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目前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放化疗为主.而靶向治疗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CRC的病死率并没有明显降低,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研究发现,肿瘤免疫逃避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与传统...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作为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健康经济负担。近些年来,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发挥主导作用的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ICIs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cy of mismatch repair, 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患者效果显著,这为mCR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即使ICIs在dMMR/MSI-H亚型的mCRC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就总体CRC人群而言,能够从ICIs中获益的仅占少部分,表明存在原发性免疫耐药;此外,初始ICIs治疗获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继发性免疫耐药,最终可能导致疾病进展。肿瘤组织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相互依存,微环境中各种分子和细胞均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产生复杂的影响,其中TME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结直肠癌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中医药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运用广泛.中医药对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的调节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主要表现在调节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及固有免疫细胞介导的免...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癌症,死亡率居世界第2位.目前,CRC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CRC患者的治疗失败,可能与术后残留的肿瘤逃逸,从而引发转移过程有关.分子靶向治疗出现后,CRC患者预后明显改...  相似文献   

5.
背景虽然有许多靶向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如5-氟尿嘧啶(5-FU)为基本的化疗方案应用40年来,降低了癌症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但是结直肠癌(CRC)仍然是西方国家癌症致死的首位原因。治疗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3大常见的癌症。最近1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增加,迫切需要降低患者发病率或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随着免疫治疗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结直肠癌的进展与肿瘤微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肿瘤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产生逃离的机制极为复杂。该文主要对结直肠癌免疫应答机制和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并影响生活质量。CRC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有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受体因子13(TRIP13)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或介导纺锤体装配检查点沉默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增殖,以及干预DNA双链断裂非同源末端修复效率,诱导染色体不稳定性等机制,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故本文就此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旨在了解TRIP13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生物学功能,为CRC患者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CRC对化学治疗药物产生抗性是影响CRC化学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其功能的失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过程,有助于维持适当的癌症微环境,能对饥饿和缺氧等环境变化产生反应,及时清除体内破损的细胞器、损坏的蛋白等有害成分,为机体提供能量。抑制自噬可以增强CRC化学治疗或某些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LncRNA可通过不同机制调控肿瘤细胞的自噬水平。本文就lncRNA调控自噬的机制及其在CRC化学治疗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化学治疗耐药的CRC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及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马云涛  陈安海 《海南医学》2023,(8):1205-1208
结直肠癌(CRC)作为威胁人类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含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 (SHP2)是一种由PTPN11基因编码的非受体酪氨酸磷酸酶,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和细胞中。近年来,SHP2是癌症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已经被证实为结直肠癌的促进因子。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SHP2在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和炎症性结直肠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SHP2变构抑制剂的出现,SHP2成为了结直肠癌患者潜在的用药靶点,并且SHP2变构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效果已经展现出了显著的抗结直肠癌治疗的优势。本文针对SHP2在结直肠癌中的角色,对SHP2在结构与功能、抗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SHP2变构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马冬 《循证医学》2015,15(1):16-18
1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进展2014年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领域没有令人兴奋的突破性进展,晚期CRC患者一线靶向药物和维持治疗的选择是近年热点问题的延续,各大指南推荐全RAS检测为CRC患者使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前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经上述方法治疗的CRC患者,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近年来,肠道菌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逐步应用于CRC治疗中。本文对FMT在CRC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于前3位。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是一种能够识别来源于病毒、细菌或宿主本身双链DNA的细胞质传感器,属于免疫相关的干扰素诱导P200蛋白家族(The interferon inducible p200-protein,IFI-P200)一员。最新研究表明AIM2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IM2水平能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对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疗效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AIM2在结直肠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世界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非黑色素皮肤癌[1]。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关于2020年世界最新肿瘤负担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CRC的每年新发病例数高达193万,在肿瘤总发病人数中排第3位;每年死亡人数为94万,在死亡总人数中排第2位[2]。作为人口大国,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RC的治疗逐渐形成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特别是免疫治疗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1]。根据2018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于第3位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2]。我国人群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40.5%,远低于发达国家,预后相对较差[3]。近年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对CRC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探索中医药干预CRC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左金丸是代表方剂之一。本文对左金丸调控肠道菌群干预CRC的临床及基础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错配修复(MMR)是维持人体遗传物质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其功能缺陷会增加肿瘤的发生率。MMR缺陷(d MMR)与15%的结直肠癌(CRC)相关,并与CRC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关系密切,影响着CRC的发生、发展。对于CRC患者,目前主张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其中化疗和免疫治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成为抗癌研究的热点,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研究。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MMR相关CRC的遗传特性及临床特点,早期筛选无癌患者,从而进行有效的预测预防、准确的遗传鉴定和规范的医疗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刘倩  史健 《广东医学》2016,(13):2053-2055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1]。在世界范围内,它在男性中是排名第三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在女性中排名第二位[2]。我们发现在初次就诊时有超过20%的结直肠癌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其5年生存率大约为12%[3]。虽然目前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晚期结直肠癌病死率仍然很高。近年来,免疫治疗突飞猛进[4],机体免疫系统不仅有免疫监视作用,在某些阶段还可以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研发的免疫治疗药物,尤其是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治疗黑色素瘤[5]及非小细胞肺癌[6]中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疗效,使得这些新的药物被批准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在其他多种上皮肿瘤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疗效,这提示我们免疫治疗很有可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新的方法。本文着重于综述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生和发展是慢性炎症促进关键基因后天突变累积的过程.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各阶段均受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所驱动.在癌症信号刺激下,腺瘤通过积累遗传变异逐渐发展成腺癌.新一代测序技术为阐明癌症进化过程中的“驱动”变异和融合基因提供了有效途径,为癌症进化提供了分子证据.腺瘤恶性转化过程中最明确的遗传改变是微卫星不稳定和染色体不稳定性显著增加.研究CRC的进化规律,尤其是研究体细胞变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这种变异影响了何种信号途径,而信号途径是目前探索早期CRC的有效干预方式和CRC靶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改变了癌症治疗模式,然而,单药免疫治疗有效率低,通过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等改变肿瘤微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其疗效。其中,氨基酸代谢,尤其是牛磺酸代谢可能通过肿瘤微环境的代谢重编程协同增强免疫治疗疗效。该文具体讨论了牛磺酸调控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代谢的潜在机制,可能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相关研究发现从传统中药苦参中提取得到的主要生物碱苦参碱,用于治疗结肠癌有明显疗效,有研究报道苦参碱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简要综述近十五年来国内关于苦参碱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对于今后苦参碱治疗结肠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免疫治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成分来调节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目前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非常好的疗效.越来越多的实体瘤被获批使用免疫治疗,然而对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尚在研究当中.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原发肿瘤,目前传统治疗(手术、放化疗)疗效有限,相关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低于10 %,所以大家急需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目前这种治疗困局.由于胶质瘤具有免疫抑制的特点,调节免疫抑制的免疫治疗为我们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