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之一,贯穿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与急性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对炎症的调控作用,直接影响着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进程.本文对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影响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和基本的病理改变,而炎性反应是其关键的病理环节之一,贯穿其发生、发展整个过程,并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在AS过程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改变是炎症调控的关键机制,直接影响AS的进程.本文重点就AS发展过程中的炎症机制、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对AS炎症的影响及中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治疗AS做逐一阐述,为调节炎症反应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具有自身免疫特征,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R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被完全阐明.巨噬细胞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M1型巨噬细胞驱动RA炎性反应,而M2型巨噬细胞和组织留置巨噬细胞发挥抗炎保护作用,促进炎症消退.本...  相似文献   

4.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连续性过程,可分为炎症、增殖和重塑3个阶段。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巨噬细胞会发生M1/M2极化状态的改变,M1型与机体防御相关,M2型与机体组织修复相关。本文对巨噬细胞的功能及创面愈合不同时期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发生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创面愈合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可极化为M1和M2两种功能截然不同的表型,其机制是刺激信号通过膜受体启动胞内信号转导通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启动不同基因表达以实现表型特征.巨噬细胞极化类型在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入了解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转录因子,以针对转录因子设计相应的干预策略,是控制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贾瑞  王萌  闫曙光  惠毅  李京涛 《中医学报》2021,36(5):915-919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发挥关键作用.巨噬细胞极化是其根据周围环境转变不同表型的动态过程,一般分为两个表型:经典激活的M1型巨噬细胞和替代激活的M2型巨噬细胞.当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时,炎症反应启动,介导组织损伤;当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时,发挥抗炎、修复组织损伤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状态可以相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常山酮(HF)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方法 构建EMs小鼠模型,观察并计算小鼠异位灶体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包括M1型(CD16/32+, CD197+)和M2型(CD206+, CD14+);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标志蛋白,包括M1型(iNOS, IL-12)和M2型(Arg-1, IL-10)的表达;ELISA检测各炎症因子水平,最后TGF-β1诱导单独分离的巨噬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NOS和Arg-1的表达及阳性细胞数目。 结果 HF抑制EMs鼠异位内膜的体积增加;使M1型细胞数目增加,M2减少;M1型标志蛋白的表达增加,M2降低;促炎因子含量升高,抑炎因子含量降低;HF使TGF-β1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NOS+细胞数目增加,IL-10+减少。 结论 HF可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维持EMs模型鼠炎症微环境的平衡,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少EMs鼠异位内膜体积。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种细胞及其组分参与哮喘发病。肺组织巨噬细胞是呼吸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不同疾病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表型与生物学功能。目前针对肺组织中巨噬细胞不同表型及其功能分析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发生哮喘时肺组织巨噬细胞会发生表型改变。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介质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数条信号通路与这一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巨噬细胞是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应答过程的重要细胞,具有吞噬、抗原提呈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功能。根据受到的微环境刺激可极化为两种不同的表型即M1型巨噬细胞(经典活化型)和M2型巨噬细胞(替代活化型)。M1型巨噬细胞可分泌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发挥Th1型宿主免疫功能,M2型巨噬细胞则分泌大量抗炎性细胞因子,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发挥Th2型抗炎作用。M1/M2极化失衡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病理过程相关。本文通过对巨噬细胞亚群在各种自身免疫病中起到的保护或致病作用,阐述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各种调控机制,突出M1/M2极化平衡在自身免疫病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揭示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为靶点,可通过改变其表型或逆转其极化方向对自身免疫病的预防、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巨噬细胞极化在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受到尿酸单钠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刺激后,巨噬细胞可以分化为M1型和M2型,其中M1型发挥促炎作用,M2型发挥抗炎作用。