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分泌的细胞因子、血清细胞因子以及血脂水平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D患者血液样本10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血液样本100例,抽提PBMC,在PHA刺激下培养48 h,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检测血清IL-1α(sIL-1α)、血清IL-6(sIL-6)、血清IL-10(sIL-10)、血清TNF-α(sTNF-α)及血清IFN-γ(s IFN-γ)水平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6周后AD患者重新采样检测。结果 AD组PBMC分泌的IL-1α、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组sIL-6及s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血清TC、T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6周后重新采样的检测结果与第1次一致。结论在PHA刺激下PBMC的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AD发病相关,其中PHA刺激的IFN-γ及sIL-6、sTNF-α、TC、TG、LDL-C水平检测对A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CpG-ODN2216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pG-ODN2216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极化作用,以及培养上清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 取健康献血员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与CpG-ODN2216共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改变,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和IL-10的释放水平.结果 CpG-ODN2216能刺激淋巴细胞向TH1、Tc1转化,对TH2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IL-2、IL-4和IL-10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CpG-ODN2216可以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向TH1、Tc1极化,并诱导PBMC产生高水平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介导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BV表面抗原(HBsAg)刺激后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免疫反应.方法:选择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b阳性健康体检者各10例,Ficoll分离液法分离PBMC,用HBsAg刺激培养.利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PBMC中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IFN-γ+的细胞亚群.结果:经HBsAg刺激培养后,免疫耐受组PBMC产生IFN-γ含量、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免疫清除组(均P<0.05),免疫清除组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免疫清除组、正常对照组PBMC中IFN-γ+的细胞亚群以CD4-CD8+、CD4-CD8-细胞为主,且免疫清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免疫耐受组仅CD4-CD8-表达IFN-γ,且低于另两组.结论:免疫清除期与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患者PBMCs经HBsAg刺激后产生IFN-γ的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谱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例LADA、21例2型糖尿病(T2DM)和20例正常人血浆IL-2水平,及PBMC培养上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1)血IL-2水平LADA组高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2)无PHA刺激的上清IL-4水平LADA组低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4.64 vs 6.59,7.04);经PHA刺激后,LADA及正常对照低于T2DM组(12.63,11.49 vs 26.86)。(3)无论有无PHA刺激,上清IFN-7水平LADA组均高于T2DM及正常对照组(188,00 vs 29.14,11.96;1820.66 vs 370.20,796.64)。(4)未予PHA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IFN-γ/IL-4水平LAD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5.06 vs 1.39);经PHA刺激后,LADA组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109.58 vs 8.12,60.68),T2DM组低于正常对照组。(5)LADA患者未予PHA刺激的IFN-γ分泌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GADA呈负相关。结论:LADA患者Th1样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升高而Th2样细胞因子IL-4水平下降,存在着Th1/Th2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T淋巴细胞上共刺激分子4-1BB的表达及其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R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前后4-1BB的表达,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R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RA患者CD4 T和CD8 T细胞表达的4-1B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8.56±4.08,10.33±2.13,1.24±0.12,0.87±0.09,P<0.01),用抗CD3单抗体外刺激后CD4 T和CD8 T细胞表达的4-1BB均显著高于活化前(表达百分率为33.21±4.29和21.35±8.12,P<0.01)。RA患者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而且与4-1BB CD4 T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84,P<0.01)。RA患者血清IFN-γI、L-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以IFN-γ升高最为显著。