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6年12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210例,男132例,女78例;年龄50—88岁,平均66.2岁;脑梗死172例(其中脑干梗死12例),脑出血26例;经饮水试验评定,Ⅰ级(能不呛咳地1次咽下)0例,Ⅱ级(饮水分成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8例,Ⅲ级(能1次咽下,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仅接受常规的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包括心理康复护理,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摄食训练等;观察组36例,在接受吞咽功能康复护理的同时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颈部特定穴位辅助治疗。治疗前后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通过治疗前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吞咽治疗仪能有效提高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筛查出128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根据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利用吞咽障碍评价标准和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同时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价,后者作为效度标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信度和效标效度评价。 结果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分与VFSS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P<0.01);吞咽障碍评价标准在同一评定者及不同评定者间均有良好的信度;可对吞咽障碍的患者是否发生误吸和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进行预测。 结论吞咽障碍评价标准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价,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联合干预中常用的评定、护理干预和康复方法。吞咽障碍评定方法包括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饮水试验吞咽能力评定法、吞水试验及吞糊试验联合监测脉冲氧饱和度、Any Two试验、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等。护理干预方式包括临床护理路径、循证护理、聚焦解决模式、集束化护理、延续护理。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直接治疗、基础训练、辅助治疗。综上,通过采取有效评估及针对性护理和康复的联合干预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分级管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50例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试验组,2017年6月—12月期间住院的512例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2~3级患者应用增稠剂改变食物性状、4~5级给予间歇经口-食管/胃管管饲;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2级及以上患者,遵医嘱给予留置胃管。结果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吞咽障碍分级管理的实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采用饮水试验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饮水试验结果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饮水试验评定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7.
苏庆庆  苗新旗 《系统医学》2023,(14):63-65+69
目的 探究舌压抗阻反馈训练(tongue pressure resistance feedback training, TPRFT)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用于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TPRFT+rTMS)与对照组(TPRFT)。比较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吞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2级、3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误咽误吸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评分(3.72±1.41)分高于对照组(2.26±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1,P<0.001)。结论 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行TPRFT+rTMS,能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伴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外周磁刺激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定2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OIS评分[分别(4.47±1.11)分和(3.38±1.05)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1.97±0.76)分和(2.40±0.81)分]及PAS评分[分别(2.07±1.01)分和(2.73±1.14)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FOIS评分及PSA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障碍,其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头颈部疾病相关吞咽功能障碍的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头颈部疾病相关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检查资料。结果:18例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表现为Ⅲ级以上异常。21例接受吞咽造影检查患者均表现为吞咽功能异常。14例咽喉内镜检查患者有各种吞咽功能异常表现。结论:洼田饮水试验简便易行,可用于头颈部疾病相关吞咽功能障碍的筛查;吞咽造影检查可作为吞咽障碍检查的"金标准"用来了解头颈部疾病相关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及性质;而咽喉内镜检查则可以直接显示咽喉部的解剖结构异常和吞咽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对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梗死有吞咽障碍的5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并对家属及病人进行吞咽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干预10次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提升0.96级±0.68级,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提升0.48级±0.65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AT-10得分提升6.36分±2.34分,对照组提升3.84分±1.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吞咽训练有助于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还实施电刺激治疗。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价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存质量,治疗后用PBP石氏记分法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4%,电刺激组总有效率为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8.13,P0.05)。电刺激组治疗后在吞咽障碍改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合并认知和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吞咽训练(包括摄食训练和电刺激疗法)和认知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进行认知功能(MMSE量表)和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定。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和洼田饮水试验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21.95±2.42)分和(1.95±0.88)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7.45±2.46)分和(2.60±0.8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认知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和强化吞咽训练方案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识别和强化吞咽训练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WST)情况、吞咽异常发现率、吞咽障碍发生率、吞咽筛查过程中呛咳发生率、留置鼻饲管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异常发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呛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WST评级低于对照组(P<0.05),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鼻饲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识别能及时发现脑卒中吞咽异常患者,通过强化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预防吞咽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留置鼻饲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冰棉签刺激和维生素C刺激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冰棉签刺激训练,观察组采取维生素C刺激训练。治疗1周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价吞咽功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呛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C刺激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吞咽-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康复科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康复科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经口摄食管理,包括评估病人吞咽安全性及有效性、制订安全性食谱、经口摄食管理及效果评价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AA)、中文版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记录两组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吞咽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吞咽-摄食管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亦强  徐洛丹  余兢兢 《新医学》2005,36(6):329-33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每日加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3周后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 康复组显效率87%,对照组显效率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5d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吞咽功能训练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36例阿尔茨海默症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发音训练、呼吸训练、冷刺激、空吞咽和轮换吞咽训练、摄食训练等综合训练,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治疗效果改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实施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2疗程后,患者吞咽障碍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愈1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89%。结论综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提高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91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实验标准评价、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治愈33例(36.3%),有效46例(50.5%),无效12例(13.2%);康复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1,P<0.01)。结论: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0.
总结72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应用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饮食指导的康复护理。经过Vitalstim电刺激治疗电极放置与固定、振幅选择与协同吞咽护理,配合进食训练、加强饮食指导,在康复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进行吞咽障碍程度等级评定,63例吞咽障碍程度恢复至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出院前均能经口进食。康复护理过程共发生轻微饮食水呛咳283次,无严重误吸及肺部感染情况,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