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利英 《云南医药》2003,24(5):F003-F003
患者张某 ,女 ,2 9岁 ,因停经 34天 ,阴道少许流血 1天 ,下腹痛 15h ,疑诊宫外孕急诊入院。入院后行B超检查 :子宫前位 ,大小 7 3cm×4 3cm× 4 8cm ,饱满 ,宫腔内见孕囊大小 1 7cm× 1 0cm ,无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左侧卵巢大小3 1cm× 2 0cm ,回声均匀 ,右侧附件区见 8 0cm× 3 9cm混合包块 ,界不清 ,无包膜 ,内见似孕囊组织之暗区直径为 1 8cm× 1 8cm ,肝肾间隙、右骼窝三角内分别见暗区厚度 2 0cm、 4 9cm。超声诊断意见 :1、宫内早期妊娠合并右侧宫外孕 ;2、腹盆腔积液。立即行清宫术 ,清出明显绒毛组织约 10g送病检。随后行剖…  相似文献   

2.
腹直肌冷脓肿是腹壁脓肿的一部份,由于其解剖上的特点,又是特异性感染,缺乏急性炎症的表现,大多没有结核的临床症状,容易误诊.近来连续遇见三例,只有一例得到术前确诊,现就其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一、临床病例例1,女性,25岁,农民.右上腹无痛性包块四月入院,除局部稍有不适外,余无异常.否认结核病史.查右上腹包块7×9 cm大小,活动差,中等硬,无触痛.胸透(一),血象正常.院外B超:肝右叶腹侧9.3×7.9cm液性暗区;本院B超:右上腹8.6×7.7×5.3cm包块,包膜清楚,内有点状回声及乳头样回声,向后上推移肝及胆囊,提示右上腹皮样囊肿.肝扫描右叶下段(肝门区)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缺损,右上腹包块处无放射性分布,  相似文献   

3.
李英灿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80-2080
患者 ,女 ,57岁 ,左颈部包块30余年入院。患者无疼痛、声嘶及吞咽困难。查 :左侧甲状腺触及8cm×8cm×7cm大小的包块1个 ,表面光滑 ,呈囊性 ,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气管右移2cm。T3、T4 正常 ,B超示 :甲状腺左侧明显增大 ,内见约8cm×6cm×7cm大小的囊实混合性包块1个 ,包膜完整 ,内有一规则强回声与液性暗区相间。术前诊断为甲状囊腺瘤。全麻下行包块切除术。术中所见 :左甲状腺包块8cm×8cm×7cm大小 ,呈囊性 ,术中抽出淡黄色液体100ml后切除包块。术后解剖 :囊内有白色软骨1块 ,少量毛发及脂质。病理报告 :甲状腺畸…  相似文献   

4.
病例 女性,50岁。因间断性右上腹隐痛1个月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平坦,肝脾未触及,右上腹肋缘下似触及一个10cm×10cm肿物。质中等硬。边界欠清楚,无触痛,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B超检查肝尾状叶9.8cm×8cm强回声光团,肝右前叶见4.7cm×5.6cm强回声光团。CT示肝尾状叶10cm×8cm低密度椭圆形影,边缘清楚,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5岁,住院号:110305。主因恶心、呕吐伴阴道不规则流血15天入院。一般状况尚好,心肺正常,腹平坦柔软,无明显压痛。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口有少量暗红色血液流出。后穹隆空虚,无明显触痛,前位子宫,于子宫左侧可触及鸡蛋大小包块,稍有活动,无明显压痛,右侧附件正常。超声波提示:子宫径线:72cm×47cm,肌层回声光点均匀,内膜略增厚,于子宫左侧探及52cm×46cm×43cm包块,其内可见23cm×21cm×19cm孕囊光环,孕囊内可见少许胎芽组织,未见明显搏动。孕囊周围回声与子宫肌层回声相似,盆腔内未见液性暗区。拟诊为宫外孕(间…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因下腹部包块2周入院行盆腔肿瘤部分切除术,术后1月行放疗治疗。于术后10个月入院复查。查体:右下腹可触及约6cm×5cm包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压痛。辅助检查:B超、CT均提示膀胱后方巨大占位性病变。再次行盆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盆腔右侧多个圆形肿块,由膀胱直肠窝向腹腔内突出,挤压肠管向左侧移位,肿瘤与大肠、膀胱及大网膜粘连成团,大者6cm×5cm,小者2cm×1cm,呈暗红色,表面光滑。术后病理检查:巨检:肠管一段,长17cm,肠系膜处见多个结节状肿物,总体积15cm×9cm×7cm,切面灰白、灰红、多彩状,质软鱼肉样…  相似文献   

