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素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作用后瘦素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实验分组:肝素Ⅰ(10μg/mL)、Ⅱ(100μg/mL)、Ⅲ(1000μg/mL)组,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均培养48h。培养终止后吸取上清液-20℃冰冻保存,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瘦素与TGFβ1水平,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肝素Ⅱ、Ⅲ组HSC培养上清液瘦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素各组TGFβ1水平和平均吸光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HSC在肝素作用下瘦素与TGFβ11分泌均受到抑制,且星状细胞的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13):1759-1763
目的:考察白屈菜碱对活化后大鼠肝星状细胞CFSC-8B的增殖、胶原合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受体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CFSC-8B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溶剂组(乙醇)、阳性对照组(1μg/mL秋水仙碱乙醇溶液)和白屈菜碱低、中、高浓度组(2.1、4.2、8.4μg/mL白屈菜碱乙醇溶液)。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利用20μg/L的TGF-β_1作用24 h进行活化,后5组细胞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酶消化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βR-Ⅰ和TβR-Ⅱ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Hyp含量、Col-Ⅰ和Col-Ⅲ水平、TβR-Ⅰ和TβR-Ⅱ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α-SMA、TβR-Ⅰ、TβR-Ⅱ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溶剂组细胞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白屈菜碱低浓度组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和白屈菜碱高浓度组细胞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白屈菜碱中浓度组细胞除Hyp和Col-Ⅲ水平降低不显著外,上述其余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与白屈菜碱中浓度组比较,白屈菜碱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Col-Ⅰ水平、TβR-Ⅰ和TβR-Ⅱ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屈菜碱能抑制活化后CFSC-8B细胞的增殖、胶原合成以及TβR-Ⅰ、TβR-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复合离子盐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离子盐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喂含8%普通盐饲料1周后,70只行二肾一夹经典造模,10只行假手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离子盐组、缬沙坦组、环孢菌素A组、普通加碘盐组。12周后,测量比较各组收缩压(SBP)、左室质量与胫骨长度比值(Lvw/TL)、胶原总面积/图像总面积(CVF)、心肌Ⅰ、Ⅲ型胶原比值(RatioⅠ/Ⅲ)、壁内小动脉管腔周围胶原面积/壁内小动脉管腔面积(PVC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心钠素(ANP)水平。结果:离子盐组Ang-Ⅱ、ANP、Lvw/TL、ALD、ET、CVF、SBP水平低于普通盐组(P<0.05或P<0.01),NO、RatioⅠ/Ⅲ水平高于普通盐组(P<0.01);缬沙坦组Ang-Ⅱ、NO、RatioⅠ/Ⅲ水平高于普通盐组(P<0.01),ET、ANP、CVF、PVCA、SBP、Lvw/TL水平低于普通盐组(P<0.01);环孢菌素A组ANP、Lvw/TL水平低于普通盐组(P<0.01),RatioⅠ/Ⅲ水平高于普通盐组(P<0.01)。离子盐组Ang-Ⅱ、ALD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1),CVF、SBP水平高于缬沙坦组(P<0.01);环孢菌素A组ET、ANP、RatioⅠ/Ⅲ、CVF、SBP、Lvw/TL水平高于缬沙坦组(P<0.05);NO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1)。离子盐组Ang-Ⅱ、ALD、ANP、RatioⅠ/Ⅲ和SBP水平低于环孢菌素A组(P<0.05),NO、ET、CVF、PVCA、Lvw/TL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离子盐能够改善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其作用接近于降压剂量的缬沙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枇杷叶熊果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枇杷叶熊果酸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罗格列酮对照组,枇杷叶熊果酸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干预24、48、72 h后,运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PPAR-γ、TGF-β1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PPAR-γ、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对细胞的增殖的抑制率增高(P<0.01);ELISA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药物浓度的增加,上清中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下降(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药物浓度增加,PPAR-γmRNA的表达量增加,TGF-β1 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药物浓度增加,PPAR-γ蛋白的表达增强,TGF-β1蛋白的表达减弱(P<0.01)。以上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组作用较对照组强。结论枇杷叶熊果酸能够抑制HSC-T6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外基质分泌,该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表达,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1-(3-氟苯基) -5-甲基-2-(1H)吡啶酮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吡啶酮类化合物1-(3-氟苯基)-5-甲基-2-(1H)吡啶酮(FMP)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MTT法观察FMP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观察FMP对HSC 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FMP 200、300、400、500、600 μg/mL 在24、48 h 可抑制HSC增殖, 显著强于阳性对照组(P<0.05).免疫细胞化学显示FMP在 200 μg/mL 可抑制HSC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论FMP治疗肝纤维化的原理可能与抑制HSC增殖和HSC 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不同阶段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功能的变化及孟鲁司特对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应用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气道重塑大鼠模型,原代培养ASMC,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SMC中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Ⅲ型胶原蛋白平均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以卵蛋白激发8周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孟鲁司特干预组Ⅲ型胶原蛋白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哮喘气道重塑组,尤以孟鲁司特干预2周及4周组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孟鲁司特通过抑制ASMC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合成能力而减轻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重力细胞培养系统( 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小鼠成纤维细胞( L929细胞)增殖及创伤修复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L929细胞随机分为微重力组和正常重力对照组,分别在RCCS中培养3、5、7天,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创伤修复蛋白mRNA表达水平。培养第7天取两组细胞-微载体悬液观察细胞微丝结构形态变化。结果微重力组L929细胞的G1期细胞在第3、5、7天明显少于正常重力对照组(P<0.05);与正常重力对照组相比,微重力组S期细胞在第3、5天有所增加,第7天减少,G2/M期细胞在培养第3、7天升高,培养第5天下降(P<0.05)。