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周郁鸿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整理筛选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处方,经过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和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共计98例患者,统计发现304首处方,合计203味中药,药物总频次为5 115次,其中出现频次高于100次的有16味中药,前5味分别是白术(85.20%)、茯苓(72.70%)、黄芪(70.39%)、党参(69.74%)和甘草(60.53%)。治疗急性白血病正虚邪恋证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80.33%)、黄芪(72.68%)、茯苓(68.85%)、党参(62.30%)、陈皮(58.47%)。药性多为平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多归脾经。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酸枣仁和白术,其置信度是93.83%,支持度是53.29%。[结论] 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主以补虚扶正为治则,方药以益气健脾养心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王锦鸿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王锦鸿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医案,将处方中的数据经规范化处理后,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对主要药物、药对及其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党参、当归、白术、茯苓,用药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支持度较高的药组为补虚药+消食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补虚药等。结论:王锦鸿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以健脾益气、养血扶正为主,辅以清热解毒、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注重消食运脾,用药强调平和,审慎攻伐。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周郁鸿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药处方的整理、分析,总结周教授治疗ITP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 整理筛选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处方1 102首,其中男性46人,女性71人,以中医传承系统(V2.5)软件为平台,专人录入,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 结果 对处方进行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前五位的是仙鹤草、黄芪、茜草、茯苓、紫草。组方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前五对分别是“黄芪,仙鹤草”“茜草,仙鹤草”“炙甘草,仙鹤草”“黄芪,茜草”和“茯苓,炒麦芽”。中药药对规则分析,前五对分别是“当归,黄芪”“党参,仙鹤草”“炙甘草,仙鹤草”“白术,仙鹤草”“酸枣仁,仙鹤草”。中药用药关联度分析,前五位分别是“黄芪,牡丹皮”“白芍,紫草”“茯苓,水牛角”“黄柏、旱莲草”“白芍,芦根”。挖掘出30个4~5味中药的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得到9首新处方。 结论 周郁鸿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丰富,临床上她多使用益气滋阴、补益气血、调理肝脾,清热凉血、滋阴凉血及温补脾肾中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四川省名中医曹吉勋教授治疗慢性肠炎的中医处方规律。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曹吉勋教授门诊病历及中医处方作为数据源,采用用药频次分析,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确定核心药物配对方法、各味中药的四性五味等属性及证型与中医处方用药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按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慢性肠炎的患者396例,共开具处方1025份。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茯苓、山药、白术、甘草、党参、薏苡仁、莲子、白芍和白扁豆。最长使用的药物配对是:茯苓和山药、茯苓和白术、茯苓和党参、茯苓和薏苡仁、茯苓和甘草、山药和党参、山药和白术、山药和薏苡仁、党参和白术及党参和甘草。结论:曹吉勋教授治疗慢性肠炎的核心思想是健脾,以参苓白术散为主要方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三大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古今医案云平台、公开出版的中国医大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成功案例,筛选、整理处方数据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5位国医大师的87则医案,涉及228味中药,药物四气分布以温热、寒凉为主,且二者比例相当;五味分布以甘、苦、辛为主;归经频次靠前的是脾、肝,肺、胃、肾、心稍居其后;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补虚药,且以补气药为主,其次是清热药;使用频次前10的药物为黄芪、白术、炙甘草、茯苓、陈皮、白花蛇舌草、当归、女贞子、麦芽、党参,常用对药、角药有“黄芪-白术-茯苓”“陈皮-黄芪-白术”“白花蛇舌草-黄芪”“黄芪-当归”等;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5组新方。结论 国医大师治疗癌因性疲乏区别传统虚劳疾病的治疗原则,从“虚-毒-瘀”的肿瘤病机出发,辛温补虚之药与苦寒解毒之药并用,巧配甘味药缓补机体,重视健脾疏肝,兼顾肺、肾、心三脏,以治气为题眼展开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庞龙教授于广东省中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病例的医案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GraphPad Prism 9.0和SPSS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库构建、中药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18首处方,涉及126味中药;频次≥30次的高频中药共25味,频次居前的药物有茯苓、三七、炙甘草、山药、白术、丹参、薏苡仁、泽泻等;高频中药的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甘、辛、苦为主,药味以平、温为主,归经以归脾经、肺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山药-茯苓、白术-茯苓、丹参-三七、丹参-茯苓-三七、山药-三七-茯苓等,核心药物组合多为健脾益气、淡渗利水药物与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使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频中药可聚为5类。【结论】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用药立足病因病机,坚持辨病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临床用药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豫东已故名医魏文彬家藏手抄秘本《产宝奇》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方法将《产宝奇》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方剂300首,涉及223味中药,用药总次数达1928次;核心高频次药以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等为主;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为主;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以补气药甘草、白术、党参、大枣、人参、黄芪;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补阴药麦门冬及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等为主。