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5岁-59岁住院死亡患者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范晓欣  曹霞 《中国病案》2010,11(8):31-31
目的探讨45岁-59岁住院患者死亡原因,为加强这一年龄段人群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原则,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编码、分类、统计。结果该年龄段死因前5位系统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加强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中年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北京市社区老年与非老年居民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方法 对所有居住于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成年患者进行筛选,合并感染者将被纳入分析。结果 共筛查19 472例住院患者,其中3449例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7.7%。老年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1.5%比 10.5%,χ 2=362.202,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老年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13.6%比 3.4%,χ 2=56.829,P<0.001),且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急诊手术入院、合并实体肿瘤、慢性心功能不全、Charlson评分高、腹腔、胃肠道、下呼吸道、血行性感染以及医院获得性感染为老年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月坛街道居民老年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且住院时间更长,住院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国2010年住院患者系统疾病构成及年龄分布状况。方法对全国2010年住院系统疾病分类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全国累计住院36256226人,按系统疾病排序,前10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他接受收医疗服务、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位于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31378416人,占住院总数的86.54%。从疾病分类年龄别分析,15岁~44岁、45岁~59岁、60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的住院患者居多,共占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总数的83.70%。结论通过对全国2010年住院系统疾病的构成分析,可了解全国医院住院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死亡及年龄分布,为有效开展疾病研究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猝死尸体的死因、诱因、年龄及其性别差异等特点. 方法:以我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2009年~2013年5年内受理的54例猝死尸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猝死原因、猝死诱因、猝死年龄及性别分布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系统疾病(34例,占62.96%)、呼吸系统疾病(6例,占11.11%)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例,占9.26%)是导致本组病例猝死的主要原因. 本组54例猝死案例中有7例<18岁,其中1岁以下为高发年龄段,共4例,占7.41%;成人猝死高发年龄段为30~59岁,其中30~39岁9例,40~49岁10例,50~59岁11例;50~59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共8例,占心血管系统疾病总数的23.52%;1岁以下儿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群体,共3例,占该系统疾病总数的50%;30~49岁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共3例,占该系统疾病总数的60%. 生殖系统疾病猝死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其他系统疾病猝死病例中男性均多于女性. 医疗纠纷(14例,占25.93%)、纠纷和(或)轻外伤(12例,占22.22%)、感冒或疼痛症状(7例,占12.96%)是导致本组病例猝死的主要诱因.结论:应根据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规律开展法医学鉴定工作,以获得准确、客观、全面的鉴定结论;尸体解剖对于明确猝死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3—2019年北京市≥60岁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究因不同疾病住院老年人的接种趋势变化。方法: 从2013—2019年北京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信息登记数据库和2013—2019年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分别提取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信息和住院信息后合并分析,比较因不同疾病住院的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趋势,并描述2018—2019年流感季接种人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北京市因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住院的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4.6%、13.4%、13.4%和11.8%,其中因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人连续六个流感年度接种率均保持在最高,因糖尿病住院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保持在最低且年均下降幅度最大(-7.85%)。2018—2019年流感疫苗接种人群分布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住院结局和合并症严重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因4种疾病住院的老年人中,70~79岁老年人接种率均为最高,而60~69岁老年人接种率均为最低。在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老年人中男性流感疫苗接种率优于女性,而在因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住院的人群则表现相反。住院结局较差的老年人接种率更低。糖尿病患者中无共病的接种率最低(7.9%)。结论: 北京市2013—2019年因不同疾病住院的≥60岁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糖尿病和60~69岁老年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并开展更多流感疫苗保护作用研究以支持流感疫苗在慢性病人群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郭建新  秦纹  魏民  陈静 《当代医学》2012,(34):23-24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系统疾病结构及相关因素影响,旨在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为医护工作者研究疾病的发展和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对2009年我国住院疾病分类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统计数据采用SPEL3.1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009年全国累计住院36799774人,按系统疾病排序,位于前10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情况、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位于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30727811人,占住院总数的83.5%.从疾病分类年龄别分析,15~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的住院患者居多,共占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总数的87.30%.构成比中15~44岁年龄段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33.6%.结论通过对2009年全国住院疾病的构成分析,可以了解全国医院医疗服务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死亡及构成年龄分布情况,为更有效地开展对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可靠准确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7.
