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探讨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22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7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张家口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7.66%,健康体检查为1.28%,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弓形虫病的认识,重视精神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常规弓形虫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弓形虫感染对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2例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间接血凝(IHA)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同时应用ELISA法进行弓形虫抗体IgM、IgG检测。结果:92例病毒性肝炎中4例IgM和IgG同时阳性,2例IHA1∶64,同时IgM,总感染率为6.25%。在AVH、CVH、HG、HCC中,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86%、5.26%、9.05%、16.70%、50%,其感染率随肝炎病程加重而升高。合并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肝损害加重,其中总胆红素升高明显,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相比明显增高(P<0.05)。而ALT值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延长肝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延安市无偿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法(ELISA)检测标本血清中抗弓形虫IgG、IgM抗体。结果:共检测368份血清,其中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30例,阳性率为8.15%(30/368);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82%(3/368);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33例,阳性率为8.97%(33/368)。献血员的弓形虫感染率年龄、性别和血型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职业之间虽有显著性差异,但因检测例数偏少,尚不足以说明弓形虫感染与不同职业之间有关。结论:为预防输血后弓形虫病,各地中心血站务须将弓形虫感染指标作为献血员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弓形虫感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检查的妊娠期妇女共2 534例,选择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弓形虫Ig M、Ig G抗体检测确诊感染的169名弓形虫感染者为病例组,再从2 365例正常患者中抽取473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不良妊娠情况以及弓形虫不同感染对患者发生异常妊娠情况。结果弓形虫感染者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及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要远远高于未发生感染者;不同感染类型者异常妊娠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89,P=0.096>0.05)。结论弓形虫感染与妊娠期妇女不良妊娠紧密相关,应将弓形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作为妊娠期妇女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5.
宋涛  韩辉  尹峰  朱静 《黑龙江医学》2009,33(8):573-574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自发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15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149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脑脊液的弓形虫感染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脑脊液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以及循环抗原CAg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脊液中,弓形虫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5.48%和5.47%;弓形虫抗体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和6.04%;弓形虫CAg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0。研究组脑脊液的IgG、IgM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脊液的CAg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阳性感染者较阴性感染者更易发生自发脑出血,筛查脑脊液中弓形虫IgG、IgM抗体,可能有助于临床自发性脑出血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与弓形虫感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254例重性精神病与396例健康人的血清中弓形虫抗体。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的病人弓形虫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猫狗接触史阳性率为485%,情感障碍的病人感染率为381%。结论:情感障碍要考虑与弓形虫感染有关,应重视弓形虫抗体检查,以利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流浪精神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血清学状况,为该人群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性检测流浪和非流浪住院精神病患者HIV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和TP抗体,其中HIV抗体阳性者送中山市疾控中心确认;以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流浪患者感染状况。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HIV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和T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48%、8.7%、4.35%和9.18%;血清学试验阳性病例的百分率和合并两项或以上血清学试验阳性病例的百分率分别为22.71%和1.45%。与对照组比较,HBV表面抗原和TP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指标在流浪精神病患者内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4种传染病在流浪精神病人群内均有发生感染并以TP和HBV感染为主,感染率无性别差异。在精神病人群中,流浪精神病患者是TP感染的高危人群。流浪患者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女性流浪患者;应在该人群中积极地进行传染病检测筛查,尽早发现,及时隔离和治疗,并加强该人群相关传染病知识宣传与教育,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桂林地区危重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危重患者260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弓形虫IgG抗体;分析弓形虫感染与性别、年龄和患病类型间的相关性;采用PCR技术对弓形虫感染阳性患者进行DNA鉴定。结果:260例危重患者,弓形虫感染IgG阳性男73例、女24例,弓形虫IgG阳性检出率为37.31%;男患者弓形虫IgG阳性率41.01%,高于女患者29.27%;弓形虫感染与危重患者性别、年龄和患病类型无相关性(P>0.05);弓形虫IgG阳性患者血液标本中没有检测到弓形虫特异性DNA序列。结论:桂林地区危重患者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年龄、患病类型不是影响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柏乡地区无偿献血者1 16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弓形虫Ig G抗体并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 165名无偿献血者中,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83例,阳性率为7.12%。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3.20,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5.46,6.31,P0.05)。结论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体抗体有一定的阳性,说明可能有弓形虫感染,应加强献血者弓形虫健康教育和感染监测,避免输血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辛集市不孕症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辛集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进行不孕问诊咨询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同时对不孕患者中的阳性病例进行感染史追溯。结果 811对不孕症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123例,阳性率为7.58%(123/1 622);对照组阳性20例,阳性率为2.61%(20/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4,P<0.01)。不孕症患者中男性阳性77例,阳性率为9.49%(77/811);女性阳性46例,阳性率为5.67%(46/81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1)。在不孕组的123例阳性病例中,有45人经常在外就餐,占36.59%(45/123);有36人喜吃火锅或烧烤,占29.27%(36/123);有30人其家庭中有养猫养狗的情况,占24.39%(30/123)。结论辛集市不孕症患者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弓形虫感染可能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建议对育龄夫妇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卫生生活习惯,避免感染弓形虫,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弓形虫在不孕不育夫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弓形虫CAg、IgMI、gG。结果:CAgI、gMI、gG阳性率分别为9.09%、16.67%、25.00%;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7.12%;弓形虫感染率为37.88%;男、女性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2.73%、53.03%,男女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夫妻双方同时感染的阳性率为15.15%;习惯性流产患者弓形虫感染率为60%。结论:弓形虫感染在不孕不育夫妇中较常见,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习惯性流产患者感染率最高;因此要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的现状和动态,为制定科学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卫生习惯等;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结果:十堰地区人群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8.21%。市区人群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各县(市)人群,猫犬等动物密切接触者,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和不良饮食卫生习惯者阳性率高于其他人群。结论:十堰地区居民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喂养宠物及不良饮食习惯是弓形虫感染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健康教育、早期检查及治疗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among primigravid women attending a secondary level hospital in a district of North India.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seroprevalence rate of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est. Associations between toxoplasma seropositivity and selected variables (socio-demographic and biologically plausible variables) were also studied. Five hundred three women were enrolled from the antenatal clinic between August, 1996 and September, 1997. Of these, 210 women (41.75%) were seropositive for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large number of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vulnerable to toxoplasma infection. If these infections had occurred during the pregnancy, their foetuses would have been at high risk of infec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oxoplasma seropositivity and the variables studied except, in the case of type of meat usually consumed. There is a need to provide health education to pregnant women in order to prevent primary toxoplasma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4.
