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抑制TLR4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RDS组及TLR4抑制剂TAK242组,ARDS小鼠模型采用脂多糖(LPS)构建,试验组用TAK242进行干预。各组小鼠行血气分析;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TNF-α、IL-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RDS组小鼠PaO2/FiO2值显著降低(P<0.05),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TLR4、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ARDS组比较,TAK242组小鼠PaO2/FiO2值显著增加(P<0.05),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TLR4、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ARDS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损伤严重,TNF-α、IL-6表达增加(P<0.05);TAK242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显著缓解(P<0.05),TNF-α、IL-6表达降低(P<0.05)。结论 抑制TLR4可以抑制下游NF-κB信号通路进而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oll- 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RIR)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9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Model+TAK242(TLR4抑制剂,10mg/kg)组和Model+LPS(TLR4激活剂,5mg/kg)组,每组24只。除Sham组外,其他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的方法复制RIR大鼠模型;造模前7天开始,各组分别1次/天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6h后,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HE染色法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RT-PCR法检测肾组织TLR4、NF-κB p65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1β、TLR4、NF-κB p65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Model组血清BUN、S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管腔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病理评分升高(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线粒体肿胀、膜破裂、嵴断裂,内质网扩张,核糖体减少等超微结构病变;肾组织TNF-α、IL-1β蛋白表达量升高,TLR4、NF-κB p65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odel+TAK242组BUN、SCr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均明显改善,TNF-α、IL-1β蛋白表达量降低,TLR4、NF-κB p65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Model+LPS组BUN、S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病变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均明显加重,TNF-α、IL-1β蛋白表达量升高,TLR4、NF-κB p65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反应参与RIR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D200在脓毒症小鼠肝脏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抗CD200抗体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CLP),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每组8只,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CD200的表达水平;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CLP+同型对照抗体治疗组(Isotype组)、CLP+抗CD200抗体治疗组(anti-CD200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氨基转移酶水平、肝脏病理、腹腔灌洗液细菌负荷、外周血TNF-α、IL-6的水平、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的mRNA水平、肝脏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小鼠的肝脏CD20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anti-CD200组小鼠肝脏组织的坏死程度明显轻于脓毒症组(P<0.05),TNF-α、IL-6水平低于脓毒症组(P<0.05),腹腔灌洗液细菌菌落的水平低于脓毒症组(P<0.05),NF-κB的磷酸化低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抗CD200抗体可以对脓毒症小鼠肝脏产生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抑制NF-κB的磷酸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常压高浓度氧治疗(normobaric hyperoxia,NB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κB,I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BO治疗对脑缺血后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280~320 g)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3)、正常氧浓度组(Normoxia,n=6)和NBO (n=6)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Sham组和Normoxia组大鼠术后呼吸普通空气,NBO组大鼠术后至再灌注前呼吸100%常压氧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的检测方法,研究NBO治疗对脑缺血核心区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转录调节因子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1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核心区IL-1β、TNF-α及核移位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5),荧光强度增强;2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核心区IL-1β、TNF-α及核移位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核心区NF-κB p65显著升高,IκB明显降低(P<0.05),2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核心区NF-κB p65水平显著降低,IκB明显升高(P<0.05)。结论 NBO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缺血核心区转录调控因子NF-κB的适度活化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从而实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狼疮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MRL/lpr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2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干预组(6只),另选取C57BL/6小鼠6只为对照组。干预组灌胃给予0.1 mL/10 g狼疮定浓缩液,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所有动物均干预8周。给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抑制蛋白α(NF-κB inhibitor ɑ,IκBα)、NF-κB抑制蛋白α p50(NF-κB inhibitor ɑ p50,IκBαp50)、NF-κB抑制蛋白α p65(NF-κB inhibitor ɑ p65,IκBαp65)表达水平,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Real time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RMS-q PCR)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mRNA表达情况。