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ACUSON S20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肝脏剪切波速。根据肝穿刺活检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对96例患者进行分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初步划分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剪切波速范围,并将剪切波速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对照组与肝纤维化S0期和S1期以及S0期与S1期之间的剪切波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剪切波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1.38 m/s、1.74 m/s、2.19 m/s、2.53 m/s作为诊断S≥1,S≥2,S≥3,S=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872、0.889、0.861,对应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5.8%、80.5%、79.2%、78.6%,特异性分别为77.3%、83.4%、84.1%、79.5%。肝脏剪切波速与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是无创性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ARFI检查和肝脏穿刺活检,通过ARFI测得的剪切波速(SWV)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绘制ROC曲线分析ARF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并分析SWV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患者的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纤维化组(S3~4)患者SWV明显高于低纤维化组(S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FI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S2)的AUC为0.973,截断值为0.39m/s,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86。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ALT、PLT不同水平患者的S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患者的S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利用ARFI检查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但要避免肝脏炎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剪切波速与磁共振体素内不连贯运动弥散成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进行无创性分期的价值。方法入选223例经病理证实肝纤维化程度的慢乙肝患者,将其分为轻微肝纤维化(F1)组、肝纤维化(F2)组、严重肝纤维化(F3)组、肝硬化(F4)组。8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对照(F0)组,测量所有入选者肝右叶各段剪切波速及其均值。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获得其中不同病理分期的39例肝纤维化患者及19例健康体检者的弥散值(D)、弥漫分数(f)及灌注相关弥散值(D*)。结果 5组间剪切波速结果两两比较,除对照组与F1组间s5肝段剪切波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肝段剪切波速及其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剪切波速逐级递增。剪切波速诊断≥F1、≥F2、≥F3及F4的临界值分别为1.22 m/s、1.30 m/s、1.45 m/s及1.60 m/s,在非严重型肝纤维化(F1、F2)诊断方面,剪切波速有较高的敏感度,分别达到92.82%、90.12%,而对于严重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F3、F4),剪切波速则具有极佳的特异度,分别达到92.27%、95.93%,其诊断各期(≥F1、≥F2、≥F3、F4)肝纤维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分别达到0.887、0.920、0.952、0.954。磁共振弥散成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患者的D、f、D*均显著减低(P<0.05),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f值和D*值持续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值和D*值具有区分肝纤维化F2期与F1期的能力,最佳诊断分界点分别是0.135、9.928×10-3mm2/s。结论对比剪切波速可细分F2以上级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磁共振体素内不连贯运动弥散成像则能将F1期与其他期肝纤维化精确区分,二者联合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RFI技术检测159例患者的肝脏弹性参数 (Vs),以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其中6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 Pugh评分进一步分为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比较肝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静脉压力梯度 (hepatic vein pressure gradient,HVPG) 的相关性。结果  ARFI所测各组肝Vs分别为:S0期 (1.06±0.13) m/s、S1期 (1.16±0.07) m/s、S2期 (1.30±0.18) m/s、S3期 (1.52±0.26) m/s和肝硬化组 (1.88±0.41) m/s [代偿组 (1.87±0.13) m/s、失代偿组 (212±041) m/s]。除S0与S1期外,其余各组间弹性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RFI诊断不同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 (S≥S2)、0.942 (S≥S3)、0.914(肝硬化)和0.740(失代偿期肝硬化);对应的肝Vs最优值分别为1.26、1.37、1.50和1.84 m/s,相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5.2%、88.9%、80.0%和72.0%,特异度分别为99.7%、86.2%、87.8%和70.5%。对肝失代偿期患者,肝Vs与HVPG相关系数为0748,以203 m/s为截点值判断临床严重门脉高压(HVPG≥16 mmHg)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9.3%。结论  ARFI技术不仅可间接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可进一步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治疗和预后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弹性成像VTQ技术定量检测6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组织硬度,以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 表示,其结果与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纤维化分期对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S0期的SWV平均值为(1.22±0.35)m/s,S1期的SWV平均值为(1.41±0.25)m/s,S2期的SWV平均值为(2.18±0.21)m/s,S3期的SWV平均值为(2.46±0.22)m/s,S4期的SWV平均值为(2.96±0.44)m/s,除了S0期与S1期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ARFI弹性成像VTQ技术能定量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情况,是一种能有效评估肝纤维化分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检测肝脏杨氏弹性模量值(EI)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早期肝纤维化(S1、S2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9例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S1、S2期)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8例,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量其肝脏杨氏弹性模量值,比较肝纤维化S1期、S2期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杨氏弹性模量值的差异。