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渗透和渗透压当两种溶液中间有一半透膜存在时,溶剂分子的单向移动(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中移动)叫“渗透”。这种移动(透入)直至达到平衡状态。这种促使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去的压力叫做溶液的渗透压。渗透在生物界中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半透膜隔开的有浓度差别的溶液,其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osmose);为维持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称为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其量的符号为7r。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临床化学部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推荐,在临床化学中使用渗透质量摩尔浓度和渗透体积摩尔浓度两个量,  相似文献   

3.
半透膜隔开的有浓度差别的溶液,其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osmose);为维持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称为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其量的符号为π。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临床化学部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推荐,在临床化学中使用渗透质量摩尔浓度和渗透体积摩尔浓度两个量,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一种溶质通过半透膜与另一种溶质交换的过程.半透膜是一张布满许多小孔的薄膜,膜的孔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膜两侧溶液中的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膜孔进行交换,但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根据Gibbs-Donnan膜平衡原理,半透膜两侧液体所含溶质的浓度梯度差及其他溶质所形成的不同渗透浓度可使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弥散作用),而水分则从渗透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渗透作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H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1反渗透法:只透过溶剂而不透过溶质的膜,一般称之为理想的半透膜。当把溶剂和溶液(或把两种不同度的溶液)分别置于此膜的两侧时,纯溶剂自然透过半透膜而自发的向溶液(或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一侧流动,这种现象叫渗透[1]。 2反渗透技术原理:水中的离子都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水合离子体积较大,而水分子比水合离子要小的多。在反渗透膜源水侧加高压的情况下,高压水沿反渗透膜高速移动。这时水分子通过反渗透上的10 A微孔进入低压纯水侧,即是所需要的纯净水。但水合离子不能通过10 A的微孔而沿反渗透膜迅速前进被排出[2]。  相似文献   

6.
李士通 《上海医学》2012,35(10):823-824
渗透压是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量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质量、分子半径和构型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的颗粒数目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的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笔者认为新版医用化学教材中有关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说法不妥,故提出探讨。方法:通过化学实验进行论证。结果:从实验结论得出结果渗透现象产生的第二个条件应为“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不相等。”结论:新版医用化学教材中有关渗透现象发生的第二个条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要有浓度差”如改成“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不相等”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8.
渗透压计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定义:当一溶液与其纯溶剂被一半透膜隔开时,溶液上必须加一压力方可维持溶液与纯溶剂间的平衡,此压力谓之渗透压。 渗透量(Osmolality)表示法。 质量渗摩尔:在1Kg溶剂(此处指水)中含有1mol不能离解的溶质时,此溶液的渗透量为10sm/Kg,H_2O。 体积渗摩尔:在1升溶液中所含不能电离的物质的量。 渗透压测定方法:有冰点下降法、沸点升高法、蒸  相似文献   

9.
1 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是根据Gibbs-Donnan膜平衡原理,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溶质和水(溶剂)按浓度梯度和渗透压梯度作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将病人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分别流经透析膜两侧时,两侧可通过透析膜的溶质和水作跨膜移动,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代谢积累的尿素、肌酐、胍类、中分子物质、酸根和过多的电解质等废物从透析液中排除。而透析液中的碳酸氢根、醋酸盐、葡萄糖、电解质等机体所需物质被补充到血液中,从而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水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一种溶质通过半透膜与另一种溶质交换的过程.半透膜是一张布满许多小孔的薄膜,膜的孔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膜两侧溶液中的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膜孔进行交换,但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