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丽琴  赵岳 《天津护理》2009,17(3):176-177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手术修复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据文献报道,腭裂术后恢复了正常的腭咽功能,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障碍,在接受传统腭裂矫治术后的原发性腭裂患者中发生率4.5%-39%^[1],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因此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已被公认为腭裂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腭咽术后语音训练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娥 《护理研究》2004,18(3):207-208
现代医学评价腭裂治疗的效果是否理想 ,已远远超出了手术恢复其解剖形态的范围 ,现在更注重术后语音功能的改善程度。腭裂术后恢复了正常的腭咽功能 ,但仍有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语音障碍。因此 ,术后早期语音治疗很重要[1,2 ] 。治疗腭裂的目的是改善语音功能 ,但在术后随访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大龄腭裂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评定手术改善发音的治疗效果。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2000-01/2004-06收治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2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修复组,术后发音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的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大龄腭裂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患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评定手术改善发音的治疗效果。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2000-01/2004-06收治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2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修复组,术后发音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的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腭裂修复手术麻醉要求高,创面大,失血多,极容易发生并发症。1996~1997年我们共收治126例,女性57例,男性69例,年龄3~22岁,均采用鼻插管全麻手术。现将这类病人全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1.1 清除呼吸道异物:全麻术后腭裂病人常常出现呕吐现象,呕吐物多为术中吞下的血液及分泌物,阻塞鼻腔和口腔呼吸道,要及时用吸引器清除,吸引器管在口腔吸分泌物时要注意避开上腭伤口,  相似文献   

6.
大龄腭裂18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大龄 ( 10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腭裂患者进行修复手术的方法及特点 ,以提高修复效果。方法 :对 18例大龄腭裂患者进行修复手术 ,其中完全性腭裂采用第三瓣或第三、四瓣封闭硬腭前部裂隙 ,使软腭充分后退及对 14例加用咽后壁组织瓣法手术以增强腭咽闭合效果。结果 :18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 ,软腭后退良好 ,为改善形态及发音创造了条件。结论 :大龄腭裂患者适宜同时采用腭成形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  相似文献   

7.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腭裂整复术的目的是修复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功能[1].因腭裂整复术较唇裂修复术复杂,操作较难,创面较大,失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也较严重,因此,术前周密的准备和术后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精心护理,对腭裂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187例腭裂病人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于登臣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703-1704
目的:分析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复裂的方法,提高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对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复裂的原因。结果: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其中复裂15例,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两侧粘骨膜瓣松弛不够;其二是上腭部缝线松脱;其三是病人上腭裂隙过宽;其四是病人发育及营养差,切口愈合减慢。结论: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并加以防治,腭裂修复术后复裂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根据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现代概念,腭裂修复应在语音发育开始前即出生后9~12个月左右进行,但由于诸多因素延误了就诊和手术时机,仍存在一些大于8岁而未手术的腭裂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发音功能及腭部外形得以改善显得更为重要. 目的探讨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 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观察.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颌面外科. 对象选择2000-01/2003-1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收治大龄腭裂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8~20岁,平均13.8岁;双侧完全性腭裂3例,单侧完全性腭裂12例,不完全性腭裂9例. 方法全部腭裂均采用常规的两瓣后推术和蒂在上的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30 d在安静的语音实验室内,麦克风距受试者唇10 cm,由医生领读,患者随读,录音.由5名从事语音病理研究的医师进行主观判听. 主要结局观察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 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前过重鼻音、鼻漏气4级患者24例,术后过重鼻音、鼻漏气1级患者3例,2级患者7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8例. 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10.
背景:根据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现代概念,腭裂修复应在语音发育开始前即出生后9~12个月左右进行,但由于诸多因素延误了就诊和手术时机,仍存在一些大于8岁而未手术的腭裂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发音功能及腭部外形得以改善显得更为重要。目的:探讨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颌面外科。对象:选择2000—01/2003-1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收治大龄腭裂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8~20岁,平均13.8岁;双侧完全性腭裂3例,单侧完全性腭裂12例,不完全性腭裂9例。方法:全部腭裂均采用常规的两瓣后推术和蒂在上的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30d在安静的语音实验室内,麦克风距受试者唇10cm,由医生领读,患者随读,录音。由5名从事语音病理研究的医师进行主观判听。主要结局观察: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刨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前过重鼻音、鼻漏气4级患者24例,术后过重鼻音、鼻漏气1级患者3例,2级患者7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8例。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11.
软腭全层五瓣旋转推进修复腭裂是我院开展的新手术,术后语音的功能性修复明显优于原腭裂修补法,其特点是术后鼻咽腔明显缩小 [1],加上组织水肿,易致呼吸困难,增加了麻醉风险,使拔管后的呼吸管理更加困难。此外新手术分离面广、出血多 ,对降压也提出了要求。我们改进了原有的麻醉方法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40例先天性腭裂患者ASAI~II级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22个月~18岁。手术时间90分钟~150分钟。二、麻醉过程及方法(1)术前严格筛选病人 ,下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III°…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腭裂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其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关闭裂隙延长软腭达到修复,修复后鼻咽喉部常造成狭窄、水肿,伴有分泌物堵塞而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窒息乃至死亡,因而术后如何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本文总结4年来我科86裂腭裂手术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腭裂修复手术前后超声雾化的护理体会550002贵州省贵阳市口腔医院欧阳恩仙,吴恕怀腭裂修复术后并发穿孔是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预防或减少术后穿孔是颌面外科医护特别关注的问题我院1991年9月至1993年12月对腭裂手术病人采用手术前后超声雾化治疗53例,...  相似文献   

