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华 《家庭医学》2009,(11):24-24
恒恒今年8岁了,近4年来反复出现解黏液脓血便,无明显血块,大便成型,黏液脓血夹杂其中,每个月都有3~4次,发作时有阵发性腹痛,无发热、呕吐。经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来医院住院治疗。八院后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约10厘米处有一2×2厘米大小带蒂息肉,诊断为直肠息肉。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9岁。因“反复便血伴消瘦1月余”拟“便血待查”于2010年3月4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患者入院后进一步检查,电子肠镜检查:升结肠癌、直肠癌、结肠多发性息肉。病理报告:(结肠脾曲、降结肠上段、降结肠下段)增生性息肉,部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升结肠)腺癌;(直肠)腺癌。患者积极术前准备,2010年3月15日在肠镜下行多发性息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肠镜的普及,患者依从性的提高,肠镜发现结肠息肉的患者越来越多.那么,结肠息肉是怎么得上的?一定要切除吗?与结肠癌的关系大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结肠息肉的相关科普知识. 什么是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结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息肉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之分;有的有蒂,有的无蒂;有的单发,有的多发.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其中以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多见.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腹痛1天"于2013年7月31日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不伴恶心、呕吐、反酸、腹泻;无胸闷、胸痛、心悸、气喘。6 h前就诊我院急诊,在急诊排血便2次,腹痛腹胀有所缓解。急诊腹部CT示,小肠肠管扩张,肠内较多积气积液,肠系膜较多渗出改变,肝脾周围、右结肠旁沟积液,考虑小肠梗阻,腹腔积液,腹膜炎改变;盆腔CT示,升结肠回盲部见较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因反复腹痛半年,加重伴高热20d,伴血便2d于2001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5月无明显诱因中上腹隐痛,无放射,无明显规律与饮食无关.大便2~3次/d,色黄成型,无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无发热、黄疸史.患者一直未予重视.7月6日在我科住院,查肠镜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处有多处节段性溃疡及环行溃疡,表面黏液附着,部分病变处肠腔狭窄.胃镜提示:食管溃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内镜治疗结直肠大息肉中的并发症预防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0例直径大于2.0cm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治疗。对于有蒂或亚蒂息肉先用钛夹钳夹蒂根部后进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于广基或者无蒂息肉先进行黏膜下注射,息肉隆起后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再用钛夹封闭创面。结果:80例结直肠大息肉经圈套电凝电切联合金属夹治疗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所有治疗病例术中、术后未见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金属钛夹联合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评价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12例,无蒂息肉采用黏膜下切除术,有蒂息肉采用传统方法直接切除,对不同部位息肉均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3年内每年定期内镜复查。结果共切除有蒂息肉60枚,无蒂息肉130枚;40例患者胃部无蒂息肉44枚,72例患者结肠无蒂息肉86枚;无蒂息肉直径5mm~2cm90枚,直径2cm共40枚,术后3d内出血共2例(1.8%),未发生穿孔事件;术后息肉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29枚(22.3%),炎性息肉40枚(30.8%),增生性息肉59枚(45.4%),腺瘤合并上皮内瘤变2枚(1.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胃肠道无蒂息肉是一种安全、易操作的微创手术方式,且患者能够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反复发作恶心呕吐11年,加重8个月,再发伴嗜睡2 d,于2002年11月28日入院.11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伴纳差,继之嗜睡,无发热及腹痛、腹泻,当时在外院就诊,查血钠低,经输液(具体不详),症状迅速好转.之后,上述症状每年发作1次,每次均示低钠血症,经补充盐水1~2 d好转,缓解期间无明显乏力、厌食.8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发作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延长,约3~7 d,缓解期间伴明显的乏力、厌食.3个月前始,每月发作1次,持续时间达20余天,多次在外院就诊,曾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肺片示"陈旧性肺结核",肝肾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均无异常,给予补充盐水及治疗"胃炎",但恶心呕吐及低钠血症难以完全纠正.2 d前,再次出现恶心呕吐加重,不能进食,继之嗜睡,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6 8岁 ,因反复解胶冻状大便 6年余 ,加重伴腹痛 1年余入院。患者 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胶冻状大便 ,量少 ,呈透明果冻样 ,出现于便前或便后 ,到多家医院就诊 ,诊断为多发性直肠息肉 ,给予经肛门息肉切除 ,未行病理检查。术后 3个月患者再次出现解胶冻状大便 ,量较术前明显增多 ,未再行诊治。 1年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 ,每日解便 10余次 ,每次量约 2 0 0ml,均为胶冻状 ,并伴有间歇性右下腹绞痛。病程中无便血 ,黑便。为诊治入我院。入院体检指检 :肛门缘内可触及质软结节 ,成环状 ,指尖未及上缘 ,指套无染血。纤维结肠镜示 :肛门缘…  相似文献   

10.
病例摘要 患者男,77岁,因腹痛10余天,于2008年10月8日晚人院.患者于10余天前进食月饼后出现腹痛,初为上腹痛,呈持续性隐痛,无阵发性加重,也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不适,因腹痛程度较轻,能忍受,不影响饮食及睡眠,故一直未就诊或治疗,1 d前症状加重,波及下腹,遂于2008年10月7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予护胃等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且出现呕吐,食欲下降,遂拟"腹痛查因:胃炎?"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1.
