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具体情况,制作目视管理看板,进行流程管理。将2013年16月实施目视管理前的22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6月实施目视管理前的22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实施目视管理后的23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目视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更准确地把握患者的风险因素,有效的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实施目视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
住院精神病人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总结出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是做好住院精神病人“三防”护理工作,保证病人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科临床中,由于疾病特殊性,使患者在各种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往往失去自我保护能力,既不会正确辨认各种危险因素,也不会正确反映躯体不适,甚至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容易突发意外,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跑等,若发现不及时,未采取早期干预,会造成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严重时会产生重大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4.
闫丽芹 《中外医疗》2011,30(30):121-121
目的探讨加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在提高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护理记录是直接反映医院护理质量整体水平,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提供诊疗服务,促进医院发展的衡量依据。结论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加强其书写规范化及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医院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5.
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护理巡视时间要求,设计一种护理巡视单,该护理巡视单动态直观,护士操作简单,同时更方便护士长检查、举证和保存,以督促护士的巡视行为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基层医院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翠  刘铭洁 《河北医学》2006,12(8):779-78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记录质量控制缺陷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保护护士自身利益,减少医疗纠纷。方法:随机抽查2004年和2005年7至12月份护理记录分析,提出管理对策,对护士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护理记录相关培训等。结果:通过医院管理年的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2004年7至12月和2005年7至12月同期护理记录质量明显增高。结论:完善各级质量管理,规范基层医院护理记录,对促进护理记录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生命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安全管理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家属满意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神科临床中,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使患者在各种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往往失去自我保护能力,既不会正确辨认各种危险因素,也不会正确反映躯体不适,甚至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容易突发各种意外,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跑等,若发现不及时,未采取早期干预,会造成对自身和他人的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将2010年和2011年的客户满意度、护理质控相比较,2011年为实行风险管理后的对照组。结果两组在满意度和护理质控方面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明显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会给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产生严重危害与后果。为了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并制定恰当的应付对策,我们对3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贾忠萍 《中外医疗》2009,28(34):3-4
综述了强化理论在长期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根据长期住院患者的角色转化与适应及出现的护理管理问题,应用强化理论给予干预,逐渐消减这些患者的不合理要求,弱化患者不良情绪,促使患者恰当的进入患者角色,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构建一个和谐、正常的医疗环境,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发生噎食事件的住院患者28例,按照病例同期同病房未发生噎食的住院患者65例为对照,按照自编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采取Logistic回归方法选取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比较发现,病例组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食用面食的比例和精神分裂症的构成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Logistic分析之后,选取年龄≥60岁(OR=2.14,P=0.000)、病程≥12个月(OR=1.81,P=0.020)、面食饮食(OR=1.58,P=0.015)、精神分裂症(OR=1.51,P=0.044)作为住院患者发生噎食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年龄≥60岁、病程≥12个月、面食饮食、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发生噎食。  相似文献   

13.
病案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医务人员对患者执行医疗护理计划的依据。由于病案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完整和失真,引发各种医疗纠纷。这一问题在精神科医疗中更凸显其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患者姓名索引的采集,采取的一些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具体做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李胜美 《中国病案》2011,12(1):12-12,11
探讨精神专科医院病案管理的特殊性,尊重患者隐私,加强病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人性化服务,使病案信息最大限度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病案复印中精神科病人的隐私与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神科病案复印管理工作中,稍不留意会出现患者隐私泄露或者相关权利受侵害的情况,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合理的运用法律法规来照顾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和隐私,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精神科病人在复印病案中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更好的完善病案复印管理工作,使病案信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病案完整性受损、信息泄露的风险和病案复印过程中容易引发医患矛盾等安全隐患,提出将安全文化导入病案管理中的新概念.病案安全管理是病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将病案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文化的高度,用安全文化培养和影响病案工作者,有利于病案管理工作者安全行为的养成,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分析了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病案管理的影响;就运用安全文化理念强化病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条形码识别技术在病案管理中已广泛使用,其使用效果尤为明显。不但提高了整个病案管理过程和内容的准确性,而且通过借阅查询系统还能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考核,从而加强了病案管理。使用条形码系统能够准确地对病案进行借出、追踪、归档进行管理,从而掌握病案的流向以及科研病案及再次入院病案的使用情况。使病案示踪系统更加快速、简捷、准确地控制病案的流通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霍雪华  孙静 《中国病案》2011,12(11):5-7
在病案管理中,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通过循证医院管理学找出充分的科学证据,用以研究讨论病案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使医院病案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决策程序。通过循证医院管理学的运用,完善病案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建立科学的病案管理的运行模式,促进病案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把循证医院管理学与人文科学管理紧密结合,使各项服务活动都作为实践循证医院管理的途径,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营造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2例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38例,占52.77%;与病友和家庭闹矛盾12例,占16.67%;受病房环境影响6例,占8.33%;自知力缺失10例,占13.89%;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4例,占5.55%;药物不良反应2例,占2.78%。结论:对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及病人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责任分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附属医院住院的女性患者475人为观察组,2009年住院的女性患者470人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实行责任分组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由护理组长每月一次对本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综合满意度从2009年的89.28%提高到2010年的95.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