而且4-1BB CD4 T细胞数与血清IFN-γ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597,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表达的4-1BB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4-1BB可能通过对CD4 T活化,促使TH1细胞因子分泌,参与关节炎症和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2亚群细胞上CD137的表达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RA患者及34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iFN-γ+(TH1)细胞和CD4+IL-4+(TH2)细胞上CD137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中TH1+CD137+和TH2+CD137+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在RA组中TH1+CD137+细胞水平明显高于TH2+CD137+水平.TH1+CD137+在RA活动组的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正常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95.57±11.56、69.12±7.85和53.22±6.83,P<0.01);而TH2+CD137+在RA稳定组的水平明显高于活动组和正常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62.91±8.56、56.32±6.93和51.90±4.13.P<0.01).RA活动期TH1+CD137+细胞百分率与急性期指标ESR、CRP及活动期指标Stroke指数正相关(r=0.865,P<0.01;r=0.854,P<0.01;r=0.103.P<0.05);而稳定期TH2+CD137+也与RA活动期指标RF星正相关关系(r=0.306,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2亚群细胞上CD137的表达存在异常.同时CD137的表达异常与RA患者不同病程和病情活动度相关.提示CD137参与了RA免疫反应的发展.尤其是在疾病的活动期,CD137有助于CD4+T细胞向TH1细胞的偏移,从而加速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而在稳定期,CD137可能通过刺激体液免疫来维持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对激素抵抗性哮喘患者Th1/Th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谢友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21-4222
目的:观察雷公藤对激素抵抗性哮喘(SR)患者外周血Th1/Th2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5例SR哮喘发作期患者和25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PHA+Triptolide 1(6 ng/mL)、PHA+Triptolide 2(0.6 ng/mL)诱导后,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γ-IFN)含量.结果:SR 哮喘患者PBMC经PHA诱导后产生的γ-IFN、IL-4量与健康成人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PHA+Triptolide 1诱导组患者PBMC产生的γ-IFN、IL-4量及γ-IFN/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单纯PHA诱导组及PHA+Triptolide 2诱导组(P<0.01),PHA+Triptolide 2诱导组患者PBMC产生的γ-IFN量及γ-IFN/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单纯PHA诱导组(P<0.01),而IL-4水平则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可明显促进SR哮喘患者PBMC 产生γ-IFN和IL-4,剂量大更显著,在促进Th细胞成熟的同时上调Th1细胞功能,改善SR患者Th1/Th2功能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NORs)和T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Th)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PBMC经多克隆T细胞活化剂刺激,以图像分析法检测AgNORs区面积与细胞核仁面积的百分比(I.S%);以微量细胞毒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以来评价辅助性T细胞亚群活性。结果:(1)13例稳定期和17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中活化T细胞AgNORs表达分别为(5.14±1.06)I.S%和(3.21±1.40)I.S%,与正常对照组(6.69±1.30)I.S%相比,均显著下降(分别有P<0.05,P<0.01);活动期显著低于稳定期(P<0.01);(2)与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计数(23.5±7.8)%和CD4+/CD8+比值(0.58±0.31)显著降低(P<0.01),CD8计数明显升高,为(37.4±12.1)%(P<0.05);(3)与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血清IL-4水平明显升高,为(37.2±2.7)pg/mL,(P<0.05),IFN-γ分泌为(17.9±2.7)pg/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稳定期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免疫活性低于正常水平;(2)活动期患者血清IL-4分泌水平增高,IFN-γ水平降低,提示Th1类活性降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存在Th1/Th2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在刺激白细胞分化抗原(CD)4+和CD8+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用磁珠分离长征医院1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及32名健康对照者CD14阳性PBMC后,用不同浓度α-干扰素(IFN-α,0、2、5、10 ng/ml)刺激Siglec-1高表达,或用小干扰RNA或抗Siglec-1单抗靶向抑制Siglec-1表达,再与1名第三方健康献血者CD4 +/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5d.然后,将实验分为11组:健康人CD14(1组),健康人CD14+ IFN-α5 ng/ml(2组),健康人CD14+ IFN-Ω 5 ng/ml+ anti-Siglec-1 2 μg/ml(3组),ACS CD14(4组),ACS CD14+ siRNA干扰对照组(Mock,5组),ACS CD14+ siRNA 679 40 nmol/L(6组),ACS CD14+ anti-Siglec-1 2μg/ml(7组),SACD14(8组),SA CD14+ Mock(9组),SA CD14+ siRNA 679 40 nmol/L(10组),SA CD14+ anti-Siglec-12 μg/ml(11组);每组测定10份标本.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共培养T淋巴细胞增殖,用ELISA检测共培养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2、IL-10、IL-12、γ干扰素(IFN-γ).