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M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CPIS)分为轻度组(CPIS<6分)55例和重度组(CPIS≥6分)50例,同时选取于同期住院的诊断为支气管异物并行纤支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BALF中IL-17、IL-33表达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IL-17、IL-33对MP感染的预测价值,并分析BALF中IL-17、IL-33表达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BALF中IL-17、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BALF中IL-17、IL-33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ALF中IL-17、IL-33水平联合预测MP感染患儿的敏感度核特异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M高于对照组,IgA、IgG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ALF中IL-17、IL-33表达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gM呈正相关性,与IgA、IgG呈负相关(P<0.05)。结论 MP感染患儿BALF中IL-17、IL-33水平呈高表达,对MP感染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与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5(IL-25)和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皮肤科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08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例组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IL-17、IL-25和IL-33水平,比较轻、中、重度三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5、IL-33水平及症状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17、IL-25、IL-33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5、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5、IL-33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5、IL-33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慢性荨麻疹患者症状评分与外周... 相似文献
3.
4.
湿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皮疹表现多样性,伴明显瘙痒,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1]。研究发现,Th17细胞参与湿疹的发病过程[2]。维生素D可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变态反应疾病的发生[3]。本研究通过检测中重度湿疹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IL-17)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水平,探讨湿疹患儿25-(OH)D3、IL-17及ECP水平相关性及其与湿疹严重程度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 (IL-21)、IL-23及IL-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0例,其中轻度患儿46例,中度患儿58例,重度患儿36例。嗜酸性粒细胞型68例,中性粒细胞型72例。比较各类型患儿血清IL-21、IL-23、IL-17水平,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差异。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血清IL-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血清IL-23和IL-17分别为(253.30±49.80) pg/mL和(9.40±1.10) pg/mL,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而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68.83±9.95)%和(67.80±9.15)%,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嗜酸性粒细胞型患儿血清IL-21、IL-23和IL-17分别为(25.12±3.83) pg/mL、(232.32±48.10) pg/mL和(8.40±1.00)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以及对照组间血清IL-17、IL-23含量比较,对不同临床症状患儿以及对照组血清IL-17、IL-23含量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MPP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中不同临床症状的患儿间血清IL-17、IL-2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L-17、IL-23含量变化可能促进MP感染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检测MP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了解疾病的进展和疗效,对MPP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及分析流感病毒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D3、IL-10、IL-17水平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根据加拿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量表(CARIFS)将其分为A组(33~48分)、B组(17~32分)和C组(≤16分),每组30例,选取同时期的3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D组。比较四组血清维生素D3、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同时比较A组、B组及C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3、IL-10、IL-17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维生素D3、IL-10、IL-17与CARIFS评分的关系。结果:A组血清维生素D3低于B组、C组及D组,B组低于C组及D组,C组低于D组(P<0.05)。A组血清IL-10及IL-17均高于B组、C组及D组,B组高于C组及D组,C组高于D组(P<0.05)。A组、B组及C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在重症肺炎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平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1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38例,存活组43例)、60例普通肺炎患者,入院24 h内行APECHEⅡ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微球捕获芯片技术检测IL-6和IL-10,并计算IL-6/IL-10比值。比较各组间血清中IL-6、IL-10水平和IL-6/IL-10比值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四分位法将IL-6/IL-10比值划分为4个区间Q_1、Q_2、Q_3和Q_4,比较4个区间的死亡率。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IL-6、IL-10和APECHEⅡ评分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死亡组血清IL-6、IL-10、IL6/IL-10比值及APE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IL-10和IL-6/IL-10比值与APE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机体存在过度炎症反应,IL-6/IL-10比值升高,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相关性,探讨其在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哮喘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血清中IL-17及IL-8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清中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156,P〈0.05);哮喘组血清中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463,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与IL-8水平之间无相关性(n=33,r=0.234,P〉0.05)。结论:IL-17及IL-8两者均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7、IL-2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H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初诊未经治疗的HT患儿,并根据甲状腺功能将初诊的HT患儿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HT-A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HT-B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HT-C组)3个亚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儿科门诊体检的2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HT-A组予以甲巯咪唑治疗,HT-B组仅观察临床症状,HT-C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治疗,随访6~9个月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HT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2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水平。结果:(1)HT患儿对症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IL-17、IL-2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前后IL-17、IL-2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HT患儿各亚组间血清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 P=0.045),而IL-2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8, P=0.095)。