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科1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600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观察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500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密切了护患关系,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唐红波  边竟  刘茹 《中国康复》2012,27(1):56-5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影响因素分析、风险预案及护理措施等系统的风险管理护理。结果:治疗20d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系统化风险管理护理应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缺陷,减少管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膝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弓儒芳  王秋莉 《全科护理》2013,11(23):2179-218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口腔科住院老年病人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3个月及实施后的3个月内,随机选取在口腔科住院40例老年病人,调查工具为医院护理部自行研制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老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老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主动巡视、病情观察、介绍疾病知识的满意度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老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4.
护理风险管理防范老年病房给药差错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老年病房用药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以降低给药差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458例住院老年患者中发生的各类给药差错,查找问题和原因,并于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对我科住院的501位老年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实行防范措施。结果运用整体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住院老年患者给药差错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给药程序和环节的管理,减少护理给药差错,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识别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和住院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营造护理安全文化,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良事件、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增强,护理行为安全有效;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医院满意。结论:护理安全文化对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老年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制订风险管理预防,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风险管理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不仅可降低护理风险,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安全.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评估患者的安全风险,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采取加强健康知识的指导、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护、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强化重要临床指标的护理观察等措施,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提高了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老年科应用病人安全教育告知书,维护老年病人安全,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方法:根据老年科特点设计病入安全教育告知书,对每位住院老年病人、家属或陪护实施安全教育告知,了解老年病人对安全教育的知晓情况和对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老年病人安全教育知晓率为64.35%;应用病人安全教育告知书后,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结论:病人安全教育告知书在老年科应用有利于病人安全文化建设和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干部病房老年离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6月在干部病房住院的100例老年离休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1年7~12月在干部病房住院的100例老年离休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各指标比较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干部病房老年离休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和对安全风险防控知识的知晓及参与情况,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风险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规范化护理实践体系,以2022年1—6月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315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以2022年7—12月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3431例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及对跌倒/坠床安全风险预控知识知晓情况、参与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跌倒/坠床5例,对照组老年患者跌倒/坠床6例,两组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对跌倒/坠床安全风险预控知识知晓率、参与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实践体系在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风险预控管理中应用,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安全与风险管理,降低跌倒/坠床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老年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老年病房护理安全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衡量与评价,制订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和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结论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老年病房存在或潜在风险是前提,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能力是关键,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护理管理指标变化情况,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长管理效能的影响。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中特一级护理、静脉治疗管理、基础护理、病室管理、安全管理得分分别由(93.08±1.03),(94.48±0.82),(95.46±0.50),(95.30±0.68),(95.70±0.63)分上升至(95.88±0.88),(96.48±0.76),(97.29±0.59),(97.09±0.59),(97.42±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928,-8.697,-19.018,-14.898,-15.910;P〈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年不良事件由4件下降为1件,为实习生锐器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110,P〈0.01)。结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打造活力团队,促进护士长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杨丽  侯惠如 《护理学报》2007,14(10):29-30
目的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提高老年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查找老年患者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重点时段(重大节假日,双休日、早中晚时间段,危重患者抢救、出入院患者周转高峰期,治疗护理工作量大、护士人数减少的时段);重点患者(危重、长期卧床、行动不便、静脉输液、手术及留置各种管道等易发生安全问题的患者);重点护士(基本功不够扎实、服务意识不够强的护理人员);重点环节(指交接班、医嘱执行和查对、患者特殊用药及治疗护理操作等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按照工作量和患者情况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在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增加查房次数,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组织对重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加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结果2006年在危重患者数量增加、护理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操作考试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较上年同期提高;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数量减少。结论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有利于减少护理风险,提高老年患者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安全保障体系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通过"督导式"的管理模式来指导护理工作;每名护理人员参加主任医师查房,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特殊病例、疑难病例通过会议的形式组织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还能明确各岗位护士的职责,护理服务内涵、服务目标和工作标准。结果:可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安全、有序的病房环境;又能很好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服务满意度。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既可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很好的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发生的安全问题及患者自身影响安全的因素,帮助护理人员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制定临床安全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尺度式问卷调查,调查台州市6所医院113名临床高年资护理人员对常见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及患者自身影响安全因素的评价,并对患者安全问题的常见程度及患者自身影响安全因素的危险程度进行了分析评判。结果患者住院期间位居前6位的安全问题为静脉输液渗出、跌倒、压疮、用药失误、院内感染和烫伤,患者自身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导致其危险程度排序的前3位依次为压疮、用药失误及跌倒。结论各级医院应认识并重视常见安全问题,注重安全防护;重视患者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患者参与自身安全管理;构建安全文化,提升安全护理整体水平,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点患者风险管理模块在提高临床护士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运用文献回顾、专家小组会议和现况调查等方法设计重点患者风险管理模块,比较应用前后临床护士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该模块的应用,提高了临床护士对重点患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t=-5.816,P<0.001),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χ2=4.763,P=0.029)。 结论 重点患者风险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应用对构建重点患者风险管理体系,规避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识别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风险管理对策,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得出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浅析无菌层流病房中护理风险事件识别和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菌层流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方法:从病人心理因素、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差异性、法律意识淡薄、病人和家属对疾病预后的不可知、药物影响严重不适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有可能存在的容易引起护理纠纷和隐患的因素。针对其原因从强化病人知情权,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细化护理工作流程,贯彻核心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加强管理。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品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孙英 《家庭护士》2007,5(9):57-59
通过识别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风险管理对策,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得出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养老院中护士与护理员对老人跌倒各种因素认识程度,从管理的角度增加相关人员知识的培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养老院中护士和护理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其在跌倒的相关因素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在疾病因素、护理因素、环境因素、危害因素方面,护士和护理员认知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护士、护理员对老人年跌倒相关因素均有一定认识;护理员较护士对老年人跌倒相关知识少,对老年人跌倒的疾病因素、护理因素、环境因素、危害因素等方面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