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随机抽取64名贫困大学生应用MMPI-2人格测试量表、SCL-90、房、树、人(HTP)心理评定量表作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贫困生的MMPI-2测试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全国成人常模得分比较,D、Hy、Hs、Pd、Pt、Sc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TP测试评价,情绪越是稳定者自评临床症状越少,情绪不稳定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贫困生情绪稳定者与情绪不稳定者比较,SCL-90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贫困生表现出对躯体的过分关注、情绪的焦虑、抑郁、多疑的临床特质;其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建议通过搭建“和谐助困”资助体系,可以提升贫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玉琴  刘健 《健康研究》2013,(3):238-240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优化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67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发现,除了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在强迫(P〈0.01)、人际敏感(P〈0.001)、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1)、恐怖(P〈0.05)和偏执(P〈0.05)各因子以及总分(P〈0.01)上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逃避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均P〈0.001)。结论引导积极性的应对方式有益于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有明  龙兴跃  阮鹏  毛启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48-2148,2154
目的:探明来自乡村、县镇、城市等不同地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探索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进行问卷(SCSQ)对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4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3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乡村组贫困生心理症状最为严重,但应对贫困方式消极性最轻;城市组贫困生心理问题不明显,但应对贫困方式明显消极;县镇组贫困生居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正确认识不同地域来源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缓其心理症状,增强在校期间生存适应能力,也有利于提高高校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受经济、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上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易产生一种挫折感,从而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均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掌握青海省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和规律,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 ,“贫困生”在大学中占一定比例 ,其心理问题也较复杂。因而 ,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 ,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而且具有完善的人格 ,顺利渡过大学时代 ,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哈尔滨医科大学仅 2 0 0 0年入学的一个系70 0多名新生中 ,就有 93名贫困生 ,占新生总数的 13 %。调查表明 ,贫困生多数来自于农村及边远地区 ,其中一部分来自灾区 ,家中兄弟姐妹较多 ,或父母及亲属患有重病 ,造成家中负债 ,另外 ,有一些贫困生家住城市 ,但父母下岗 ,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5所高校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1.0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性别、地域来源等有差异.[结论]高校应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情感引导,尤其不能忽视对女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出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 ,对 1 66名高师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 )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倾向 ;(2 )贫困生较少使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与行为解脱”的应对方式 ;(3 )不同的应对方式与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互关联。结论 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是积极的应对方式 ,有益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9.
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1-4].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帮助贫困生正视贫困问题,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自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于2007年3-4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所医学院校2006级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部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湘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心理健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面对社会、学校、家庭的各种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幸福,不久的将来更会影响大批未来社会公民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地处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由于信息闭塞、观念滞后、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加薄弱。为了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大学生述情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大学生的述情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相关(P0.01或P0.05)。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述情障碍,并且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充分关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及咨询,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2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是职业生涯,占19.43%,其余心理问题依次为情感问题、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控制、压力应对、学习问题、虚荣心、人品道德、环境适应和网络成瘾;当自己或同学陷入心理问题时,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疏导方式,求助对象首先为同学,占53.36%,之后依次为专业人士或机构、自己、师长、媒体、大自然。结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应注重发展目标,细化服务内容,增加服务资源的可及性和重视非专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465名大学生(年龄17~25岁)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56.98%。学生家庭结构与经济状况、独生子女与否、年级不同等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明显(P<0.05)。结论高校女大学生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提高女大学生整体健康素质,学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恐怖、抑郁、焦虑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来自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研究方法、常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五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恐怖、抑郁、焦虑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来自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独立学院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同学占全体被调查者的20.37%,性别、家庭居住地、父母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广泛度等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应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2名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测量。结果高职高专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r=O.300,P<0.01),大多数维度之间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结论高职高专学生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高校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及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378名独立学院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独立学院护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6.7%,主要体现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②负性生活事件与护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r=0.175~0.487,P< 0.01).③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对护理专业不满意及人际关系对心理症状有正性预测作用,可以解释总变异的32.8%.结论 独立学院护生的心理问题较多,首先应减轻其学业负担,注重人际关系训练,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