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但随之而来的由于长期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性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医院感染暴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乳腺外科对156例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乳癌化疗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从而进一步降低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总结归纳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和置管后的护理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制定标准护理操作流程,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有8例发生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致拔管。结论加强穿刺技术的规范性、无菌隔离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最大限度的达到无菌性屏障,降低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地避免了需长期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和化疗药物意外渗漏对周围组织的创伤,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先后对235例癌症患者选用PICC置管术进行化疗,置管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和专业的导管维护,收到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科从2008年5月开展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经外周浅静脉置管于上腔静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4~85岁,平均54岁,均是肿瘤患者,其中1例需用脂肪乳,1例需用甘露醇,其余患者均需化疗,使用导管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去甲万古霉素封管预防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115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肝素盐水封管,观察组58例给予去甲万古霉素与肝素盐水封管,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病原菌谱及住院相关指标,评价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7.02%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留置导管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出病原菌3例,低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甲万古霉素及肝素盐水封管,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溶解细菌细胞,降低CRI发生率,延长中心静脉导管滞留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纳米银抗菌敷料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行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的重症监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观察组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对照组使用3M透明敷料,观察两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及穿刺点局部皮肤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0.00%,局部皮肤阳性率为6.25%;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0.00%,局部皮肤阳性率为1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抗菌敷料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研究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和菌群分布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组病例为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一医院血透室新增行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96例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34~82岁,平均(58±6)岁,导管留置时间15~167d。结果 96例中心静脉导管共培养出病原菌17例,CRI总发生率为17.7%,且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增加。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6例(35.3%),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23.5%),鲍曼不动杆菌3例(17.6%),铜绿假单胞杆菌2例(11.8%),念珠菌2例(11.8%)。讨论本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条件下存在于皮肤表面,并不致病,但隐藏在穿刺部位皮脂腺、汗腺和皮肤皱褶处的细菌随穿刺进入血液,或者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从而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
<正>经皮深静脉置管是化疗患者用作临时血管通路的常用方法。它操作便捷,效果肯定,有效解决了化疗药外渗引起的血管损伤及疼痛,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穿刺部位局部感染、菌血症是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11.
安信纳米银创伤贴预防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信纳米银创伤贴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经腹部手术后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以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使用安信纳米银创伤贴覆盖,对照组以75%医用酒精消毒伤口后盖上普通无菌敷料,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90例(100%)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红、肿、痛、分泌物,未培养出化脓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安信纳米银创伤贴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面比常规无菌敷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ICU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治疗和监测提供了必要的血管通道.但随之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为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在ICU的发生率、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对患者的损害.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ICU病房2008年1-12月进行深静脉置管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灌注化疗药物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于郑州卷烟厂职工医院就诊的84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肺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灌注化疗药物治疗,B组常规胸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A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率为85.7%,B组患者为52.4%,A组患者胸腔积液的控制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明显优于B组患者。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灌注化疗药物可有效治疗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随着人们意识的转变及治疗的需要,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患者治疗、抢救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VC-RI)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的临床指导价值及护理干预结果。方法通过对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手卫生、无菌技术及CRBSI感染率进行监测,分析感染率变化的危险因素,制定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CRBSI感染率从2013年7月9.31‰下降至2013年9-10月为0。结论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有关CRBSI感染危险因素,而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并降低CRBSI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院确诊的48例CVC-RI病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感染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时间的关系。结果:CVC-RI病例中,单腔导管18例,留置双腔导管30例。共分离菌株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革兰阴性菌14株,真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14株),其次是真菌(10株)。CVC-RI以置管后第七至十五天发生率最高。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均能有效减少CVC-R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胃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引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外周静脉穿刺的130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8)和非感染组(n=102),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外周静脉穿刺引起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导管移动、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体质量指数>24、有导管移动、导管置留时间>60 d、有合并糖尿病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导管移动、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在治疗和护理时应充分考虑,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14)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并研究预见性护理方案在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为相关性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进行置管的患者286例分为试验组143例和对照组143例。对照组在置管期间给予常规方式护理,试验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还按照设置的预见性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在试验过程中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相关性感染诊断,并记录感染的患者数量和患者的各种易感因素的指标值。结果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为置管方案、身体素质、白细胞水平。试验组患者中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预防相关性感染的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