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以手工草酸铵法为质量评价,分析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样本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稀释模式下的结果变化,为实验室提供方法依据。方法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应用全血细胞分析法、仪器稀释法、手工草酸铵法同时对PTCP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标本采集第5分钟时血小板检测值基本一致;应用全血模式分析,患者血小板检测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应用稀释模式分析第一种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第二种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对稳定;第三种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在60 min内发生分散-聚集-解离,使第60分钟时的检测结果与第5分钟时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手工草酸铵法测定结果差异不大。全血模式计数结果 >CLIA’88总误差的1/3判断标准,结果不可接受。结论按照稀释模式进行PTCP复检,5 min完成计数是成本低廉并能保证检验质量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L H 750全血和预稀释两种检测模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化文件 EP9-A2推荐的方法,结合Bland-Altman法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规定的TEa(允许总误差)为判断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LH750的全血模式和预稀释模式两种检测模式测定同一样品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 )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所有项目两种检测模式结果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结果表明,WBC、RBC和PLT 3个项目检测偏倚在临床允许范围内,而Hb项目检测偏差超出临床可接受水平。两种检测模式在低值血小板检测偏差超出1/2 CLIA′88 TEa水平。结论在进行血细胞仪不同模式的比对、一致性评价试验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方可获得准确的结论;依据实验结果应重新校正仪器,直至评价结果符合实验室要求。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对KX-21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WB)和稀释模式(PD)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先将KX-21 WB进行校对,与本室XT-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然后再进行KX-21 WB与PD结果间比对。每天选取高中低值病人6~8例,抽取病人静脉血2ml于EDTA-K2真空抗凝管中混匀,用于XT-1800和KX-21 WB测定:同时取静脉血20ul加于500ul稀释液中混匀,用于KX-21 PD测定。共测定51例。 结果 在HCT 、PLT测定中,KX-21 WB与PD相关性好,回归系数b与1均无显著差别(P>0.05);在WBC、HGB测定中, 相关性较差,回归系数b与1有显著性差别(P<0.05); 在RBC测定中,相关性差,回归系数b与1无显著性差别(p>0.05)。 结论 同一台血细胞分析仪的不同检测模式结果间可能存在差异,要定期对两种检测模式的结果进行比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血液分析仪因其高效、快捷、精确的检测性能深受广大检验工作者的欢迎。为了探讨AC-920EO^+血液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全血模式和预稀释血模式)之间的差异,笔者采用仪器检测结果的5项主要参数精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两种检测模式(全血、预稀释血)结果可比性及血小板检测方法电阻法、光学法(RET通道,下称光学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①全血、预稀释血检测模式结果可比性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20例临床样本,以全血检测模式作为参比方法,预稀释检测模式作为实验方法,测定同一样本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算出各自的相对偏差,与允许偏差比较;②不同检测方法(电阻法、光学法)血小板计数性能评价:15例高值(400×109/L)血小板样本及100例红细胞MCV小于65fl,且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临床样本,分别在电阻法和光学法两通道作血小板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两种检测模式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相对偏差均达到行业标准;②电阻抗法和光学法两通道的血小板计数:高值血小板计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MCV小于65fl组的血小板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两种检测模式的结果具有可比性;②在没有干扰情况下,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高值血小板结果准确可靠;红细胞MCV小于65fl,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时,建议用光学法检测血小板,使结果更接近于真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总结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全血模式和预稀释模式的优缺点。方法在迈瑞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全血质控物并记录和分析数据。结果结果显示,采用全血模式检测比预稀释模式的变异系数小,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结论检测工作中采用全血测定模式,更容易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预稀释模式也有一定的优点,在特殊人群中使用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7.
[要]目的:利用静脉血标本评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预稀释模式检测血细胞的差异.方法:选择门诊患者60例进行血细胞分析,取患者2.0ml静脉血置EDTA-K2抗凝管中,用全血模式进行检测;取同一患者抽取静脉血时所用一次性采血针头(蝶形针)下端塑料细管中的非抗凝的血20 μl置120 μl稀释液中混匀,用预稀释模式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模式检测血常规对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以及红细胞(RBC)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对静脉血、末梢预稀释血及末梢全血不同模式下PLT、WBC、Hb及RBC等各项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血常规各指标的检测精密度。结果与末梢全血和末梢预稀释血相比,静脉血的WBC水平较低,但PLT、RBC及Hb水平较高(P0.05);末梢预稀释血的WBC、Hb及RBC检测结果与末梢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梢预稀释血的PL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末梢全血(P0.05);末梢预稀释血的PLT、WBC、Hb及RBC检测精密度均大于静脉血和末梢全血(P0.05),且中、低浓度标本的末梢预稀释血PLT、Hb和RBC检测精密度超过参考范围上限;而末梢全血与静脉血的PLT、WBC、Hb及RBC检测精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末梢全血与末梢预稀释血不同检测模式下PLT、WBC、Hb及RBC等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常规检测模式,提高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与稀释血两种模式切换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份全血与稀释血交叉测定各3次,对仪器直接测定的WBC、HGB、MVC、PL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血模式转换为稀释模式后,3次结果无显著差异,稀释模式转换为全血模式后,第一次与后两次除MCV外,有显著差异。结论模式转换后对第一次的全血测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血细胞计数分析器法按要求标本一般为抗凝静脉血,但在日常工作中,许多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做血细胞计数分析过程中,需要先将血液进行预稀释后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一直困扰着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为了探讨预稀释标本和静脉全血标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我们对20例门诊患者的血液进行种模式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迈瑞BC‐5300与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全血常规样本剩余血(EDTA‐K2抗凝)256例,分别在迈瑞 BC‐5300和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血小板项目检测.结果同一份标本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迈瑞BC‐5300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89.44±50.05)×109/L ,Sysmex XT2000i血小板计数结果(190.04±50.84)×109/L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迈瑞 BC‐5300血小板平均体积结果为(8.10 ± 0.69)fL ,Sysmex XT2000i血小板平均体积结果为(8.12 ± 0.67)fL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迈瑞BC‐5300血小板分布宽度结果为15.23 ± 0.57,Sysmex XT2000i血小板分布宽度结果为15.21 ± 0.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对健康人全血样本的血小板指标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Essentials

