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D3根治术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和肿瘤学预后方面的优势已经被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结肠肝曲癌患者出现胃结肠韧带淋巴结转移已有报道,但其转移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基于胃结肠韧带淋巴结属于非区域淋巴结这一特点,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被认为是结肠肝曲癌的标准术式.针对结肠肝曲癌患者,胃结肠韧带淋巴结是否应行常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淋巴结肿大的肾细胞癌(RC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日至2017年7月30日收治的210例术前腹部CT或术中探查提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R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肾根治性切除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阴性组(165例)和淋巴结阳性组(45例)。收集并比较淋巴结阴性组和淋巴结阳性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腰痛、血尿)、T分期、Furhman核分级、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内肉瘤样结构,以及肾被膜受侵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伴血尿、T分期为T_(3~4)、Furhman核分级为3~4级、肿瘤直径≥4 cm、肿瘤组织内存在肉瘤样结构,以及肾被膜受侵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较小、伴血尿、T分期为T_(3~4)、Furhman核分级为3~4级、肿瘤直径较大、肿瘤组织内存在肉瘤样结构,以及肾被膜受侵是淋巴结肿大的RCC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8例和未转移组6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的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率为29.2%(28/96);通过诊断试验ROC分析发现肿瘤直径0.6cm为其最佳临界值,肿瘤直径(OR=3.717)和甲状腺被膜侵犯(OR=3.459)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MC患者具有一定比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尤其是肿瘤最大直径≥0.6cm以及甲状腺被膜受侵犯患者,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1990年8月-1995年10月间我院胸上科采用颈胸腹三切口根治的食道癌标本185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组食道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转移率为57.3%,淋巴结转移度为15.6%,跳跃转移率为42.2%,跳腔转移率为25.9%,食道癌淋巴结转移为上下双向性颈胸腹三领域广泛转移,且肿瘤的最大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一淋巴结结的转移有明显关系,肿瘤的大体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肿瘤的浸润深度、分  相似文献   

5.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侧及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46例cN0单侧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癌灶数量、肿瘤直径、腺外浸润情况、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T分期等,总结cN0单侧PTC患者患侧及对侧CLNM的规律,并应用x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患侧及对侧CLNM发生率分别为32.6%(15/46)和21.7%(10/46),在对侧转移的患者中,仅对侧发生CLNM者占70.0%(7/10).其中T1、T2期患者共发生CLNM 20例(48.8%,20/4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不合并HT与患侧CLNM有关(P<0.05),所有临床病理因素均与对侧CLNM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1 cm(OR=4.890,P=0.044)是患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HT(OR=0.086,P=0.034)是患侧CLNM的保护因素;多灶癌(OR=7.60,P=0.038)是对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仅发生患侧CLNM和仅发生对侧CLNM的患者中,合并HT时更易发生对侧CLNM(P<0.05).结论 在cN0单侧PTC患者中,患侧CLNM最为常见,也可仅发生对侧CLNM;T1、T2期患者CLNM率较高,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rophylactic 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PCND);肿瘤直径>1 cm时,建议行患侧PCND;肿瘤为多灶癌、合并HT时,行对侧PCND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84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患者的手术范围,观察颈侧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颈侧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影响甲状腺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共有73例患者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9.67%;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肿瘤直径、肿瘤数目以及包膜侵犯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肿瘤直径、肿瘤数目以及包膜侵犯是影响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有效预防性清扫颈侧淋巴结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8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616例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616例有完整统计资料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总转移率为58.77%(362/616),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8.70%(300/616),颈侧区(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80%(239/616),原发肿瘤的部位、最大直径、是否累及包膜、是否为多发病灶及患者年龄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越大,转移到颈侧区的可能性越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Ⅵ区,术中应常规清除,其次依次为Ⅲ、Ⅳ、Ⅱ、Ⅴ区,对于患者原发肿瘤具有累及包膜、直径〉1cm、多发病灶及位于双侧等特点应清扫颈侧区,术中快速病理检查颈侧区淋巴结病理状态,确定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80例,其中能找到原发癌的142例(78.89%),未能找到原发癌的38例(21.11%).资料表明,41岁以上者发生率最高(76.67%).原发癌在头颈部者,转移癌主要在颈上部.原发癌在胸、腹部者,转移癌主要在颈下部.文章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杜镇鸿  邱红艳 《河北医学》2022,(12):2038-2043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可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114例,统计颈侧区淋巴结数量分布情况、转移分布情况和跳跃性转移累及颈侧区情况,分析PTC患者临床特征与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14例可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最终确诊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者95例,其中11例患者为跳跃性转移。95例颈侧区淋巴结阳性患者中共检出1983个淋巴结,Ⅲ区淋巴结分布最多,占73.68%,其次是IV区,占64.21%,再次为Ⅱ区,占54.74%,Ⅴ区淋巴结分布最多少,仅为12.63%。95例PTC患者中单区累及32例,占33.68%,双区累及41例,占43.16%,三区累及13例,占13.69%,四区累及9例,占9.47%。