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及防范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使用中的交叉污染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选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镁(Mg)、钙(Ca)、磷(P)、淀粉酶(Amy)、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清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酐(Crea)、尿酸(UA)、总胆红素(T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共18个检测项目为观察对象,项目互相组合,观察不同的组合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有影响的项目设定清洗程序,观察清洗后的效果。结果Alb、Amy、CK、ALP对Mg;Ca、TB对P;TC对Ca;TP对CK的测定存在交叉污染,加设水清洗程序可以去除Alb对Mg、TP对CK的交叉污染;设定碱性清洗液清洗后可以去除其余的试剂交叉污染。结论生化分析仪使用中存在交叉污染,检测项目间选择设置合适的清洗程序可以有效的避免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使用中的交叉污染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选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镁(Mg)、钙(Ca)、磷(P)、淀粉酶(Amy)、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清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酐(Crea)、尿酸(UA)、总胆红素(T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共18个检测项目为观察对象,项目互相组合,观察不同的组合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有影响的项目设定清洗程序,观察清洗后的效果.结果 Alb、Amy、CK、ALP对Mg;Ca、TB对P;TC对Ca;TP对CK的测定存在交叉污染,加设水清洗程序可以去除Alb对Mg、TP对CK的交叉污染;设定碱性清洗液清洗后可以去除其余的试剂交叉污染.结论 生化分析仪使用中存在交叉污染,检测项目间选择设置合适的清洗程序可以有效的避免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女性生殖系感染的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妇科门诊82例解脲脲原体感染者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阿齐霉素(AZI)、克拉霉素(CLA),大观霉素(SPE)、司帕沙星(SPA),强力霉素(DOX)、罗红霉素(ROX)、美满霉素(HIH)、林可霉素(LIN)、甲砜霉素(THI)、交沙霉素(JOS)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Uu对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X)、克拉霉素(CLA)敏感性较强。Uu对大观霉素(SPE)、林可霉素(LIN)、司帕沙星(sPA)耐药性较强。结论进行解脲脲原体药敏试验,有目的地选择治疗药物和规范治疗方案,对临床选择用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二尖瓣对合指数与左心和二尖瓣瓣器结构超声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30例行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测量左心房大小(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穹窿容积(Vtent)、二尖瓣穹窿高度(Htent)、二尖瓣瓣环周长(C3D)、二尖瓣瓣环投影面积(A2D)、二尖瓣瓣环高度(H)、二尖瓣瓣环前后径(DAP)、二尖瓣瓣环左右径(DAlPm)、二尖瓣P2区收缩末期瓣根至对合线的长度(L3DE P2)、二尖瓣A2区收缩末期瓣根至对合线的长度(L3DE A2),测量并计算二尖瓣对合面积、二尖瓣对合指数,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的Lad为(38.8±5.2)mm,LVEDd为(48.8±4.5)mm,LVESd为(31.7±4.5)mm,LVEF为(63.6±6.0)%,Vtent为(1.7±0.8) mL,Htent为(5.7±1.9)mm,C3D为(106.1±9.7)mm,A2D为(780.0±148.6) mm2,H为(6.1±1.4)mm,DAP为(27.8±3.9)mm,DAlPm为 (33.2±4.1)mm,L3DE P2为(13.5±2.5)mm,L3DE A2为(18.8±2.9)mm,二尖瓣对合面积为(325.9±161.5) mm2,二尖瓣对合指数为(26.7± 8.0)%.二尖瓣对合指数与二尖瓣对合面积显著正相关(r=0.883,P=0.000),与A2D、L3DE A2呈负相关(r=-0.370,P=0.044;r=-0.464,P= 0.010);与Lad、LVEDd、LVESd、Vtent、Htent、C3D、H、DAP、DAlPm、L3DE P2均无相关性(r=-0.192、0.007、-0.023、-0.082、-0.225、-0.255、0.082、0.258、-0.224、-0.157,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二尖瓣对合面积、A2D和L3DE A2是二尖瓣对合指数的影响因素,回归方程为:Y(二尖瓣对合指数)= 0.323+0.893X1(二尖瓣对合面积)-0.395X2(A2D)-0.09X3(L3DE A2).结论 二尖瓣对合指数与二尖瓣对合面积密切相关,是反映二尖瓣瓣叶对合程度的可靠指标.L3DE A2对瓣叶对合面积影响较大,具有功能储备作用.二尖瓣瓣环收缩功能对二尖瓣对合程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免疫学表型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有重要的预后价值。髓性抗原CD_(33)~+、HLA-DR~-、CD_(15)~+、CD_(33)/CD_(13)>1及CD_(34)~+/CD_(13)~-预后较好,而CD_(13)~+及CD_(14)~+对预后不利,CD_(34)~+对预后仍有争议。淋巴抗原CD_(21)~+和TdT~+对预后不利,CD_(56)~+对预后相对有利,CD_2~+、CD_7~+和CD_(19)~+的预后意义有争议,但大部分作者倾向于CD_7~+对预后不利,CD_(10)和CD_(16)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肇庆地区肺结核患者分离株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结核患者和疑似结核患者中551份痰液标本在酸性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对硝基苯甲酸(PNB)鉴定管培养,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同时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E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对氨基水杨酸(PAS)、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药物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PNB鉴定管培养阳性的68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对9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INH 100.00%(68/68)、REP 95.59%(65/68)、EMB 95.59%(65/68)、Sm 92.65%(63/68)、Ofx 85.29%(58/68)、Km 58.82%(40/68)、PAS 55.88%(38/68)、Cm 70.59%(48/68)、Pto 77.94%(53/68)。提示NTM对抗结核药物的总体耐药率100.00%。