结果各组弹性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杨氏弹性模量值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准确的判断了肝纤维化的早期分期;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有助于乙肝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对肝纤维化程度分级的诊断准确性,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共200例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活检结果按Metavir分期方法将肝纤维化分为S0~S4期。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记录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VTQ);同时行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记录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数值及APRI值,比较VTQ值和实验室APRI评分的对肝纤维化程度判断的准确性。对所有患者行肝脏CT扫描,并比较CT扫描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的准确性。结果根据肝穿刺活检,200例患者中,40例为S0期,47例为S1期,48例为S2期,35例为S3期,30例为S4期。VTQ速度越高,肝纤维化程度越重(P〈0.05),APRI均值越高,肝纤维化程度也越重(P〈0.05)。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VTQ值敏感度为95.23%,特异度为79.04%,准确率为84.97%,阳性预测值为77.04%,阴性预测值为93.98%,均比APRI评分及CT检查高(P〈0.05)。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于评价纤维化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行病理活检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同时采用FibroSean检测肝弹性值.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肝弹性值,分析肝弹性值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评估FibroScan诊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S0、S1、S2、S3、S4期患者的肝弹性值依次升高(P<0.05),肝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FibroScan诊断S1、S2、S3、S4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955、0.968、0.954,特异度及灵敏度均大于90%.结论 FibroScan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测量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及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无创评估慢性肝炎患者早期肝硬化化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AFRI技术对235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量肝脏剪切波速,同时检测血清学指标计算APRI、Forns、S指数、FIB-4 4种评分。所有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按Scheuer系统标准分为S0~S4,S0~S3者为肝纤维化组,〉S3者为早期肝硬化组。采用ROC曲线评价剪切波速、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单项及联合应用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肝硬化组的剪切波速与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均显著高于肝纤维化组(均P〈0.01),且剪切波速与肝脏纤维化程度(S)、APRI、Forns、S指数、FIB-4均有较好的相关性(=0.464、0.321、0.423、0.394、0.347,均P〈0.01)。剪切波速、APRI、Forns、S指数、FIB-4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0.804~0.968)、0.707(0.602~0.813)、0.863(0.791~0.934)、0.773(0.688~0.857)、0.831(0.755~0.906)。单项指标中剪切波速的诊断价值最好(AUC达到0.886),以1.50m/s为截点,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19%和85.24%。对剪切波速和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其AUC达到0.917。结论基于APRI技术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肝硬化的预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其他无创诊断指标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纤维化和炎症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5例慢性肝炎患者和2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的DWI检查,选用5个不同b值(100、300、500、800、1000 s/mm2),测量不同b值条件下的肝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慢性肝炎患者肝穿刺病理改变进行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纤维化分期之间和不同炎症分级之间ADC值的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ADC值变化和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ADC值预测2期及以上肝纤维化、3期及以上肝纤维化、1级及以上炎症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ADC值与纤维化分期之间有中度负相关性,b值取800 s/mm2时相关性最佳(r=-0.697,P=0.000).在不同b值条件下,肝纤维化≤1期与≥12期之间、纤维化≤2期与≥3期之间肝脏ADC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b值取800 s/mm2时,DWl诊断≥2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以ADC值≤1.26×10-3mm2/s为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6%和88.3%;DWI诊断≥3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17,以ADC值≤1.19×10-3mm2/s为标准,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1.5%.ADC值与炎症分级之间有轻中度负相关性.当b值取500 s/mm2时,诊断≥1级肝脏炎症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781,以ADC值≤1.54×10-3mm2/s为标准,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86.4%.