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肾组织损伤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炎性因子IL-6、IFN-α、TNF-α、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κBα、IκBαp50、IκBαp65)水平、NF-κB信号通路相关mRNA(IκBα、IκBαp50、IκBαp65)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IL-6、IFN-α、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肾组织损伤明显,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扩张,肾小球硬化,结构严重破坏,且肾小球、肾小管周围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干预后,MRL/lpr小鼠血清各指标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炎性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狼疮定可抑制MRL/lpr小鼠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脂多糖诱导3T1-L1脂肪细胞炎症通路的影响,探讨替米沙坦的抗炎机制.方法将3T3-L1脂肪细胞诱导至90%成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LPS组、LPS+替米沙坦(0.01、0.1、1和10μg/ml)组(n=18),向对照组细胞中加DMSO,LPS+替米沙坦组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替米沙坦,孵育2h后,LPS组和LPS+替米沙坦组再加入脂多糖(1 μg/ml),孵育1h,Western免疫印记法比较各组核蛋白NF-κBp65、总蛋白p-IκBα、IκBα、p-ERK1/2、ERK1/2、P-p38MAPK、p38 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 脂多糖刺激后IκBα磷酸化蛋白表达增强(P<0.05),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增多(P<0.05),MAPK通路相关蛋白ERK1/2磷酸化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P<0.05),替米沙坦可抑制IκBα磷酸化和NF-κBp65核转位,p-IκBα蛋白表达和核蛋白NF-κBp65表达均降低,大剂量替米沙坦(10 μg/ml)作用时该作用明显(P<0.05).替米沙坦干预后,p-ERK1/2和p-p38MAPK蛋白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P<0.05),大剂量(10μg/ml)时作用明显(P<0.05).结论 在3T3-L1脂肪细胞中,替米沙坦可以抑制NF-κB通路中IκBα蛋白磷酸化、NF-κBp65蛋白核转位以及MAPK通路中ERK1/2蛋白和p38MAPK蛋白的磷酸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过程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钠对肥厚心肌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分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组)、假手术-罗格列酮组(S 组)、心肌肥厚-生理盐水组(H-组)、心肌肥厚-罗格列酮组(H 组).罗格列酮组:于术后4周用罗格列酮钠生理盐水溶液(4 ml·kg-1·d-1)腹腔注射1周;生理盐水组:于术后4周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周(1 ml*kg-1*d-1).术后5周测定心肌肥厚指数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放免法检测左心室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D)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γ)mRNA的表达;EMSA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术后5周手术组左心室心肌明显肥厚;心肌中TNF-α、PAF、MPD含量增高(P<0.01);罗格列酮干预能显著降低肥厚心肌中TNF-α、PAF、MPD的含量(P<0.01) ,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罗格列酮组PPAR-γ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心肌肥厚组NF-κB活性明显增强(P<0.01),罗格列酮能减轻NF-κB的激活(P<0.01). 结论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心肌肥厚,肥厚心肌组织中NF-κB激活明显增强,TNF-α、PAF、MPD表达升高,这一明显增强的炎症反应能被PPAR-γ人工合成配体罗格列酮钠所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LPS刺激下体外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途径和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3组培养,即空白组(Sham组)、LPS组[空白组+LPS(1μg/ml)]和Res组[LPS组+白藜芦醇(10μmol/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检测各组成熟破骨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法(Q-PCR)检测各组中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与IκBα中磷酸化蛋白的水平。结果 TRAP染色:Res组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目相比LPS组明显减少;ELISA检测:LPS组中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Res组较LPS组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显著降低(P<0.05);Q-PCR检测:LPS组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Res组中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明显被抑制(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Res组IκBα和p65的磷酸化水平相对于LP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下调LPS刺激下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中TNF-α与IL-1β的表达,进而影响破骨细胞的形成,有望作为治疗无菌性松动引起的炎性骨溶解的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Fueund 氏完全佐剂(FCA)法造模。电针组予以电针大鼠关元穴、双侧足三里穴,MTX组予以0.35 mg/kg剂量的MTX灌胃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每日予以特制大鼠固定器固定后松绑放回笼内饲养。实验期间每3天1次测量大鼠体质量、足爪容积,并对关节炎指数进行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用Western Blot 检测TAK1、NF-κB蛋白表达。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滑膜组织中TNF-α,滑膜细胞内TAK1,胞核内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缓慢、足趾肿胀明显、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内TNF-α显著升高、滑膜细胞内TAK1含量显著升高、胞核内NF-κB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快、足趾肿胀较轻、关节炎指数较低(P<0.05),滑膜组织中 TNF-α低于模型组、滑膜细胞内 TAK1、NF-κB 表达较低(P<0.05)。结论电针AIA大鼠足三里、关元等穴能够有效抗炎,其干预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内TAK1的表达,良性调控NF-κB这一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损伤和心脏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对TGF-β1/Smad3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诱发心力衰竭动物模型。(n=15)大鼠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共治疗4周。通过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学检查分别评估大鼠心脏功能和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3(p-Smad3)、磷酸化Smad7(p-Smad7)、胶原蛋白I(Collagen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的κBα(p-IκBα)的蛋白水平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测定。