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接受术前检查而未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LASEK)的原因。方法对1476例近视患者中156例检查后未行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未行手术156例,其中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放弃者62例(占39.74%);存在禁忌证94例(占60.26%),其中角膜方面原因共52例(占33.33%),包括角膜厚度不足、角膜屈光率偏高、角膜疾病;眼底病变者20例(占12.82%),包括视网膜变性、眼底干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矫正视力不佳者10例(占6.41%);眼压高者7例(占4.49%);其他:瞳孔过大、干眼症、严重瘢痕体质共5例(占3.21%)。结论LASIK/LASEK术前检查应详细认真,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拔管相关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后果,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5年1月1日-2007年4月31日我们对安徽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带管患者1752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52例中发生非计划拔管26例,发生率1.48%;其中经口插管占84.63%;脱管后重新置管18例,占69.23%。结论非计划拔管是气管插管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对患者紧张烦躁期间的镇静存在认识的误区,约束肢体不应该作为减少非计划拔管的保证措施;应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可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总结择期日间手术当日取消手术的原因,为减少手术取消率提供依据。2013年3月到2014年2月期间日间手术病房择期手术4 230例,其中208例于手术当日取消手术,择期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最高的3个专科是骨科、妇科和普外科,占总手术量的78%,占总手术取消的81%;取消手术的原因中医疗原因占62.5%,患者相关原因占24.5%,管理原因11.1%,术前准备不充分(占28.4%)、月经来潮(12.5%)、未遵循术前禁食禁饮指导(11.1%)是主要原因。为此,设计护理评估记录单和日间手术宣教手册等以加强护理宣教,重视对准入医生培训及严格手术准入指征,加强医院管理,以减少当日手术取消率。  相似文献   

4.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350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处理经过,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35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经阴道手术操作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0例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43例,发生率12.27%;其中2例中转开腹,膀胱损伤2例,术后大出血2例,盆腔脓肿5例,泌尿道感染13例,不明原因发热19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 经阴道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选择及手术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可通过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病房手术临时取消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提高日间手术病房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985例次日间手术临时取消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相关原因分析。结果日间手术临时取消的主要原因有疾病因素、患者及家属临时拒绝手术、术前准备不足、意外等。结论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各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慢性疾病的术前治疗,做好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降低日间手术临时取消率。  相似文献   