7.
沈绍阳 《淮海医药》1998,16(2):F003-F003
患者,男,28岁。因发现有上腹肿块伴疼痛3年,于1992年11月10日入院。该肿块于右季助部,约6cm×5cm×4cm大小,活动度不佳,压痛(+)。疼痛呈不规则钝痛,不向其它部位放射,入院后B超检查,示右季助下距腹壁23~35mm处有一32mm×58mm×79mm低回声包块,外形尚规则,边界清晰。该壁回声稍增强,与肝脏无关。提示右上腹均质性肿块(来自升结肠)。X线钡剂灌肠示:①结肠无器质性病变。②腹部包块与肠腔无关。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肿块无缩小。住院后第3周在连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上腹肿块探查术。术中在腹膜外未发现肿块,仅发现右11肋尖外翻,致腹部肌肉向外凸起。遂将右11  相似文献   

8.
肝腺瘤,国内报道最大为3kg,我院近遇1例重达4.5kg,颇为罕见,特报导如下: 患者陈××,女,21岁,未婚;因右上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4个月,于1983年9月20日入院。4个月前患者自觉右上腹隐痛,逐渐隆起,可扪及一包块;伴食欲下降,消瘦,疲倦乏力,月经不规则。无发热及黄疸史;大小便正常。拟诊肝癌收住院。检查:T37.2℃P100次/,R20次,BP110/70,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正常。右上腹明显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剑突下10cm,右肋下可触及一包块,约14×18cm,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结节,轻压痛,随呼吸上下略移动,左右无活动,肝区未闻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7岁。因阵发性腹痛,且腹痛时发现右下腹包块5天,于1995年10月21日入当地县医院,入院当天清晨排果酱样大便1次。体检:无明显贫血貌,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脐右上方扪及一约5cm×5cm×5cm肿物,表面光滑,活  相似文献   

10.
病例 男,63岁。因右上腹痛1年零5个月于1992年1月3日入院。缘自1990年8月始偶感右上腹隐痛,未重视。1991年10月腹痛加重,进食后尤为明显。入本院前曾在某院住院,B超示右上腹有一包块,性质不明。检查肝CT、胃镜和全消化道钡剂造影正常。1989年患糖尿病,现口服优降糖2.5mg,3次/日,已一年余,血糖5.2mmol/L(93.7mg/dl)。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检查 体温36.1℃,脉脉膊76次/min,血压18.78.0kPa.神志清,思维正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一),肝脾未触及。右上腹可摸到-4cm×6cm包块,压痛(+)。白细胞总数及分类、A/G比值、ALT和R-GT均正常。B超:肝胆胰肾未见占位病变,右上腹有包块影象,考虑系结肠病变。住院经过 入院初一般情况尚可,仍口服优降糖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18岁,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伴呕吐及轻度黄染,无畏寒,发热,近日来上述症状加重入院。查体:T36.4℃,P84次/分,BP120/70mmHg,消瘦,巩膜及粘膜均呈轻度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和反跳痛存在,墨菲氏征(+)右上腹可触及4×3cm~2大小包块,呈囊性感,轻压痛。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4岁.因上腹包块进行性增大6月,伴疼痛2月于90年3月18日入院.纳佳,无明显消瘦。五月前 B 超报告为肝癌,故弃医外游。在外地行CT 检查,见左右肝内有22cm×11cm 低密度包块,报告:1.肝囊肿?2.肝包膜下积血?3.肝血管瘤?检查: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剑下及右上腹局部隆起,触之为肝脏,肋下10cm,剑下15cm,质中等.无震颤,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音正常.GPT 小于43.3nmol/S,白蛋白31g/L,球蛋白40g/L,  相似文献   

13.
腹茧症1例     
患者,男,25岁。主因间断性腹痛1年半加重伴恶心呕吐4小时,以肠梗阻于1990年8月6日急症入院。查体:右下腹可及一个约10cm×10cm大小的包块,质硬,压痛明显,肠鸣正常,腹透无液平。入院后经胃肠减压、补液后,上述症状加重,疑有绞窄,  相似文献   

14.
庞灵烈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F0003-F0003
患儿,男,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月,包块固定伴红肿疼痛2天人院。1+月前患儿哭闹时发现右侧腹股沟一包块大小约3cm×2cm,未坠入阴囊,仅限于腹股沟,当哭闹停止平卧时包块消失,在外未经任何治疗。2天前患儿因哭闹包块复出、固定不能回纳,继之包块局部红肿,皮温增高,患儿阵阵哭闹,无腹胀呕吐,大小便正常。入院检查:T38.2℃,P122次/分,R24次/分,体重5.5kg,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正常,腹平软,肠鸣音稍亢进,未闻及高调及气过水声,右侧腹股沟可见5cm×4cm包块,质中、皮温增高,红肿压痛明显,阴囊无肿大。血常规Hb108g/L,WBC14.8×109/L,N0.82,…  相似文献   

