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及微管辅助蛋白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肿瘤的发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某些微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引起微管动态系统的失衡,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文中就微管相关蛋白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邱玉梅 《甘肃医药》2012,(8):630-631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同位素示踪表明,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目前临床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手术下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pDO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与患者术后意识改善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pDOC患者择期手术围术期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与术后意识改善的相关围术期临床因素。结果 研究纳入122例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pDOC患者,其中包括植物状态患者72例(59.0%),微意识状态患者50例(41.0%),其中术后27例患者意识水平显著改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身体状态分级(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Status, ASA)、手术方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使用剂量以及苏醒时间等相关变量后,发现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剂量(OR=17.23,95%CI:1.22~224.30,P=0.035)、苏醒时间(OR=1.03,95%CI:1.00~1.05,P=0.046)与患者术后意识状态改善相关。结论 pDO...  相似文献   

4.
Wu XH  Zhu JH  Gao L  Zhong P  Tang WJ  Zhou L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7):1894-1899
目的探讨微意识状态患者是否保存大范围的视觉神经网络,是否存在视觉意识,从而研究视觉图片被动呈现刺激促进脑功能康复的可能性。方法正常对照组为10例健康成年男性,实验组为从重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中恢复的微意识患者9例;对两组对象选取标准化国际情感图片系统(IAPS)图片,采用组块设计被动呈现视觉刺激功能磁共振扫描,AFNI软件处理图像数据。结果10例正常对照志愿者全部被激活了初级视觉皮层枕叶和次级视觉相关皮层颞叶、梭回、顶叶、眶回、前额叶等完整的视觉神经网络。微意识患者组中有2例与对照组相似完整地激活了视觉神经网络。3例患者部分激活了视觉神经网络的相关区域,4例完全无脑区激活。结论IAPS图片的被动呈现视觉刺激功能磁共振扫描探讨视觉神经网络是可行的、可靠的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微意识患者在恢复相互交流能力之前,可保留有完整的视觉神经网络,可能有利于脑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观察到氯丙烯对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均具毒害作用,损害部位呈局灶性分布,表明对神经纤维直接发生作用。神经纤维的改变主要是轴突髓质内微管和神经微丝形态明显变性、数量显著减少,这种改变迅速且严重,而线粒体变化较轻和缓慢。微管和神经微丝变性和数量减少将可能影响或破坏轴浆运输。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妇发生意识障碍原因,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选择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手术出现意识障碍的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10例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手术产妇出现意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0例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剖宫产妇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之后母婴都健康出院,没有出现后遗症现象。结论:手术之前心理过于紧张和恐惧的产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手术中,容易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和局部麻醉的不良反应,引起短时间的意识障碍,经过有效的治疗不会对产妇生命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央丘脑内GABAA受体在全身麻醉药导致意识消失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脑区微注射技术分别在丙泊酚麻醉前和麻醉中于中央丘脑给予GABAzine和相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以及翻正反射消失率和微注射给药后体动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中央丘脑内注射GABAzine可显著延长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P<0.05),并缩短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5);丙泊酚麻醉中于中央丘脑给予GABAzine可发生明显的体动反应(P<0.05)。 结论 于中央丘脑内微注射GABAA受体拮抗剂可逆转丙泊酚所导致的意识消失作用,说明中央丘脑内的GABAA受体是全身麻醉导致意识消失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1986,3(2):045-45
<正> 氯丙烯对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均具毒害作用,损害部位呈局灶性分布,表明对神经纤维直接发生作用。神经纤维的改变主要是轴突髓质内微管和神经微丝形态明显变性、数量显著减少,这种改变迅速且严重,而线粒体变化较轻和缓慢。微管和神经微丝变性和数量减少将可能影响或破坏轴浆运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KM小鼠进行麻醉时,在小鼠脱离外科深麻醉期后,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方法实验分别以戊巴比妥钠60mg/kg、水合氯醛350mg/kg、氯胺酮100mg/kg与咪唑安定5mg/kg复合,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异氟烷以氧气为输送载体以4%的浓度进行吸入诱导麻醉,在小鼠进入外科深麻醉期后,以2%的浓度维持麻醉:对KM小鼠麻醉后的起效时间、外科浅麻醉期状态、外科深麻醉期状态、脱离深麻醉期状态的时间点进行观察记录。结果除水合氯醛麻醉外,雌、雄小鼠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异氟烷吸入麻醉与药物腹腔注射麻醉的3组相比,小鼠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差异显著(P〈0.05),在药物腹腔注射麻醉的3组中,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麻醉除与戊巴比妥钠麻醉的雄性小鼠、水合氯醛麻醉的雌性小鼠无差异外,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异氟烷吸入麻醉在小鼠脱离外科深麻醉期后,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最短,药物腹腔注射麻醉中采用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小鼠也较快恢复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
陈素兰  陈霞 《黑龙江医学》2007,31(5):368-369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内注入局麻药联合芬太尼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10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麻醉效果确实后,再经硬膜外腔注入芬太尼0.1mg,保持病人意识清醒,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硬膜外腔内注入芬太尼麻醉效果好,病人意识清醒,利于发现术中并发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硬膜外腔内注入芬太尼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呼吸抑制,利于麻醉管理,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天然来源的微管蛋白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管(microtubule)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构成,是构成细胞网骨架的主要成分。微管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在保持细胞形态、细胞的分裂增殖、细胞器的组成与运输及信号物质的传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就是利用其动力学特性,或促进其解聚或抑制其聚合,从而达到直接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影响细胞的诸多正常生理功能,使细胞分裂停止于M期。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1微管生物学特征1.1微管的分子结构:微管是由13条原纤维(protofilament)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直径约为22~25 nm,壁厚约为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髋关节术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12月行髋关节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意识障碍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术前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不仅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还降低了术后意识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管及微管相关蛋白尾桥蛋白在肿瘤细胞微核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API染色检测不同类型细胞自发微核率;利用诺考达唑(nocodazole)抑制微管聚集后,DAPI染色和胞质分裂阻滞(cytokinesis-block, CB)微核实验观察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微核形成情况;免疫荧光多重染色检测诺考达唑处理不同时间对U2OS细胞中微管及尾桥蛋白的影响;在U2OS细胞中过表达尾桥蛋白或利用collybistin使尾桥蛋白磷酸化,再利用免疫荧光及DAPI染色检测其对微管及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 相对于人胚肾HEK293细胞和原代神经细胞,U2OS自发微核率更高;诺考达唑处理使U2OS细胞微核数量增加,且与释放时间相关;诺考达唑处理使尾桥蛋白分布改变,逐渐聚集于细胞核;U2OS细胞中磷酸化尾桥蛋白主要表达于分裂期细胞;过表达尾桥蛋白和(或)增加其磷酸化水平并不影响U2OS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表达,但过表达尾桥蛋白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可使微核数量增多。结论 肿瘤细胞内微核形成与微管聚集能力关系密切,可形成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具有积累效应。尾桥蛋白磷酸化后细胞中微核数量增多,提示其可能参与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家庭功能和老人扶养意识对护理社会化意识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400名大学生及其父母亲进行护理社会化意识、家族聚集性及扶养意识调查.[结果]不同出身区域大学生父母亲家族聚集性、扶养意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出身区域大学生父母亲护理社会化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区域大学生、父母亲护理社会化意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农村区域者(t=2.212,P=0.027;t=3.943,P=0.000);城市、农村出身区域大学生家族聚集性与护理社会化、扶养意识与护理社会化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与扶养意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10,P=0.000);父母亲家族聚集性与护理社会化得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120,P=0.036),扶养意识与护理社会化、扶养意识与家族聚集性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学生与父母亲护理社会化意识均具有城乡区域特点,大学生与父母亲的家庭聚集性与护理社会化意识相关关系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栓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阿托品+异丙酚+吲哚美辛栓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门诊无痛人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可视微管人流。Ⅰ组阿托品+异丙酚+芬太尼,Ⅱ组阿托品+异丙酚+吲哚美辛栓。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间,行走恢复时间。结果: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麻醉效果,术后宫缩痛,异丙酚总量,意识和行走恢复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品+异丙酚+吲哚美辛栓用于超声引导微管人流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对缓解术后宫缩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邓大立 《吉林医学》2014,(9):1890-1890
目的:瑞芬太尼属于一种新的人工合成的超短效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物。将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外科全身麻醉手术中产生的效果以及患者最终的意识恢复等方面进行对比。方法:对于36例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18例。将A组患者使用浓度为10μg/ml的瑞芬太尼,其剂量为2μg/kg。而B组则使用浓度为25μg/ml的芬太尼,其剂量为3~4μg/kg,再运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而当气管插管过了5 min之后,再将每组分别持续注入瑞芬太尼以及芬太尼,最后详细的记录患者在停药之后,其拔管的时间以及意识恢复的状况与时间等。结果:与基础值进行了相互比较之后,两组患者的SBP、DBP以及HR等值在进行麻醉之后,都呈现出降低状态。并且A组患者苏醒时间更快,意识恢复的也相对较好。结论:在进行外科全身麻醉的手术时,应当采用瑞芬太尼进行迅速麻醉,其麻醉的效果好并且程度也深,可以有效的抑制由于麻醉以及手术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等。  相似文献   