测定各组PBMC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计量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靶向阻断Siglec-1后(6组),PBMC刺激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PBMC刺激CD4+T淋巴细胞分泌IL-2、IL-12、IFN-γ分别为67.00(62.50~ 87.30)、0.86(0 ~1.63)、47.82(37.60 ~ 56.67) pg/ml,且分泌能力减弱;IL-10为56.00(46.25 ~67.40) pg/ml,且分泌能力增强;未处理组(4组)上述细胞因子分别为213.70(187.50 ~ 275.30)、6.87 (4.90 ~8.93)、114.90(89.50~167.40)、21.08(15.70~33.20) p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8.50、17.00、8.50、87.50,P均<0.05).当健康对照组单核细胞经IFN-α刺激上调Siglec-1表达后(2组),刺激CD4+T淋巴细胞分泌IL-2、IL-12、IFN-γ分别为220.44(174.30 ~ 312.30)、7.90 (6.540 ~10.40)、143.75(78.20~210.00) pg/ml,且能力增强;IL-10为21.95(16.30 ~25.00) pg/ml,而能力减弱,与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89.50、98.00、100.00、0,P均<0.05).抑制或增强Siglec-1对CD8+T淋巴细胞分泌的上述细胞因子无影响(P均>0.05).结论 IFN-α可刺激Siglec-1表达增加,Siglec-1可通过促进CD4+/CD8+T淋巴细胞增殖或CD4+T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参与A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L-23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HSV病毒感染复发患者外周血IL-23、IL-12、IFN-γ、IL-14、IL-10水平,以及细胞培养液中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IFN-γ的水平,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生殖器疱疹复发患者(RGH)组血清IL-23、IL-1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L-14、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3剂量依赖性诱导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并刺激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IFN-γ.结论 IL-23等Th1型细胞因子在RGH患者体内水平低下,Th1/Th2平衡失调,机体不能有效抑制病毒,是导致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IL-23可能在体内同样刺激T细胞产生IFN-γ,发挥抗病毒效力.  相似文献   

11.
邵慧  吕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63-2764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取20例AS患者(分AS病情稳定组及活动组各10例)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用或不用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anti-CD28),然后加佛被酯/离子霉素,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IL-6水平。结果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AS病情活动组IL-17表达水平较病情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anti-CD3、anti-CD28刺激后,CD4+T细胞IL-17胞内表达水平较无刺激有一定的增加。AS患者CD4+T细胞IFN-γ胞内表达水平呈现与IL-17表达相似的特点。结论 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胞内IL-17和IFN-γ呈高表达,提示分泌IL-17的Th17细胞和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共同参与了A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CHB患者HBV DNA和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分泌IFN-γ和IL-6的水平。结果CHB患者治疗前PBMC分泌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拉米夫定治疗后HBV高、中载量组分泌IFN-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分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治疗后中、低载量组分泌IFN-γ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低载量组分泌IL-6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INF-γ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r=0.89,P<0.001),IL-6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和ALT呈正相关(分别为r=0.92,P<0.001;r=0.74,P<0.001)。结论CHB患者PBMC分泌IFNγ-、IL-6水平可作为判断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胃癌患者TH1/TH2漂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外周血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ELISPOT法检测TH1/TH2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结果胃癌病人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降低,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升高,TH1/TH2比值降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IL-12和抗IL-4单抗组,TH1细胞阳性率增加,TH2细胞阳性率降低,TH1/TH2比值升高;加IL-4和抗IFN-γ单抗组TH1细胞阳性率降低,TH2细胞阳性率升高,TH1/TH2比值降低(P<0.05).结论胃癌病人TH1细胞受抑制,TH2细胞亢进,导致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受抑制.利用IL-12诱导TH1细胞的增殖,有可能恢复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最优的细胞因子组合方案体外制备CIK细胞,为基于CIK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方法采用Ficoll分离法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BMC加入激发型鼠抗人抗-CD3单抗(1μg/m L)包被的96孔板(2×106孔),各孔中分别按浓度梯度加入激发型抗-CD28单抗0.25μg/m L、0.5μg/m L、1μg/m L,IL-2 0.02万U/m L,0.1万U/m L,0.5万U/m L,IFN-γ50 ng/m L、100 ng/m L、200 ng/m L,于1、2、3、4、5、6、7 d通过细胞计数计算各孔细胞数量,以确定能获得最佳增殖效果的最低浓度,该浓度即为CIK诱导的合适浓度。获得最适浓度后,采用CCK-8掺入法检测不同诱导方案下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在活化的于1、3、5、7 d不同诱导方案下CIK上CD4+、CD8+、CD56+的表达。