结论《产宝奇》临证选用高频核心药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加减处方用药;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组成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两个经典方,突显以活血养血药和补益气血药相参加减变化,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孕前干预RSA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近10年中医孕前干预RSA的临床研究,提取处方信息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41篇,包含处方166张,涉及127味中药,高频药物有菟丝子、白术、续断、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药物性味以甘、温为主,归经以肝、肾、脾为主,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对药有菟丝子-续断、白术-菟丝子等;常用角药有白术-菟丝子-续断、续断-白术-党参等;核心药组有寿胎丸、四君子汤、四物汤等。结论 RSA中医孕前干预以补益肝脾肾为主,重视温阳益气,辅以活血化瘀,强调“提前安胎、未孕先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结直肠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潘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医案,将处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单味中药的频次分析、中药属性频次分析、药物归经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使用Excel进行药物功效频次统计。结果 纳入的300首方剂中,共使用中药138味,累计使用频次5620次,共获得甘草、白术、黄芪、茯苓、白花蛇舌草、女贞子、菟丝子、人参、枸杞子、莪术等15味核心药物,药味多甘、苦、辛,主要归脾、肝、肺经。关联规则分析获得黄芪-白术、黄芪-茯苓、白术-茯苓等50组核心药对。聚类分析获得C1(莪术、重楼)、C2(茯苓、甘草、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等3个聚类方。结论 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结直肠癌多从瘀、毒、虚入手,采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治法,擅长攻补兼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甬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同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及机制。 [方法] 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16至2020年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处方数据库,分析用药规律并筛选核心药物。采用中医药数据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等数据库构建“疾病-核心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R语言对相关靶点进行核心靶点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 [结果] 共纳入处方430首,其中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类为主。使用频次最高(>100次)的中药有甘草、茯苓、陈皮、石斛、白术、黄芪、地黄、党参和枸杞子。关联规则表明,使用频率较高的两药组合有:陈皮-甘草、陈皮-茯苓、白术-茯苓、甘草-茯苓;三药组合为陈皮-白术-茯苓。药物组合网络筛选出核心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发挥益气健脾的功效。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核心药物中的32个活性成分与糖尿病靶点相关,在活性成分贡献度排名中,白术和茯苓的成分排名普遍靠前,白术主要成分为白术三醇和苍术酮衍生物,茯苓主要成分为甾醇类,陈皮为柚皮素和甾醇类,甘草以黄酮类成分为主。KEGG结果表明核心药物主要影响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抵抗、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系统,其中AGE-RAGE系统包含的核心靶点最多,且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结论] 甬派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同时配合养阴清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主要与AGE-RAGE轴密切相关,上述研究为甬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籍的主要形式是简册和帛书,世称"简帛医籍。"近百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量涉及中医的简帛不断地被发现,这对于重修医学史与校勘古医籍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省部分国家级名老中医及其学术主要继承人和相关医疗工作者,采用了资料查询与整理、Delphi法、多轮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就师承工作的基本情况、指导教师的带教情况、师承学员的继承情况、管理者对其综合评价以及对师承工作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为完善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方法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千金要方》两版本的诸多差异为例,结合其他宋校医书相关文献,较为全面地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的方法,主要包括:纠正讹误、填补遗佚、删削重复、重辑事类、重新编次等。宋臣极大突破了讲求文字训诂的汉唐传统,更为重视内容上的准确与完整、形式上的统一与规范,并由此促进了医学理论内涵的丰富,增强了中医学术框架的严谨性,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4.
王长洪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善用经验方,口服中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作者有幸师从王长洪教授学习,对其运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两则医案加以整理,以期反映导师独特的辨证治疗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医学研究者可依托前沿科技,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繁杂的古籍医案、医疗信息、医疗经验等进行知识获取研究。本文结合中医药数据化现状,综述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肝系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几年来中药抗卵巢癌作用机制的相关实验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从诱导卵巢癌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卵巢癌肿瘤侵袭与转移两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而为中药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7.
清儒对《素问》曾进行过精审的校注,这些医籍成为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旨在分析清儒胡澍、俞樾校注《素问》的规律,进而总结出"综合考证、多维分析,引征广博,考辨严密精审,探微索隐、辨讹释疑正误,方法革新、从文献学角度校勘《素问》,说理精确、措词简明,文理与医理相结合"之校注特点,以期对今后中医古籍研究与整理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大数据应整合中医古籍专著、文献期刊、名老中医的医案专著、医院保存的病历、社区健康档案、可穿戴设备数据及天文、地理等各种中医诊疗相关数据,去除无效重复数据,通过标准化词库转换为统一的标准化信息。中医药大数据无法利用的关键在于中医诊疗的经验性、不确定性以及模糊性难以转化为线性逻辑。应用矩阵分析方法构建yi=f(xi),建立中医数字化模型,yi表示药物组合,xi表示症状组合,f表示函数。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函数f,证素赋值法构建yi、xi,模糊数学方法赋值证药信息,从而构建适应中医非线性对应的数理模型。在tensorflow系统环境下成功实现症状输入,可产生处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总结法国达·芬奇医学院21年中医教育的经验,说明达·芬奇医学院中医教育为从高层次促进中医同西医的沟通融汇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永乐大典》编纂、播迁、重印简史 ,并对《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中的医药、医史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并作分析研究中 ,发现其中引录了 10余种宋、金、元医药文献及零散的医学史料。这些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是 :可作现存医药文献的校勘依据 ;可作已佚或残存医药文献的辑佚或补辑的依据 ;可从中发掘新的医药学史料 ;可纠正现今中医药工具书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