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在预防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8例输卵管妊娠施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的临床资料。A组82例于术后静滴甲氨蝶呤(MTX),B组83例于术中输卵管系膜注射MTX,C组83例术中输卵管系膜注射MTX同时行卵巢黄体剥除。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 C组手术时间稍长于A、B两组,但三组无显著性差异,且三组术中出血无显著性差异。但C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结论术中输卵管系膜注射MTX同时行卵巢黄体剥除在预防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中的效果最佳,其可以有效清除残余滋养细胞,使血β-HCG在较短的时间内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2.
黄玉葵 《微创医学》2005,24(5):703-7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同时行黄体剥除术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共102例,其中腹腔镜下行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48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局部注射甲氨碟呤20mg,来行黄体剥除54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第1、3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幅度、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病例数.结果术后第1天血β-HCG降幅≥50%A组70.8%,B组为4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214,P<0.01);术后第3天血β-HCG降幅≥80%A组为91.7%,B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389,P<0.01);血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时间A组(7.1±5.2)d,B组(13.0±8.4)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f=4.223,P<0.001);A组无持续性异位妊娠者,B组有8例(14.8%),有显著性差异(X2=7.087,P<0.01).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可有效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黄玉葵 《医学文选》2005,24(5):703-7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同时行黄体剥除术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共102例,其中腹腔镜下行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48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局部注射甲氨碟呤20mg,未行黄体剥除54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第1、3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幅度、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病例数。结果术后第1天血-βHCG降幅≥50%A组70.8%,B组为4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214,P<0.01);术后第3天血-βHCG降幅≥80%A组为91.7%,B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389,P<0.01);血-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时间A组(7.1±5.2)d,B组(13.0±8.4)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4.223,P<0.001);A组无持续性异位妊娠者,B组有8例(14.8%),有显著性差异(χ2=7.087,P<0.01)。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可有效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方式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2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结果 102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3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占 2.94% ,其中1例急诊再次腹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结论 术中通过反复冲洗输卵管管腔,剥除妊娠黄体,术后监测血β-HCG,必要时加用氨甲喋呤杀胚治疗可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郑小敏  阳晓敏  黎勇明  卢燕 《广西医学》2009,31(8):1112-11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掺的有效性。方法输卵管妊娠219例分为两组,A组105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性切开取胚术加黄体剔除术,B组114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性切开取胚术加注药术。观察两组术后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PEP)、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复经时间。结果A组术后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B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率低于B组(P〈0.05),术后复经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加剔除黄体能使β-HCG迅速下降,有效降低PE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两种方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72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口服米非司酮150mg,未行黄体剥除56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幅度、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HCG降幅,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时间、PEP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预防PEP的效果优于黄体剥除术。  相似文献   

7.
刘学容  汪洁 《四川医学》2007,28(12):1404-140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异位妊娠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及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预防。方法 对126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 仔细彻底清除妊娠组织,有妊娠黄体时,同时行妊娠黄体清除,术后严密监测β-HCG下降情况,及时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可以有效避免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汤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32-1233
目的探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将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排除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90例分为A组(早期病例)、B组(近期病例)。A组单纯行保守性手术,术后用氨蝶呤(MTX)补充治疗;B组保守性手术加术中MTX25mg患侧输卵管病灶局部注射,术后米非司酮150mg补充治疗。结果 A组术后14d发生PEP8例,发生率为18.2%;B组术后14d无PEP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术中常规输卵管妊娠局部注射MTX联合术后米非司酮口服及手术技巧可有效避免PEP的发生。术前、术后监测血β-HCG是防治PEP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黄体剥除术与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辅助防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疗效。方法: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共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腹腔镜下行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对照组胚胎清除后局部注射甲氨碟呤20mg,未行黄体剥除。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小时、72小时、7天、12天检测血B—bCG值,并观察其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生PEP1例(2.27%),对照组2例(4.7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395,P〉0.05);两组术后24小时血B—hCG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72小时、7天血B-hCG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12天两组问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且对照组毒副反应明显多于观察组。结论:黄体剥除术防治PEP的疗效与MTX相同,但黄体剥除术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2010-12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6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EP的发生与停经时间、妊娠包块直径、术前血清β-HCG水平、手术方式、有无输卵管妊娠史、术中是否行黄体剥除等因素相关(P〈0.05或P〈0.01);与腹腔内出血量及有无盆腔粘连无关.