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BP、NSE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玉梅  张润玲  苏海翔 《医学争鸣》2004,25(24):2284-2286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髓鞘碱性蛋白 (MB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对临床诊断、分度、病程判断的价值 .方法 :HIE患儿32例 ,分别在急性期、恢复期采血 ,用ELISA法测定MBP含量 ,用放免法测定NSE水平并与血清常用酶学检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а HBDH)等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1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HIE患儿急性期各组血清中NSE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恢复期各组NSE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重度组HIE患儿急性期MBP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恢复期其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结论 :NSE可作为HIE患儿临床诊断、病情及病程判断的敏感指标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105例轻、中、重度新生儿HIE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酶(α-HBDH)的浓度,评判HIE的病情。结果 HIE患儿血清AST、CK、LDH和α-HBDH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不同临床分组HIE患儿之间血清LDH、AST、CK和α-HBDH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HIE病情加重,这几种酶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心肌酶谱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 6 9例窒息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 (31例 )和重度窒息组 (38例 ) ,分别于入院时和住院第 10d测定血清心肌酶水平和进行心电图 (ECG)检查 ,并与 30例正常儿童 (对照组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入院时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与对照组正常儿的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和谷丙转氨酶 (AST)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 -MB和α -HBDH的均值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ECG异常 4 1例 ,其中轻度窒息组 14例 ,重度窒息组 2 7例。 10d后复查 ,重度窒息组 (2 9例 )CK、CK -MB和AST降至正常水平 ,但LDH和α -HBDH与对照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 ,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LDH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轻度窒息组CK、CK -MB、α -HBDH和AST降至正常水平 ,LDH与对照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ECG复查异常 5例 ,均为重度窒息组患儿。结论 窒息新生儿早期即有心肌损害 ,心肌酶水平测定与ECG一并检查 ,对判断心肌损害及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0例HIE患儿作为HIE组,并设100名同期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监测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脐血心肌酶谱测定值。结果:HIE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HIE患儿血清AST、α-HBD、LDH、CK-MB的水平均高于中、轻度HIE患儿(P0.01),而中、轻度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血清AST、LDH、CK、α-HBD、CK-MB的水平较高,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HIE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有助于新生儿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肌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5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HIE惠儿心肌酶较正常新生儿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心肌酶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IE患儿心肌酶显著升高,是HIE临床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测定心肌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活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HIE(HIE组) 和5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分别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HIE组轻、中-重度患儿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α-HB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HIE病情越重,血清心肌酶活性越高(P<0.01 或0.05)。结论 HIE时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可作为心肌损害的重要生化指标,对评价HIE脑损伤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酶学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HIE和18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并同时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结果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CK、CK-MB、LDH、AST、ALT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恢复期CK、CK-MB、ALT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LDH、AST降低不明显(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5)。结论hs-CRP的动态变化能较敏感地反映HIE患儿病情程度及转归趋势,与血清酶学改变一起可作为了解HIE的疗效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新生儿肺炎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CK、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的活性变化及之间关系.方法新生儿窒息32例,其中合并新生儿肺炎15例,合并HIE、新生儿颅内出血17例,分别测定血清中CK、CK-MB、LDH、α-HBDH的活性,并做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CK值合并HIE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组高于合并新生儿肺炎组(P<0.05),有显著差异,其它心肌酶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肌酶活性的增高与HIE、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本身无直接关系,其活性增高可能是新生儿窒息的结果.有脑损伤史的患儿CK值增高可能是其同功酶CK-BB活性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心肌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5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HIE患儿心肌酶较正常新生儿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心肌酶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IE患儿心肌酶显著升高,是HIE临床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日本岛津CL -72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 6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 )、磷酸肌酸激酶 (CK )、α -羟丁酸脱氢酶 (α-HBDH)。结果 脑梗塞组CK、α -HBD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脑出血组AST、LDH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脑出血组CK、α -HBDH值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脑出血组LDH、α -HBDH值显著高于脑梗塞组(P均 <0 .0 1)。结论 脑梗塞和脑出血血清心肌酶谱变化有差异 ,心肌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性质和程度、心脏受损情况及预后有关 ,心肌酶谱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早期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2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同时选择4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组.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K-MB、α-HBDH与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K、LDH、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紊乱.  相似文献   

12.