张佩殷 《中国病案》2014,15(10):62-64
目的 了解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年龄、性别、入院原因及并发症情况,为降低本县尿毒症患者住院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出院病案首页诊断为慢性肾衰竭(CKD5期)的病例进行统计处理及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住院原因构成,按年龄20岁~39岁、40岁~59岁、60岁以上分组,分析主要病因在各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年龄与主要病因之间的关系.结果 4年来共有尿毒症住院患者225例,住院患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60岁以上患者最多,约占60.44%,其中入院病因以感染因素最常见,约占49.33%,其次为心血管并发症,约占14.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感染、心血管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是尿毒症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有效防治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37-139+143
目的 调查巴彦淖尔市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该市老年与非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巴彦淖尔市医院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资料完整的院前急救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0 岁)和非老年组(<60 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及不同病种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 共纳入5215例院前急救患者,老年组2349 例,非老年组2866 例。老年组院前急救患者以神经类疾病(11.4%)、创伤类统疾病(9.0%)、心血管疾病(7.3%)、其他包括糖尿病、多器官衰竭(6.6%)为主,非老年组中以创伤类疾病(21.7%)、神经系统(12.0%)、心血管系统(9.2%)、呼吸系统(6.8%)为主。收住重症监护室患者中,老年组疾病中以心血管系统疾病(11.8%)、神经系统疾病(11.6%)、呼吸系统(7.4%)为主,非老年组以创伤类疾病(16.9%)、心血管系统疾病(10.3%)为主。心血管系统在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峰值不同,在老年中峰值出现在06:00~9:00;非老年在各个时间段分布无明显差异。呼吸系统在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趋势相似,高峰都在18:00 点以后。结论 老年和非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数量在时间、疾病谱的分布上各具特点,创伤类疾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别为巴彦淖尔市医院最常见的院前急救原因,急诊资源有效配置,有效提高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脓毒症患者远期负性情绪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入住ICU的99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随访2年。将并发焦虑抑郁的患者作为负性情绪组,未并发焦虑抑郁的患者作为非负性情绪组,分别有30和69例。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体重、入院临床特征(住院时长、ICU时长及血清乳酸、降钙素、C反应蛋白水平)、入院诊断疾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传染病、其他)、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感染性休克]、器官支持情况[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n)]、入住ICU前72 h是否使用皮质类固醇及在ICU住院期间咪达唑仑、芬太尼、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和氟哌啶醇的累积剂量等基线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种族、体重、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其他疾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CRRTn、入住ICU前72 h使用皮质类固醇、咪达唑仑、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的累积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银川市2018—2020年大气污染状况及某社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门诊就诊分布情况,探讨银川市大气污染物与某社区居民心肺疾病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某社区门诊资料并筛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就诊人群;收集同期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污染与社区心肺疾病门诊就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2018—2020年银川市某社区门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就诊总人次分别为5 467人次、5 337人次。2018—2020年大气PM10平均浓度高于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大气PM2.5每升高10μg·m-3对65岁及以上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ER)及95%CI为3.74(0.69,6.79);大气PM10每升高10μg·m-3对社区门诊呼吸系统疾病及65岁及以上就诊人次ER(95%CI)分别为0.70(0.00,1.40)、2.01(0.44,3.57);大气CO每升高0.1 mg·m-3...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各年龄组发病情况,我们对1992—1998年内住院1553例患者进行疾病分类统计。1、一般资料 全部住院患者,男性855例,女性698例,按不同年龄分组及疾病分类进行登记。45岁以下者540例,老年前期(45—59岁)362例,老年期(≥60岁)651例。呼吸系统疾病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12.
118例猝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猝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统计分析118例猝死的性别、年龄、死亡原因和猝死诱因等。结果 ①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年龄高峰在30-59岁。②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居首位(38.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7.8%)及呼吸系统疾病(13.6)次之,其他系统疾病较少见;冠心病、心肌梗死、随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肺炎分别居各系统疾病之首。③猝死诱因以争吵,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撕打损伤、注射、手术、药物最多见。结论 对猝死的法医学检验鉴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广东省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2003年广东省居民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03年广东省国家疾病监测点资料,采用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YLLs)指标对广东省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进行研究.结果:2003年广东省居民中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引起的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主要由1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成人承担,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引起的疾病负担男性略高于女性.结论:1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居民是广东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4.
