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115例(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39例非心力衰竭的心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的差别;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1);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DD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HF的一个可靠指标,同时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CHF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熊旭华 《当代医学》2016,(33):43-44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检测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为其在临床诊断预测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58例,分为观察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83例)和对照组(无心力衰竭组,275例),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定采用NYHA分级标准,并且在患者NYHA各级比较NT-proBNP及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心率(HR),既往病史[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U)史],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颤动),血清肌酐(Scr),NT-proBNP及CRP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联合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CysC)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11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44例,根据NYHA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心功能,分为非心衰组(NYHA心功能Ⅰ级)、心衰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入院后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梗死类型、NYHA分级等一般资料。入院即刻测定CysC、BNP水平,两周内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高血压、糖尿病、LDL-C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衰组比较,心衰组年龄偏大,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比率高,血清CysC水平升高,BNP水平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大,左室射血分数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胱抑素C与LVEF呈直线相关(P<0.01)。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 C (OR=12.51,P=0.000)、陈旧性前壁心肌梗(OR=3.857,P=0.000)、年龄(OR=3.272,P=0.000)是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CysC对心力衰竭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BNP联合CysC可进一步评价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4.
吴颖  严卫国 《求医问药》2014,(17):43-44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脑钠肽的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BNP指标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将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BNP的水平,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其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960.45±219.80)ng/L,健康组受试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64.45±19.80)ng/L,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呈正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BNP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r=0.72,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相比较差异显著(r=-0.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检测的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心功能分级,预测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维吾尔族心衰住院患者130例,按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LVEF正常心衰组(HFNEF)66例和LVEF降低心衰组(HFREF)64例;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41例、Ⅲ级组47例、Ⅳ级组42例;对照组60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LVEF、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比值(E/A).分析NT-proBNP在各组间水平变化及差异.结果 在LVEF分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心衰各组hs-CRP与NT-proBNP均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EDD随着LVEF的减小有扩大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YHA心功能分级中,各组之间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NT-proBNP水平也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与hs-CRP、LVEDD、LAD、E/A呈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老年维吾尔族患者的NT-proBNP的水平随着心衰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很好地反映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正常、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衰程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4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30例心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血浆脑钠肤(BNP)、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各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心衰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BNP水平也显著增高(P<0.01).心衰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较对照组高,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衰组各级心功能水平之间也无明显规律.结论 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测定血浆BNP水平对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心功能水平的评价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的测定意义在此方面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7.
老年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维吾尔族心衰住院患者130例,按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LVEF正常心衰组(HFNEF)66例和LVEF降低心衰组(HFREF)64例;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41例、Ⅲ级组47例、Ⅳ级组42例;对照组60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LVEF、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比值(E/A)。分析NT-proBNP在各组间水平变化及差异。结果在LVEF分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心衰各组hs-CRP与NT-proBNP均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EDD随着LVEF的减小有扩大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YHA心功能分级中,各组之间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NT-proBNP水平也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与hs-CRP、LVEDD、LAD、E/A呈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维吾尔族患者的NT-proBNP的水平随着心衰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很好地反映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198例患者心功能分为Ⅱ、Ⅲ、Ⅳ级,心功能Ⅱ级患者88例,心功能Ⅲ级患者73例,心功能Ⅳ级患者37例。分析血清CR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血清CR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逐渐升高(呈中度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640,P〈0.01),且各级心功能患者血清CRP水平组间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心衰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循环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NYHAⅠ组,23例)、心功能Ⅱ级(NYHAⅡ组,23例)、心功能Ⅲ级(NYHAⅢ组,23例)、心功能Ⅳ级(NYHAⅣ组,23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降压常规对症治疗,加用黄芪注射液,50 m L加入100 m 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BNP水平,分析与心衰程度的关系。结果:1治疗前,按照NYHA分级从Ⅰ~Ⅳ级,BNP水平逐渐升高,且各心衰级别的BNP水平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治疗后,各级心衰患者BNP水平明显下降,但从NYHAⅠ到Ⅳ级BNP水平逐渐升高,且各心衰级别的BNP水平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心衰患者血清BNP水平在不同程度心衰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n=136,R=0.9727,P0.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但无法完全恢复心功能,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清BNP水平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黄芪注射液对早期心衰治疗效果较好,对心衰程度越高者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型脑利钠肽(BNP)与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 BNP)在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以同期住院心功能正常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分析2个指标(BNP、NT-pro 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YHA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之间水平的差异。结果:心衰组血BNP及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衰组中,随着NYHA分级增加,BNP、NT-pro BNP水平逐渐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间2个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指标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性,与LVEF分级呈负相关。结论:BNP、NT-pro BNP是心衰诊断的标志物,对不同程度心衰的鉴别诊断、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 36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尿崩症者 14例、高热 11例、电解质紊乱 8例、消化道出血 3例、癫痫 5例 ,死亡2例。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 ,加强早期监测和处理 ,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