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近十年来有高速上升的趋势。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至15.56‰,全精神疾病人约1600万,广西约50万-60万。精神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20%。为了使患者康复得更完善、更好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对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药物已由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逐渐转变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新型的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康复较彻底、镇静作用少、回归社会和服药依从性好的特点,对预防疾病复发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与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停经或泌乳、血糖改变等已成为治疗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3)
目的探讨六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分为6组,各3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喹硫平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连续治疗4 w后,比较6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6组中,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最高,其次是氨磺必利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组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且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催乳素水平提升幅度不同,故治疗过程中需积极测定催乳素水平,预防高催乳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5年来 ,我院遇有应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肝损害 116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9例 ,女 47例 ,平均年龄 30 .2 5± 1.2 7岁。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至生理肝损害时间为 1~ 14周。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如无黄疸、皮疹等。其中有消化道症状 11例(9.48% )。实验室检查示黄疸指数异常者 11例 (9.48% )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异常 9例 (7.76 % )。谷丙转氨酶均超过正常值 (0~ 40 U) ,而在 5 0 U以上 6 2例 (5 3.45 % ) ,10 0 U以上 33例 (2 8.45 % ) ,35 0 U以上者 1例 (0 .0 8% )。肝功能异常与药物种类的关系见表 1。治疗与转归 :立即减药…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致心电图异常28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28例接受系统性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服药期间有284例出现不同类型改变,发生率为66.4%,心电图改变多出现于用药早期,且单一用药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合并用药者,同时发现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循证医学概念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medicine)指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即在临床实践中 ,医生对病人的诊治决策应该建立在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选择三方面恰当结合的基础之上。最佳研究证据主要指临床研究证据 ,特别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关于诊断、预后、治疗、预防及康复等方面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 (虽有时也用基础研究证据 )。新的研究证据往往纠正老的结论并代之以更加真实和准确的结论 ;临床经验是医生长期积累的对个体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经验 ;病人的选择指病人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特殊选择和需要 … 相似文献
6.
内分泌代谢与肝脏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内分泌代谢疾病与肝脏疾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可以引起肝脏功能的变化,反之,肝脏疾病也可以引起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7.
8.
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处方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药物现状,分析典型药与非典型处方变化情况,本文抽取2003~2005年3年处方3500张,按照处方同种药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比较每种药品每年有多少老年病人服用,及典型与非典型药归成二大类进行分析比对,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用药趋势和未来用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典型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目前典型及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1个月法于2003-05-01/2003-05-31.用自制调查表对两所医院住院及门诊1006例精神分裂症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住院病人603例,门诊病人403例)。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单一用药以氯氮平为首位占41.2%,其次为奋乃静占19.8%,利培酮占16.9%;合并用药占前二位的是:氯氮平加利培酮占18.2%;氯氮平加奋乃静占15.0%;最为常用安坦及苯二氮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目前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0.
1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全国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临床诊治进展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8月 9日~ 1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与会代表约 6 0 0人。会议共收到征文 4 0 0余篇 ,其中特邀专题报告 10篇 ,大会发言 2 0篇 ,书面交流 2 98篇 ,列题交流 10 0篇。一、大会专题报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秀钧教授报告了“2型糖尿病 (DM)防治新策略—从单纯降糖治疗到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 ,指出 2型DM防治应该从以降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转变为防治DM心血管多危险因素的新策略上来 ,这些新观念已于 2 0 0 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年会上更加… 相似文献
12.
内分泌疾病的脂代谢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代谢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各种内分泌疾病存在不同的激素分泌异常,因此伴有程度不同的脂代谢异常。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的伴有血脂异常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氏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和肢端肥大症等,对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及2011年恩施市两家医院的门诊和急诊>60岁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用药种类.结果 2010年门诊处方32 9434张,2011年374 875张;2年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具有较高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更高;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具有较低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进一步降低.2011年4 424张SSRIs处方中28.80%联用一种及以上的药物;187张TCAs处方中65.78%联用一种及以上药物.在与SSRIs联用的药物中以镇静催眠药物频率最高,其次是脑功能激活药和钙离子拮抗药.该院2年期间帕罗西汀用量较大,超过规定剂量,其他抗焦虑及抑郁药物使用合理.结论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结合药物的特点和自身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达到真正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兴起的可与计算机芯片相媲美的一种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在生物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也已起步,例如已用于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内分泌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等。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在使用抗精神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特点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药后出现吞咽困难情况。结果吞咽困难常在抗精神病药剂量过大、加药过快、联合用药及骤然停药时发生,尤以含氟类抗精神病药多见。其护理措施除基础护理外,还应加强心理、饮食及对症处理,注意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结论对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应注意吞因困难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救治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昏迷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昏迷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的催醒疗效,纳洛酮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 纳洛酮静注.对照组36例,仅常规治疗。按GCS评分又将两组昏迷患者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结果纳洛酮治疗组在轻、中、重各型的昏迷时间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抢救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昏迷催醒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相当重要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治困难。遗传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分子基础是其相关基因发生突变,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当多的致病基因被发现,人们对此类疾病的理解逐步深入,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技术平台。本文将根据致病基因功能,对近年来遗传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取得的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