结论 了解PEP的高危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能够降低PE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渗葡萄糖与甲氨蝶呤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 PEP)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4年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守手术的患者168例,选取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中80例术后将高渗葡萄糖进行输卵管病灶局部注射(即A组),88例术后注射的药物为甲氨蝶呤(作为B组),对2组术后第3天、第5天血β-hCG值进行分析,对比血β-hCG值下降幅度及术后PEP发生率。结果术后血β-hCG值第3天、第5天下降幅度,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EP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持续性异位妊娠( PEP)的发生中,高渗葡萄糖的临床疗效与甲氨蝶呤相当,但具较小毒性。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治疗350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并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0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及损伤周围组织。272例行输卵管切除术,55例行保守性手术(43例行输卵管开窗术,12例行挤胚术),15例行宫角切除,7例卵巢妊娠行妊娠物清除及部分卵巢电切,1例腹腔妊娠行妊娠物清除术。合并卵巢囊肿剥除术33例,子宫肌瘤剥除术25例,盆腔粘连松解术56例,输卵管结扎术64例,对侧输卵管整形术43例。平均手术时间(33±8)m in,术后住院时间3~5天。保守手术55例中术后随访40例,其中35例(87.5%)行输卵管碘油造影示患侧输卵管通畅,28例(50.90%,28/55)自然受孕,4例再次异位妊娠。结论腹腔镜治疗是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对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应尽可能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时局部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口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106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3例腹腔镜下常规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立即行单次肌注甲氨蝶呤(MTX)50mg;B组53例腹腔镜下常规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局部注射MTX 20mg,术前口服米非司酮150mg,3d后再行手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连服3d。观察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A组PEP发生率为9.43%,B组为1.89%,A组明显高于B组(P〈0.05);B组hCG水平在术后3d、5d、7d及9d均低于B组(P〈0.05):A组手术侧通畅率79.2%,B组92.5%,A组输卵管通畅率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局部应用MTX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输卵管妊娠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并同时剔除妊娠黄体对预防持续性意外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剔除妊娠黄体,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β-HCG值降至正常时间为(23±5)d,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8例,发生率为13.8%;研究组分别为(13±2)d、3例、3.2%,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中剔除妊娠黄体可以更早的使血β-HCG值下降,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陶萍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29-1729,174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围手术及再次妊娠情况。方法对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4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Ⅰ组:保守性手术28例;Ⅱ组:输卵管切除术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结局、术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再次宫内妊娠及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难度、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及再次妊娠率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但再次妊娠与对侧输卵管及盆腔病变情况有关,在对侧输卵管正常,而患侧输卵管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则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贺全勤  张梅月 《中原医刊》2006,33(15):43-44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防治。方法对126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A组)72例:术后肌注甲氨蝶呤50mg,并口服米非司酮50mg,一日2次,共3d;对照组(B组)54例,行单纯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查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对β-HCG下降率和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PEP 1例,对照组PEP 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予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可有效预防PEP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方法。方法将125例输卵管妊娠行保留输卵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5例术中应用50%葡萄糖液注入患侧输卵管残腔,对照组70例术中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第3、7天检测血β-HCG值。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d血β-HC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研究组血β—HCG值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渗葡萄糖可预防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且应用方便,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临床结局及术中技巧。【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本院共收治的输卵管妊娠152例,其中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90例。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加甲氨蝶呤(M TX)进行预处理;B组仅局部用M TX后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患侧输卵管再通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A组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24.5±18.6 vs 58.4±15.4,P <0.05);术后患侧输卵管再通率,A组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80.0% vs 46.7%,P <0.05);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二组无统计学意义。9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垂体后叶素加M TX预处理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保护输卵管黏膜、尽可能保留患侧输卵管功能,给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增加再孕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者术前术后血HCG,其中7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如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或流产,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取出妊娠产物时,因套管鞘较小(直径11mm),可能会被挤入腹腔发生PEP,观察发现随术后血HCG数值增高,发生PEP机会也会相应增加。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应持续监测血HCG下降情况,以免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黄体切除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世雄  李力  胡雅君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3):122-122,140
目的:评价输卵管妊娠时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行妊娠黄体切除对手术前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影响。方法:对38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病例分析,其中行黄体切除(A组)18例,未行黄体切除(B组)20例,并随机选择同期输卵管妊娠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C组)20例。比较术前2小时内与术后24—30小时β-HCG值,以β-HCG值下降≥50%为标准观察各组例数。结果:A组中14例(77.8%)、B组中6例(30.0%)、C组中17例(85.0%)的β-HCG下降≥50%。A、C组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黄体切除有利于术后血β-HCG值下降,有利于预防再次宫外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