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外泌体是源于细胞内部消化过程中的细胞膜的一种分泌小泡,在细胞间的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外泌体来源多样,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作用也不尽相同。随着近年来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发病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患者来源细胞中的外泌体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可促进炎症因子的产生,进而导致软骨退化,加重关节破坏。来自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还参与了修复关节和延缓关节疾病的进程,为骨关节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文献进行综述,对未来外泌体在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内吞作用起源的脂质微囊泡,其内容物含微小RNA、mRNA转录本、蛋白质和脂质等。外泌体的分泌过程与细胞生理、病理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外泌体内容物成分会发生应激性变化。因此,心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外泌体内容物成分可以作为疾病状态判断的标志物。此外,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还能够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exosomes)是由细胞分泌直径 40~100 nm的纳米级囊泡状结构,本质为一种脂质双分子囊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内容物为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不管在生理还是病理状态下,外泌体可由绝大多数细胞持续分泌,并且存在于几乎所有体液中,是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的重要方式。文章阐明了外泌体的一般特性,详细介绍了外泌体在细胞中的信息交流方式以及在中枢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探讨了外泌体作为分子标记的作用,特别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说明了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作为病毒感染中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在病毒传播、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外泌体在肝脏中的生物学功能,介绍了各型肝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功能。阐述了外泌体在甲肝病毒及戊肝病毒分泌、释放中的作用;外泌体可参与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参与抗病毒应答;还可介导丙肝病毒的复制及抗病毒过程、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并可促进丙型肝炎炎症进展及纤维化。深入研究外泌体在肝脏中的产生、释放、靶向及与靶细胞间的作用机制,可为进一步探索外泌体作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缺氧可以导致肿瘤的适应性更强、恶性程度更高以及耐药性,外泌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泌体是从胞内体脱落下来的小囊泡,主要作用是运送细胞之间的生物活性分子。缺氧会导致外泌体分泌显著增加,而外泌体中的核酸和蛋白质通过信号转导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一系列作用,包括肿瘤异质化、改变免疫应答、诱导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血管生成和转移等。此外,研究发现外泌体的内容物类似于来源的细胞,意味着如果把它们视为适宜的缺氧状态标志物就能够通过微创过程进行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因此,研究缺氧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可能会开拓癌症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主要以三种途径在肿瘤微环境中传递,包括肿瘤细胞间相互交流、微环境细胞影响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影响微环境细胞。通过这三种方式,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参与肿瘤进展的调控,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的侵袭性、耐药性、干性、肿瘤代谢重编程和免疫逃逸等过程,并呈现出促进或抑制肿瘤发展的双重作用。外泌体具有膜性结构,其内容物能够抵抗胞外蛋白酶的降解,在体液中保持高度稳定,因此外泌体来源的非编码RNA有望成为多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指标。此外,在肿瘤治疗领域,可以利用外泌体递送非编码RNA进行靶向治疗,或者敲低或改造对肿瘤起促进作用的非编码RNA进行肿瘤治疗。本文综述了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通信机制和功能,包括其作用途径、效应、标志物价值和靶向治疗潜力,并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促进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其早期诊断率低,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率极高.外泌体在循环系统中含量丰富,稳定作用于靶细胞,是携带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重要媒介,参与了卵巢癌细胞及其微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卵巢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膜性囊泡,可以通过运送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到靶细胞而发挥信息和物质传递作用,从而影响靶细胞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朊病毒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外泌体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的生成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欧阳仁俊  杨晓红 《海南医学》2022,(23):3108-3112
外泌体从事细胞间通讯,可在无细胞的基础上靶向和控释药物输送,在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传导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外泌体局部浓度,机体内的稳定性等均影响外泌体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外泌体与骨支架材料联合应用成为突破点,可为骨组织缺损与修复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生物支架材料负载外泌体修复骨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细胞外泌体能通过传递携带的功能内含物(核糖核酸、蛋白质、脂质体)调控受体细胞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细胞外泌体及其携带的内容物参与维持脑组织微环境稳态及促进脑损伤修复。近年来研究发现脑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干细胞等)外泌体及其携带的内含物通过影响血管和神经功能,以及作为标识物在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将阐述细胞外泌体及其携带的内容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有望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法,将治疗性核酸递送到肝癌组织治疗原发性肝癌。方法 构建靶向肝癌的融合表达SP94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后提取分离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200μg DiD标记的未修饰外泌体和SP94修饰的外泌体,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并分析外泌体对肝癌组织的靶向作用。将未修饰外泌体和CD47修饰的外泌体分别与巨噬细胞RAW264.7、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共孵育,验证细胞对修饰后外泌体的吞噬情况。通过电穿孔法将Polo样激酶1(PLK1)siRNA加载到不同修饰的外泌体中,再与Hepa1-6细胞共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原发性肝癌模型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加载PLK1 siRNA的修饰外泌体,系统研究并分析其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SP94修饰增强了外泌体对肝癌组织的靶向作用,CD47修饰减少了外泌体被巨噬细胞吞噬。SP94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递送PLK1 siRNA促进了肝癌细胞凋亡。在原发性肝癌模型小鼠中,SP94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加载P...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法,将治疗性核酸递送到肝组织治疗原发肝癌。