巨噬细胞极化与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和治疗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痛风性关节炎中巨噬细胞极化类型、巨噬细胞极化方式、主要的信号通路以及治疗靶点等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进一步加深对巨噬细胞极化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发病和治疗的有关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巨噬细胞是炎症细胞中重要一群,而极化的Ml和M2巨噬细胞是巨噬细胞功能表现的两个极端。其中浸润到肿瘤组织的巨噬细胞又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受肿瘤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使巨噬细胞表现出M2型表型,这些极化的巨噬细胞在破坏适应性免疫反应和促进肿瘤生长与进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研究TAM在肿瘤进程中的功能状态和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TAM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实验条件下,双酚 A(BP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提取 C57BL/6J 雄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10 ng/ ml)干扰素-γ(IFN-γ)和(500 ng/ ml)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其向 M1型极化;用(10 ng/ ml)白介素-4(IL-4)诱导其向 M2型极化;同时加入0.1、1、10μmol/ L BPA 处理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 M1型和 M2型巨噬细胞比例,ELISA 法检测 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各自分泌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精氨酸酶(Arg-1)活性。结果不同浓度 BPA 促进 IFN-γ和LPS 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向 M1型极化,1、10μmol/ L BPA 组 M1型巨噬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分别升高11.3%和17.4%,M1型巨噬细胞分泌的 iNOS 活性分别升高1.95和2.2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 BPA 抑制 IL-4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向 M2型极化,1、10μmol/ L BPA组 M2型巨噬细胞比例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9.0%和14.3%,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 Arg-1活性分别下降0.37和0.4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条件下,低剂量BPA 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向 M1型极化,抑制其向 M2型极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溶酶体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用脂多糖(LPS)100 ng/ml+ 伽马干扰素(IFN-γ)20 ng/ml 诱导其向经典活化型(M1)极化,用白细胞介素4(IL-4)20 ng/ml 诱导其向替代活化型(M2)极化,建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以未诱导细胞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ELISA、Western blot 及实时PCR(real-time PCR)法,检测M1 型及M2 型巨噬细胞比例及标志物表达,验证巨噬细胞极化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 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1 型及M2 型巨噬细胞中溶酶体标志物表达,包括溶酶体膜相关蛋白1、2(LAMP-1、LAMP-2)及溶酶体整合膜蛋白2(LIMP-2)。给予溶酶体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25 μmol/L 刺激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 型巨噬细胞比例。结果 成功建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溶酶体标志物(LAMP-1、LAMP-2 及LIMP-2)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在M1 型极化组中降低,而在M2 型极化组中增加。溶酶体抑制剂氯喹处理可降低M2 型极化比例,增加M1 型极化比例。结论 溶酶体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抑制溶酶体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1 型极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体外诱导极化的M1和M2型巨噬细胞对尿酸钠结晶(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小鼠皮下气囊注射MSU结晶诱导小鼠急性痛风模型。体外将巨噬细胞诱导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并分别注射于小鼠痛风模型皮下气囊。于炎症诱导后4 h、12 h和24 h检测不同组别皮下气囊浸润的炎性细胞数量变化,并应用ELISA法测定囊内灌洗液中IL-1β、TGF-β的水平。结果:1在4 h、12 h和24 h时间点模型组、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皮下气囊炎性细胞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4 h时间点,模型组及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间皮下气囊炎性细胞数量无差异(P>0.05);而在12 h和24 h,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皮下气囊炎性细胞高于模型组,而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皮下气囊炎性细胞低于模型组(P<0.05)。2在3个时间点,模型组、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及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IL-1β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3个时间点比较,IL-1β水平在模型组低于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P<0.01),而高于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P<0.01)。TGF-β水平在模型组高于模型M1型巨噬细胞组(P<0.01),而低于模型M2型巨噬细胞组(P<0.01)。