雷朝云 《智慧健康》2022,(3):34-36,108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结肠粗蒂性息肉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例结肠粗蒂性息肉患者(201...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患者男,30岁,农民.主诉于2008年1月16日饮酒后出现腹胀、腹痛,腹胀呈持续性,腹痛呈阵发性钝痛,左中腹为著,可忍受,伴有纳差、恶心、腰背部酸胀感,就诊于当地卫生所,以胃肠炎服药症状减轻.2008年2-9月患者腹痛反复发作,多次自服抗菌药物,病情时好时坏;其间曾就诊于当地卫生院及县医院,2008年7月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服药月余,病情未见好转.近来腹痛发作频繁,并伴有周期性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于2008年10月19日患者腹痛加重,向后背部发射,发作时难以忍受,无呕吐.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及诊疗,于2008年10月21日来我院就诊.体检:腹部平坦,腹软,脐右侧约3 cm处有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有叩击痛,肝脾左肾无叩痛,肠鸣音4次/min.CT提示左肾结石,双侧肾周筋膜增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74次/min,早期复极,异常心电图.胸片提示右下肺炎.  相似文献   

13.
大肠镜下高频电摘大肠息肉10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大肠镜高频电摘术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有效方法 ,我院自 1995年 2月至 1999年 1月 ,对 10 2例大肠息肉患者施行了该术 ,疗效满意。现就手术有关问题作如下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2例 ,共 147颗息肉。年龄 4~ 82岁 ,其中男 6 7例 ,女 35例。息肉分布部位 :直肠4 6例 ,乙状结肠 2 7例 ,降结肠 11例 ,横结肠 16例 ,升结肠 2 1例。有蒂息肉 81颗 ,亚蒂或无蒂息肉 6 6颗。病理分类 :管状腺瘤 6 1颗 ,绒毛状腺瘤 2 8颗 ,错构瘤11颗 ,炎性息肉 31颗 ,化生性息肉 5颗 ,其它 11颗 ,直径最大超过 2 0mm。1·2 材料与方法 …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因反复腹痛半年,加重伴高热20d,伴血便2d于2001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5月无明显诱因中上腹隐痛,无放射,无明显规律与饮食无关。大便2~3次/d,色黄成型,无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无发热、黄疸史。患者一直未予重视。7月6日在我科住院,查肠镜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处有多处节段性溃疡及环行溃疡,表面黏液附着,部分病变处肠腔狭窄。胃镜提示:食管溃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粪便环氧合酶(COX)-2检测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收集21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结直肠腺癌组)、17例结直肠腺瘤样息肉患者(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组)以及23例存在腹痛、贫血、粪便异常等症状对照患者(对照组)的粪便,检测粪便中COX-2.结果 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组和结直肠腺癌组的COX-2阳性率分别为88%和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COX-2阳性率为0,对照组与结直肠腺癌组及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粪便COX-2检测对于发现结直肠腺癌和结直肠腺瘤样息肉具有一定敏感度,是有前途的无创检测方法,用于早期发现结直肠肿瘤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摘要 1.1 患者张某,男,25岁,汉族,武威市农民.于2008年3月8日因"反复性上腹部胀满不适6年,加重4天"就诊我院.患者腹痛呈阵发性,且向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做B超示:1.慢性胆囊炎并结石;2.肝大、脾大(厚7.3 cm).住我院普外科.既往无特殊病史记载.家族中患者母亲有多年"胆囊炎"病史,余无特殊记载.3月11日请血液科会诊并做骨穿,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1.戈谢病;2.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脾性血小板减少症.3月13日在全麻下行"脾脏切除术"、"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分析2007年10月-012年10月在我院经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直径大于2cm的结肠巨大息肉患者107例共113枚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28枚直径在3-4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分次切除,35枚直径在2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一次性切除,其余的采用粘膜下注射、钛夹夹闭或尼龙套扎器联合高频电凝电切的方法一次性切除;4枚癌变息肉行ESD完整切除;其中有19例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切除息肉手术,不得不行二次内镜下治疗。在切除过程中没有出现穿孔的,3例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密切配合是成功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侵袭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应失调和环境因素.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广,通常发生于直肠、降结肠,甚至可以延伸到整个结肠.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结肠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诊断.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预防性手术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患者病例7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预防性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涉及有结、直肠切除术、永久性回肠造瘘术;全结肠、直肠黏膜剥出、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次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直肠息肉电灼术.结论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预防性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阻断息肉癌变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结直肠息肉电切术病例103例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巨大息肉癌变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组便血明显高于中年组,中老年组在直乙结肠的息肉分布、腺瘤性息肉数目、巨大息肉癌变均较青年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结直肠息肉的老年患者便血的发生率较高、腺瘤性息肉的数目较多、直乙结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巨大息肉癌变较多,故对老年患者应适当放宽结肠镜指证,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对早期发现结肠癌并阻断其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