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炮制实验教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中药炮制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炮制技术可操作性指标的欠缺等,提出相应对策:加强对中药炮制"火力"、"火候"的客观化研究,行业引进与"火力"、"火候"相关专用检测装置;加大对中药炮制实验室软、硬件的投入;增加实验课教学比重,教师和学生努力配合、加强交流;编制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技术指导》等,以期真正提高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药炮制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学是区别于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中药炮制学的理论、方法工艺、饮片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和发展方向.其外延学科有中药材加工学、中药炮制化学、中药炮制药理学、中药炮制工艺学、中药炮制工程学和临床中药炮制学.设立中药炮制学重点学科并加强学科建设,对于保持和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和保证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同时该课程又是与中医联系最密切的课程之一。《临床中药炮制学》是其分支课程、新兴课程,授课的对象是中医及相关专业。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医院校尚未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占较大比例。针对中医药毕业生普遍存在"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现象,2005年以来我院对中医及相关专业开设了《临床中药炮制学》限选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索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尝试将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改革。结果 "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炮制学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育公平和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结论将"互联网+"思维下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应用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全江 《中医教育》2007,26(1):53-55
中药炮制学主要是研究中药炮制方法、工艺及炮制前后作用变化的科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医临床类专业的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药炮制学学科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中药专业的中药炮制学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中医临床类专业的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结合了临床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做过一些改革尝试,但改革力度不大,兄弟院校情况也基本如此。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贺福元教授所带领的"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创新研究团队"是以中药药剂学与中药炮制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双一流"药学培育学科、中药药性与药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整合了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物动力学、中药制剂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领域人才,在团队带头人贺福元教授和后备学科带头人刘红宇教授以及刘文龙、杨岩涛、石继连、刘平安、刘红宇、周晋等副教授带领下,立足中医药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的理论、工艺、炮制品标准、历史沿革及其研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传统特色学科,实践教学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经验及实践,本文从"一药多法"和"临方炮制"两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提高中药炮制实验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学作为中药学专业最能体现传统中医药特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如何上好这门课,让学生在获取炮制知识的基础上又能热爱这门课,这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基于此,团队前期根据专业特点,修订教学理念,挖掘思政元素,进行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本文以自然铜煅制为例,深入探讨《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分别从教学目标与内容、学情分析与预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评价与效果、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全国同类院校《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提高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尝试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结合了中药炮制学实践性强和开放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阐述了P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学开放性实验中的设计思路;并列举具体实施案例,介绍PBL教学法在提高中药炮制教学实验方面的优势,让中药炮制学开放性实验更加规范、结论更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的一门学科[1],是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医学、药学专业的限选课。中药炮制学实验课对于医药专业学生增强理论知识,掌握炮制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验证,巩固课堂讲授的内容,通过对典型药物的炮制,使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程的设计,对中药炮制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提出了增设设计性实验、增设饮片切制部分实验、注重标本教学等教学想法,期望能够更好地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药制剂分斩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中药专业的后期必修课,涵盖了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等学科的知识,是中药各个专业的重要的学科,主要是培养如何运用中医学、中药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及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中药材的炮制加工、中药制剂进行的质量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是中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课,是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使教学与炮制现代工业接轨,是提升中药炮制实验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可以从改革实验的考核方式和优化传统炮制实验的内容,开展设计性实验项目,采用"现代炮制设备实训平台+饮片企业参观考察"的教学模式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胡欣燕  李璐瑒  郭桂明 《新中医》2017,49(9):150-152
通过手工查阅历代中药炮制学文献,包括《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中国药典》、《中药炮制学》以及全国和部分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对有醋制方法记载的中药品种进行梳理汇总,并对文献记载的具体炮制资料进行摘录。结果共整理汇总出122种"古用今不用"的醋制中药品种,并详细整理出了每个品种的具体资料(另存文档)。笔者认为,大部分古有记载而现今未被沿用的醋制品种的具体资料非常有限;但有少部分品种的资料比较详细,这些品种适合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以现代技术来阐述其炮制前后成分变化,从而丰富对传统中药炮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学的考察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建国后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分析了现实中诸多不足的原因,就中药炮制学的发展方向,"浸润"工序及中药饮片剂型改革提出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质量,结合这几年全国高校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经验,借鉴部分高校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针对我校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我校中药本科专业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独特制药技术。在"课程思政"这一体系中,中药炮制学是联系中医学和中药学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建立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特点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以中药炮制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中药文化自信,弘扬时代正气。在前期研究实践基础上,结合中药炮制学课程既传统又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挖掘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融入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各环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教学效果,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不仅会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学生今后工作中对中药炮制学科的深入认识和研究。因此,如何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效果,值得引起重视。笔者在从事《中药炮制学》教学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总结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结合中药炮制学的课程特点,将三明治教学法应用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旨在深化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中药炮制学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并为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方法:将"翻转课堂"模式用于中药专业的中药炮制学教学,根据实施情况分析学生们对此种教学方法的认同度情况。结果:大部分学生认同此种教学方法,但仍有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结论:"翻转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师传授知识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吸纳,从千人一面走向个性化教学,这种转变充分启迪了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