培养第3天微重力组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β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mRNA表达低于正常重力对照组( P<0.05);培养第5天微重力组Caspase-3 mRNA表达低于正常重力对照组,ColⅠ、TGF-β及Bcl-2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重力对照组(P<0.05);培养第7天微重力组创伤修复相关蛋白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重力对照组( P<0.05)。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培养7 d对L929细胞微丝结构有影响但两组间差异无明显差别。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能改变L929细胞周期转化、增强细胞增殖能力,并影响创伤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和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每天灌服不同剂量(每L分别含有生药30,60,120 g)的化浊解毒方以及α干扰素(1 000 U.mL-1),按1 mL.(100 g)-1大鼠体质量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MTT法检测HSC增殖、流式细胞术测HSC凋亡,ELISA法及RT-PCR法分别测细胞上清液中I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以及细胞中PPARγ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呈现出抑制HSC增殖的作用(P<0.05),以作用48 h最为明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化浊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I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均降低(P<0.05),并上调PPARγmRNA的表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药能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起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降低肝星状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乙醇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设立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乙醇刺激组)、低剂量组(5 mmol/L3-MA+100mmol/L乙醇)、高剂量组(10mmol/L3-MA+100mmol/L乙醇)。RT-PCR分析各组HSC活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SC中自噬水平标志蛋白LC3Ⅱ、α- SMA、Ⅰ型胶原表达;MTT法检测3-MA对乙醇诱导的HSC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中α- SMA、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及LC3Ⅱ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却显著减少(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α-SMA、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及LC3Ⅱ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中α-SMA、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及LC3Ⅱ表达减少(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加入3- MA处理后的HSC增殖显著减少(P<0.05)。结论3-MA可抑制乙醇诱导的HSC-T6细胞中LC3Ⅱ蛋白的表达、α- SMA、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HSC增殖,且高剂量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H2S 在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阻断剂 SB203580 影响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对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HSC加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组(对照组基础上加DMSO)、NaHS组(对照组基础上加NaHS至最适浓度)、SB组(DMSO组基础上加SB203580至最适浓度)、SB+NaHS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SB203580及H2S对HSC的增殖抑制率(IR);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SC凋亡率;逆转录PCR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SB组(7.64±2.46)、SB+NaHS组(12.71±2.73)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1.70±0.88),且SB+NaHS组高于SB组(均P<0.05);DMSO组(2.07±1.18)、NaHS组(2.56±1.2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在各组细胞中均表达,其中NaHS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表达量最多,条带最亮、最宽,SB组与SB+NaHS组表达低于对照组和NaHS组(P<0.05),表达量较少,条带较暗。结论H2S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且SB203580特异性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后,H2S刺激的HSC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11.
细脚拟青霉多糖对肝星状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脚拟青霉多糖(PtPs)对原代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PtPs作用于新生大鼠的HSC,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白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不同培养时间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α)、细胞角蛋白18(CK-18)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检测单胺氧化酶(MAO)在HSC的培养上清和线粒体中的活性,检测羟脯氨酸(Hyp)在HSC的培养上清和胞浆中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PtPs组TGF-β1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IL-10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随着HSC培养时间的延长,PtPs各组较对照组CK-18的表达下降,SMA-α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PtPs 250 mg/L组培养上清和线粒体中的MAO活性最高(P<0.01),PtPs 62.5 mg/L组胞浆中Hyp含量最高(P<0.05)。结论PtPs能促进新生大鼠HSC体外活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类胰蛋白酶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HSC-T6进行体外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10、100 ng/ml类胰蛋白酶组,10 ng/ml类胰蛋白酶+(5、10、20μmol/L)罗格列酮组。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SCⅠ型胶原及PPARγ的表达。结果类胰蛋白酶可以诱导大鼠HSCⅠ型胶原表达并使HSC PPARγ表达减少(P<0.05),罗格列酮可以不同程度抑制类胰蛋白酶的上述效应,且各组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均低于10 ng/ml类胰蛋白酶组(P<0.05),各组PPARγ的表达水平均高于10 ng/ml类胰蛋白酶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够上调PPARγ表达并抑制类胰蛋白酶诱导的HSCⅠ型胶原的表达,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血小板膜GPⅠb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Ⅰb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小板膜GPⅠb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校正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定量胰岛素敏感指数,冠心病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小板膜GPⅠb平均荧光强度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小板膜GPⅠb平均荧光强度呈独立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与冠心病发病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表现为高瘦素血症,血清瘦素水平增高可能影响血小板活化,高瘦素血症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不同频率间歇低氧处理的脂肪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以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8组,即4个不同频率间歇低氧组(IH1-4,处理方案为分别循环充入1.5% O245s和21%O22min15s、4min15 s、5min 45 s和8rmin45 s,每组60个循环)和各自的正常氧对照组(SC1~4,分别给予相应时间的21%O2处理).