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防御机制的特点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50例住院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8周后进行防御机制问卷(DSQ)评定,并和50例正常人DSQ评分进行对照。结果 1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2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组治疗8周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过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心理治疗可使防御机制向成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照分析癔病性躯体障碍与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症自评量表(SAS、SDS)以及自编临床特征调查表分别对26例癔病性躯体障碍和2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诱因、病程特点、性别、主诉症状、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癔病性躯体障碍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临床差异明显,这些差异有助于两者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蔡艳 《海峡药学》2014,(8):84-8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躯体形式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CD-10诊断标准选取8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用针刺治疗6个疗程共6周,观察针刺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与西医治疗的对比。结果试验患者10例痊愈,25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5例,好转20例,有效率62.5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SCL-90显示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刺治疗躯体形式功能障碍,能在早期缓解躯体形式障碍入睡困难、紧张不安、抑郁等症状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谈成文 《上海医药》2011,32(10):494-495
躯体形式障碍又称疑病症(hypochondriasis)、躯体化障碍等,特征是患者存在先占观念,坚持认为自己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进行性的躯体疾病,正常的感觉也被患者视为异常且为之感到很苦恼。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一个或两个器官或系统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心理护理两种方法对促进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院的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单纯心理护理)和研究组(心理护理结合大脑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应用SCL-90对两组进行测评,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SCL-90项目因子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大脑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是一种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米氮平治疗60例躯体形式障碍6周,剂量为30~45 mg.d-1,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6周末进行评定,经SCL-90评定后发现,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有效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在2、4、6周末,按SCL-90中躯体化因子的减分率计算,其有效率分别为20%、49%和80%。米氮平的主要副反应为体重增加、口干等。结果:经米氮平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量表因子: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因子分明显减少。结论:米氮平可缓解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躯体形式障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经过清洗期后分别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多塞平治疗,最终艾司西酞普兰组完成研究98例,多塞平组95例,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第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老年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P<0.01)。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多塞平组在治疗第2周疗效开始出现差异(P<0.05),第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多塞平组(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安全,有助于提高躯体形式障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马智文 《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24-125,14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加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以 HAMD、HAMA量表为评定工具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进行评估,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自治疗第2周末HAMD、HAMA评分研究组较对照组即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末评定研究组显效率为78.95%、对照组为58.7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护理能提高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13项帕罗西汀和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723例患者,进行了四项亚组分析。治疗2周后,帕罗西汀组的躯体形式障碍症状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MD=-2.10,95﹪CI(-3.52,-0.67),P=0.004]。治疗4周后,帕罗西汀组的躯体形式障碍症状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MD=-1.36,95﹪CI(-2.38,-0.33),P=0.009。治疗6周后,两组对躯体形式障碍症状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MD=-0.76,95﹪CI(-1.87,-0.35),P=0.18),治疗8周后,两组对躯体形式障碍症状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MD=-0.50,95﹪CI(-1.32,-0.32),P=0.23)。两组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显著性(MD=-1.35,95﹪CI(-6.77,-4.08),P=0.63)。结论:帕罗西汀与对照组相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帕罗西汀起效较快,能更早地改善患者的躯体形式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和森田疗法联合治疗+单用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森田疗法+文拉法辛联合治疗组(实验组40例)和单用文拉法辛治疗组(对照组40例);疗效评定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郁量表(HAMD)及大体评定量表(GAS)施行;不良反应评定以症状量表(TESS)为参照;并分别比较两组疗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8、12周的HAMD总分和HAMA总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减分率高于对照组,4周后GAS评分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结论文拉法辛与森田疗法联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优于单药治疗,并可减少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1.
秦颖 《天津药学》2011,23(5):60-62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共同之处是表现出医学上无法或不能充分地用器质性发现解释的躯体症状。躯体化障碍患者本来有某种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但却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来表现,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受损。该病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对躯体化障碍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结合药物治疗、其他治疗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抗抑郁药在躯体化障碍中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躯体化障碍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符合ICD-10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分别用SCL-90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定,两组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与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焦虑、偏执及总分方面度洛西汀组优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肯定,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创伤经历及应付方式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艾森创伤问卷(ETI)及应付方式问卷(YFFS)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的ETI及YYFS调查结果进行差异比较。结果研究组中患者所报告的创伤经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研究中的30名住院患者(研究组)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调查,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幻想、自责、退避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更多的经历过创伤经历,且在应付方式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更倾向于幻想、自责、退避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不是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66例,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患者平均划分,接受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未产生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对后也无统计学意义,从HAMD和HAMA评分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优,组间数据比对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在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中,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的临床疗效相似,临床可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胡晨玲  莫亚莉 《海峡药学》2012,(11):206-207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组)和阿米替林组(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疗程6周。结果治疗后第6周末有效率治疗组66.7%,对照组6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周末治疗组HAMD减分率和HAMA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疗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2.4,舍曲林组为7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第1周末与舍曲林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3,舍曲林组为4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舍曲林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舍曲林与多塞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舍曲林的药理学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多塞平口服,试验组25例,采用口服舍曲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10周后试验组的汉密尔顿评分为:(9.01±2.23),对照组为:(10.51±1.28),试验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抑郁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普瑞巴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文拉法辛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1.11%、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9%、77.77%(P均<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抑郁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反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生物反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12例,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符合人组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疾病CCMD-3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②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对照组接受心理科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生物反馈治疗:1次/d,每次为30min,15d为1个疗程,连续做2个疗程。两组分别于人组时及治疗1个月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研究组生物反馈治疗后,SAS、SD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用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到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度洛西汀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采用临床疗效大体评定量表(CGI)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CGI量表评分总分比较,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GI量表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较于氟西汀,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中施以度洛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