6.
刘茜  黄明君  马洪升  牟敏  戴燕 《华西医学》2022,(9):1352-1357
目的 分析日间手术入院前及手术当日取消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已预约手术排程后取消患者的基本信息与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前手术取消及手术当日停台的原因。结果 2018年1月-2021年9月成功预约手术的患者共计45 176例,按计划完成手术44 300例,已预约手术排程后取消共计876例(1.94%),其中入院前取消546例(1.21%),当日手术停台取消330例(0.73%)。手术取消率前5名的科室为皮肤科、血管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消化内科,以上科室手术取消率分别为3.38%(8/237)、2.90%(25/863)、2.85%(101/3 548)、2.48%(171/6 893)和1.91%(260/13 578)。手术取消原因中患者因素占57.31%(502/876),医疗管理因素占42.69%(374/876)。结论 日间手术取消以入院前取消为主,手术取消原因以患者因素为主。应针对日间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宣教,加强日间手术医师、护理人员以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基于医患助理的日间手术取消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及医院运行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成功预约手术后因各种原因取消手术的患者资料,并对取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共预约手术5 691例,入院前取消手术27例,入院前取消率为0.47%。共完成手术5 607例,当日取消手术57例,当日取消率为1.01%。各科室中,胃肠外科、泌尿外科患者的入院前取消率最高(分别为1.61%和0.68%),当日取消率也最高(分别为1.43%和1.38%)。入院前取消最常见的原因为手术医生出差/其他安排导致的入院前取消(22.22%)。手术当日取消最常见的原因为患者术前呼吸道感染(14.04%)。结论 医患助理岗位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日间手术入院前取消及当日取消。对于日间手术患者,应加强术前宣教与评估,完善管理流程及制度,从而降低日间手术取消率,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超声检查的实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及术中证实手术困难因素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总结。结果262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98.1%,术中证实手术困难因素5种计27例,占10.3%;术中转开腹9例,占3.4%;胆管受损1例,占0.38%;手术成功率96.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超声检查对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妇科电视腹膜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妇科电视腹膜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91例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作出回顾性分析,结果:291例电视空镜手术中,共发生并发症13例,占4.48%。其中发生损伤性并发症4例,占1.37%,包括腹壁动下动脉损伤2例,小肠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1例,非损伤性并发症9例,占3.11%,包括皮下气肿3例,大网膜气肿1例,皮下出血瘀斑3例,术后结膜充血2例。结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手术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技术有关,熟悉解剖,仔细操作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宫腔镜检查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疾病中的优势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36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镜下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64.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131例,占96.3%,其中功能病变占12.5%(17/136),非功能性病变占86.0%(117/136),节育环异常引起的占1.4%(2/136)。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谢新平  郑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170-4172,4175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8-06—2011—03收治的33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6.5%,以宫角妊娠最多见(9/33,占27.3%),其余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卵巢妊娠(7/33,占21.2%)及子宫肌壁间妊娠(4/33,占12.1%),术前误诊率63.6%。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视术中情况行异位妊娠灶切除,33例均治疗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怀疑本病应及早手术探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240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为2011年7月前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112例为2011年7月以后进行优化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总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观察采取优化护理干预前后非计划性拔管比例的变化。结果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128例患者中有15例(11.72%)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优化护理干预的112例患者中仅4例(3.57%)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患者舒适度低、患者意识状况异常、导管固定不牢、护理操作不当、护患沟通不到位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择期手术临时取消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1 975例择期手术临时取消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择期手术临时取消的主要因素有:疾病因素、术前准备不足、患者或家属拒绝手术和意外情况。结论医务人员应通过加强合并慢性疾病的术前处理,做好患者术前健康教育等措施降低择期手术临时取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27例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明确诊断17例,诊断率63.0%。单纯性药物治疗8例(29.6%,8/27),手术治疗19例(70.4%,19/27)。随访1-5年,27例患者肾脏形态及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膀胱容量和排尿均无异常。结论B超、尿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和术前病理学诊断为不典型肾结核的主要诊断方法,诊断性治疗仍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腺瘤再手术26例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甲状腺再手术的原因、对策及效果,探讨减少甲状腺再手术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甲状腺瘤手术318例(占同期外科甲状腺疾病的90%)。其中甲状腺瘤术后复发26例。结果 甲状腺瘤再手术26例中,多发性甲状腺腺瘤误诊单结节腺瘤8例,腺瘤囊性变2例,癌变4例,多发性腺瘤摘除不完全4例,全并结节性下状腺肿4例,合并甲亢4例。结论 完善术前检查,提高术前诊断,全面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首次手术方式是减少甲戢腺再手术的关键,重视术后处理也能有效预防再手术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高原地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因素,加强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了我院1991年2月~1996年11月间132例资料完整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电监护。结果 发现心律失常105例,发生率79.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98例,占93.3%,而致死性心律失常罕见。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手术当日和术后1~4天内。结论 高原地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可能是手术破坏了胸腔的完整性,使患者肺的通气能力受到损害,导致低氧血症,高原地区缺氧及高原患者的心肺功能代偿能力低下和术前ECG异常有关。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加强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管,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年度发生的40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非计划再次手术中发生最多的科室是神经外科(8例),其次为肿瘤外科(5例),普外科、心外科(各4例)。非计划再次手术主要发生在三级以上手术,占75.0%。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最多的月份是3月份(7例),其次为1月份(5例)、10月份(5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首次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术后出血或渗血、刀口裂开或不愈合、术后感染等),占全部原因的75.0%。结论医院应将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严格手术分级管理与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制度,不断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加强非计划再次手术监测与绩效考核,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胸部手术患者术前睡眠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了51例胸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前睡眠情况,并记录了影响患者睡眠的前三位影响因素。结果 有28例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占54.9%,有16例(31.4%)可疑有睡眠质量问题31.4%。结论 胸部手术患者术前睡眠质量问题比较普遍,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不清楚疾病诊断,对手术和全麻恐惧,担心术后康复,为费用发愁。  相似文献   

19.
癌症患者自杀行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癌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按时间顺序逐个调查2004年7月-2007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自杀行为分类,并分析自杀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心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结果29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中,自杀成功3例,占10.3%,自杀未遂8例,占27.6%,有自杀准备4例,占13.8%,有自杀计划2例,占6.9%,有自杀意念12例,占41.4%。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与心理障碍、情感支持缺乏、疼痛、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过重等有关。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自杀行为人数逐渐下降(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强化病区护理安全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能使住院癌症患者自杀行为减少。  相似文献   

20.
高龄肺癌病人术前心肺功能不全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88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术前的心肺功能、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资料。结果 88例高龄肺癌患者中,术前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肺功能低下者62例(71.5%);手术切除84例,4例探查,切除率95.4%。术后出现并发症的12例(占13.6%),术后30天死亡1例。结论 对高龄伴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充分做好术前重要器官的检查、全身状况的评估是关键的一步,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