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灌流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血液净化新技术,本文介绍硅橡胶包膜炭床血液灌流器(SACB)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根据人工细胞原理,直径2mm微粒活性炭经硅橡胶包膜后,电镜扫描观察呈多孔网状结构,测定血液相容性良好。灌流器内选用固定炭床式,避免了炭粒在灌流时相互磨  相似文献   

2.
体外实验表明,用~(60)Co辐射法制备的硅橡胶及其共聚物包膜炭,对利眠宁的吸附能力很强。共聚物的透析性比硅橡胶膜有所提高,经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栅位相假彩色编码观察,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膜粘附血小板数为活性炭的8%,为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28%,血小板破坏和变形很小。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是血液相容性与透析性良好的,有希望的吸附型人工肝肾包膜材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包膜活性炭被用于血液灌流以迅速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及外源性毒素,其临床应用已日渐广泛。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用免疫性吸附剂及固相酶作血液灌流以治疗免疫性疾病、先天性酶缺乏症及某些淋巴肉瘤,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国外已有多种高分子聚合物用作活性炭的包膜材料,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有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火棉胶)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等。1977年以来,国内也有聚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或明胶戊二醛交联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的实验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FHF存活率,我们应用上海活性炭厂研制的油棕炭,以火棉胶包裹、肝素液浸泡,装入不锈钢吸附罐内作为吸附型人工肝辅助装置的主要部分(吸附剂罐)。 对20只正常大进行持续血液灌流2小时,灌流前后取动脉血各一份,测定21项指标,结果显示血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各自下降15.8%、20.5%、6.1%,血浆肌酐、尿酸、皮质醇、甲状腺素、氯基酸等有明显减少,实验中部分犬血压轻度下降,注射多巴胺后得到纠正,20只犬实验后全部存活,提示该装置生物相容性、吸附性能、安全性等均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1948年Muirhead租Reid应用树脂作人工肾,1964年Yatizidis用活性炭吸除血液中的毒物和代谢废物,首创了用吸附剂经血液灌流解毒的疗法,但都因血液有形成份受到严重损害而无法推广。1970年Chang应用白蛋白-火棉胶微囊活性炭作血液灌流,大大改善了血液相容性,因而推动了吸附解毒的研究。由于用吸附剂作血液灌流比血液透析简  相似文献   

6.
对经羟磷灰石表面改性后的炭/炭复合牙种植材料组织相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改性的炭/炭复合材料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植入猪股骨3个月后,与骨组织结合良好,压出剪切强度达到6.7MPa,未发现材料引起骨髓组织的异常变化,与材料接触的肌组织中未见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人造血液FDA乳剂静脉注入大白鼠后,经不同时间再注入炭末混悬液,以观察FDA乳剂对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注入FDA乳剂后96小时内,对网状内皮系统继续吞噬炭末颗粒有一时性的抑制作用,但在此期间内,炭末注入后60—90分钟,吞噬活性即恢复正常。因此,一次较大剂量FDA乳剂应用于失血性休克合并全身感染等伤员,对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继续吞噬病菌、清除异物等功能,不致会产生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钛表面聚吡咯涂层的体外及体内血液相容性,探讨其在人工心血管装置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电化学合成方法在钛表面制备聚吡咯涂层,首先对该涂层表征及与钛基底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行测定,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补体激活实验和兔颈总动脉腔内植入实验,评价其体外和体内血液相容性,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阴极电泳涂装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聚氨酯涂层,提高其血液相容性,探讨该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阴极电泳在钛合金表面制备聚氨酯涂层,首先对该涂层进行物理表征测定,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血小板粘附实验对其进行血液相容性评价,与未涂层的钛合金或(和)聚四氟乙烯作平行对照。结果阴极电泳技术可以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聚氨酯涂层,且血液相容性高,与聚四氟乙烯相当,而明显优于钛合金。结论经阴极电泳涂装技术形成的钛合金-聚氨酯涂层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显示了其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皮内半植入模型,对氧化锆陶瓷与皮肤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做出评价,从而讨论其作为经皮骨植入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氧化锆陶瓷试件部分地植入兔背部的皮下组织,一端经皮肤组织外露.分别于植入术后5、10、15、30、60d时处死各组实验动物,运用大体和一般组织学方法动态观察皮肤组织与实验材料的生物学反应.结果氧化锆陶瓷材料植入初始引起周围皮肤组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至10d炎症反应减轻,有疏松的纤维包膜形成.15d时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纤维包膜增厚.30d时炎症反应消退,形成较为致密的厚层纤维包膜,有少许淋巴细胞浸润.60d时纤维包膜变薄、无炎细胞浸润.结论氧化锆陶瓷材料与皮肤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包裹聚氨酯的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型磁性微粒栓塞材料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微粒材料进行一系列血液相容性实验,包括溶血实验、出血和凝血时间测定、凝血功能实验等。结果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微粒材料对出血和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不引起溶血和凝血功能的改变。结论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型微粒栓塞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昌义  彭克军  杜一平  王树人 《海南医学》2006,17(3):102-103,101
目的探讨炭肾血液灌洗对破伤风毒素的清除能力,建立破伤风毒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厌氧培养破伤风梭菌,制取破伤风毒素;将破伤风毒素静脉注入兔子体内以制备破伤风动物模型,发病后以炭肾行血液灌洗.采用本研究建立的SABC-ELISA法检测炭肾灌洗前后血液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建立起了间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破伤风毒素的实验室方法,检测下限可达破伤风梭菌培养上清的最大稀释度1:50000左右,灵敏度极高.使用炭肾灌洗血液后,实验兔血清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下降80%以上.结论炭肾灌洗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破伤风毒素.并建立起了检测破伤风毒素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聚氨酯心脏瓣膜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已二酸亚己酯(PDMS)与二甲基硅醚(PHMO)单体的新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作为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体外动态凝血时间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进行此种新型聚氨酯弹性体血液相容性研究.结果:新型聚氨酯材料溶血指数小于5%,符合生物医用材料的溶血性要求;动态凝血时间实验提示新型聚氨酯材料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抗凝血性能(P〈0.05);血小板黏附实验新型聚氨酯材料抑制血小板黏附能力优于对照组聚氨酯材料(P〈0.05).结论:此新型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符合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血液相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治疗成人重型破伤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的效能.方法将重型破伤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炭吸附法+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在实验室,将破伤风毒素静脉注入兔子体内以制备破伤风动物模型,发病后用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检测炭吸附法前后血液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兔使用炭吸附法后,血清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下降80%以上.临床中,治疗组6例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对照组13例,8例死亡.结论炭吸附法能消除破伤风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破伤风毒素.该方法有效安全简单,能早期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在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的研究中,组织片的制作是个较关键技术性问题。现介绍我们利用火棉胶切片用的滑行切片机。在常温下对超微结构细胞化学的组织切片方法。材料与方法:1.固定及取材:大白鼠经1.5%戊二醛局部灌注固定10min,取其心、肝、脾、胃和肾。  相似文献   

