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 1987~ 1995年 ,应用转位筋膜瓣上植皮修复四肢骨与肌腱外露 2 9例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2 9例 ,男 2 4例 ,女 5例 ,年龄 16~ 55岁 ,平均 2 1 5岁。车祸伤 9例 ,挤压伤 6例 ,撕脱伤 6例 ,碾挫伤 3例 ,其他原因 5例 ;手部 7例 ,前臂 6例 ,肘部 4例 ,膝部 3例 ,小腿 3例 ,足部 6例 ;骨外露 17例 ,肌腱外露 3例 ,骨与肌腱同时外露 9例。修复面积为4 5cm× 6 .5cm~ 9.5cm× 13.5cm。治疗 :常规清创后 ,在创缘一侧或两侧扩大切口 ,显露其下的深筋膜 ,依创面大小切取筋膜瓣 ,分离时在显微镜下进行 ,防止损伤筋膜血管… 相似文献
2.
高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093-1093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腓肠肌肌瓣移植在胫骨近端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胫骨近端骨肿瘤保肢术患者共38例,出院后所有患者完成随访.结果 肌瓣移植者中有1例发生肌瓣坏死及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切口浅表感染.38例术后全部做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结论 胫骨近端骨骨肿瘤保肢术中采用带血管蒂腓肠肌肌瓣移植可重建软组织缺损、降低局部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在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在预防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切口愈合问题中的价值。方法:在对20例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术的同时行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骨肉瘤12例,骨巨细胞瘤6例,尤文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瘤段切除特制人工关节置换术14例,瘤段切除灭活骨再植术6例。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患者术后胫骨前部皮肤坏死,经清创后行游离植皮而愈合外,余1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3例出现后期切口渗出及裂开。18例获得随访,2例骨肉瘤死亡;术后肢体功能优4例,良7例,可2例.差5例。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应成为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切口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小腿外伤后胫骨外露的治疗 ,特别是小腿中下 1/3胫骨外露的治疗 ,骨科医师常感到棘手。小面积缺损骨外露可通过局部转移皮瓣覆盖 ,大面积时我院以往均采用胫骨钻孔待肉芽组织长出后植皮或双腿交腿皮瓣修复 ,该方法存在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及病人痛苦等缺点。自 1996年 5月至 2 0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腓肠肌内侧头皮瓣的治疗胫骨外露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应用腓肠肌内侧头皮瓣对15例胫骨外露病人进行的修复,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上述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结果:本组均获成功,转移肌瓣成活,恢复良好,局部外形好,不臃肿。结论:应用腓肠肌内侧头皮瓣治疗胫骨外露,具有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筋膜蒂骨膜瓣加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观察其与单纯植骨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骨折端纤维及坏死骨祛除之后,局部给以松质骨植骨,并行钢板固定,之后将所取的筋膜蒂骨膜瓣包紧固定在骨折端周围,观察骨不连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手术28例,术后进行5个月~1年的随访,其中26例术后5个月已有大量的骨痂形成,2例出现骨折的延迟愈合,1年后骨折端愈合.结论:对于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病人,行再次手术时,进行单纯植骨内固定的同时,取附近筋膜蒂骨膜瓣包绕骨折端,并将之固定,可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86年1~10月采用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转位术治疗股骨、胫骨慢性骨髓炎共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本组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1~68岁,平均39.5岁。其中股骨下段3例,胫骨上段3例,胫骨下段1例。病程8个月至41年。采用右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术者5例;采用左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转位术者各1例。上述病例在此次入院前均曾多次接受过传统的“碟形开窗术”的手术治疗。经该手术治疗后伤口愈合好。其中一期愈合者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报告复合肌瓣加肌皮瓣、肌皮瓣和单纯筋膜皮瓣转移治疗褥疮38例.其中半腱肌肌瓣翻转180度填塞死腔外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覆盖治疗坐骨结书褥疮,“靴形”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股骨大粗隆部褥疮和单或双侧臀腰筋膜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褥疮均取得满意效果.对失败病例做了进一步分析并讨论了术中有关术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应用腓肠肌肉/外侧头肌-皮瓣转位治疗膝上下皮肤缺损共9例。其中4例为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溃疡或瘘管,2例为胫骨上段开放骨折并软组织缺损,3例为膝及其上方骨质外露。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5例,外侧头4例。肌-皮瓣面积为15×8~22×10cm。结果8例完全成活,1例皮瓣末端部分坏死。该肌-皮瓣血运丰富,能覆盖较大骨质外露创面,旋转范围广可达膝上及胫前上3/4,是一种修复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前,小腿损伤后经过治疗,伤口愈合,如果存在胫骨骨不连及骨折端胫前贴骨疤痕,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单纯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普遍出现疤痕坏死,创面骨、钢板外露问题.2000年3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一次手术,同时行皮瓣转移,植骨,内固定治疗伴胫前贴骨疤痕的胫骨不连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18例小耳畸形患者采用耳后超薄皮瓣加筋膜蒂瓣一期全耳再造方法修复,均获得较满意的结果。讨论了手术方法、手术时机以及术后并发症、疗效评定、术后远期继发畸形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