结果 PBMC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均能增殖,加入细胞因子后培养至4-5 d时,可见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培养至7 d细胞的胞体和胞核均增大,胞浆增多,胞核密度加强。细胞增殖曲线提示,在抗-CD3单抗浓度为1μg/m L下抗-CD28单抗、IL-2、IFN-γ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5μg/m L,、0.1万U/m L、100ng/m L。CCK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各组CIK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增殖愈显著,且组间呈现统计学差异,各组中以抗-CD3+抗-CD28+IL-2+IFN-γ联合培养组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最强(P0.05),CD4+、CD8+和CD56+细胞比例培养前分别为(44.8±11.3)%、(21.1±8.5)%、(3.4±0.7)%,培养后分别为(72.1±13.8)%、(51.1±17.9)%、(10.7±4.4)%,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激发型抗-CD3+抗-CD28+IL-2+IFN-γ联合培养方案获得的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最强,表型最为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各型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及细胞免疫应答的模式并探讨其在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和各型乙肝患者的PBMC在体外共同培养,用ELISA法检测其:PBMC产生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结果]和正常对照相比,各型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各型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免疫应答的模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和培养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CD8-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纯度,ELISA法检测CD4-CD8-T细胞分泌的IL-4、IFN-γ含量。结果CD4-CD8-T细胞分离后纯度为82.77%,CD4-CD8-T细胞分泌IFN-γ的量为(159.28±38.16)pg/ml,而IL-4含量未能检测出。结论CD4-CD8-T细胞可分泌IFN-γ,基本不分泌IL-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DcR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分析其在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6例AS患者和48例体检健康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DcR3、IFN-γ、TNF-α和IL-4水平,并分析血清DcR3水平与AS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S患者血清DcR3、TNF-α和IL-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且活动期AS组DcR3水平高于稳定期AS组(P0.05);AS患者血清IFN-γ/IL-4(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cR3与IL-4、TNF-α、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5、0.31、0.41、0.38、0.65,P均0.01),DcR3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r=-0.38,P0.01),与IFN-γ和血小板计数(PLT)无相关性(r=-0.12、0.23,P均0.05)。结论 AS患者血清DcR3水平显著升高;AS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均增高,其中TH2类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IFN-γ和IL-4的含量变化。方法对64例RA患者和52例健康志愿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DcR3、IL-4和IFN-γ的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DcR3、IL-4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t值分别为3.680、6.518、5.232,P均<0.01);活动期血清DcR3和IFN-γ高于缓解期(t=2.067、2.366,P均<0.05);RA患者血清DcR3与IFN-γ、IL-4呈正相关关系(r=0.281、0.345,P分别<0.01和0.05)。结论 DcR3参与了RA的免疫紊乱过程;RA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均增高,且与DcR3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和环孢素A(CsA)在体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干扰素-γ诱生蛋白-10(IP-10)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12名正常对照和20例不同SLE活动性评分(SLEDAI)的SLE患者其PBMC在体外与CTX和CsA共温48 h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P-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还检测了36例SLE和12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P-10水平。结果随着SLE-DAI增大,IP-10和IFN-γ浓度相应升高,且两者之间的CsA 植物血凝素(PHA)、PHA及无药对照具有相关性(P<0.05)。在SLEDAI≤10分时,CsA抑制PBMC分泌IP-10,而CTX促进PBMC合成和分泌IP-10。在SLEDAI>10分时,与CTX明显促进SLE患者PBMC分泌IP-10不同,CsA仅轻度刺激PBMC分泌IP-10。SLE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P-10水平分别为(179.46±14.40)pg/m l和(53.37±9.58)pg/m 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A抑制SLE患者PBMC合成和分泌IP-10的作用明显优于CTX。SLE患者血清IP-10的浓度与SLEDAI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T_H1、T_H2、T_H17及Treg细胞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T_H1、T_H2、T_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蛋白质表达。结果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7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中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GF-β、IL-2、IL-4、IL-6、IL-17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推测存在TH1、TH2、TH17及Treg细胞的比列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