结论:巨噬细胞的极化在痛风炎症反应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黄芪甲苷体外作用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CD206、MHCⅡ和CD80/86)表达,Real time-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特征基因(iNOS、YM1和Arg1)的表达,ELISA测定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TGF-β)的表达.结果 黄芪甲苷单独处理未能诱导M2型巨噬细胞生成,但其与IL-13联合处理可明显上调M2型巨噬细胞标志CD206、YM1和Arg1的表达,下调抗原提呈相关分子MHCⅡ和CD80/86的表达,促进抑炎细胞因子TGF-β的分泌.结论 黄芪甲苷通过协同作用方式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降解生物医学材料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体外影响,并探讨姜黄素改善PLLA植入后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采用PLLA(PLLA组)、姜黄素(姜黄素组)及其两者共同作用(PLLA+姜黄素组)于人类THP-1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PLLA和姜黄素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通过ELISA和RT-q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M1和M2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表达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LLA组巨噬细胞炎症型M1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和转录水平显著升高,修复抗炎型M2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升高但转录水平下降;与PLLA组比较,PLLA+姜黄素组的M1型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和转录水平下降,M2型细胞因子IL-10表达和转录水平上升。结论 PLLA促使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向炎症型M1转化为主,且姜黄素促使PLLA作用下的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表明慢性炎性反应是颅内动脉瘤(IA)形成和破裂的核心环节,作为IA病变中最多见的炎症细胞,巨噬细胞通过多种途径调控IA的发生、发展。骨髓来源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及组织固有巨噬细胞浸润血管壁;浸润后的巨噬细胞受不同刺激极化为以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为主的各类极化表型;各种极化表型的巨噬细胞既能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调控其他免疫细胞调控炎性反应,也能释放不同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从而调控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临床上,以巨噬细胞为靶点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为深入理解IA发病机制和寻找阻止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94-697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肥胖不仅是一种体质量超标和脂肪堆积的现象,更是一种代谢相关的炎症性疾病。与正常群体相比,肥胖动物脂肪组织内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且极化表型由抗炎的M2型转化为促炎的M1型。本文就巨噬细胞在肥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发现在遗传易感和高脂饮食背景下,巨噬细胞可调控代谢性炎症、脂肪组织重塑、肝脏损伤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肥胖和相关并发症。因此,中巨噬细胞浸润与激活可能是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针对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干预可能是肥胖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炎症型M1型巨噬细胞极性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细胞水平的抗炎作用.方法 以γ-干扰素及脂多糖刺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诱导成M1型炎症性巨噬细胞模型,给予辛伐他汀1.0、2.5、5.0 μmol/L分别干预9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膜CD16/23、CD206标志分子的表达,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2的分泌.结果 γ-干扰素及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CD16/32表达阳性率为86.39%±2.24%,IL-12分泌量为(1562±217) pg/ml,符合M1型巨噬细胞表型特点;与辛伐他汀1.0、2.5、5.0 μmol/L孵育9h后测定的CD20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10%±2.48%、75.28%±1.66%、86.32%±2.19%,IL-10浓度分别为(500±5)、(675±28)、(916±15) pg/ml,均高于M1型巨噬细胞[9.67%±5.48%、(298±11) pg/ml,均P<0.01],且与M2型巨噬细胞的表型特点类似.结论 辛伐他汀可通过诱导炎症型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抗炎型的M2型巨噬细胞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马钱苷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致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AGEs刺激巨噬细胞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氨基胍组,马钱苷低剂量组(1 μmol/L)和马钱苷高剂量组(10 μmol/L)。除空白对照组外,加入100 mg/L的AGEs刺激24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12、TNF-α和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记蛋白CD86和M2型标记蛋白CD206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M1型标记蛋白iNOS和M2型标记蛋白CD20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GE和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RBP-J、IRF8表达。结果 AGEs可上调IL-12、TNF-α水平(P<0.01),促进巨噬细胞iNOS、RAGE、RBP-J和IRF8蛋白表达(P<0.01);而马钱苷预孵能够下调IL-12、TNF-α水平(P<0.01),上调IL-10水平,抑制RAGE、iNOS、RPB-J、IRF8蛋白表达(P<0.05~0.01)。结论 马钱苷可通过抑制RAGE/RBP-J/IRF8通路,抑制M1巨噬细胞极化,下调促炎因子IL-12、TNF-α水平,上调抑炎因子IL-10分泌,改善肾脏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