15.
骆倩  骆岚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9):709-709
患儿 ,男 ,6岁 ,以间歇性腹痛一月余 ,发现腹部包块 7d为主诉 ,于 2 0 0 3年 11月 3日入院。体格检查 :体温 37℃ ,脉搏89次 / m in,呼吸 2 2次 / min,血压 16 / 10 .7k Pa。神志清楚 ,痛苦貌 ,被动体位 ,腹肌稍紧张 ,剑突下偏左扪及 5 cm× 6 cm× 6cm大小肿块 ,质韧、实性感 ,压痛不明显。肾及输尿道走行区无压痛。辅助检查 :全消化道钡餐透视 ,横结肠扩张 ,正常肠袋结构消失 ,其内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 ,结肠脾曲痉挛狭窄 ,回盲部位置上移。结论 :横结肠占位伴继发肠套叠 ,B超示腹上区见 5 .3cm× 5 .4 cm低回声包块 ,CT示腹上区右前见一…  相似文献   

16.
患者,32岁,G2P1。3年前因宫颈性难产在本院行剖宫产术。此次停经2~+月,发现盆腔包块1月,于1988年3月10日入院。 入院后一般检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宫体中位偏左,如孕80~+d,子宫右后方触及一囊性包块的10cm×9cm×8cm,活动差,压痛(一),与子宫明显分开,左侧(一)。干3月18d行吸宫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3月22d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及两侧附件均正常,子宫被一囊性包块推向左前方。探查包块来自右后腹膜,下界达右侧穹窿,约12cm×10cm×9cm,上界达右肾区。切开右后腹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7岁,因体检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既往无手术史。体格检查:腹平软,右下腹扪及条索状包块,约6cm×4cm,质硬,可推动,无压痛,边界清楚。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如,右腹股沟区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CEA,4.26ng/ml、Ca199,10.25U/m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下腹实质性占位,血供丰富。纤维结肠镜检查肠腔未发现梗阻性病变。临床诊断回盲部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广泛粘连,分离粘连后见肿块位于回肠系膜,大小约为5cm×5cm×4.5cm,包膜完整,与后腹膜及腹壁无粘连,剖视肿块呈鱼肉状。探查腹膜后及腹腔各脏器,未发现肿块。完整切除包块…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44岁 (本院职工 )。因“肛门疼痛伴里急后重 ,大便带血 1月余”就诊。以“直肠包块”之诊断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触及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直肠指检 :距肛门约 5cm处触及一包块 ,约 3 5cm× 3 5cm ,质地中等 ,边界清楚 ,有压痛 ,指套带血。临床高度疑癌 ,取肠粘膜组织病检未发现恶性细胞 ,行直肠包块探查术 ,发现包块位于齿状线上方 1 5cm之右后直肠壁 ,呈多个如黄豆大小、高矮不一的结节集中于一块 ,约 3 5cm× 3 5cm大小。术中冰冻切片报告为“良性病变” ,行包块局部切除。病理…  相似文献   

19.
梁楚烽  黄慧琳  郑磊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16-1616
患者,女,31岁。因“肛周骶尾部放射痛8年”入院。疼痛为酸胀隐痛,便后明显,无黑便,大便每天1次,质软成形,无发热,近几个月体重减轻10余斤,外院肠镜提示直肠肿物、炎性息肉。检查:齿线上3cm处隐约可触及2cm×2cm长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活动欠佳,指套无染血,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存。入院后行多次清洁灌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和直肠黏膜光滑,未见息肉,齿线上5cm处可见一隆起的黏膜皱襞。骨盆和腰骶X-ray、B超均提示盆腔腹膜后10cm×10cm不均质类圆形包块。钡剂灌肠示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光滑,盆腔内包块,直肠受压移位。骶尾部CT…  相似文献   

20.
朱礼昆  翟淑娟 《云南医药》2003,24(4):F003-F003
患者 ,男性 ,5 3岁。因双侧耳垂下无痛渐增性包块十年余到我科就诊。自诉十年前偶然发现双侧耳垂下均有一蚕豆大小肿块 ,无痛 ,也无其它不适。曾在外院就诊 ,诊断为“腮腺炎”。口服抗生素两周后未见效 ,也未继续做任何治疗。直至肿物逐渐增大 ,到我科就诊 ,以“双侧腮腺区包块”收住。入院后全身一般检查无特殊 ;专科检查 :左侧耳垂前可扪及 4cm× 4cm× 3cm大小包块 ,质中、不活动、界限清楚、无压痛、表面结节感 ;右侧耳垂下可扪及 2cm× 2cm大小包块 ,中等硬、活动、界清、无压痛、表面光滑。无面瘫表现。超声诊断提示 :双侧腮腺区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