PTC病灶位于上极时,单区受累3例,双区受累1例,三区受累0例;PTC病灶位于中极时,单区受累2例,双区受累2例,三区受累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颈侧区淋巴结在多发病灶、双侧、侵及被膜、肿瘤直径越大和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转移率更高(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以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9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肿瘤数量、肿瘤位置、多灶性、被膜侵犯、血流信号、肿瘤侧别、肿瘤钙化、肿瘤纵横比、促甲状腺素激素、淋巴细胞性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痛的临床因素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首治的11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例,探讨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大小、有无完整包膜、是否为多发病灶、有无被膜外侵犯等临床因素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共42例(35.9%),平均年龄为(40±9)岁,癌灶最大径中位数为0.75 cm;无转移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5±10)岁,癌灶最大径中位数为0.70 cm;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年龄及癌灶最大径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分类树检验提示年龄≤43岁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年龄>43岁者.性别、有无完整包膜、是否为多发病灶、有无被膜外侵犯等临床因素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 年龄≤43岁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且随着癌灶增大转移的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制定手术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甲状腺癌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回顾分析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总体转移率为73例(60.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播散、腺体外侵犯、原发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性别、年龄、是否存在沙砾体、癌灶数目及病灶单、双侧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中,仅有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明显。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中央区或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极为常见,在当原发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或下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在术前或术中,应仔细评估侧颈部淋巴结,如出现可疑淋巴结转移应积极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1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方法 以笔者医院2012年4月~ 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术前定位、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并与术后颈部清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被膜外侵等因素对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各分区淋巴结数及占转移淋巴结比例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以Ⅵ区转移率最高,达49.84%。患者中年龄>45岁、伴有多灶病变、中央区淋巴转移3枚以上以及原发灶包膜被侵犯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原发灶包膜侵犯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Ⅳ、Ⅵ区,其中以Ⅵ区转移率最高,因此临床行颈清扫术时应着重清扫上述分区,另外原发灶包膜侵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成为判断患者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梁忠  王可敬  赵坚强  赵明 《浙江医学》2015,37(11):931-933,94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orcarcinoma,PTMC)中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2007年1 月至2009年12月488 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TMC 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PTMC临床病理特征、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 回归法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48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TMC 患者中,132 例(27.0%)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未发现远处转移。II、III、IV、V 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1.4%,低于VI 区淋巴结转移率16.0%(P<0.01)。腺外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腺外侵犯组(字2=75.892,P<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腺体外累犯和肿瘤位置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组成,腺体外累犯和肿瘤位置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对于PTMC 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文杰 《当代医学》2013,(25):109-110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6月-2010年5月白水县医院收治的139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39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4.4%;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2cm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2cm者(P<0.05),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浸润至黏膜层者(P<0.05),组织学类型分化不佳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分化良好者(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2cm、组织学类型分化不佳、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具有明显的关系,在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冯宏祥  袁自强 《广东医学》1995,16(7):462-464
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510180)冯宏祥,袁自强,谭卫民结肠癌是一种消化道的常见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法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其临床病理学特性的...  相似文献   

20.
<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指肿瘤长径≤1.0cm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在过去,PTMC经常是由于其他甲状腺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腺瘤、Graves病等切除甲状腺标本后病理切片发现[1-2]。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病率及检出率逐年提高[3-4]。颈淋巴结转移是PTMC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