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复苏与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复苏是指脑受缺血缺氧后,减轻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措施。脑保护则是指在发生脑损害前采取的保护性方法,两者概念有所不同。脑保护和脑复苏一直是麻醉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尽可能阻断病程于发生脑功能全面衰竭之前。低温能降低脑血流量和氧耗量、缩小脑体积和降低颅内压、稳定细胞膜和维持离子内环境稳定、抑制或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降低脑细胞代谢,宜及早实施降温。同时还应维持有效的血压、有效的止痉、针对脑细胞内、外水肿的不同病因标本兼治,不仅要脱水利尿减少脑内含水量,还要设法改善脑细胞本身的功能。脑保护原则:降低脑代谢和脑氧消耗;阻滞钙通道.减轻钙离子超载引起的细胞损伤;阻滞兴奋性氨基酸的破坏作用;阻滞游离脂肪酸的形成;应用氧自由基清除药或预防氧自由基产生的药物,改善脑缺血后的脑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心肺脑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学》1995,26(1):5-6
  相似文献   

3.
心肺脑复苏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循环骤停的发生分类,原因及当机立断的诊治护理要点,介绍了三期复苏中的新观点。重点叙述了心肺脑复苏的方法、器械,刻意于急救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心肺脑复苏     
  相似文献   

5.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介绍病情。护士甲:患者,女性,35岁。于11月21日上午9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加氯胺酮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在手术将要结束时突然呼吸、心跳骤停,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双瞳孔散大,直径约0.8cm,对光反应消失,即刻暂停手术,给予胸外心脏按摩,腹腔内膈下心脏挤压,同时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心跳渐恢复,自心跳停止至心跳恢复时间约2分钟。2小时后自主呼吸恢复。因患者呼吸微弱,继续使用呼吸机,并关闭腹腔。17点30分返回病房。因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导致脑缺血、缺氧、水肿,呈昏迷状态。22日上午9时患者做气管切开,头静脉中心插管。现查体:仍处于中度昏迷状态,血压14/12kPa,P100次/分,R21次  相似文献   

6.
心跳呼吸停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心肺复苏。但是,临床上在病人心跳恢复、血压得到维持的情况下,自主呼吸不见恢复,病人仍持续昏迷,有的因并发症死亡,有的虽最终脱离了危险,但造成去皮层状态(即醒状昏迷)等严重后遗症。造成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是脑缺氧和脑水肿,其程度不仅与心肺复苏的时间有关,也与是否及时有效地采取脑复苏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7.
心肺脑复苏方法——第3讲 脑复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搏骤停后脑缺血再灌注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决定了脑复苏应该采用多方面病因、特异性的综合治疗,具体包括亚低温、体外循环、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及维持平均动脉压、防治脑水肿等。  相似文献   

8.
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建立成功的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对研究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观察药物疗效、改善复苏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适合于心肺脑复苏研究的动物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特点做一概述。一、动物种类、设备、术前准备适合于复苏研究的动物有绵羊、犬、小猪、兔、大鼠 ,国  相似文献   

9.
鲍光欣  许维安 《新医学》1996,27(7):392-393
脑复苏与脑死亡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鲍光欣,许维安心肺复苏(CPR)后,病人的脑功能是否恢复是衡量复苏成败的重要标志,80年代后期有人研究发现,心搏骤停者,约50%的病人死于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20%~50%生存者也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心肺脑复苏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美国急诊医学会第21届年会于1991年5月12~15日在华盛顿市举行,共报告论文190篇,范围颇广。其中有关心肺脑复苏的论文共23篇,相对讲比较集中,兹综合如下。一、心搏骤停病人复苏的效果Hockstra 报告在15个月内进行多中心研究处理1574例心搏骤停病人,由于授权给急  相似文献   

11.
马桂秋  冯明 《护理研究》2006,20(6):1420-1422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发展史及生存链,从胸外按压与通气、体外除颤、复苏用药及基础生命支持方面综述了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主要用于复苏后能维持较好的心、肺、脑功能及能较长时间生存的患者.[1]1958年心肺复苏(CPR)的创始人PeterSafar教授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迎来了复苏医学的一场革命,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也被推荐面世,[2]挽救了许多不该死亡的心脏,近年来复苏研究的目标则转向不该死亡的脑的研究,[3]所以现代急救医学已将CPR扩展到CPCR的高层次,本文参考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搏呼吸停止病人复苏的成功,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必能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至少应能生活自理。故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情况。脑复苏就成为七十年代集中研究的课题,所以把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扩大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其涉及问题的面广,且有些属边缘学科的问题,以下简要介绍心肺脑复苏的某些进展。  相似文献   

14.
脑复苏与脑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不论在院外或院内发生,必须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复苏开始越早,成功率愈高。即使复苏后,心脏恢复了搏动,但脑功能能否恢复过来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般心脏停止搏动,而脑缺血、缺氧立即发生,如超过4~6min就可以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心脏停跳时间愈长,如〉8min以上,大脑功能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15.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桂秋  冯明 《护理研究》2006,20(16):1420-1422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发展史及生存链,从胸外按压与通气、体外除颤、复苏用药及基础生命支持方面综述了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标志,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智能和工作生活能力也要恢复,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故脑复苏就成为复苏成功的关键,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复苏治疗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创伤、麻醉、手术过程、触电、溺水、自缢、某些药物中毒等,均可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心搏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紧迫的急诊。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的成功,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复苏的成功最终必须达到恢复智能。由于在建立有效呼吸、循环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脑组织功能完全恢复。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把心肺复苏改称为心肺脑复苏  相似文献   

18.
李孝骞  窦文生 《临床荟萃》1997,12(10):436-438
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进展,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大有提高,但仍有相当的存活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不能恢复正常生活,致使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仍较低.故心肺复苏中及复苏后脑复苏就成为复苏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复苏技术的进展,使停搏较长时间的病例延长了生命或有了复苏的希望,但由于严重脑缺血、缺氧,仍有不少病例脑功能恢复不良,呈现永久性的脑损害或脑死亡,影响了脏复苏的效果。70年代以来,脑复苏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认为脑功能是否恢复成功是复苏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循环阻断或窒  相似文献   

20.
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黄培志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7-750
1999年底在美国Dallas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的国际复苏会议,由此诞生了第一个国际性心肺复苏(CPR)和急诊心血管监护(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ECC)指南—2000CPCR指南[1],其主要特点为:①剔除了检查颈动脉搏动。新指南提出只需判断病人有无循环消失的特征(absencesignsofcirculation),即有无正常呼吸、咳嗽或吞咽等自主活动(normalbreathing,coughingormovement),并应在10s内完成评估和开始复苏。②提出了心肺复苏的生存链。及早呼叫,及早CPR,及早除颤,及早进一步生命支持,这四个环节是决定CPCR预后的关键。③CPR可按两次ABCD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