(3)HT初诊组IL-17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r=0.75, P<0.05),其IL-17、IL-22水平均与TPO-Ab、TG-Ab呈正相关(r=0.81、0.77、0.93、0.88, P<0.05)。结论:HT患儿血清IL-17、IL-2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可能在H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10)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在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型22例,中型20例,重型8例,依照28d转归分为死亡组15例,生存组35例。于发病第3、7、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7、IL-10浓度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同期健康对照组。结果:5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3d血清IL-17、IL-10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型脑梗死组发病3、7、14d血清IL-17、IL-10的表达水平与轻型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存组发病3、7、14d血清IL-17、IL-10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14d时接近正常水平。死亡组发病3、7、14d血清IL-17、IL-10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7、14d时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IL-17、IL-10的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1;r=0.42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OR=0.876,P=0.000)、血清IL-10的表达水平(OR=0.832,r=0.000)APACHEⅡ评分(OR=0.901,r=0.000)为影响预后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10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APACHEⅡ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其是影响预后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的关系,进一步评估其在慢性咳嗽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慢性咳嗽8周以上就诊的160例患者作为慢性咳嗽组,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被选定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IL-17和IL-33水平,完成肺功能、FeNO浓度和综合过敏原检测。所有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17和IL-33水平,分析慢性咳嗽患者血清IL-17及IL-33水平与肺功能和FeNO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咳嗽组患者血清中IL-17和IL-33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咳嗽组患者血清IL-17和IL-33水平均与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关系(r=-0.6245,r=-0.6722,均P<0.01),血清IL-33水平与FeNO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s=0.758,P<0.05),FeNO浓度越高,患者血清IL-33水平越高。慢性咳嗽患者血清中总IgE<100IU·mL-1组患者FeNO浓度的几何均数(33ppb)明显低于总IgE>200IU·mL-1组(78ppb)和总IgE100~200IU·mL-1(69ppb)组(P<0.01);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4)。结论:血清IL-17和IL-33可能作为促炎因子参与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血清IL-17和IL-33水平与慢性咳嗽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变呈负相关关系,血清IL-33升高可能预测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并反映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价值及判定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新生儿NEC患儿为实验组,105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PAF、IL-17水平,进行组间对比并且对实验组不同分期患儿的血清PAF、IL-17指标进行对比,观察记录新生儿出生60d的死亡情况,评价血清指标预测价值。结果:实验组患儿血清PAF、IL-17检测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不同Bell标准分级的患儿,血清PAF、IL-17水平Ⅲ期高于Ⅱ期,Ⅱ期高于Ⅰ期,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F、IL-17诊断新生儿NEC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50.24μg/L、16.65ng/L,血清PAF联合IL-17诊断新生儿NE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5.36%、85.85%、86.85%。实验组的患儿出生后60d死亡7例。血清PAF预测新生儿NEC 60d死亡率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64.25%、94.13%;血清IL-17预测新生儿NEC 60d死亡率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记录治疗前血清IL-1、IL-17水平,评估患者预后,采用回归分析检验治疗前血清IL-1、IL-17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治疗前血清IL-1、IL-17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106例脓毒症患者中,有12例预后不良,有94例预后良好。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基线资料后,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有急性肾损伤、有感染性休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高评分、IL-1及IL-17高水平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血清IL-1、IL-17水平单项预测、联合预测及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及模型预测的AUC与单项预测的AUC相近,两指标预测脓毒症预后更简单易行。结论 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23b-3p(miR-23b-3p)、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6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重症肺炎组),根据患儿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和预后良好组(115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5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对照(普通肺炎组)。检测各组对象血清miR-23b-3p、IL-18水平的变化,分析miR-23b-3p、IL-18与病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评估miR-23b-3p和IL-18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miR-23b-3p水平、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低于普通肺炎组(P<0.05),而血清IL-1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沉(ESR)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miR-23b-3p与PCT(r=-0.617,P<0.001)、WBC(r=-0.696,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9例PM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血清IL-1β、IL-8检测,观察患儿临床预后,分析患儿血清IL-1β、IL-8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59例PM患儿预后不良9例(15.25%),预后良好50例(84.75%);预后不良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1β、IL-8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BC、血清hs-CRP、IL-1β、IL-8水平与PM患儿临床预后相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1β、IL-8水平评估PM患儿临床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其中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PM患儿血清IL-1β、IL-8水平升高,二者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患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炎症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炎症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及房水中IL-23、IL-17水平,并对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IL-23与IL-17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炎症性青光眼组房水IL-23、IL-17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青光眼组和老年性白内障组(P〈0.01),但原发性青光眼组与老年性白内障组IL-23、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IL-23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IL-23、IL-17水平升高可能与眼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与高眼压状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