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显著升高,而LVIDs和LVIDd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Collagen I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TGF-β1的蛋白表达以及Smad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而Smad7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TNF-α和IL-6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F-κBp65和p-IκBα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抑制心力衰竭大鼠TGF-β1/smad3和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心肌纤维化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刘巧丽  刘晓豆  耿永芝  李勇 《西部医学》2023,35(10):1452-1458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Bre)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PCIV)组、Bre组(2 mg/kg)、TAK242 [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组(3 mg/kg)和Bre+TAK242组(2 mg/kg+3 mg/kg),每组1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锁骨下动脉的方法复制PCIV大鼠模型,各组分别1次/d腹腔注射(ip)给药治疗7 d。测定逃避电刺激潜伏期、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和神经元凋亡,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乳酸(Lac)、乳酸脱氢酶(LDH)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IFN-γ)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与PCIV组相比,Bre组和TAK242组逃避电刺激潜伏期缩短、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升高(P<0.05);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沉(ESR)降低且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升高(均P<0.05);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疏松紊乱、胞核固缩偏移深染、边界不清等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均P<0.05);海马组织Lac、LDH、IL-1β、TNF-α、IFN-γ含量降低,TLR4表达量及NF-κB p65、IκBα磷酸化率(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降低(均P<0.05)。Bre+TAK242组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明显优于Bre组和TAK242组(P<0.05)。结论 Bre可减轻PCIV大鼠眩晕症状,改善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减轻脑组织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活化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及肺的血气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暴露分离迷走神经但不给予电刺激,给予生理盐水0.25 mL腹腔注射;(2)内毒素血症组,暴露分离迷走神经但不给予电刺激,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3)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在脂多糖腹腔注射后,用5%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暴露分离右侧迷走神经,连接迷走神经电刺激仪刺激右侧迷走神经10 min;(4)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在迷走神经电刺激前20 min皮下给予α-BGT 0.5 μg/只,余操作同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在给予脂多糖腹腔注射12 h后采集小鼠的回肠及肺组织标本.结果 内毒素血症组、α-BGT组右旋糖酐(FITC-Dextran)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血症组、α-BGT组FITC-Dextran水平均高于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血症组肺组织occludin水平低于假手术组,肠道组织occludin水平低于假手术组、NF-κB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α-BGT 组occludin水平低于假手术组,NF-κB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肠道组织occludin水平低于假手术组、NF-κB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迷走神经电刺激组肺组织occludin水平高于内毒素血症组和α-BGT 组,NF-κB水平低于LPS组和α-BGT 组,肠道组织occludin水平高于内毒素血症组和α-BGT 组,NF-κB水平低于LPS组和α-BGT 组(P<0.05).结论 迷走神经电刺激活化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肠道上皮和肺的血气屏障的通透性的保护是通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基及NF-κB和MLCK通路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压力超负荷下阿托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阿托伐他汀组(n=10)及卡托普利组(n=10)4组。其中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腹主动脉方法制作心肌肥厚模型。术后24 h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kg.d)、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50mg/(kg.d)溶于5 mL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检测大鼠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肥厚指数以及心肌组织中CTGF、NF-κB的表达。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舒张末压(LVEDP)、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CTGF、NF-κB表达明显增高(P<0.05),±dp/dtmax明显降低(P<0.05)。(2)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IVST、LVPWT、SBP、DBP、LVEDP、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CTGF、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dp/dtmax明显增高(P<0.05)。(3)与卡托普利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SBP、DBP、LVEDP明显增高(P<0.05),而IVST、LVPWT、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CTGF、NF-κB表达、±dp/dt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延缓心肌肥厚的发展,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心肌组织中高表达的CTGF和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肾性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血管平滑肌核转录因子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制作二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将造模4周后模型成功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2K1C+L-Arg(200 mg/kg.d-1)组。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NF-κB和VEGF在肾性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血管平滑肌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B组、C组中大鼠血管平滑肌NF-κB、VEGF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并且B组大鼠血管平滑肌NF-κBmRNA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F-κB、VEGF蛋白质在正常对照组、B组和C组中均有表达。