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HF疫区带病毒鼠指数的时间分布理论拟合与趋势预测樊继忠,徐军,邱祥鹏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水平与带病毒鼠指数密切相关[1],若能掌握其变化规律,对控制流行有积极作用。为此,作者试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EHF疫区黑线姬鼠种群带病毒鼠指...  相似文献   

2.
周宁县流行性出血热防制效果分析章武壮,陈永滔,阙少聪,许华,刘景荣,肖树生,郑少玲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山区,是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的重点疫区。自1973年发现首例EHF后,疫情不断扩大,病例逐年增多。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疫区类型以野鼠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查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型与宿主动物血清型关系,探讨血清学演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IFA、HI和RPHI法分型。结果在458例病人中,存在家鼠型、野鼠型和未定型病人,分别占91.48%、7.21%和1.31%。同时检测鼠肺,其中家鼠EHF病毒(EHFV)抗原阳性率为6.58%(16/243),病毒抗原型均为家鼠型。野鼠4份阴性;在鼠血清中,家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0.71%(44/411),血清型为家鼠型,野鼠阳性率为4.17%(3/48),血清型为野鼠型。结论证实当地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家、野鼠型混合型疫区,EHFV抗原型和血清型别均与宿主动物种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李琦,李伟,张作儒,赵宏儒,孟宗达,高秋菊,王华,陈化新,叶青自1978年从疫区黑线姬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以来[1],又相继从褐家鼠等多种宿主动物中分离到EHFV[2~4]。众多调查发现黑...  相似文献   

5.
与方法应用戊型肝炎病毒(HEV)中国株基因结构区的3种重组融合蛋白GST-ORF2.1、GST-ORF2.3,GST-ORF3建立的免疫吸印法(westemblot,WB),对实验感染HEV的2只猕猴的34份系列血清抗-HEVORF2.1.ORF2.3和ORF3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抗-HEVORF2.1出现较早,于感染后13天即阳转,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康复后15个月仍呈现强阳性;抗-HgVORF2.3.ORF3虽出现也较早,但仅对急性期血清有强反应,且持续时间较短,自感染90天后明显减弱。结论抗-HEVORF2.3.ORF3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戊型肝炎有意义;而抗-HEVORF2.1则是HEV急性和既往感染以及保护性抗体反应的灵敏指标,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戊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记第二抗体间接ELISA发现,IgG-抗HEV阳性率23.5%(46/196),其中IgM-抗HEV阳性10例(5.1%)。于1993年2月~1994年1月继续观察IgM-抗HEV免疫检出率为6.7%(101/1515),IgM-抗HAV检出率为14.2%(302/2133)。按月和月/年统计阳性率动态,表明戊型与甲型肝炎全年呈双峰型相伴流行。提示IgM-抗HEV是诊断现患戊型肝炎的主要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7.
成都地区戊型病毒性肝炎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都地区戊型病毒性肝炎83例临床分析庞无恨,颜泰尉,黄蕙,王积分,刘平,罗金秀自1986年9月我国新疆地区发生戊型病毒性肝炎(HE)流行以来,国内其它省市也陆续发现HE。我院从1993年2月开始在住院患者中进行血清抗-HEV检测,发现成都地区也存在H...  相似文献   