心肌酶类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朝  张卫红  石胜 《海南医学》2004,15(7):123-124
目的 探讨心功酶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谷草转氨酶 (AST)、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功酶 (CK -KB)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贫血查因病人按血液病标准[1 ] 分为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MM)、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缺铁性贫血 (IDA)共 6组患者的心肌酶类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溶血性贫血、MDS、白血病患者中LDH、α-HBD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ST有不同程度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CK、CK -MB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MM、AA、IDA三组患者中 ,五类心肌酶类均无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LDH、α -HBDH、AST可作为血液病诊断和病情观察中重要的临床指标之一。而CK、CK -MB检测没有实际意义 ,从患者的经济考虑 ,不必进行全套检测  相似文献   

13.
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HIE患儿分轻、中、重度组与41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分别采用连续监测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E时血浆AST、LDH、CK、α-HBDH活性随着病情的加重而相应升高,尤以CK、CK-MB升高明显,与临床分度呈正相关。重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度组除CK-MB外,其余酶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的检测可作为HIE临床分度的指标之一。监测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能较好地协助临床早期诊断HIE时有无心肌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 (ATI)时血浆毒鼠强 (TEM)浓度与血清心肌酶谱的关系 ,探讨ATI患儿心肌酶谱升高的意义。方法  36例ATI患儿于入院 4 8h内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速率法测定血浆TEM浓度和血清心肌酶谱 ,后者包括乳酸脱氢酶 (LDH)、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磷酸肌酸激酶 (CK)和心脏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结果 血浆TEM浓度与LDH、α -HBDH、AST、CK和CK -MB均呈正相关 (r=0 .4 0 6 8~ 0 .94 2 3,P <0 .0 5或 0 .0 1) ;抽搐组心肌酶谱高于非抽搐组和正常对照 (P均 <0 0 1) ,非抽搐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ATI患儿心肌酶谱升高与心肌损害和骨骼肌抽搐有关 ,测定心肌酶谱对ATI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变化和心电图异常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平 《广东医学》2003,24(8):844-845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变化和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8例窒息新生儿和 3 0例正常新生儿于生后 2 4h内取静脉血检测AST ,CK ,CK -MB ,α -HBDH ,LDH等 ,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 窒息组生后血清AST ,CK ,CK -MB ,α -HBDH ,LDH等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窒息组心电图均有各种异常改变。结论 窒息新生儿通过早期监测血清心肌酶变化和心电图 ,可及早防治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45例VMC患儿和45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动态测定分析。包括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用酶法测定。结果VMC组AST、CK、CK-MB、LDH、α-HBD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心肌酶谱是诊断VMC的重要指标,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HIE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HIE监测中的意义。方法:以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符合HIE诊断标准的新生儿为病例,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急性期)和出生后第7天(恢复期)的血清IL-1β、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结果:①急性期,HIE组患儿血清IL-1β、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新生儿,且随着HIE病情的加重,IL-1β、IL-6、IL-8、IL-10、TNF-α5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显著性上升;②恢复期,HIE轻度患儿和正常新生儿的IL-6、IL-8、IL-10、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HIE中度患儿和正常新生儿的IL-8、IL-10无显著性差异,HIE轻度患儿和中度患儿IL-1β、IL-8、IL-10无显著性差异,HIE中度患儿和重度患儿TNF-α无显著性差异;③急性期IL-1β、IL-6、IL-8、IL-10和TNF-α5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都显著高于恢复期。结论:血清IL-1β、IL-6、IL-8、IL-10和TNF-α参与了新生儿HIE脑损伤过程,随着HIE病情的加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上升,在HIE脑损伤好转的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逐渐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HIE病程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I)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HIE新生儿作为HIE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选80例同期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心肌酶谱和cTnI。结果HIE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及cTnI均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轻度和中度HIE组(P〈0.05),中度HIE组的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均高于轻度HIE组(P〈0.05),两组仅.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无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LDH、AST、CK.MB、cTnI水平与HIE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α—HBDH、CK水平与病情分度无相关性。结论不同程度HIE患儿容易合并心肌损伤,心肌酶谱及cTnI的检测可作为判断HIE是否伴发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以及损害程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 (sICAM - 1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 ,检测 3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及 2 1例恢复期血清sICAM - 1和TNF -α浓度 ,并与 2 0例健康儿童比较。③结果 急性期患儿血清sICAM - 1、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恢复期仍高于对照组。④结论 sICAM - 1、TNF -α过度表达可能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92例HFMD患儿(病例组)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并与136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例组α-HBDH、CK、CK-MB、LDH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可以较好地判断HFMD患儿的心肌损害程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