王巍伟  马迎民  方秋红 《北京医学》2012,34(11):962-964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及合并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986例住院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209例,分析COPD患者的主要死因及合并症情况.结果 COPD的主要死亡原因和COPD临床严重程度分级相关(P<0.01).轻中度COPD患者70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疾病(34.3%)、肺癌(28.6%),其次是非恶性呼吸系统疾病(21.4%).重度COPD患者50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非恶性呼吸系统疾病(58.0%),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疾病(24.0%)、肺癌(10.0%).在89例极重度COPD患者中,最常见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43.8%).死于肺癌的COPD患者组[(77±11)岁]较其他死亡原因组死亡年龄较轻(P<0.01).死亡的COPD患者合并冠心病、呼吸衰竭、肺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消化性溃疡、肾功能不全、肿瘤、贫血、肺栓塞的比例分别为62.2%(130例)、58.9%(123例)、53.6%(112例)、36.8%(77例)、34.4% (72例)、32.1%(67例)、26.8%(56例)、26.3%(55例)、12.0%(25例)、3.3%(7例),均较存活患者发生率高(P<0.05),而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脑血管病等合并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COP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COPD的严重程度相关.冠心病、呼吸衰竭、肺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消化性溃疡、肾功能不全、肿瘤、贫血等增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133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建院16年来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变迁,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3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6.71%,入院诊断为痴呆、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死亡率偏高,死亡原因分类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猝死,其中因躯体疾病的直接死亡原因常见肺炎、冠心病及猝死.结论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风险不容忽视,医院要加强全科医师的培养与引进,同时还要健全会诊、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我院精神科男、女各一个疗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共117例,使用自制表格收集相关资料。结果:117例精神病患者中合并躯体疾病者88例,占75.21%。常见的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种类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精神科临床要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17.
北京社区居民不同年龄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居民不同年龄水平冠心病(CHD)主要危险因素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北京市防治CHD的方向.方法 于2007年6月至2007年8月期间,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在北京市社区居民10054名,根据年龄分为3个组,20~44岁组、45~59岁组及≥60岁组,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进行CHD主要危险因素的测定.结果 经标化后北京社区居民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肥胖的发病率分别为9.30%,41.57%,10.18%,35.81%及22.89%.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均有增高趋势(趋势χ~2值依次为15.6,31.7和18.0,均P<0.001).吸烟及肥胖的发病率45~59岁组最高,分别是28.00%和25.27%(均P<0.01).在45~59岁组及≥60岁组,将近30%左右的人处于胆固醇边缘升高及血压边缘升高的状态之中,高于40%的人处于体重超重的状态下.经标化后10.4%北京社区居民处于理想水平.22.45%的居民伴有1项以上危险因素的边缘异常.67.15%的居民伴有1项以上的危险因素,其中伴有2项及3项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者占21.37%及8.50%.与20~44岁组相比,45~59岁组、≥60岁组发生CHD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分别是2.63倍(95%CI 2.371~2.924)、4.3倍(95%CI3.764~4.913).男性与女性相比发生CHD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是4.392(95%CI 3.938~4.899).结论 北京社区居民CHD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较高.45~59岁组及≥60岁组CHD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及聚集风险均较20~44岁组增高,是北京市人群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建院16年来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变迁,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3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6.71%,入院诊断为痴呆、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死亡率偏高,死亡原因分类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猝死,其中因躯体疾病的直接死亡原因常见肺炎、冠心病及猝死。结论: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风险不容忽视,医院要加强全科医师的培养与引进,同时还要健全会诊、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安宏元  陈杰翔 《四川医学》2011,32(5):663-664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3月~2010年4月我院心内科、肾脏内科住院患者33例。按1:2配对原则选择同期住院的未合并心血管事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66例。以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患者合并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结果①纳入肾脏病合并心血管事件33例,平均(49.86±10.21)岁;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室肥厚、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滤过率,左室肥厚和糖尿病肾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事件是慢性肾脏疾病常见合并症,危险因素多,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冠心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2年全球死亡原因之首,也是国人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缺血性心脏病常见的类型之一,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传统治疗和介入治疗,但上述两种方案对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目的 探讨急性STEMI住院患者接受药物传统治疗与介入治疗两种方式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10-10至2016-12-3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的急性STEMI患者,通过病案室导出病历首页资料与具体电子病历记录,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疾病特征、治疗特征等资料。以药物传统治疗及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为主要预测指标,以当次住院的住院天数与住院总费用作为评价当次住院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并探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15例患者,其中药物传统治疗67例(21.3%)(药物传统治疗组),介入治疗248例(78.7%)(介入治疗组)。两组年龄、梗死部位、Killip分级、心肌梗死发作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分布、入院途径、是否死亡、曾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比例、总费用、西药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β=4.03)、50~59岁(β=3.71)、介入治疗(β=3.63)是急性STEMI患者住院天数增加的影响因素(P<0.05),临床路径(β=-3.18)、死亡(β=-4.87)是患者住院天数减少的影响因素(P<0.05);50~59岁(β=12 483.39)、医保(β=7 769.88)、介入治疗(β=36 703.60)、曾入住CCU或ICU(β=13 539.14)是急性STEMI患者住院总费用增加的影响因素(P<0.05),死亡(β=-13 347.59)是患者住院总费用减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介入治疗较药物传统治疗利用了更多医疗资源。女性、50~59岁、介入治疗均导致住院天数增加,而临床路径的推行可缩短住院天数;50~59岁、医保、介入治疗是增加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