结论广东肇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强,对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呈现多重耐药严重,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住院的150例CHD患者(CHD组),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120例(对照组),对所有入选患者的RDW、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白细胞(WBC)、血小板(PLT)、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脂四项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RDW(12.45±0.86)%、UA(302.21±66.46)μmol/L比较,CHD组RDW(13.34±0.73)%、UA(378.32±67.20)μmol/L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UA对CH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7℃水浴前后检测对血液分析仪参数的变化。结果 37℃水浴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b、PLT影响不大,对RBC、HCT、MCV、MCH、MCHC影响较大,应引起注意避免对检测结果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该院临床分离的致病菌送检结果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临床分离的共1 150株致病菌,分析所有菌株检出结果,并对其开展药敏试验,探案耐药性。结果共检出1 150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34株,占63.83%,革兰阴性菌416株,占36.1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表现出对青霉素G (95.19%)、红霉素(87.01%)、阿米卡星(90.38%)、氧氟沙星(84.13%),以及克林霉素(95.19%)的耐药性高;对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表现出对青霉素G(98.97%)、红霉素(83.51%)的耐药性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现出对青霉素G(98.15%)、红霉素(91.98%)的耐药性高;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表现出对青霉素G(96.75%)、红霉素(87.80%)的耐药性高;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对红霉素(87.25%)的耐药性高;肠杆菌属表现出对红霉素(91.30%)的耐药性高;肠球菌表现出对阿米卡星(86.67%)的耐药性高。结论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有针对性,明确靶菌种,做好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把握细菌耐药性发展动态,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门诊不孕妇女解脲支原体(Uu)检出率及药物敏感状况。方法对179例首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9例中,解脲支原体阳性108例,占60.3%(108/179);Uu对10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美满霉素(91.7%)、强力霉素(90.7%)、克拉霉素(50.9%)、司帕霉素(46.3%)、阿齐霉素(42.6%)、罗红霉素(42.6%)、交沙霉素(39.8%)、氧氟沙星(37.0%)、壮观霉素(34.3%)、环丙沙星(31.5%)。结论在不孕不育门诊开展支原体检测十分必要,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公开发表与研究目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人独立进行筛选及资料提取,根据Cochrane Handbook5.0.2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用RevMan5.1.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9个随机对照试验(875例患者)纳入分析。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在第12、24周HBeAg转阴率[OR=0.16,95%CI(0.08,0.30)]、EOR=0.64,95%CI(0.44,0.92)],第12、24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OR=0.25,95%CI(0.13,0.49)]、[OR=0.54,95%CI(0.37,0.81)],肌酸激酶(CK)升高[-OR:0.12,95%CI(0.05,0.27)]方面高于恩替卡韦;在第12、24周HBVDNA转阴率EOR=1.08,95%CI(0.81,1.43)]、VOR=0.80,95%CI(0.60,1.07)],第12、24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OR=1.08,95%CI(0.75,1.56)]、[OR=0.90,95%CI(0.62,1.32)],胃肠道反应[-OR=2.42,95%CI(0.61,9.53)]、疲劳[OR=1.46,95%CI(0.42,5.04)]方面与恩替卡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显示,在治疗的第12周及第24周,替比夫定在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中疗效优于恩替卡韦,在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胃肠道反应、疲劳与恩替卡韦相似,替比夫定有升高CK的风险。由于纳入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小,两者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常规检查与选择性检查对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8.10)、EMbase(1980~2008.10)、Cochrane协作网眼和视力组数据库(2008年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8.10),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纳入所有比较术前常规检查与选择性检查对白内障手术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04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常规检查与选择性检查在术中全身并发症发生率[RR=1.05,95%CI(0.89,1.24),P=0.59]、术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RR=0.97,95%CI(0.80,1.18),P=0.77]、术中眼部并发症发生率[RR=0.99,95%CI(0.74,1.33),P=0.97]及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RR=1.11,95%CI(0.76,1.60),P=0.59]4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常规检查与选择性检查相比,白内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此结论对于危重病人的适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凶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较少,上述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关键词白内障;术前检查;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3.