8.
刘自远  易发超 《地方病通报》1995,10(4):68-68,70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刘自远,易发超,刘登权(四川省开江县卫生防疫站636250)本文对以黑线姬鼠为上要传染源的野鼠型EHF重流行区的川东北低山丘陵地区的开江县[1]不同海拔高度的EHF的年均(l985~1993年)发病率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抗病毒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们的组织培养技术,对临床用作EHF抗病毒治疗的各种药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作用的筛选。结果发现,人白细胞干扰素、聚肌胞、阿糖胞苷、强力宁和华赡素等,既不能阻止EHFV侵入细胞,对细胞内的EHFV增殖也毫无影响。野鼠型免疫血清能中和野鼠型和家鼠型两株病毒,而家鼠型免疫血清只能中和同型病毒。病毒唑25μg/mn或重组干扰素4万IU/ml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内EHFV的增殖,用药愈早,抑制作用愈强。作者还发现,联合病毒唑和重组干扰素具有协同作用,为临床进行抗病毒治疗提出了新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是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在血管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两种小分子物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基本病变为全身小血管的损伤。为探讨NO和ET在HFR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对各期HFRS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病例为1994年11月~1995年3月于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湖北省襄樊市传染病医院、宜城市医院、通城医院、咸宁地区医院的住院HFRS患者,按1986年全国(南京)HFRS临床专题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11.
?须恙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人疫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阳性鼠体所带的须恙螨幼虫中分离到1株EHFV;另从叮刺吸食感染EHFV小鼠体液的游离须恙螨幼虫中也分离到1株EHV。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贵州省首例病人于1962年12月在遵义县发现,此后该县每年均有发病,病例逐年增多,疫区在扩大。1982年鼠肺标本查到汉坦病毒,证实该病在遵义县的存在。全县发病人数占全省的52.95%、遵义地区的80%以上。现将遵义县HFRS人间疫情动态结合鼠间疫情监测综合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和内容1.1 资料来源 疫情报表、年终疫情汇审资料以及人群血清学专题调查资料。南白镇桂花、后坝鼠间疫情监测点资料。1.2 内容 HFRS人间流行强度,月发病构成及年发病动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与方法 应用戊型肝炎病毒(HEV)中国株基因结构区的3种重组融合蛋白GST-ORF2.1,GST-ORF2.3,GST-ORF3建立的免疫吸印法(westemblot,WB)对实验感染中HEV的2只猕猴的34份系列血清抗-HEVORF2.1,ORF2.3和ORF3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 抗-HEVORF2.1出现较早,于感染后13天即阳转,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康复后15个月仍呈现强阳性;抗-HEV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内皮素(ET)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学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29例E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ET的浓度。发现EHF患者血浆ET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移行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晚期恢复正常;同时发现,ET与EHF,急者血清尿调蛋白即Tam阶Horsfall蛋白(THP)和β_2-微球蛋白均有高度正相关性,且ET水平越高,病情越重。提示ET在EHF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动态监测ET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HFRS的诊断     
马立宪 《山东医药》1996,36(8):37-38
HFRS的诊断山东医科大学(250012)马立宪HFRS的早期诊断是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目前,HPRS的误诊率较高,尤其在新疫区HFRS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现从三个方面浅述HFRS的诊断。1诊断依据1.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发...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机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卿  皋群 《山东医药》1994,34(4):20-21
对4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伴神经系统(NS)损害者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EHF伴NS损害的病因以EHF脑炎最多。根据1例患者的脑脊液(CSF)中分离到EHF病毒(EHFV),93.1%患者CSF中抗-EHFV-IgM阳性,而无NS症状的对照组全部阴性等结果,认为EHFV的直接致病作用为EHF脑炎的主要病因,提示早期抗病病毒治疗可能预防EHF脑炎。低蛋白血症是脑水肿、脑疝的原因,及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患者LVH及心肌缺血对应激下左心室收缩功能影。方法83例超声确定的HLVH病人行动静态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及心室造影检查,8例行冠脉造影。年龄、性别相配的24例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HT)病人作对照。HLVH病人又分为单纯LVH组(SLVH)与LVH伴缺血组(LVHI)。结果在静态下,3组间射血分数(EF),最大充盈率(MFR)均无统计学上不同。SLVH组运动高峰时EF(EEF),EMFR以及运动诱发的改变量ΔEF,ΔMFR明显比SHT组低,调整年龄、心率影响,两组间上述指标仍有显著差别。SLVH组ΔEF,EEF明显比LVHI组高,而ΔMFR,EMFR在两组间无差别。SLVH组,ΔEF与SBP,EMFR,ΔMFR相关,而与MFR,LVMI,DBP无相关。LVHI组ΔEF与以上参数均无相关。结论(1)SLVH病人运动时射血功能减弱可能主要由于左心室充盈不足,而不取决于左心室肥厚程度。(2)LVHI病人运动时收缩功能进一步下降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受左心室肥厚程度及左心室充盈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胃镜、病理活检、免疫组化酶染色抗原定位及病毒分离等技术,对13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胃组织损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EHF患者胃粘膜具有鱼鳞状出血为主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胃粘膜表层、固有层上皮细胞浆内存在EHF病毒抗原;从胃粘膜组织中分离出EHF病毒,并经电镜鉴定及单克隆抗体证实为野鼠型EHF病毒。提示对EHF患者宜进行早期抗病毒、保护胃粘膜损害及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强 《肝脏》1999,4(4):231-232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肝细胞的强有力的增殖因子,1989年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克隆出了HGFcDNA。以后发现HGF的作用并不限于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以抑制肝细胞的损害,改善脂肪肝,甚至还有阻止肝纤维化的作用。因此,HGF有望作为难治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疗药物。本文介绍近年来迅速开展的有关HGF抑制肝纤维化的分子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并以此推测HGF的作用机制。一、ECM与星状细胞1960年在研究肝纤维化的病理组织学时,发现胶原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主要沉积于肝细胞与肝窦的间隙即…  相似文献   

20.
家猪自然感染EHF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以来我们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家猪作为EHF传染源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家猪不但可自然感染EHFV;感染后EHFV还可随血行播及多个脏器,并可随尿、粪排出感染性EHFV污染外环境,有作为EHF传染源的条件,对人间传播EHF和维持疫源地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