs 8.4±2.7,(印)P(正)<0.05),镇痛补救率更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5±1.7 vs 9.5±2.4,(印)P(正)<0.05)和初乳时间(22.9±2.3 vs 31.6±1.3,(印)P(正)<0.05)明显早于TAPB组;与TAPB组比较,QLB组术后8 h(3.3±0.2 vs 4.6±0.1)、12 h(2.1±0.2 vs 3.5±0.4)、24 h(1.3±0.3 vs 3.4±0.2)的VAS评分降低((印)P(正)<0.05),术后8 h(3.6±0.4 vs 2.5±0.3)、12 h(3.8±0.3 vs 2.7±0.3)、24 h(3.9±0.2vs 3.2±0.4)的BCS评分升高((印)P(正)<0.05);术后0~12 h(7.5±2.3 vs 17.4±3.2)、12~24 h(9.2±3.9 vs 29.5±4.3)、24~36 h(12.1±2.7 vs 28.4±5.6)QLB组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小于TAPB组((印)P(正)<0.05)。QLB组术后过度镇静、恶心呕吐、尿潴留、眩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APB组。结论 QLB较TAPB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剖宫产术后提供理想的多模式镇痛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张辉  张滢  赵伟  刘鹤  颜明  张稳稳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9):93-96,12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对后腹膜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膜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Q组全身麻醉诱导前20min于超声引导下行前路腰方肌阻滞,对照组不进行阻滞,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血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h的VAS疼痛评分,分析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的麻醉恢复质量。结果入室稳定后、神经阻滞后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皮、缝皮及拔除气管导管时,Q组的血压和心率较C组明显降低(P<0.05);Q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5);Q组术后24h的麻醉恢复质量显著优于C组 (P <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能够有效减轻后腹膜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提高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