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生存率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88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原发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治疗方式、T分期(肠壁浸润深度)、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等临床因素,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原发灶大小、T分期、N分期等为预后影响因素(按a=0.1水平),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仅治疗方式、T分期为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重要因素。所有病例总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6%、12.9%、0%。单纯外科治疗组(31.8%)、综合治疗组(45.5%)及单纯辅助治疗组(9.1%)与未治组(13.6%)比较,1年、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综合治疗方式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可延长患者生存期;T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T分期越大,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和癌组织P- 糖蛋白1(Pgp1)
对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23 例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均为经AJCC 第七版肿瘤分期指南诊断的Ⅰ期或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且均术后留取癌组织病
理标本,随访5 年。以是否发生终点事件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别统计NLR、FIB
和Pgp1 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多因素Cox 回归显示病理类型、术前肠梗阻、术后并
发症、Pgp1、NLR 及FIB 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NIR 联合FIB 的AUC 面积相对
最高。NLR 联合FIB 可提高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 和79%。结论 NLR 联合FIB 预
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高于3 者单独检测,临床上可先通过联合检测提高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及
时制定精准的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0)
目的:探讨晚期肺鳞癌患者初治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6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依PLR、NLR值的高低分为高组和低组。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描述、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低P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5.8%和18.9%,高PLR组为62.9%和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22和15.3个月;低N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和15.9%,高N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21.3和13.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有吸烟史、KPS评分>2分、远处转移、未行放疗以及化疗>4周期提示患者预后不良。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吸烟史、远处转移、PLR>161.76及NLR>3.33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以及NLR为影响晚期肺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
目的:探讨在以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化疗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之和的比值(LTMNR)对于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记录了化疗前的血细胞计数。LTMNR的分界值由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生存曲线由Kaplan-Meier方法获得。指标的独立预测作用由基于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来确定。结果:在125例患者中,小于分界值的LTMNR与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12.3月vs 7.9月,P=0.003),与较短的总生存期(OS)相关(29.6月vs 18.0月,P=0.016)。在多因素分析中,LTMNR较低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风险比(HR)=3.025;95%置信区间(CI)=1.627-5.626;P<0.001]和死亡风险(HR=3.226;95%CI=1.511-6.891;P=0.002)均比LTMNR较高者升高。结论:LTMNR是中国人群中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的预后因素,LTMNR较低的患者不论PFS还是OS均短于LTMNR较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NLR、PLR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筛选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I评分、SOFA评分、PCT、NLR、PLR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LR最佳截断点为5.7,灵敏性为62%,特异性为95%,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93~0.945)。PLR最佳截断点为189,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77%,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693~0.945)。结论 NLR、PLR可能有助于早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CRC根治术的患者157例,收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进行比较,结合随访记录分析炎症标志物对患者5年生存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1、2、3、12个月LM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4~6个月NL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3~5个月PL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2~6个月SII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LMR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后12个月LMR预测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17)。Kaplan-Meier曲线显示,无论术前LMR水平如何,术后12个月LMR高的患者生存率长于LMR低的患者(P<0.001)。术后12个月低LMR组患者肿瘤直径、神经受侵率、TNM分期、辅助化疗比例与高LM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时性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因素与同时性肝转移的关系。结果:1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8例(11.5%)发生同时性肝转移、直肠是结直肠癌的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同时性肝转移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原发部位及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CEA水平及血管浸润有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CEA水平及血管浸润等因素与同时性肝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可切除胰头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以2014年3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胰头癌根治术的99例患者为胰头癌组,胰腺良性病变患者78例为胰腺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3组临床资料,计算血清FAR、NLR,行3组间FAR、NLR水平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计算胰头癌组最佳截断值,FAR、N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09、3.10,FAR≥0.09、NLR≥3.10赋予1分,FAR<0.09、NLR<3.10赋予0分,上述两项指标评分相加后分值为0、1、2共3组。比较3组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总体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胰头癌组患者血清FAR及NLR均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胰腺良性病变组的FAR、NL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胰头癌组临床特征分析显示FAR-NLR与腹腔感染、胰瘘相关(P<0.05)。