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影响RA的发病及疾病进展。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调节肠道菌群对类风湿关节炎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RA-IL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清指标水平[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及CT评分,并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RF、ESR、MMP-9、KL-6水平及CT评分均降低,FEV1、FVC、FEV1/FVC均升高(P<0.05),且...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生长发育、免疫、代谢等方面均密切相关,但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目前无菌动物已成为探索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多项研究使用无菌动物模型探讨肠道菌群在宿主代谢、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等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及预后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之一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然而其因果关系未明。本文将对使用无菌动物探讨肠道微生物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7.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特点,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收集30例早期RA患者(RA组)与21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粪便样本,培养与测定肠道菌群计数水平;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V6-V8区16SrDNA,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获得肠道菌群DGGE图谱,分析肠道细菌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并绘出聚类树形图,研究RA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受试者的差异.结果 双歧杆菌含量:RA组为(6.21 ±1.48) 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8.55 ±0.90) CFU/ml(P <0.01),脆弱类杆菌的含量:RA组为(6.54±1.28) 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8.73±0.90) CFU/ml(P<0.01),乳杆菌、梭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DGGE 图谱示:与对照组[丰富度:(22.8±3.12);Shannon-Wiener指数:(2.98±0.26);均匀度:(0.96±0.05)]相比,RA组丰富度[(16.0±1.05),P<0.01] 、Shannon-Wiener指数[(2.48±0.14),P<0.01]和均匀度[(0.90 ±0.05),P<0.01]显著降低,分别表明RA患者肠道细菌的种类(丰富度)、菌群结构复杂程度、细菌的相对密度(均匀度)显著降低,在DGGE图谱下方区域RA患者肠道菌群条带数量减少,消失明显.图谱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20例样本聚为两类,一类样本中包含10例患者与1例健康人,二类样本中包含9例健康人.表明RA患者肠道菌群有较高的相似性,RA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相似性低.结论 早期RA患者肠道存在菌群失调,肠道细菌数量及结构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变化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及与血清炎性指标、免疫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5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医院同期肠道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78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进行16s rDNA测序并比较肠道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并检测肠道菌群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L-6)、IL-8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IgE、IgM、IgG,采用红外线障碍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Pearson相关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炎性指标、免疫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乳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P=5.498/<0.001,2.551/0.012,3.312/0.001,3.611/<0.001,8.949/<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疾病(ILD)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免疫失衡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RA组。根据临床症状、X射线及胸部HRCT检查评估结果,将RA组分为RA-ILD组39例和NO-ILD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检测Treg/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对粪便DNA样本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RA-ILD患者肠道菌群丰度与Treg/Th17相关性。结果 与NO-ILD组相比,RA-ILD组的Shannon指数、Observed_species指数及Chao1指数均明显较低,类杆菌属(Bacteroide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梭状芽孢杆菌属(Acuformics-Prevot)、厚壁菌门(Firmicutes)、真杆菌属(Eu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韦荣球菌属(Veilonella)相对丰度均明显较低,拟杆菌门(Bacter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na)、戈登菌属(Ciordonaspp)、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普雷沃菌属(Prerotella)相对丰度均明显较高,Treg细胞比例及Treg/Th17明显较低,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比例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TBX〗P〖WTBZ〗<0.05)。Treg/Th17与类杆菌属、嗜血杆菌属、韦荣球菌属、真杆菌属、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与普雷沃菌属、变形菌门、梭状芽胞杆菌属、放线菌门、戈登菌属、拟杆菌门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 RA合并ILD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而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其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在人体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参与能量代谢、免疫调节等过程,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人类健康和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起着重要作用,是冠心病诊断、治疗、预后的潜在靶点.本文就冠心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he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致残性疾病. 主要特征为滑膜炎及关节的骨破坏,最终发展为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导致患者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产生很大波动. 抑郁症 ( de-pression)是一种心境障碍,是遗传、心理、环境、生物等多因素导致的疾...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性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17例RA患者和145例正常对照组股骨和腰椎部位骨密度(BMD),Sharp评分系统应用于每只手及腕的18个区域进行关节间隙狭窄评分,17个区域进行骨侵蚀评分.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s-PINP)和Ⅰ型胶原C端肽(s-CTX).结果 (1)RA组各测定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RA组外周血s-CTX水平、s-CTX/PINP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s-PINP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RA患者轻、中度活动组57例和重度活动组160例,重度活动组仅外周血s-CTX水平高于轻中度活动组(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与该病情活动性以及OP的相关性,其机制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7例,男性22例,女性55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血沉与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及相关性.结果 男性组ESR中位数为48mm/h,95%可信区间为22.00-133.95mm/h;RF中位数为32.00IU/ml,95%可信区间为10.10-458.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414,P=0.157),存在显著正相关(r=0.549,P=0.032).女性组ESR中位数为40mm/h,95%可信区间为12.00-134.65mm/h;RF中位数为40.10IU/ml,95% 可信区间为10.10-570.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291,P=0.197),存在显著正相关(r=0.651,P=0.011).结论 RA的ESR、RF的阳性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RA患者的RF与ESR呈正相关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性;对于ESR阳性但RF阴性或RF阳性但ESR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6-12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98例类风湿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100例健康人群做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中外周血IL-6、IL-2、TNF-α、IL-1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TNF-α平均值为(401.41±235.63)pg/mL、IL-1β平均值为(82.32±48.7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平均值为(7.95±6.72)pg/mL、IL-2平均值为(9.56±8.14)p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外周血TNF-α、IL-1β水平的测定,对于疾病活动性评估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RA患者90例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n=45)和观察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治疗,n=45)。分析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残分级。通过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红细胞沉降率(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DAS28-ESR)和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估其对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微生物组菌群均匀度和微生物组菌群丰富度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微生物组菌群均匀度和微生物组菌群丰富度较对照组升高,2组患者IgA、IgM和IgG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IgA、Ig...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一种最常见的全球性慢性病,属于身体各系统出现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心脑肾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有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发生,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及治疗仍然是全球性的一个热点难题。肠道菌群在多方面影响着人体健康,包括影响宿主的代谢吸收能力、抗感染能力调节生理功能、抑制致病菌等等。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发育不良、菌群的失调与很多疾病存在关联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关联性。本文对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方面进行总结,探讨肠道菌群高血压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水平和抑郁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疼痛严重度量表和个人健康状况问卷(抑郁量表)对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患者疼痛评分均值68.23±28.69;患者抑郁评分均值8.20±7.82,抑郁发生率41%,严重抑郁发生率9%;抑郁与疼痛病程呈正相关(r=0.45,P<0.01),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37,P<0.05),而疼痛与疼痛部位个数不具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及心理状况,把减轻疼痛和减少抑郁发生率作为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发病于儿童早期影响正常大脑发育的神经系统疾病。ASD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且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ASD患者多存在胃肠道症状和肠道菌群失衡,且ASD患者的症状与肠道菌群结构密切相关,通过肠道菌群移植可明显改善ASD的症状。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和ASD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以恢复肠道微生物组的健康平衡,从而为更好地改善ASD的相关症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