方法 构建靶向肝癌融合表达SP94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后提取分离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以及Western-Blot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200 μg DiD标记的未修饰外泌体和SP94修饰的外泌体,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并分析外泌体对肝癌组织的靶向作用。将未修饰外泌体和CD47修饰的外泌体分别与巨噬细胞RAW264.7、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共孵育,验证修饰后外泌体的吞噬情况。通过 AnnexinⅤ-FITC/PI 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加载PLK1 siRNA后各修饰组细胞凋亡水平。在小鼠原发肝癌模型中,尾静脉注射加载PLK1 siRNA的修饰外泌体,系统研究并分析其对小鼠原发肝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SP94修饰增强了外泌体对肝癌组织的靶向作用,CD47修饰降低了外泌体被巨噬细胞的吞噬。SP94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递送PLK1 siRNA,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在原发肝癌动物模型中,SP94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加载PLK1 siRNA能有效抑制小鼠肝癌结节的生长,延长生存期。结论 SP94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可以高效递送治疗性核酸(PLK1 siRNA)靶向肝癌细胞,并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为工程化外泌体的靶向干预策略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中提供新策略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分离鉴定外泌体,初步研究结直肠癌来源的外泌体潜在的免疫学特性,为外泌体在结直肠癌免疫学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超速离心法从HCT116和SW480 2种结直肠癌细胞系培养上清中分离提取正常细胞外泌体和热休克细胞外泌体,进一步用220 nm的滤膜进行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所提取外泌体表征形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细胞和外泌体的蛋白组成,检测外泌体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增殖功能。结果:透射电镜下正常的外泌体和细胞热休克获得的外泌体形态相近,均呈现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外泌体结构,直径为50~100 nm。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直肠癌细胞裂解物与结直肠癌细胞系来源外泌体的蛋白组成不同,与未处理和经热休克处理的结直肠癌细胞比较,外泌体对PBMCs的增殖有更强的促进作用(P<0.05),热休克作用可使外泌体诱导的PBMCs的增殖程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超速离心法和滤膜过滤方法可有效地从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提取外泌体,细胞裂解物和外泌体的蛋白组成差异可能是造成免疫学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将细胞经热休克处理可增强外泌体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59-163
外泌体是一类由自体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参与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外泌体可以通过在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运输细胞内的核酸、蛋白和脂类等物质,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近来,与乳腺癌相关的外泌体逐渐成为一项新的研究热点,并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刺激分泌某些特定类型的外泌体,并有望成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新型生物学标志。外泌体传递的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治疗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外泌体也可以将抗肿瘤药物转运出乳腺癌细胞导致耐药。但外泌体作为肿瘤药物载体时,表现出极低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毒性,将为今后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可行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是直径为30~100 nm,由各种类型细胞释放到生物学体液中的胞外囊泡。外泌体首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在细胞间通讯,它内含细胞相关的蛋白质、脂质、RNA分子和循环DNA等重要分子,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而发挥细胞间联络作用。在肝脏中,外泌体由肝细胞、非实质肝细胞和免疫细胞分泌,研究显示外泌体参与代谢性障碍引起的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及肝细胞癌等的发病机制,是肝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也是肝病新的潜在治疗手段。本文对外泌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对肝脏疾病潜在的诊治价值等做一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纳米级囊泡结构,外泌体由多种细胞分泌且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受到医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外泌体miRNA在血管重塑、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病理性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外泌体的来源和功能以及其中的miRNA在病理性心血管重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探究外泌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机制,并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能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囊泡。该囊泡作为细胞间可溶性蛋白质、脂质、RNAs和其它生物活性分子转运的载体,代表了一种新型细胞通讯机制。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缺血性心脏病发展的多个阶段并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本文对心脏细胞和不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调控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望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是直径为40-100nm的由细胞分泌至细胞外液中的小囊泡,其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器官及体液中。外泌体的囊泡内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等生物信息分子,外泌体可以通过将这些生物信息分子靶向转移至受体细胞内来调节和影响受体细胞的生理功能。随着我们对外泌体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外泌体不仅参与和影响人体内分泌平衡和各项生理功能,还在肿瘤的发生、转移及治疗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秘、早期易转移、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外泌体作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发现参与胰腺癌的发生、早期转移、化疗耐药、免疫逃逸等多个重要过程。本文着重阐述了目前外泌体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非细胞凋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迄今为止,铁死亡已被证明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肿瘤等。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途径,已被证明在铁死亡进程中具有重要调控意义。同时,外泌体作为一种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效率高的药物传递载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总结了近年外泌体在铁死亡相关疾病发生机制中的调控作用及以铁死亡为靶点的新型外泌体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且治疗困难,亟需研发更有效的前列腺癌诊治手段.外泌体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细胞外囊泡.在肿瘤患者的多种体液中均能检测到肿瘤相关外泌体,其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耐药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时表现出能穿过天然屏障、细胞靶向性、循环系统中可稳定存在等优势,表明外泌体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及其在前列腺癌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