B组和C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管平滑肌中NF-κB、VEGF蛋白质在B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NF-κB和VEGF在肾性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血管平滑肌中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高血压心肌肥厚的形成。L-Arg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中NF-κB和VEGF的蛋白表达能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及逆转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 (NF-κB)对A型流感病毒(IAV)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3组:1正常对照组(C组):经鼻吸入15μl生理盐水;2感染对照组(I组):经鼻吸入40空斑形成单位(pfu) IAV;3PDTC组(P组):经鼻吸入40pfu IAV,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10mg/kg),每天1次。感染后第9天处死小鼠,切取心脏组织进行病理及生化检查。结果 IAV感染可诱导心肌中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显著上调(P<0.01,P<0.05),引发心肌急性炎性反应,部分心肌组织坏死。PDTC显著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肌中表达(P<0.01),有效抑制IAV病毒复制(P<0.01),减轻心肌炎性反应。结论 IAV感染心肌组织后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心肌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抑制NF-κB激活可能为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性心肌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LPS(1μg)和姜黄素(5μmol/L、15μmol/L或30μmol/L)处理HUVEC细胞24 h,收集细胞总RNA,实时定量PCR(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细胞TNF-α、MCP-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LR4、MAPKs、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姜黄素能显著抑制LPS诱导HUVEC细胞TNF-α、MCP-1和TLR4的过表达(P<0.05),明显降低NF-κB p65和MAPKs的磷酸化及IκBα蛋白降解(P<0.05).结论 姜黄素可能基于抑制TLR4/NF-κB,从而影响LPS诱导HUVEC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Li YH  Ha TZ  Chen Q  Li C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67-272
目的探讨MyD88依赖性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信号途径在心肌肥大发生发展方面的作用。方法以缩窄SD大鼠升主动脉诱导的心肌肥大为模型,对MyD88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进行了分析。NFκB结合活性用EMSA的方法检测;IKKα/β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用Western印迹分析;并进一步将腺病毒携带的无功能MyD88(dnMyD88)转染到心肌组织中,观察阻断MyD88下游信号通路对心肌肥大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缩窄升主动脉后,大鼠心脏重量(g)×100/体重(g)比值明显增加,缩窄3周后,与周龄配对的假手术组相比,升高了378%,(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ANP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P<001)。升主动脉缩窄3周后,与周龄配对的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组织中的NFκB活性增加了1448%(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IκBα和IKKα/β的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转染Ad5dnMyD88到心肌组织中明显减轻心肌肥大,与升主动脉缩窄组相比心脏重量/体重比值下降了116%(P<001),ANP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了362%(P<001)。转染Ad5dnMyD88明显抑制NFκB活性,与心肌肥大模型组相比下降了418%(P<005)。转染Ad5dnMyD88亦抑制增高的pIKBα和pIKKα/β水平,与心肌肥大模型组相比分别下降了267%和774%。结论MyD88依赖性NFκB信号途径是导致心肌肥大的一个新的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去肾交感神经术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左室肥厚及心肌局部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炎症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去肾交感神经术抗心肌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SHR大鼠进行肾交感神经切除或假手术处理,并以12周龄的SHR和WKY大鼠做对照。术后1、6周分批处死大鼠,留取心脏组织,称量左室心肌质量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免疫组化法观察左室心肌组织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6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TLR4、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HR大鼠的血压、LVMI及心肌组织TLR4、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较WKY大鼠显著升高(P<0.05)。肾交感神经切除1周后,SHR大鼠的血压、LVMI及心肌组织TLR4、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减少(P<0.05);6周后,SHR大鼠的血压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VMI及TLR4、NF-κB、TNF-α、IL-6较假手术组大鼠降低(P<0.05)。结论:去肾交感神经术能够显著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进展,其作用机制除与压力负荷的减轻有关外,可能还与心肌局部免疫炎症反应的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4):251-25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MI组和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AMI和白藜芦醇组大鼠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AM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术后第1天白藜芦醇组大鼠开始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 mg·kg~(-1)·d~(-1),假手术组及AMI组大鼠分别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用药至术后4周。然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梗死区域的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IκB激酶α(IKK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AM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mRNA表达显著低于AMI组(P<0.05),白藜芦醇组与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和IKK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MI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2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KK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AMI大鼠NF-κB信号通路表达情况,具有心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