16.
炭肾治疗重度药物中毒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肾作为血液净化治疗的一个分支,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灌流器内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灌流器(活性炭或树脂)的性能对毒物的吸附和对血液成分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炭肾对脂溶性高、蛋白结合率高、分子质量较大的毒物清除率远大于血液透析,故是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时首选的血液净化方式.2000年2月~2007年10月采用此项技术,对212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进行了252例次炭肾治疗抢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肝辅助装置研究重庆医学院对该课题继续进行了部分实验研究:完成了大鼠重复血液灌流实验方法的探索,确定用全血预充装置,使大鼠的存活率有了提高;研制出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新型吸附剂——RAAC-Ⅱ;进行了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血液灌流时  相似文献   

18.
大白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大白鼠脑对一些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极为有用。1963年Joachim F.R.Konig等根据一定性别与体重的大白鼠脑切片标本绘成鼠脑定位图谱,提供给实验工作者参考使用。通常实验者参照定位图进行实验甚为方便。但由于定位图对动物选择要求严格,因此在实用上受到限制。至于我国目前通用的鼠种属于杂种,与国外所用鼠种有所不同,工作者在实验中亦发现实验动物与定位图确有一定的差异。有鉴于此,作者对国内通用杂种大白鼠颅骨进行了测量统计,并就国内通用大白鼠的实验价值与不同大小鼠脑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血管支架已被临床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 ,但由此产生的并发症也日益显露出来。为了减少血管支架治疗的失败 ,探索采用一些新型血管支架材料的可能性。由于这些材料将长期与血液接触 ,其血液相容性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材料的临床应用。为了清楚了解所选用材料对血液组分的影响及引起血液凝聚的程度 ,作者采用溶血率方法对各样品进行了血液相容性测定。1 材料和方法1 .1 人血的制备新采人血 1 5mL加入草酸钾 1 .7mL ,制成新鲜抗凝人血。取配好的抗凝人血 1 0mL加入 0 .9%NaCl溶液 1 2 .5mL稀释备用。1 .2 实验分组1 .2 .1 实验组 :31 6Lss厚…  相似文献   

20.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材料领域一个非常重要又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聚氨酯具有相对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一直被作为重要的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材料用于制作血管移植物、介入导管、心室辅助循环系统及人工心脏等.但是,目前已有的商品化医用聚氨酯材料仍在血液相容性、生物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不能满足与血液接触应用的高要求.本文将纳米级碳材料作为分散相与聚氨酯材料复合,将此复合材料试用于心室辅助循环系统的血泵表面的涂覆处理,并对该复合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材料的抗凝血性、抗溶血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