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减少穿刺痛苦,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维持性管路的管理。结果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是维持血液透析可选的血管通路之一。结论延长透析患者的透析寿命,为长期透析的患者增加了一条透析通路和一条生命线。  相似文献   

2.
王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54-1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血透患者应用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的影响效果,为血透患者应用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统计患者内置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的使用时间及导管使用期间内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283±4.3d)明显长于常规组(176±5.1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常规组(23.8%),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置有双腔导管的长期血透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导管使用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短期血液透析采用静脉穿刺或中心静脉临时置管,长期采用动静脉造瘘,而对于心力衰竭、血管条件差不能行动静脉内瘘的者长期动静脉内瘘后不能使用者,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经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血透科应用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26例,并评价其结果.结果:本组26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6个月,血流量平均200~250ml/min,透析效果满意.结论:颈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由于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经皮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相关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3-12月在ICU病房接受使用临时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ICU病房接受使用临时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患者63例为实验组(活动后),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圈名、选定主题、拟定计划、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加以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经皮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相关性导管感染发生率由11.6%降至4.8%,超出了预期制定的目标,并且目标达成率为123.6%。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ICU病房专科护理工作中,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减少了院内感染,加强了医护之间的密切协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了护理人员自我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反复使用的血管通路是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的薄弱环节。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近年来,带涤纶套的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应用于临床。笔者统计和总结了3 a来使用带涤纶套的长期留置双腔导管24例的情况,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1年1  相似文献   

8.
李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18):174-174
目的:分析对血液净化中患者使用双腔导管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血液净化患者8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为A、B组,均采取常规护理,A组股静脉插管,B组颈内静脉插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组使用时间和血流量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染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血液净化中使用双腔导管置管的护理,注意操作规范,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不同的置管方式各有优劣,可根据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装置进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接无菌肝素帽封闭导管接口。结果经过对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1例感染发生。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痛苦及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66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感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1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患者安全感高、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麻醉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大大减轻了因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现将颈内留置双腔管操作及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chial tube,DLT)是目前实施单肺通气主要的呼吸管理方法。但DLT位置不正确将导致低氧血症、肺不张、术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本文就DLT定位的一些方法、优劣、操作要点等方面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胸部外科手术的肺隔离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重要性。方法:严格的无菌操作,不断改进和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结果:18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3周~32个月,2例发生导管出口感染,经几次换药均痊愈;6例发生不完全性堵管,经管内溶栓均溶通;透析充分性均达标。结论:优质规范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胸腔穿刺是胸腔积液患者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用特制的胸腔穿刺针经皮刺入胸膜腔抽取胸腔积液和积气的方法。若胸水反复发生可注射硬化剂,使潜在的胸膜腔闭塞。反复的胸腔穿刺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采用胸腔置管的方法应用于胸腔积液的患者,可减轻患者很多痛苦。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0月,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52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引流,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胸腔穿刺是胸腔积液患者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用特制的胸腔穿刺针经皮刺人胸膜腔抽取胸腔积液和积气的方法.若胸水反复发生可注射硬化剂,使潜在的胸膜腔闭塞[1].反复的胸腔穿刺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采用胸腔置管的方法应用于胸腔积液的患者,可减轻患者很多痛苦.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0月,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52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引流,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颈内静脉导管治疗的护理效果和相应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接受血液净化颈内静脉导管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蛆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7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全面综合干预。结果:干预组导管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颈内静脉导管术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行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肝素帽封管,试验组43例采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观察两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中使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可减少导管堵塞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颈内静脉长期双腔导管的效果。方法对21例尿毒症患者运用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环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结果21例患者导管置入后均正常使用,血流量均达到250~300 mL/min。Kt/V为1.46±0.10,与内瘘透析患者(Kt/v=1.43±0.19,(n=1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长期双导管平均留置12.76个月,最长36个月(目前仍在使用),最短1个月(肾移植治疗),感染率19%,血栓形成率10%,病死率19%。结论颈内静脉长期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透析充分性,对于血管条件差、内瘘建立困难、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6例开胸手术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的麻醉前准备、麻醉中护理和麻醉恢复期护理。结果:直接咽喉镜成功插管34例,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定位5例,其中1例手术中导管移位,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2例术中单肺通气时出现低氧血症,加大吸入氧浓度,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其余麻醉过程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在开胸手术中应用广泛,加强麻醉过程各环节的护理,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血管通路是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正常进行血液透析的保证,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重要的血管通路选择之一,其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并发症少、血流充足等特点[1]。近年来,本科室中心静脉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