已婚育龄妇女9638例弓形虫感染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及感染与不良生育的关系。方法:于2 0 0 1年5月至2 0 0 3年12月由我站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查体,同时抽取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 ISA)对弓形虫特异性抗体(TOX-Ig M、Ig G)进行测定。同时对筛查对象作有关情况调查。结果:本县已婚妇女弓形虫感染率6 .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已婚未育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 =4 .83,P<0 .0 5 ) ;异常妊娠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16 .5 2 ,P<0 .0 1)且有动物接触史及有生食习惯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动物接触史及无生食习惯者(P<0 .0 1)。结论:弓型虫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加强筛查工作,早诊断、早治疗,确保生一个健康聪明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report two recent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associated with Toxoplasma gondii (T. Gondii) infection. Methods: 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H & E and PAS staining sections microscopically.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to classify the pituitary tumors an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T. gondii. Results; The cases were 43- and 19-year-old females, in which the latter one was a recurring case, and radiolog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umors existed in sellar region. Microscopically, the tumors consisted of small homogenous polygonal or round cells with abundant eosinophilic granular cytoplasm. 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aled they were prolactin-producing adenomas. Interestingly, we found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the tumor tissues, being confirmed by T. gondii sepicific antibody immunohistochemistry. Conclusion: The associa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with toxoplasma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 gondii may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ertain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 :于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由县计生服务站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查体 ,同时抽取血液 ,采用 EL ISA方法对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型虫抗体进行测定。同时对筛查对象作有关情况调查。结果 :本县已婚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6 .4 %、风疹病毒感染率 2 .7%。弓形虫感染率 6 .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 ,已婚未育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异常妊娠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且有动物接触史及有生食习惯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动物接触史及无生食习惯者 (P<0 .0 5 )。结论 :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型虫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议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加强筛查工作 ,早诊断、早治疗 ,确保生一个健康聪明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于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我站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查体,同时抽取血液,采用ELISA方法对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型虫抗体进行测定。同时对筛查对象作有关情况调查。结果本县已婚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率6.4%、风疹病毒感染率2.7%、弓形虫感染率6.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已婚未育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妊娠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动物接触史及有生食习惯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动物接触史及无生食习惯者(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型虫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加强筛查工作,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山东地区饲养动物与接触动物职业者弓形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饲养动物与接触动物职业弓形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 采用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试验(IHAT)对饲养动物和接触动物职业重点人群进行弓形虫感染状况调查。结果 在饲养不同种类动物的人群中,以养猫同时养狗户弓形虫感染率为高(70.00%),从事接触动物职业的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8.67%,其中以猪肉制品加工的感染率为高(10.23%),牛、羊肉类加工感染率次之为9.67%,加工兔、鸡肉类最低为1.85%。在接触动物职业人群中男性感染率为9.64%;女性为7.62%,无显性差异。从事该职业1年内的男性感染率为2.86%,女性感染率为3.64%,而从事11~20年的男性感染率为12.50%,女性为7.89%;女性从事21~30年的感染率为15.38;男性为10.00%。讨论接触动物职业时间长短与感染具有显性差异,提示弓形虫感染率可随接触动物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传播途经及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84例产妇及其新生儿,采集产妇(分娩前)静脉血3ml及其新生儿脐血3ml,用ELISA法一次性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CAg、弓形虫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结果发现产妇阳性15例,产妇总感染率为5.28%;新生儿阳性5例,新生儿总感染率为1.76%;同时对检出的5例新生儿弓形虫感染者进行交互配对分析,发现产妇弓形虫感染与其新生儿弓形虫感染间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联系(P<0.05),其OR值为13.64,OR95%的可信限为1.75~106.33。结论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主要途径,对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优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