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科近1年来成功抢救了2例乳酸性酸中毒昏迷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1.1 例1:患者男性,23岁,因高热、乏力、纳差3 d,意识不清4 h,于2010年9月8日入院.入院前3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乏力、纳差,就诊于附近诊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不缓解并逐渐出现恶心、呕吐、口渴加重,4 h前患者突发昏迷,被家人送来急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07-2011-05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无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纳入回顾性研究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感染史、饮食不当、治疗不当、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利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年龄(P〈0.01),感染史(P〈0.01)、治疗不当(P〈0.05)、糖尿病病程(P〈0.05)、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P〈0.05)是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史(P〈0.01;OR=4.192)、治疗不当(P〈0.01;OR=3.719)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P〈0.01;OR=0.299)、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P〈0.05;OR=0.457)为保护因素。结论:感染史、治疗不当为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大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的越来越丰富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韩维 《临床医学》2003,23(2):59-60
例 1,男性 ,72岁。因头昏、头晕 ,乏力 2小时于 2 0 0 0年 9月 7日 8PM入院。有糖尿病史一年余。平日服降糖灵 5 0mg ,每日 3次 ,饮食控制 ,未监测血、尿糖。发病当日腹胀饮食减少 ,常规服药后出现头晕 ,头晕 2小时来诊。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硬化 ,予生理盐水加脉洛宁 ,脑活素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3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中的病情观察、血标本采集、静脉输液、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认为系统有效的护理是DLA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72-273
目的探讨CRRT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作为净化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常规治疗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乳酸值、血p H值、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及患者死亡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乳酸变化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净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相比于常规治疗,CRRT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能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乳酸,纠正酸中毒并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我院内分泌科2000~2004年明确诊断的糖尿病乳酸酸中毒(DLA)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平均69岁。病死6例,死亡率46%,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1)病史:一般有糖尿病史,服用苯乙双胍(降糖灵)史,有肝肾功病变史;(2)具有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深大呼吸,面色发红等;(3)实验室检查:血气pH〈7.35,AG〉18mmol/L,血乳酸〉5m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疗效.方法:对13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常规吸氧、补液、控制血糖、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抗休克等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意识、血压、血乳酸、二氧化碳结合力、血pH值及病死率.结果:11例患者意识、血压、血乳酸、二氧化碳结合力、血pH值在96 h内恢复正常.治愈11例,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临床较少见,但死亡率高达50%~80%,且多为降糖灵(DBI)应用不当引起。我们近8a来收治10例,死亡7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6/8,其中黑便和呕吐咖啡样物各3例,经治疗7~15天,痊愈4例,死亡2例.结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需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9岁,2型糖尿病病史20年,规律服用苯乙双胍(商品名:降糖灵)75mg/d,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间断出现腹痛、腹泻伴呕吐3个月,曾行腹部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查餐后血糖5mmol/L,未查肝肾功能,仍继续服用降糖灵。因突发上腹绞痛4小时收住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胰腺炎病史5年。无水杨酸类用药史。入院查体:体温35.8℃,呼吸30次/min,脉搏120次/min,血压90/50mmHg(1mmHg=0.133kPa),谵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8月行眼底检查的糖尿病患者25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53例糖尿病患者中,DR患者77例(30.43%),DR组与非DR组相比,年龄、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MA)、UMA与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UCr)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1,P0.005)。77例DR患者中,单纯DR患者65例,增殖期DR患者12例,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U-MA、U-MA/U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与年龄、病程、SBP、U-MA、U-MA/UCr等因素有关,糖尿病病程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286例初诊T2DM患者,测定其血脂、24h尿白蛋白、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C肽等。两次24h尿白蛋白定量为30—300mg被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师进行扩瞳后眼底检查明确有无眼底病变。结果(1)本研究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9.58%(56/286)。(2)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分别占19.57%(45/230)与33.93%(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9,P=0.021);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血糖、HbA1c、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空腹血糖:(11.08±1.76)、(9.24±1.65)mmol/L,HbA1c:(11.54±1.59)%、(9.39±1.64)%,HOMA—IR:(3.73±0.42)、(3.50±0.30),t值分别为-6.148、-7.533、-3.774,P均〈0.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微量白蛋白尿与空腹血糖(r=0.460)、HbA1c(r=0.499)、HOMA—IR(r=0.308)、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0.405)呈正相关(P均〈0.01)。(4)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β=-0.804,P〈0.01)、HbAle(β=-0.455,P〈0.01)、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β=1.527,P〈0.05)是影响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住院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与空腹血糖、HbA1c、HOMA—IR相关,同时更容易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诱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MAL~)的临床特点、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和评价血液净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二甲双胍诱发MALA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入围24例患者死亡率为30%,凝血酶原时间(PT)是死亡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虽然血液净化组APACHEII评分更高,但是其死亡率与非净化组相似(36.3%VS30.8%)。结论:MALA死亡的最佳预测因素是评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PT,血液净化可能会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早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6例(35.64±4.11)岁的早发T2DM患者(早发T2DM组)与382例(62.71±16.00)岁的迟发T2DM患者(迟发T2DM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T2DM组体质指数(BMI)及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阳性家族史者、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迟发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T2DM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BMI和糖尿病家族史是早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有T2DM家族史且体重超重者易患早发T2DM;早发T2DM患者易于发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选取6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无低血糖昏迷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8例低血糖患者中,年龄、应用降糖中药、治疗方案改变、合并肾功能不全、不规律饮食及缺乏糖尿病教育经历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的病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治疗过程中,老龄、不合理用药、肾功能不全、食物摄取不足及缺乏糖尿病教育经历等是低血糖昏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雪嘉  杨开庆 《护理学报》2021,28(22):12-17
目的 通过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早期识别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及控制,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大理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4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最终急性感染(OR=8.210)、应激事件(OR=129.267)、随机静脉血糖(OR=1.986)、糖化血红蛋白(OR=1.421)4个因素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94,最大约登指数为0.929,灵敏度为0.954,特异度为0.975,Hosmer-Lemeshow检验P=0.975。验证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01,最大约登指数为0.754,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865。结论 急性感染、应激事件、随机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美国生产AU 4及SPEC TRA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仪 ,对 95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测 ,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血压 ,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 2 4h尿白蛋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变细、内膜增厚 ,峰值流速减慢。糖尿病伴有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病程明显延长 ,血压、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和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结论 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是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