COX单因素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胰瘘、FAR-NLR是胰头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AR-NLR、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是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AR-NLR是可切除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AR-NLR的预测性能优于其单一指标,有助于术前评估胰头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54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胃癌患者,采用ROC曲线分析cutoff值,X2检验、U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独立风险因素。结果:随访154位患者中失访患者12位,纳入生存分析的患者共142位,其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9%、32%。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P=0.025)、分化类型(P=0.021)、浸润深度(P=0.007)、淋巴结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率(P<0.001)、TNM分期(P<0.001)、PLR(P<0.001)、NLR(P<0.001)、手术方式(P=0.013)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率(P=0.004)、TNM分期(P=0.005)、PLR(P=0.001)可能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NLR可以用来评价患者预后,PLR可能为影响预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预后营养指数(PNI)预测解剖性肝切除术并发腹腔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解剖性肝切除术的192例患者,其中术后并发腹腔感染43例(感染组),未并发腹腔感染149例(非感染组),患者术前3d内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和血糖监测,计算NLR、MAGE、PNI,分析组间差异,以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三者预测术后腹腔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患者术前NLR、MAGE、PNI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 <0.05); NLR、MAGE、PNI预测解剖性肝切除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95%CI:0.763~0.876)、0.957(95%CI:0.918~0.981)、0.914(95%CI:0.865~0.949),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5h、引流管留置时间≥3d、NLR>2.35、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6年1月外科治疗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同期肝转移灶切除组(A组)22例;肝转移灶未切除组(B组)20例,其中6例行肝动脉化疗泵灌注化疗,14例行介入治疗。结果: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54.6%、27.3%;B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0.0%,3年和5年生存率为0。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肝转移灶切除预后较好,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
科14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
(PLR≥250),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PLR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低PLR组的5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PLR组(71.4% vs 51.5%;P=0.0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PLR
对结直肠癌患者5 年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LR 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13;95% CI:
1.007-4.863;P=0.0048)。结论术前PLR对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科14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
(PLR≥250),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PLR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低PLR组的5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PLR组(71.4% vs 51.5%;P=0.0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PLR
对结直肠癌患者5 年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LR 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13;95% CI:
1.007-4.863;P=0.0048)。结论术前PLR对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患者病理特征及相关检验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且行根治性手术的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及检验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患者生存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患者3、5年的无转移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0%和45.3%;年龄、T 分期、N 分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4 g/L、血清癌胚抗原(CEA)>5 ng/mL 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3.8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根据年龄、T 分期、N 分期、FIB、CEA 和 NLR 的不同情况,可对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风险评估,为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标准一线化疗的晚期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患者50例临床病历资料,并在2个化疗周期后评估化疗疗效;根据入组患者化疗前血液学数据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的NLR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LR (≥3. 785)组和低NLR (<3. 785)组,比较高、低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FS、OS的因素。结果高、低NLR两组肿瘤分化程度(P=0. 030)、ECOG评分(P=0. 003)、CEA (P=0. 011)、CA19-9 (P=0. 0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低NLR两组间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高NLR组化疗疗效较差;两组中位PFS分别为3. 44个月和12. 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 730,P &l...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病人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根治性放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NLR和PLR在外照射结束后(内照射前)计算,分析NLR和PLR与病人生存、复发情况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外照射结束后NLR和PLR中位值为2.62、114;选取NLR=2.62和PLR=114分别作为截断值。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外照射结束后NLR值和PLR值是影响宫颈鳞癌病人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炎症标志NLR和PLR是监测根治性放疗病人的治疗反应和评估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脓毒症具有高病死率的特点,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炎症风暴”导致的免疫反应失衡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为血常规中的两项指标之比,可反映机体炎症与免疫状态。脓毒症早期机体启动固有免疫,中性粒细胞迅速增殖并通过趋化、边集、贴附到达病灶,以脱颗粒及呼吸爆发式等形式对病菌进行杀灭。到了脓毒症代偿性抗炎反应期,适应性免疫系统被激活,但由于机体持续的“炎症风暴”消耗抗炎介质过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加速凋亡,造成机体免疫抑制甚至麻痹。本文着重分析了NLR在脓毒症发生炎症及免疫过程中的机制,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脓毒症时的变化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探究NLR对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施行手术切除,综合文献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转移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0.6%、21.9%。结论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