  • The diagnosis of mild platelet function disorders (PFDs) is challenging.
  • Validation of flow cytometric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FDs is required.
  • Flow cytometry has added value to light transmission aggregometry (LTA) in diagnosis of PFDs.
  • There is fair agreement in diagnosing PFDs between LTA and flow cytometry.

Summary

Background

Light transmission aggregometry (LTA)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platelet function disorders (PFDs), but has moderate sensitivity for mild PFDs. Flow cytometry has been recommended for additional diagnostics of PFDs but is not yet standardized as a diagnostic test. We developed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for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platelet function that measures fibrinogen binding and P‐selectin expression as platelet activation markers in response to agonist stimulation.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additional value of flow cytometric platelet function testing to standard LTA screening in a cross‐sectional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a suspected PFD.

Methods

Platelet function was assessed with flow cytometry and LTA in 107 patients suspected of a PFD in whom von Willebrand disease and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ies were excluded. Both test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agreement and discriminative ability for diagnosing patients with PFDs.

Results

Out of 107 patients, 51 patients had an elevated bleeding score; 62.7% of the patients had abnormal platelet function measured with flow cytometry and 54.2% of the patients were abnormal based on LTA. There was fair agreement between LTA and flow cytometry (κ = 0.32). The discriminative ability of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n elevated bleeding score was good (AUC 0.82, 0.74–0.90), but moderate for LTA (AUC 0.70, 0.60–0.80). Both tests combined had a better discriminative ability (AUC 0.87, 0.80–0.94).

