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青 《中国医学创新》2012,(28):151-152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笔者所在科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阴式子宫全切术的75例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接受开腹子宫全切术的53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子宫相关疾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2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4.3±3.5)min、(125.6±8.1)mL及(6.1±1.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相关疾病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控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腹子宫全切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开封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创伤小,疼痛轻,创口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单纯阴氏子宫全切术(TVH)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109例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接受LAVH,而对照组50例接受TVH,术后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肛门排气时间、回访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H对于需要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较TVH疗效好,并发症少,且适应证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和传统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于蒙自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2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总分相比,观察组较高(230.79±9.5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子宫脱垂子宫切除术中,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4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40例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开腹子宫全切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手术,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较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开展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中随机各选择25例进行研究,将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TLH组),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中作为对照组(TAH组)。回顾性对比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医生要积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院的实际医疗条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陈环  孙桂丽 《健康之路》2016,(4):101-102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明显好转,未影响治疗。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评价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6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TA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评价指标(手术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尿失禁、血栓性静脉炎及胃肠功能失调)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尿失禁、血栓性静脉炎及胃肠功能失调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美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和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对比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红 《中外健康文摘》2012,(40):166-167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2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2例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且操作简便易行,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2.
李小兰 《当代医学》2021,27(25):134-135
目的 探究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对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方式,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王晓彬 《吉林医学》2014,(23):5107-510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全切与经腹子宫全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因子宫良性疾病须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行经腹子宫全切术的因子宫良性疾病须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静剂使用例数及术后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较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适用于各种良性病变的全子宫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和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有子宫全切手术指征,良性非粘连盆腔患者89例,其中36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53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TVH),分析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率、出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镇痛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AVH扩展了经阴道子宫全切的适应证,同时具有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白秀华 《中外医疗》2011,30(28):89-8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8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联合阴式子宫全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是切除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子宫全切术的120例患者,其中60例采用传统腹式子宫全切术,记为A组;另60例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记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长。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全切术,临床实用性较强,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韦玉萍  谭小平  李伟芳 《吉林医学》2013,34(9):1616-1617
目的:比较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术组和腹式子宫全切术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阴式子宫全切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疗效优于腹式子宫全切术,是临床治疗子宫病变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传统开腹子宫全切除(TAH)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25例,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2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指标的对比情况.结果 LAVH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指标的对比上与TAH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LAVH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1±1.2)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9.1±8.7)h,组明显优于TAH组的(9.5±2.7)d和(32.1±9.8)h,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因此,应将其应用于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切除应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与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非脱垂子宫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30例接受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除术中出血量外,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脱垂子宫切除应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的创伤较传统阴式子宫全切小,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桂芝 《医学综述》2013,19(3):575-576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气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与开腹子宫全切除术(TAH)三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55例,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TVH 45例(阴式组),LAVH 50例(腹腔镜组),TAH 60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三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较阴式组长(P<0.05),较腹腔镜组短(P<0.05);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较其他两组多(P<0.05);开腹组术后需要上止痛药的例数多,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LAVH是行子宫全切术较理想的术式,腹腔镜辅助降低了经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难度,扩大了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范围,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