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初步用于肝纤维化的分期和炎症的分级,为临床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的随访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分析肝脏超声定 量弹性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2017-05~ 2018-11 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 SWE 检 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 72 例纳入研究,以上入选病例全部经肝穿刺活检确诊并获得病理结果,同时选择 50 名非肝病健康志愿者(均衡性别、年龄)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理分期之间及健康志愿者肝脏弹性值之间的 差异。Spearman 法分析肝脏弹性值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 LSM 预 测不同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CHB 研究病例与健康对照组的 LSM 数值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均 P<0.05),CHB 不同病理分期病人(S0 ~ 4 期)弹性值参数随肝纤维化分期的加重而呈增加趋势, Spearman 分析显示,LSM 数值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 = 0.844、P = 0.0272);SWE 诊断肝纤维化(S ≥2 和 S= 4)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0.932;S≥2 界值 SWE = 10.27kPa,对应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 88.4%;S= 4 界值 SWE= 18.61kPa,对应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94.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剪切波弹性 测量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有一定相关性,SWE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评估准确性较高,能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乙型肝病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同时与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液生化学指标作对比分析。方法分别对41例经肝穿确诊的肝纤维化病人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扩散成像技术测定b值为600S/mm^2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同时测量血液生化学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以及肝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Forns和APRI指数。结果(1)随肝纤维化程度进展,ADC值依次减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ADC值除在S0与S1期间无差异外,余各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2)ADC值、血液生化学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G)均〉0.7。在判断s≥2为阳性标准时,ADC值的AUC为0.88、敏感性为75.9%、特异性为83.3%;在判断S≥3为阳性标准时,ADC值的AUG为0.93、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8.5%。无论在判断S≥2或者是S≥3为阳性标准的情况下,ADC值的AUC均大于血液生化学指标。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是一种能有效检测中重度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伍宏兵  王金萍 《吉林医学》2013,(32):6663-666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剪切波速与肝纤维化分期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ACUSON S2000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剪切波速,分析肝脏剪切波速与肝纤维化分期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脏剪切波速与肝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84;肝脏剪切波速与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蛋白、透明质酸均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98、0.392、0.426和0.376。结论:肝脏剪切波速与肝纤维化分期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肝脏剪切波速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评价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1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前瞻性的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查,得卅间接反映肝组织硬度的剪切波速度,以病理组织学的肝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为金标准,评估剪切波速度与肝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的关系。结果剪切波速度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r=0.812,P〈0.001)。除纤维化S0与S1、S1与S2组间剪切波速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外,余不同纤维化分期各组间的剪切波速度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波速度预测肝纤维化1期及以上、2期及以上、3期及以上、4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1、0.961、0.969和0.908。剪切波速度与炎症分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476,P〈0.001)。当剪切波速度取1.35m/s时,预测1级及以上炎症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P〈0.001),敏感性77.7%,特异性80.0%。结论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可以用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分期,并可初步用于炎症程度的分级,为临床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以及疗效预后的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0 T 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诊断中度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采用3.0 T MRI 行DWI检查,计算b值=800 s/mm2时ADC 值。DWI 检查后快速处死大鼠,行病理检查,对照组(12 只)、轻度肝纤维化组(S1期18 只)和中度肝纤维化组(S2、S3期共22 只)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 法多重比较。采用ROC 曲线分析ADC 值区分中度和轻度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中度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ADC 值为(1.47±0.39)×10-3 mm2/s,轻度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ADC 值为(1.78±0.67)×10-3 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轻度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AD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C 值区分中度肝纤维化和轻度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以ADC 值=1.68×10-3 mm2/s为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100%。