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犬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巴胺(DA)受体亚型类别与反庆特性。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微量生物反应检测技术,测定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和多巴胺2(KA2)受体激动剂propy-lbutyl-dopamine(PBDA)对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管环的舒张反应。结果:(1)冠大辩论动脉和脑动脉均有DA1受体分布,但其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别;(2)脑动脉内既有DA1受体又有DA2受体分布;(3)用6-羟多巴胺(6-OHDA)处理后的实验进一步证实脑动脉存在有DA2受体。结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DA受体亚型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阐明这种异质性将进一步证实脑动脉存在有DA2受体。结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DA受体亚型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阐明这种异质性将有助于了解多巴胺受体对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不同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兔不同动脉对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和多巴胺2(DA2)受体激动剂舒张的效应,分析不同血管床多巴胺受体的生理特性。方法:利用DA1受体激动剂FODA(Fenoldopam)和DA2受体激动剂PBDA及其拮抗剂,测定离体血管环舒张反应的大小。结果:(1)DA1受体激动剂FODA引起的舒张血管效应以肾、肠血管为最强,而肺血管较弱、股血管则基本无反应;(2)DA2受体激动剂PBDA的舒血管效应则以股、肠动脉血管为最强,肾和肺血管仅有轻度反应;(3)FODA的舒血管效应除肺血管外,均无内皮依赖性;(4)用6-羟多巴胺(6-OHDA)处理的兔进一步证实在一些血管存在DA2受体。结论:尽管上述4种血管床均存在由DA受体,但是不同血管多巴胺受体的亚型类别与反应特性存在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4.
选用FODA和PBDA分别作为DA1和DA2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以SCH23390和domperidone分别作为DA1和DA2受体的阻断剂,利用离体血管环的方法对家兔肝动脉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的存在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多巴胺受体两亚型(DA1、DA2)均在肝动脉平滑肌中存在 相似文献
5.
大鼠尾动脉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亚型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认为在内脏血管中含有两种亚型的多巴胺受体DA1和DA2,而躯体血管中只存在多巴胺受体DA2亚型。但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大鼠尾动脉对DA1亚型特异性激动剂fenoldopam有明显反应,因此应用离体血管环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两亚型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亚型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和PBDA(DA2亚型激动剂)在尾动脉均产生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该效应分别被亚型特异性拮抗剂部分或完全阻断;来自尾动脉之RNA的PCR结果可见到预期长度为247bp的特异性阳性扩增条带,而未加反转录酶之结果呈现阴性,说明该产物来自cDNA而非基因组DNA。结论:大鼠尾动脉平滑肌中同时存在有多巴胺受体DA1和DA2两种亚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方法 ,用DA1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Fenoldpam(FODA)和特异性拮抗剂Sch 2 3390 ,检测和分析了DA1受体在大鼠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和演变情况 ,借以阐明外周DA1受体与年龄变化的关系。结果 FODA引起的离体主动脉的舒张反应 ,以 3月龄大鼠的舒张反应最强 ,10d龄和 18月龄大鼠主动脉较 3月龄大鼠的主动脉的舒张百分比均有明显下降趋势 ,三组大鼠的最大舒张百分比 (Emax)分别为 10d龄 4 8.77± 6 .0 3(P <0 .0 5 )、3月龄 98.11± 7.0 2、18月龄 5 6 .2 3± 5 .79(P <0 .0 5 )。 10d龄及 18月大鼠的FODA累积浓度 -舒张反应曲线均明显右移。其主动脉的ED50 分别为5 6 2× 10 -4mol/L和 1.5 8× 10 -4mol/L明显大于 3月龄组大鼠的ED50 (P <0 .0 5 )。 10d龄及 18月龄大鼠肠系膜动脉的最大舒张百分比 (Emax)显著小于 3月龄大鼠 ,分别为 6 0 .32± 7.0 2 (P <0 .0 5 )和 6 9.5 9± 10 .71(P <0 .0 5 ) ,ED50 分别为 6 6 5×10 -4(P <0 .0 5 )和 3.98× 10 -5(P <0 .0 5 ) ,明显大于 3月龄组大鼠的ED50 。结论 ①外周DA1受体在新生及幼鼠数量较少 ,可能与个体发育尚未成熟有关。②外周DA1受体与中枢多巴胺受体相似 ,也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特征 ,也随着老龄化而有明显下调趋势。③外周多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1和多巴胺2受体激动剂对兔冠状动脉和肾动脉cAMP生成量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多巴胺1和多巴胺2受体激动剂对兔冠状动脉和肾动脉cAMP生成量的影响。以cAMP生成量为生化指标,观察了DA1及DA2受体激动剂对兔冠状动脉及肾动脉AC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DA1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及DA2受体激动剂N-prop6yl-butyldoparnine均可剂量依赖性增加冠状动脉及肾动脉cAMP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8.
选用fenoldopam作为DA_1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利用离体血管环的方法对老年(18月龄)大鼠与年轻大鼠(3月龄)血管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DA_1亚型的差别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老年大鼠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由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最大收缩反应与年轻大鼠无明显差别,但3种血管由fenoldopam引起的累积浓度-舒张反应曲线均明显右移,提示老年大鼠血管平滑肌中DA1受体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9.