钟欣  梁翠平  龚姝 《华西医学》2014,(3):483-487
目的 评价肠外应用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等,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截至2013年1月。通过使用由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190例患者,这些试验均存在统计同质性。谷氨酰胺组比对照组病死率低[OR=0.26,95%CI(0.09,0.73),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OR=0.41,95%CI(0.22,0.78),P=0.006],住院时间短[WMD=4.85d,95%CI(6.67,3.03)d,P〈0.00001]。结论 据目前的证据,谷氨酰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干扰素和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1979~200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干扰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3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单用能有效抑制晚期肾癌进展[OR=0.38,95%CI(0.29,0.51),P〈0.01]和控制晚期肾癌[OR=2.53,95%CI(1.87,3.43),P〈0.01],但两者对治疗肾癌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97,95%CI(0.20,19.57),P=0.56];②与单用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干扰素能有效抑制晚期肾癌进展[OR=0.67,95%CI(0.53,0.84),P=0.0005]和控制晚期肾癌[OR=2.14,95%CI(1.65,2.78),P〈0.01],显著提高晚期肾癌治疗的总有效率[OR=2.65,95%CI(1.94,3.61),P〈0.01];③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干扰素各自单用治疗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可能性相当[OR=1.98,95%CI(0.90,4.34),P=0.09],但二者联用更易发生严重不良事件[OR=2.63,95%CI(2.09,3.31),P〈0.01]。结论与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单用能更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控制晚期肾癌;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干扰素联用能显著提高肿瘤治疗总有效率,但也伴随着更多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所有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筛选员进行独立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项RCT和10项类实验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APN排班组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较传统排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3,95%CI(4.59,9.58),P〈0.00001;OR=3.32,95%CI(1.78,6.18),P=0.0002;OR=4.98,95%CI(2.29,10.85),P〈0.0001];APN排班能提高护理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技术的质量,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SMD=2.72,95%CI(0.21,5.42),P=0.03;SMD=2.28,95%CI(1.43,3.13),P〈0.00001;SMD=1.36,95%CI(1.01,1.72),P〈0.00001;SMD=3.19,95%CI(0.74,5.63),P=0.01]。结论:APN排班模式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工作质量具有一定效果,但今后仍需要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e)、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 、PubMed、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7项RCT,319 例血透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左卡尼汀对血红蛋白水平[MD=-3.30,95%CI(-6.44,-0.17),P=0.04]、红细胞压积[MD=-0.60,95%CI(-1.06,-0.13),P=0.01]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MD=-1.71,95%CI(-3.31,-0.12),P=0.04]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应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经耻骨后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与Burch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2007年4月)、MEDLINE(1966~2007.10)、EMbase(1988~2007.10),纳入TVT和Burch术比较治疗SU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意见不一致时讨论解决,或向专家咨询解决。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42篇文献,最后纳入10个RCT(1294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TVT客观成功率高于Burch术[OR=1.73,95%CI(1.26,2.38),P=0.0007]。TVT总的并发症及膀胱/阴道损伤发生率高于Burch术[OR=I.39,95%CI(1.08,1.80),P=0.01],而Burch术后再次手术率明显较高[OR=0.29,95%CI(0.10,0.80),P=0.02]。会阴部血肿、尿路感染及下尿路症状两组无明显差异(P〉0.2)。结论短期研究显示,TVT是一种疗效有限的治疗SUI的微创术式,再次手术率虽小,但发生膀胱/阴道损伤危险性较高,其疗效有待高质量的RCT并进行长期随访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国内益生菌制剂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诱导缓解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从1956年1月至2014年2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从1989年1月至2014年2月)、万方数据库(从1990年1月至2014年2月)关于益生菌制剂对轻中度UC诱导缓解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RCT,包括1 5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轻中度UC诱导缓解的疗效,益生菌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的未缓解率明显低于SASP[OR=0.16,95%CI(0.08,0.33),P<0.000 01];单用益生菌的未缓解率与美沙拉嗪相比无统计学差异[OR=1.41,95%CI(0.75,2.66),P=0.29];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的未缓解率明显低于美沙拉嗪[OR=0.33,95%CI(0.23,0.48),P<0.000 01]。结论对于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益生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可明显降低临床未缓解率,单用益生菌治疗时其疗效与美沙拉嗪相当。  相似文献   

19.
胡柏龙  杜宇  罗俊 《华西医学》2014,(6):1063-1070
目的 系统评价昂丹司琼预防术后寒战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等数据库,搜索时限1999年1月-2013年9月,收集与昂丹司琼预防术后寒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个RCT,包括66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手术结束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组比手术结束前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术后寒战发生率低[RR=0.32,95%CI(0.24,0.42),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结束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组比手术结束前静脉推注生理盐水低[RR=0.30,95%CI(0.14,0.63),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昂丹司琼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3分,95%CI(?0.02,0.09) 分,P=0.26;WMD=?0.02分,95%CI(?0.12,0.08)分,P=0.68]。 结论 术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且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彭易  王岚  邹静 《护理学报》2014,(4):24-28
目的评价使用肝素稀释液对预防成年患者PICC堵管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MEDLINE,Web of Knowledg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6月,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使用RevMan 5.0对结局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结果共纳入2项随机对照研究,2项类实验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素稀释液间断封管对减少成年人PICC堵管没有显著效果(OR=1.18,95%CI为0.69~2.04,P0.05)。结论相比于生理盐水封管而言,使用肝素稀释液封管预防成年人PICC堵管的效果不明显,肝素液的最佳有效浓度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