完成暴露后收集培养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脂肪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瘦素和脂联素的水平.结果:各间歇低氧组脂肪细胞上清液内TNF-α、IL-6和瘦素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各自的正常氧对照组(P<0.05或P<0.01),且IH3组显著高于其余IH组(P<0.05或P<0.01);各间歇低氧组脂肪细胞上清液内脂联素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各自的正常氧对照组(P<0.01),且IH3组显著低于其余IH组(P<0.05或P<0.01).结论:间歇低氧可以导致体外培养的脂肪细胞TNF-α、IL-6、瘦素和脂联素的分泌异常,脂肪细胞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参与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瘦素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胰岛素、血糖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瘦素、空腹及糖负荷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测定空腹及糖负荷后血糖浓度,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空腹血浆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男r=0.712P<0.01,女r=0.735P<0.01),与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但性别差异显著(P<0.001),与年龄无关(P>0.5),与血糖无关(r=0.032P<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瘦素浓度与BMI显著相关,血浆高瘦素与高胰岛素血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瘦素可能在Ⅱ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建荣  李丽华  范书平  张月鹏 《河北医药》2012,34(16):2445-2446
目的 探讨苦参素注射液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00例患有慢性肝纤维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50 例给予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0.6 g(100 ml),静脉滴注8 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淋巴细胞因子指标;通过肝穿刺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结果 2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TGF-β1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Ⅰ型和Ⅲ型胶原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但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苦参素通过降低TGF-β1、TNF-α、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升高IL-10水平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溯  王小冬  连靖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632-1633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对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诊193例患者,入院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入院第1、3、7、10天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根据APACHEⅡ评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15分)、Ⅱ组(15~20分)、Ⅲ组(>20分);分析3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和预后;并回顾性将Ⅱ组、Ⅲ组患者分为死亡组62例和存活组63例,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水平。结果:Ⅰ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1),Ⅲ组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死亡率明显低于Ⅱ组、Ⅲ组(P<0.01),Ⅲ组死亡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均较高,治疗7天和10天后,APACHEⅡ评分,存活组下降至10分以下,而死亡组上升至20分以上,死亡组明显增高(P<0.01);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生理范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治疗后7天和10天,死亡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再度进行性下降,与存活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均<0.01)。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改变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其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在体外水平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凋亡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猪BMSCs,取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0.001、0.01、0.1、1.0μmol/L)干预组。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抗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瑞舒伐他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01~0.1μmol/L)可促进BMSCs增殖,抑制其凋亡,在0.01~1.0μmol/L内增加BMSCs VEGF和bFGF的分泌(P<0.05);当瑞舒伐他汀浓度升高至1.0μmol/L时则未见促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猪BMSCs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对VEGF和bFGF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B(SAB)和姜黄素(Cu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HSC-T6,使用SAB和Cur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裂解细胞并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ERK和磷酸化ERK的影响。结果Cur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HSC的增殖和活化,SAB和Cur显著降低α-SMA的表达水平(P<0.01);SAB对I型胶原的分泌无影响(P>0.05)而Cur显著减少I型胶原的分泌(P<0.05)。SAB和Cur对ERK表达水平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磷酸化ERK的表达水平(P<0.01 vs.P<0.05)。结论SAB和Cur能够抑制HSC的增殖、活化和ERK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S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和成年SD大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s)体外共培养,探讨二者相互作用,并观察依普利酮(EPL)对其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大鼠Tregs,差速贴壁法分选大鼠CFs,分为CFs、CFs+Tregs、CFs+Tregs+EPL(30μmol·L~(-1))、Tregs组。孵育后,CCK-8法检测CFs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CFs分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RT-q PCR检测Tregs的Kv1.3、KCa3.1、CRAC通道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In-Cell Western blot法检测Tregs的Kv1.3通道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共培养48 h后,CFs增殖趋稳,共培养组CFs增殖明显(P<0.01),EPL可明显抑制其增殖(P<0.01);CFs分泌的Ⅰ型、Ⅲ型胶原和MMP-2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EPL可明显抑制其增加(P<0.01);Tregs的Kv1.3、KCa3.1、CRAC通道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增加6.95、1.99、1.53倍(CFs+Tregs vs Tregs,P<0.01),EPL明显抑制Kv1.3、KCa3.1 mRNA的表达(CFs+Tregs+EPL vs CFs+Tregs,P<0.01),其中Kv1.3通道的抑制最为明显;Tregs的Kv1.3通道蛋白增加了67.9%(CFs+Tregs vs Tregs,P<0.01),EPL可明显抑制其表达(P<0.01)。结论体外Treg与CFs共培养48h后,Tregs能明显促进CFs的增殖,EPL可以通过下调Tregs细胞膜上Kv1.3通道的表达,抑制Tregs的活化/增殖,间接抑制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