选用fenoldopam作为DA1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利用离体血管环的方法对老年(18月龄)大鼠与年轻大鼠(3月龄)血管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DA1亚型的差别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老年大鼠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由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最大收缩反应与年轻大鼠无明显差别,但3种血管由fenoldopam引起的累积浓度-舒张反应曲线均明显右移,提示老年大鼠血管平滑肌中DA1受体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多巴胺受体亚型D4和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探讨2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2例胃癌和3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D4和c-fos mRNA的表达,并分析2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2者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D4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c-fos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D4在肿瘤直径≥5 cm组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5 cm组(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fos在高中分化及肿瘤直径≥5 cm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高于低分化组(P<0.01)和<5 cm组(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D4和c-fos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D4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c-fos阳性率明显低于D4阴性组.结论:D4和c-fos在胃癌发生及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且c-fos与胃癌分化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D4低表达与c-fos高表达可能协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病变与弓上动脉颅内外段病变相关性探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58-61
目的 利用心脑血管联合造影分析冠状动脉与弓上动脉(包括颈内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椎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且颈动脉彩超或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增强CT检查提示存在弓上动脉狭窄的180例患者进行同期或分期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1)非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2)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弓上动脉各段病变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颅内段、颈动脉颅外段及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在CAD与非CA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6、0.146、0.128);椎动脉颅外段狭窄在CAD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CAD组(P=0.010)。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可能与椎动脉颅外段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外周动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和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300例拟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外周动脉IMT和斑块的超声检测,而后评估外周动脉IMT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在冠心病组外周动脉IMT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0.94 vs 0.58毫米,颈动脉窦1.27 vs 0.65,股动脉1.47 vs 0.70,P值均〈0.01)。而且三支冠脉病变组IMT值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P〈0.05)。结论外周动脉IMT值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并且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脑动脉系统中较大动脉粥样硬化状况,以间接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程度。方法:对67例连续冠心病患者47~95(75.4±9.1)岁,尸检材料中CAS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包括颈内动脉粥样硬化,ICA;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VBA;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MC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总体分析中,CAS与ICA、VBA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5);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者有冠心病无高血压者44例的CAS与ICA、VBA及MCA;冠心病合并心梗21例的CAS与VBA及MCA(P<0.05);惟合并高血压者23例的CAS与ICA、VBA及MCA程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本组ICA、VBA及MCA与CAS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AS状况,临床工作中可加以综合判断以间接了解CAS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治疗合并脑梗死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总结了2002年2月~2004年5月9例合并脑梗死冠心病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无死亡,术后4d复查头颅CT梗塞面积无增大,无头痛、呕吐、饮水呛咳、肢体偏瘫、失语和偏盲等。2例术后出现房颤。1例下肢取血管处伤口感染,心绞痛症状缓解,心功能明显恢复,痊愈出院。结论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脑梗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体血管环的方法对长期服用非亚型特异性拟多巴胺类药物左旋多巴后大鼠主动脉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两亚型(DA1,DA2)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后大鼠主动脉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两亚型(DA1,DA2)均显著下调,但一定时间后受体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及大鼠冠状动脉壁组织结构与管径的增龄变化以及种属差别。方法对新生儿、成年、老年三组人心冠状动脉管壁结构及其老龄变化做了光镜水平定量观察。对幼年、老年大鼠心冠脉进行了电镜水平观察。结果大鼠冠脉与人心冠脉管壁结构变化有明显不同。人冠脉壁的增龄变化非常显著,新生儿冠脉内膜仅由内皮和一层较厚的内弹性膜构成,至成年和老年时,内膜中出现内皮下层并不同程度的增厚,有的则发展为动脉硬化,使管腔变小。而在大鼠冠脉不论幼年或老年,其内膜仅由内皮构成,无内弹性膜和内皮下层,因而从幼年至老年始终没有内膜增厚和管腔变窄现象。结论人冠脉管壁增龄变化显著,大鼠冠脉无明显增龄变化,二者间种属差异较显著。这种比较解剖学上的差异,提示用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解释人类某些机制时需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研究多巴胺1(DA1) 和多巴胺2(DA2) 受体激动剂对兔冠状动脉和肾动脉cAMP生成量的影响。方法: 以cAMP生成量为生化指标,观察了DA1 及DA2 受体激动剂对兔冠状动脉及肾动脉AC活性的影响。结果: 发现DA1 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FODA) 及DA2 受体激动剂N n propyl N n butyldoparnine(PBDA) 均可剂量依赖性增加冠状动脉及肾动脉cAMP的生成量。然而,肾动脉cAMP的生成量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cAMP 的生成量,选择性DA1 受体阻断剂SCH23390 能够阻断FODA及PBDA所引起的cAMP生成量的增加,而DA2 受体阻断剂domperidone 则对PBDA 的这一作用没有影响。心得安阻断β受体后,FODA仍可显著增加cAMP的生成量,但增加的程度却明显降低。结论: 兔肾动脉及冠状动脉上都存在有刺激AC活性的DA1 受体,但冠状动脉DA1 受体的位点数比肾动脉DA1 位点数要少得多;冠状动脉DA1 受体的作用比肾动脉要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