14.
修复腭裂过去常要施行二期手术。近年来逐步代之以一期手术。本文报导作者用一期手术修复14例小儿腭裂咽瓣的经验,并对手术的适当年龄、麻醉、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护理及语言训练等各点进行了较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腭裂整复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腭裂整复术的目的是修复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功能[1]。因腭裂整复术较唇裂修复术复杂,操作较难,创面较大,失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也较严重,因此,术前周密的准备和术后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精心护理,对腭裂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187例腭裂病人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从2001年—2006年共收治腭裂病人187例,男102例,女85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2.5岁,其中2.5岁~4岁29例,5岁~6岁72例,7岁~10岁32例,11岁~16岁28例,16岁以上26例;180…  相似文献   

16.
全麻下小儿腭裂修复术后 ,因全麻药及手术部位的影响 ,可能出现呼吸缓慢或呼吸道梗阻 ,造成严重缺氧。为了能早期诊断 ,临床上应用SpO2 监测很有必要。现将我院 1 8例小儿腭裂术后的SpO2 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8例腭裂患儿 ,年龄 4~ 1 2岁 ,均为双侧腭裂 ,术前心功能正常。静脉麻醉下经口或鼻插入气管导管 ,行腭裂修复手术。全麻药为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普鲁卡因、维库溴铵 ;手术时间 ( 54.30±1 6.68)min ;术后有吞咽、呛咳反应、自主呼吸 (VT>6ml/kg ,Fr >1 6次 /min)时拔管回病房 ,返回时间 1 5m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修复小儿腭裂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小儿腭裂患者采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修复腭裂两侧松弛切口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腭裂患儿采取有效的喂养方法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患儿康复的重要措施。术后做好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腭裂是一种口腔先天性疾病,其发生率为1‰。腭裂修复术是治疗先天性腭裂畸形的主要方法,目的是封闭裂隙,恢复患者的语音和鼻咽部生理功能。手术是否成功在于术后是否发生穿孔和复裂,它除与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患者年龄及腭裂程度有关外,还与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我院于  相似文献   

19.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恢复的效果,离正常发音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对于腭裂的修复方法,以及术后的语音训练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992年以来开始对部分腭裂患者采用改进的单侧瓣法修复,同时配合语音训练,所有患者均达到一期愈合,无复裂发生,语音均有明显改善,78%语音接近正常。改进的单侧瓣手术适用于大部分腭裂患者,对患者语音的恢复与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前,国内外均开展了婴儿期腭裂修复术,但受技术条件、手术经验、对早期手术的意义认识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国内尚处起步阶段。本文探讨婴儿腭裂修复术的安全性和修复效果,以促进婴儿期腭裂修复手术的普遍开展。方法:36例婴儿患者,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1岁。其中完全性腭裂19例,不完全性腭裂10例,软腭裂7例。手术采用两瓣法,术中应用高频电刀止血。结果:本组36例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血量最少为10ml,最多为45ml。术后进食情况良好,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裂开。随访2~5年,发音良好。结论:掌握好适应症和电外科技术,耍儿期腭裂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