Conclusion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platelet function has added value in diagnostics of PFDs in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bleeding tendenc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及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收治的心肌损伤患者血清标本327例,采用胶体金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同一血清标本CK-MB浓度及活性,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的CK-MB活性范围为30~110U/L的标本数量与胶体金法测定CK-MB显示"+"(浓度范围5.0~20.0ng/mL)的标本数量符合率为95.9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的CK-MB活性范围为110~450U/L的标本数量与胶体金法测定CK-MB显示"++"(浓度范围20.0~100.0ng/mL)的标本数量符合率为95.4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的CK-MB活性范围大于450U/L的标本数量与胶体金法测定的CK-MB显示"+++"(浓度范围大于100ng/mL)的标本数量符合率为94.68%。结论胶体金法测定的CK-MB的显色强度提示的浓度范围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血清CK-MB活性范围呈一定比例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抗体检验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配型到阴性或弱阳性供者标本纳入相合亚组,多次配型均为阳性供者标本纳入不合亚组。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首次输注后,相合亚组与不合亚组本次输注后,1 h、24 h血小板校正增高计数(CCI)及血小板回收率(PPR)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1 h、24 h血小板CCI及PPR与血小板抗体检验、交叉配型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相合亚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亚组(P<0.05)。血小板抗体测试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结果与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关系较为密切,临床需积极开展上述试验以避免不必要的血小板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单纯大血小板如何影响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的差异,为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的合理应用和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提供支持。方法采用 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和光学法对132例红细胞参数正常的血常规标本进行研究分析,按照 P-LCR 分为大血小板组和正常血小板组。采用非配对 t 检验比较两组间的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采用配对 t 检验比较组内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结果。结果两组血小板参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大血小板组的 P-LCR、MPV、PDW 和 IPF%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小板组,而红细胞参数无明显差异。大血小板组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阻抗法计数结果偏低,而正常血小板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大血小板比率升高与未成熟血小板的增加有关。电阻抗法仅根据颗粒大小进行区分,容易将体积较大的大血小板排除,造成血小板计数减低。因此,当大血小板比率升高时,应采用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避免电阻抗法引起的假性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微板法在ABO血型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5月无偿献血者EDTA抗凝全血标本12 000例,采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STAR加样微板手工比色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ABO血型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BO血型筛查中,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ABO亚型和抗体减弱的检出率均高于微板法。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中一致而在微板法中不一致,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中不一致而在微板法中一致。结论 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能够安全有效对献血者进行ABO血型筛查,检测结果可疑的标本仍需结合试管法进行人工判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OCT快速血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用5个浓度的质控品和患者标本在POCT血糖仪上进行检测,连续测试5 d,计算变异系数(CV).用POCT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4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浆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评价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与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5个浓度的质控品和患者标本在POCT血糖仪上所测结果的CV在2.6%~4.2%,低于厂家的声明,也符合国家对血糖检测系统的测量重复性要求(CV不超过7.5%).雅培Optium Xceed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74,相关性较好.结论 雅培Optium Xceed血糖仪在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方面均符合临床要求,其检测结果接近血浆葡萄糖检测结果.但是POCT血糖仪仅可用于患者空腹血糖的监测或血糖过筛实验,不能代替实验室血糖的检测结果作为确诊实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不同血细胞分析仪间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校正合格的Beckman Culter GEN-S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利用参考仪器测定血小板数为109×109/L、160×109/L、245×109/L、307×109/L3、43×109/L的新鲜全血为定标质控全血,分别对从bott Cell Dyn 3700SL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并比较两台仪器测定患者样本的结果。结果使用血小板数为109×109/L1、60×109/L2、45×109/L3、07×109/L的定标质控全血,对CD 3700SL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两台仪器检测患者样本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相关性良好。结论使用参考仪器测定血小板数为109~307×109/L的新鲜定标质控全血,对其他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可以明显提高不同血细胞检测系统间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明确诊断的肝硬化患者48例为肝硬化组,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的血脂水平与血小板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较健康者血清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清载脂蛋白 A1和 B(ApoA1和 ApoB)均有明显的下降(P <0.05)。肝硬化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肝硬化患者伴有血小板参数变化及血脂合成障碍、代谢紊乱,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对于了解肝脏的损害程度,及时掌握患者的病程进程,为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方法取抗凝静脉血制成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接计数血小板,将其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出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降低组血涂片法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正常组和增高组采用血涂片法分别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各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对血小板正常或升高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比较准确,但对血小板降低的标本,计数结果准确性较差。血涂片法间接计数血小板直观、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血细胞分析仪有复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