17.
佘守章 《广东医学》2005,26(6):721-722
随着现代麻醉学的迅猛进展,麻醉深度及镇静程度监测与调控已成为临床麻醉工作者关注的新课题。麻醉学者历来对麻醉深度及镇静程度有着不同的观点。Prys-Roberts[1]认为麻醉是一种药物诱导的无意识状态,而意识消失是阈值性(全或无)现象,不存在麻醉深度;但更多的观点则认为麻醉深度是伤害性刺激的激惹和麻醉药物抑制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中枢神经状态,取决于手术刺激、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三个因素。Criffith[2]等的研究显示随着麻醉药剂量的增加意识呈逐级变化,表现在认知功能和对麻醉中事件的记忆呈逐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客观测量,反映麻醉深…  相似文献   

18.
微管是一种动态的细丝状细胞骨架蛋白,也是中心粒的主体分子,微管纤维有序的动态变化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保证。微管抑制剂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或抑制微管的装配、干扰微管组成纺锤丝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具有干扰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发挥明确的抗肿瘤效应。靶向微管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已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的微管抑制剂类药物有数十种之多,它们的作用位点不尽相同。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管抑制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并简要介绍紫杉醇、长春碱和秋水仙碱等几类微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多西他赛为紫杉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期间细胞功能的必须的微管网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相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体液潴留。其他毒性有过敏反应、皮肤反应、心血管副反应等。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瘤细胞系SWO-38的细胞骨架的区别。方法: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SWO-38的细胞骨架。结果和结论:两种方法都很清晰地显示出微管和微丝。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微管和微丝发达,属丰满型;粗大的张力纤维贯穿细胞全长,接近平行分布,偶见交叉呈“Z”形状。而SWO-38细胞的微管则明显减少,属稀疏型;细胞中仅见少量纤细的张力纤维,多数微丝束形成点状或树根状肌动蛋白小体,微管和微丝呈收缩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