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粘蛋白MUC5AC和MUC6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型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依据2000年WHO分类标准,将68例胃印戒细胞癌分成5种类型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印戒细胞癌中MUC5AC和MUC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部分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胃印戒细胞癌中MUC5AC和MUC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和39.7%。MUC5AC蛋白在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6蛋白在性别和发病部位中表达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5AC粘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胃印戒细胞癌的肿瘤大小与浸润深度有关;MUC6粘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胃印戒细胞癌性别和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2、CDX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MUC2与CDX2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大肠腺瘤、60例大肠腺癌及相应正常大肠黏膜30例进行黏蛋白MUC2、CDX2检测,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UC2与CDX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中MUC2阳性率分别为100%、93.3%、58.3%;CDX2为90.0%、76.7%、31.7%.在大肠腺癌中,MUC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CDX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 Rank显著性检验发现,MUC2阳性表达组s年生存率明显增高(P<0.01).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MUC2与CDX2呈正相关(r=0.285,P=0.028).结论 在大肠腺癌中,MUC2与CDX2具有明显相关性,MUC2、CDX2的下调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作为鉴别大肠良恶性肿瘤的指标.MUC2与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且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和转移性卵巢肿瘤中粘蛋白MUC5AC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原发性卵巢肿瘤和30例转移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粘蛋白MUC5AC的表达。结景①原发性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MUC5AC的阳性表达依次为55%(11/20)、50%(10/20)、22%(11/50),P=0.0044;②粘蛋白MUC5AC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肿物大小、FIGO临床分期无关(P〉0.05);③粘蛋白MUC5AC在来源于胃、结肠的转移性卵巢肿瘤的阳性表达依次为60%(9/15)和13.33%(2/15),P=0.008;④原发性肿瘤与来源于胃的转移性肿瘤(P=0.010),来源于胃的转移性肿瘤与原发性肿瘤和来源于结肠的转移性肿瘤(P=0.004)有显著差异,原发性肿瘤与转移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与来源于结肠的转移性肿瘤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粘蛋白MUC5AC在原发性肿瘤中呈下调表达,MUC5AC对来源于胃的转移性卵巢肿瘤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黏蛋白(MUC1、MUC2、MUC5AC和MUC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应用组织芯片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对黏蛋白家族成员M UC1、M UC2、M UC5AC和M UC6进行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M UC1在89.4%的被检测病例中表达。MUC1高表达的乳腺癌病例更倾向于具有低组织学级别、雌激素受体(ER)阳性、无淋巴结转移等特点。MUC1的亚细胞定位,即胞浆伴胞膜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MUC2的阳性率很低,仅为4.3%。MUC5AC与MUC6在患者标本中的表达率分别是42.0%和22.2%。除了MUC5AC与低级别导管癌、ER阳性有关,以及MUC6与HER-2呈正相关外,与乳腺癌其他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UC1在大多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都有表达,而MUC2、MUC5AC及MUC6的表达率则相对较低。MUC1的异位表达可能是潜在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2、MUC5AC在原发性及结肠转移性卵巢上皮间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MUC2、MUC5AC在41例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良性12例、交界性9例、黏液性囊腺癌20例)、18例卵巢结肠转移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将MUC2、MUC5AC表达与临床各病理资料间的联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18例卵巢的结肠转移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均有MUC2表达,但无MUC5AC表达;(2)MUC2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12)、5/9、80.0%(16/20),MUC5A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2/12)、9/9、90.0%(18/20);(3)MUC2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分级之间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MUC5AC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MUC2、MUC5AC黏蛋白可用于原发与卵巢结肠转移性黏液性肿瘤的诊断;随着卵巢黏液性肿瘤的发展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MUC5AC的阳性表达率呈下调表达;MUC2的阳性表达率呈上调表达,其表达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2、MUC5AC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0例正常大肠黏膜和64例大肠腺癌组织中MUC2、MUC5AC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4例大肠腺癌中MUC2、MUC5A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和60、9%,与正常大肠黏膜标本相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UC2、MUC5AC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大肠腺癌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UC2蛋白表达下调或MUC5AC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粘蛋白MUC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粘蛋白MUC1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0 例大肠腺瘤和 60 例大肠癌中 MUC1 的表达。结果 20例大肠腺瘤及60例大肠癌中,MUC1的阳性表达率为 10%、46.7%(P = 0.013);大肠癌中 MUC1 粘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 =0.006),在低分化大肠癌中表达强,并与浸润深度 (P =0.004)、淋巴结转移(P =0.01)、Dukes分期 (P = 0.033)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MUC1的上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中粘蛋白MUC5AC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肿瘤中黏蛋白MUC5AC的表达.结果:(1)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中MUC5AC的阳性表达依次为55%(11/20)、50%(10/20)、22%(11/50),P=0.0044;(2)黏蛋白MUC5AC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肿物大小、FIGO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黏蛋白MUC5AC在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肿瘤中呈下调表达,MUC5AC与卵巢恶性黏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揭示MUC2核粘蛋白在正常胃肠粘膜、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MUC2核粘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2核粘蛋白在小肠的杯状细胞中表达,胃粘膜中无表达;肠化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2%和67.4%;肠化组织中MUC2基因的表达与肠分化型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大小、浸润和分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lusterin(聚集蛋白,CLU)、Bax在大肠腺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作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U、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CLU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P<0.01),表达情况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Dukes分期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性别及年龄无关。