结论3.0 T MRI 功能弥散加权成像能反映早期肝纤维化微观改变,肝脏ADC值有助于中度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扩散成像肝脾ADC比值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肝脾ADC值之比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采用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扫描系统对39例肝纤维化患者和15例正常志愿者,选择b值为200,400,600,800,1000s/mm2行DWI扫描,分别在肝右叶和脾脏测量ADC值,计算肝脾ADC值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纤维化S分期与肝脏及脾脏ADC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与肝脏ADC值呈负相关,而脾脏ADC值只与S2期以上纤维化有显著相关性。肝脾ADC比值与肝纤维化S0及S1期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6,0.491,p>0.05),而与S2-S4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1,-0.828,-0.385,p<0.05),且于b=800s/mm2相关性最强,评价效能最优(S2以上纤维化组AUC为0.842,灵敏度为0.819,特异度为0.947;S3以上纤维化组AUC为0.995,灵敏度0.857,特异度为1.000)。结论采用脾脏作为参考器官行DWI扫描,在b=800s/mm2时,评价肝纤维化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1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行FS值检测,受试者同期行肝穿刺活检。以肝活检的不同分级结果为判断界点构建FS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阳性和阴性结果的临界值(cut-off值),评价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意义。结果 FS对显著纤维化(S2-S4)、严重纤维化(S3-S4)、早期肝硬化(S4)的AUC值分别为0.81、0.88、0.90,cut-off值分别为7.3、9.7、17.5 KPa;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胆红素、转氨酶的升高对FS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分析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肝硬化、严重纤维化、显著纤维化(S≥2)的诊断价值优于轻度肝纤维化(S2)。  相似文献   

18.
张伟  汪明  朱先存  左鲁生  欧广超  张兆昕 《浙江医学》2018,40(21):2339-2342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联合AST/PLT(ARFI+AST/PL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ARFI检查、血清学分析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术。以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得出ARFI+AST/PLT的诊断效能,并与ARFI以及血清学诊断模型(APRI、FIB-4)等无创诊断模型进行比较。结果ARFI+AST/PLT、ARFI、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s=0.74、0.69、0.54和0.57,均P<0.05)。ARFI+AST/PLT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期)、进展期肝纤维化(≥S3期)均优于ARFI、APRI、FIB-4(均P<0.05);诊断肝硬化(S4期)优于APRI、FIB-4(均P<0.05),与AR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FI+AST/PLT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显著肝纤维化及进展期肝纤维化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RFI、FIB-4、APRI等无创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9.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在评价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61例慢性肝病患者和56例正常人肝脏右叶进行检查,测得感兴趣区肝脏组织弹性量化值,即声触诊组织量化值(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VTQ),并与肝脏穿刺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①61例慢性肝病患者病理活检结果:S0期8例,S1期12例,S2期10例,S3期13例,S4期18例;②VTQ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Spearman r=0.737,P<0.01),不同阶段肝纤维化VTQ平均值是,正常对照组=1.03±0.26,S0=1.05±0.20,S1=1.14±0.28,S2=1.36±0.45,S3=2.01±0.76,S4=2.43±0.39;③正常对照组与S0组与S1组之间、S0组与S1组之间的VT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的VT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或P=0.016)。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能够反映肝组织弹性硬度的定量性息,对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CUS)和声辐射力脉冲(ARFI)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CUS和ARFI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内部回声、边界、血流分布和阻力指数等常规超声特征;采用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TI)判断结节的物理性质和病灶的范围,并对病灶进行分级;利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测量病灶内的横向剪切波速度。结果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的PSV分别为36.45±11.36cm/s和33.78±10.21cm/s,良恶性结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的R1分别为0.74.±O.18和0.65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血流供应以Ⅲ和Ⅳ型为主,而甲状腺良性结节以I和Ⅱ型为主。甲状腺良性病变VTI图像分级多为1-3级,甲状腺恶性病变VTI图像分级多为4-5级。低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微钙化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部血流较丰富、高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是甲状腺癌较特异的征象。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平均剪切波速度值分别为2.36±0.97m/s和4.94±2.58m/s,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88,P〈0.01)。病灶内的剪切波速度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ARFI成像结合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其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8.5%、89.1%、86.8%和90.5%。结论ARFI弹性成像技术结合高频彩色超声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