CLU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P<0.01)。结论:CLU高表达与Bax的低表达在大肠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41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样息肉、1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Claudin-4和MMP-2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样息肉中Claudin-4、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Claudin-4、MMP-2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Claudin-4、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Claudin-4和MMP-2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癌组织中Claudin-4的表达缺失和MMP-2过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两者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UC1、MUC2及MUC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相对正常黏膜组织中MUC1、MUC2、MUC3的表达。结果:MUC1、MUC2、MUC3在癌旁相对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7%、100%、100%,MUC1、MUC2、MUC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60.0%、53.3%。黏蛋白MU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黏蛋白MUC2和MUC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黏蛋白MUC1的表达上调和MUC2、MUC3的表达下调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黏蛋白MUC1、MUC2、MUC3可成为大肠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对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P53蛋白异常表达在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应用P53单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微波炉抗原修复法研究40例结直肠腺癌的P53蛋白异常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65%(26/40)的结直肠腺癌为P53蛋白异常表达阳性。阳性病例的五年存活率为50%(13/26),而阴性病例为857%(12/14),提示P53蛋白异常表达与结直肠腺癌预后关系密切(P<005),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预后判测指标。如结合传统的预后判测因素,可更全面地监测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E2F-1、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中E2F-1、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56.7%,癌旁正常粘膜中为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Bcl-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在癌旁正常粘膜中为13.3%,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E2F—1、Bcl-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共同过度表达,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MMP-2和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 2 )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2 (TIMP - 2 )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MMP - 2和TIMP - 2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 - 2和TIMP - 2在大肠癌中表达的阴性率分别为 6 6 7%和 30 0 % ;MMP -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而TIMP - 2的表达则相反。结论 MMP - 2和TIMP - 2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77.5%(31/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0%(16/40)(P<0.01);Ang-2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隆起型大肠癌Ang-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溃疡型大肠癌(P<0.01);肠壁浸润越深,Ang-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P<0.01);有血道转移的比无血道转移的Ang-2表达水平高(P<0.05);Dukes分期D期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期(P<0.01)。结论:Ang-2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大体形态、浸润深度、血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提示Ang-2蛋白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相关癌基因(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1,Gli1)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li1和OPN蛋白在76例结直肠癌组织,23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Gli1和OPN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Gli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3.4% (33/76)和13.0% (3/2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OPN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3% (39/76)和17.4% (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Gli1和OPN在结直肠癌组织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2,P<0.01).结论 Gli1和OPN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之间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Gli1和OPN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生存素(Survivin)和凋亡素(Caspase3)在大肠腺癌与腺瘤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生存素和凋亡素在50例大肠腺癌、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生存素在大肠腺瘤和腺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凋亡素的表达率在癌旁正常组织、腺瘤组织、大肠腺癌中依次下降。两种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生存素的过度表达是大肠上皮癌变的早期事件。生存素对凋亡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粘蛋白MUC2,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O例正常胃黏膜及49例胃癌组织中MUC2,VEGF的表达。结果 MUC2,VEGF在正常胃黏膜中没有表达;MUQ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3.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5.5%.MUQ与胃癌的病理组织分型密切相关,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1.0%,52.6%,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黏液腺癌的强阳性表达率为77.8%,与另外两种组织学分型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VEGF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48,0.000,0.011),且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阳性与强阳性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VEGF,MUC2是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子。MUC2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的胃癌中表达不同,黏液腺癌中表达最强。VEGF在胃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尤其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UC2,VEGF的联合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